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的文字是谁题的?~~~~~~~~~~知道的快说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2 11:56:40
山海关的文字是谁题的?~~~~~~~~~~知道的快说
山海关的文字是谁题的?~~~~~~~~~~知道的快说
山海关的文字是谁题的?~~~~~~~~~~知道的快说
参考:
1、“山海关”三字:
24 何字难求
何绍基,字子贞,清朝湖南道州人.道光时中了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总纂,历任福建、广东、贵州分试主考官,提督四川学政等职.他的书法当时特别出名,但他从不表现自己,更不轻易为他人挥笔写字,因此有“何字不易求”之说.
素有万里长城第一关的山海关,是长城东部最重要的关口,它北依燕山,南濒渤海,扼东北与中原之咽喉,是历史上有名的兵家必争之地.当清代山海关城门重修之际,有人带着重金厚礼,千里迢迢来到书法家何绍基的家乡,请他给城门题字“山海关”,多次登门都被谢绝,来人无奈,就去找何绍基侄儿,侄儿胸有成竹地答应来人的请求,心里想了一个巧妙的办法,来骗取叔叔的真迹.
开始他假装练字,练习写“山”字一次又一次,很是认真.何绍基见侄儿这么刻苦用功,心里非常高兴,便亲手写了一个“山”字,给侄儿临摩.侄儿把“山”字骗到手后,觉得很顺利,就依样画葫芦,改练“海”字,写了一遍又一遍,纸张撕了一张又一张,何绍基见状,又亲笔给侄儿写了一个“海”字.海字一到手,又改练“关”字,这一回他故意把关字写得歪歪斜斜,不像样子.恰巧,何绍基正好与朋友喝酒,酒兴正浓,一见侄儿字写得难看,顿时生起气来,骂道:“你这个笨东西,一个字都写不好!”可他终究心中忍不住,不觉又提笔为侄儿写个关字.谁知,他刚把关字外围门字写好,猛然发觉不对,前几天才有人来求我为山海关题字,我已给侄儿写了“山”字和“海”字,如果再写“关”字,岂不就是“山海关”了吗?何绍基一看出名堂来,觉得自己上当了,气得把笔一搁,不写了.半个字怎么办呢?总不能把半个字给人家,无奈之下,侄儿自己提笔在门内补写余下的部分,成为完整的关字.来人不知底细,高高兴兴地把山海关三字带回去,刻在城门上方.
传说,何绍基写的字闪闪发亮,他侄儿补写的字却没有这个功力,因此此处便出现近看“山海关”远看“山海门”的特殊景观.
http://post.baidu.com/f?kz=270986605
2、关上高悬“天下第一关”牌匾,匾为明代进士、著名书法家萧显题字.
http://www.qdseaside.cn/eBusiness/GB/product_detail.asp?catalogid=11&productid=50
3、趣闻:
http://blog.tom.com/blog/read.php?bloggerid=394395&blogid=60431
大书法家肖显
山海关建于明朝,传说关城建好之后,镇守山海关的兵部主事,奉命为山海关安上匾额。为雄关题匾,应征的高手自然很多,但无论是谁,字写出来,朝那三丈多高的城楼上一挂,不是显得纤弱轻浮,就是笔锋呆板繁琐,怎么也难与雄关虎踞的气势相匹配。后来,有人提出,本地进士,大书法家肖显可担此重任,但此人架子很大,请他来写并非易事。主事看到当时的情形实在已无人敢试,只好硬着头皮上门了。
...
全部展开
大书法家肖显
山海关建于明朝,传说关城建好之后,镇守山海关的兵部主事,奉命为山海关安上匾额。为雄关题匾,应征的高手自然很多,但无论是谁,字写出来,朝那三丈多高的城楼上一挂,不是显得纤弱轻浮,就是笔锋呆板繁琐,怎么也难与雄关虎踞的气势相匹配。后来,有人提出,本地进士,大书法家肖显可担此重任,但此人架子很大,请他来写并非易事。主事看到当时的情形实在已无人敢试,只好硬着头皮上门了。
肖显果然不随和,虽然他终于答应了这事,却同时提出一个条件——何时写好,何时送去;不要催促,不要勉强。主事一想,就五个字,大不了五天半旬的,不催就不催吧,于是答应下来。
不料二十天过去了,还没见一个字的影子,主事有点着急了,偷偷派人去探听,只道是老先生天天在家欣赏名家字画;又是二十天过去了,探听的人说先生成天背诵诗词,因有言在先,主事只好耐着性子等下去;一晃又是一个月,打探的人说老先生早已弃文习武,每天在后院练功。主事再也忍不住了,命人抓来肖显,准备治他的罪,不料正巧圣旨到了,要求三日之内完成匾额,主事一下子急坏了,他只好对肖老先生左赔一个不是,右赔一个不是。肖显见状,长叹一声“蒂不落,瓜亦难熟啊”,叹罢,他让人垒起一个垫台,把八丈长的木匾靠在墙上,叫所有的人都来磨墨,之后,他让人取来那支特制的长柄大笔。只见他在匾前来回踱步,徘徊良久,猛一操笔,饱蘸浓汁,疾步走到匾前,屏声凝神地写起来。一时间,人们觉得老先生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如使棍挥刀般狂舞,落笔提笔,如飞燕掠食,运笔似力拔干钧,把每个人的眼睛都看直了。
不到一刻,“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落到了匾上,顿时,高大的门厅都矮了半截。
当人们喷喷赞叹的时候,肖先生悄悄在摇头,他并不满意自己的手笔。原来他想用一个月研究前人墨宝,摆布好五字结构;第二个月读古人诗词,涵养气势开阔胸襟;第三个月锻炼臂力,写起来潇洒自如。可惜时间仓促,准备不足,笔力神韵都有欠缺,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然而直到今天,我们看到这几个结构端庄,笔锋峻拔的书法作品都不由得从内心赞叹。
收起
城楼上悬挂明朝进士肖显所书“天下第一关”巨幅匾额,使它更加威名远扬。
清光绪五年(1879年)王治钩摹重刻,二楼外为民国九年(1920年)杨宝清钩摹另刻。
"天下第一关"匾额,长5米多,高1.5米,每个字都1米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