韩流对中国文化影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5 15:10:12
韩流对中国文化影响
韩流对中国文化影响
韩流对中国文化影响
解读:“韩流”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
冬去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韩流”也会渐行渐远,但是它的影响并不会瞬间销声匿迹.
近一两年来,由韩国流行音乐、偶像剧、服饰打扮所聚集起来的韩国文化风潮席卷了我国绝大部分的都市时尚人群.新的社会现象催生了新的词语,“韩流”一词应运而生,并在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传播媒体中频频出现.正如社会语言学家陈原先生说的:“凡是社会制度出现了新的东西,不论是新制度、新体制、新措施、新思潮、新物质、新概念、新工具、新动作,总之,这新的东西千方百计要在语言中表现出来.”而语言中的新词语是新事物、新现象和新概念最直接的反映和记录.
“韩流”是社会学家对韩国文化风靡、流行的一种统称,就是浸透韩国特有文化气息的纯粹的韩国式生活方式在国内掀起的新的流行风潮.静心审视,“韩流”在中国大陆的种种体现虽繁杂,但归根结底均属于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范畴.它的出现与世界范围内伴随着现代工业社会乃至后工业社会而生的大众文化、实用哲学、享乐主义与消费主义的文化潮流不无关联.我以为对“韩流”的出现,应有辩证性认知,而不宜偏执一端,只在书斋内做纯学术性的词语推敲,而应“审时度势”地做现实审视.
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韩流”也会渐行渐远,但是它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并不会瞬间销声匿迹,我们绝不能因此而忽视.
积极影响:独立的理性精神
知识传播和观念更新.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的产生,都不能离开时代的背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中国人特别是青年人对于新颖而形式多样的文化现象有了更多的需求.
在审视“韩流”涌入中国并赢得许多青年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在某种程度上也正是由于中国的文化境域较少,正面提供或者说没有充分适应当代青年真实的质感的精神文化渴求,使供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于是青年人必然要寻找其他替代.中韩建交才11年,通过传媒我们接触了越来越多的韩国年轻一代的偶像,而且在韩国越来越具有经验制造自己明星的声势中,我们越来越多的认识了韩国的文化,或是越来越对韩国的前卫的或是后现代的行为方式是认可了.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文化的多元化使年轻人有了更多的选择.他们愿意选择那些具有活力的新文化,并与其一起成长.而韩国文化,是在融合东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原创性的新文化,新鲜而不浅薄,因此对青年更具有一定的感召力.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它的传播必然要负载许多现代观念和新的知识,给青少年以影响.韩流以其世俗化促进了世风的转变和世俗化,也促进了对僵化观念和落后生活方式的冲击.我们不能只纠缠于一些细枝末节,只看到青少年行止的不尽人(某些成人)意,便惊骇“狼来了”,悲叹“世风日下”,感慨“人将不人”或“国将不国”,实在大可不必.
在当前这个开放时代,外来文化的融浸与国内文化的多元已不应是值得奇怪的现象.当代青年已不愿亦步亦趋地跟进,他们天然地寻找着适合自己、更具活力的新文化,并乐意与新文化一起成长.尽管他们的选择可能有些偏向,他们的表达方式也太稚嫩,他们有时还被商业化炒作裹挟着懵懂地迈步.但无论如何,年轻人反应快,脑袋灵活,容易产生新思想,接受新事物,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时间长了,不仅知识面扩大了,而且观念新了,视野开阔了,愿意以新的精神对待生活,面向世界,从而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从此角度看,可以说影响之大难以估量.
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形塑.生活不能没有平淡的轻松,不能没有休闲的愉悦,不能没有原始的放任.年轻时的躁动、梦幻、反叛、浪漫是人生多元文化生活的必然.其实回眸一下历史,“韩流”不过是“港台流”、“日流”等时尚风潮的延续.青少年最推崇的就是外来文化的时尚和自我个性的张扬.只要有这两点,无论港台、日、韩风潮必定是一拍即合.而当“韩流”出现,以奇异美艳的时尚发型和装束、特立独行方式让中国的青年似乎找到了最佳结合点.一切唯我、唯现代、唯时尚、唯另类、唯美艳,这便是“韩流”与现代青少年迅速结合的内涵.这也说明了青少年对于快乐简单的渴求,这样简单浅显又个性张扬的东西能让他们放松满足.用快乐的方式生活,凭感觉唱歌、跳舞、成长,并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娱乐活动的多样性赋予青少年乐观自然的生活观念,使他们在娱乐中忘记烦恼.这也算是“韩流”给我们的有益启示吧!文化不能过于“沉重”、让人难以走出压抑,过于沉重决不应该成为文化消费的结果;而消费文化的轻松也决不应该以浅薄为基础让人轻浮,堕入轻浮毁掉的会是整个民族文化的构造.
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选择.“韩流”得以广泛的流行,体现了当代青少年的价值认同与追求,是社会转型期青少年价值观的生动表现.“韩流”的前卫,或是“酷”也好,“蔻”也好,其实,只是一种包装的形式,是他们对这个自认为是“僵化世界”的反叛,是他们需要走出世俗以及要和传统对峙的一种存在方式.在这种极度扩张的视野中,它的表现也许是肤浅的,也会有颓废的情绪存在,而这些对于易于愤世嫉俗的年轻人人性化和人文精神的重建,要远比说教更容易被青少年所接受.
“韩流”有助于青少年个性的解放和民主化倾向的加强,赋予青少年积极的主体意识,使青少年呈现出具有时代特征的理性精神.在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中,自我无疑是最重要的,自我意味着独立,是现代社会最起码的思想资源.青少年有自己的时尚和娱乐,有自己的表达方式,他们不一味地崇拜权威、顺从长辈,不循规蹈矩,崇尚个人的选择,这种独立的理性精神适应了现代社会生存竞争的需要,有利于发挥当代青少年的创造性、开拓新的道路.这种普遍的参与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民主”.当然,精英们尽可指责这种文化低俗,没有深度和个性,但它毕竟给多数人的身心带来了愉悦和快乐.
消极影响:功利性和世俗性
以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为本质特征的“韩流”,由于其感性的指向和追求愉悦的功能,必然带有娱乐性的特点.而由于其市场广大和文化产业的存在,其作为消费品必然会被成批地生产出来,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要求,同时满足文化商的赢利需求.这种只重视感性愉悦和被成批复制的产品难免带有低俗化和无个性的特点,风行一时即会被新的流行所取代.这种感性的流行和可以复制及批量生产以供大众消费的文化传播,必然给社会生活方式带来巨大而不可磨灭的影响.
影响青少年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最浅显地说,是回答人们“怎样生活”的问题.如果我们给它下个定义,那么生活方式是指在不同的社会和时代中生活的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下和在一定的价值观引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需要的生活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总和.这个概念包括三个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即生活活动条件;生活活动主体;生活活动形式.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之生活活动条件是中韩建交及韩国强势文化的渗透;其生活活动主体是青少年;其生活活动形式是“哈韩”.“韩流”以娱乐为目的、以技术为手段、以文化商品生产的方式创造出来的这种被大众喜好的文化形式,不仅构筑起青年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而且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他们的认知、情感、思想与心理.
影响青少年的审美方式.“韩流”对青少年审美方式的影响,一是审美追求感性化.“韩流”的本质特点是平面化的,没有多少崇高的追求,至少不以追求崇高为己任.理想主义受到冲击,不管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甚至主流意识形态也受到忽视.英雄主义受到冷落,青少年更倾向于对直观形象的接受.读图成了青少年最主要的阅读方式,图形、图像成了接触最为频繁的媒体;图片成了杂志的主角,文字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韩流”对形象化的追求使青少年更注重对文化的直观性体验而将思想意义放逐.二是审美情趣的低俗化.青少年审美的低俗化表现在其对审美对象的选择上,表现为古典严肃的文学艺术受到冷落.在审美方式上,他们追求浅显直接,在审美情感上,他们不再崇尚含蓄古朴,而去追求露骨的男女性爱和金钱关系,由此也带来了青少年行为处事、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方面的世俗倾向.
影响青少年的成才方式.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定型,他们的思想最活跃,对社会潮流最敏感,但是他们的理性选择能力和是非辨别能力较弱,因此其成才方式受“韩流”的消极影响也越大,具体表现在青少年的成才观方面呈现出功利性、世俗性的特点.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更多的青少年把个人收入、社会地位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当代青少年相信金钱和权力的威力,这种功利意识及其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利益驱动性,集中体现了当代青少年 “物质主义”的精神特征.他们越来越依赖于物质的满足,追求世俗的幸福.他们很少去追逐那些名扬天下的雄才大略、学家和政治领袖人物,而更崇拜世俗的明星人物,如韩国的安在旭,金喜善等.明星的耀眼光环深深的吸引着他们,明星的成功之途更是千千万万青少年所梦寐以求的.于是我们看到青少年表现出理想主义的匮乏、理性价值淡化.有的青少年竟然要整出和金喜善一样的眼睛.这反映了他们对“投机取巧”“一夜成名”的成功方式的推崇与模仿.
“韩流”对青少年成才方式的影响,还集中体现在青少年对“酷”时尚的推崇上,他们以能扮酷玩酷为成功.青少年将“酷”表现为一种吸引力的现象、一种欣赏的水平.他们片面认为,充当电脑黑客为“酷”;充当杀手,“潇洒走一回”是“酷”;黑社会老大也为“酷”.总之,他们认为“酷”是一种挑战、一种勇气、一种能力、一种卓然独立、与众不同的特性.可以看出,“酷”满足了青少年彰显个性的心理需求,但是极端的“酷”使青少年一步步迷失了“自我”,其感性能力畸形增强,而理性能力日趋萎缩.他们丧失了自己本该有的成才观,“跟着感觉走”,“过把瘾就死”,其玩世不恭的态度,放弃理想和道德追求,丧失现实责任感,以至于无理性的潜意识、生命意识、性意识得已凸现,而认知理性和道德理性被湮灭.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存亡.为此,对于“韩流”与中国青少年的问题解读,还是一个远未结束的话题.
http://www.cycrc.org/cnarticle_detail.asp?id=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