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原子核的问题有关原子核的组成,其组成中的各部分的关系,以及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在原子核中的层数、什么最外层电子数之类的有什么特点,解释一下阳离子阴离子最外层电子数是什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2 09:40:55
关于原子核的问题有关原子核的组成,其组成中的各部分的关系,以及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在原子核中的层数、什么最外层电子数之类的有什么特点,解释一下阳离子阴离子最外层电子数是什
关于原子核的问题
有关原子核的组成,其组成中的各部分的关系,以及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在原子核中的层数、什么最外层电子数之类的有什么特点,解释一下阳离子阴离子最外层电子数是什么样的...怎样看出什么样的原子核具有稳定结构的等
反正就是有关原子核的一切问题啦 想到多少就说多少吧
关于原子核的问题有关原子核的组成,其组成中的各部分的关系,以及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在原子核中的层数、什么最外层电子数之类的有什么特点,解释一下阳离子阴离子最外层电子数是什
问题有点长,一个一个地回答吧.
⒈原子核是有核子组成的,核子包括中子、质子.
⒉质子之间存在库仑斥力,相邻的核子之间存在核力,核力吸引,库仑力排斥,当然,如果近到一定距离,核力也会反向成斥力,但是原子核里的核子是不可能近到那个距离的,原子核里的核力都是吸引力.中子可以通过衰变变成质子,但是在原子核里的中子的稳定性很强,一般不会衰变.自由中子衰变的半衰期约为10.61min.
⒊噢,我发觉你说错了,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里边的层数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那是核子能级排布,由那个我们可大致推断出原子核的稳定性(即是不是放射性元素.)
而电子层数是指核外电子的经典物理排布方式,电子有4个量子数,主量子数n,n=1、2、3、4、5、6、7对应周期表中的7个周期7层电子K、L、M、N、O、P、Q,当然,也有排到8的,那是最近科学研究的对象,8周期元素(几乎都是放射性核素,而且寿命极短.);角量子数l,l=0、1、2、3,对应的是电子亚层轨道s、p、d、f,当然,在n=8以后,还会出现l=4,即g电子层,这是描述电子轨道自旋角动量的量子数;磁量子数m,m=2l+1,代表亚层轨道的空间伸展方向,决定亚层轨道数目,如s电子,s是l=0的亚层,即s电子只有1个空间伸展方向,而p电子,p是l=1的亚层,其空间伸展有2×1+1=3,即p电子轨道在每层轨道中有3个亚层轨道;自旋量子数ms=±0.5,表示一个亚层轨道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是自旋相反的两个电子.
由上面的规则可以演化出每层电子层所能容纳的电子数是2n²,比如第二层n=2来说,就能容纳2×2²=8个电子,这8个电子分别是两种电子:2s和2p电子,s有一个空间伸展方向,p有三个,每个亚层能容纳自旋相反的两个电子,总容纳电子数就是(1+3)×2=8;再之如第三层容纳18个电子,是(1+3+5)×2=18;第四层是32个电子,是(1+3+5+7)×2=32……而同样受上述规则限制,最外层电子除了第一周期的H、He以及第二周期的Li+、Be2+等以第一层作为最外层的原子或离子外,假设最外层为m=1层,次外层为m+1=2层,依次类推,则从最外层从外到内看,容纳的电子数是2(m+1)²,和2n²很类似吧?很好记忆的.
⒋至于金属与非金属,主要源自核对最外层的引力大小情况,Fc=-kZe²/r²,Z是核电荷数,r是电子到核的距离.一般而言,最外层电子数在4以下的都是金属,在4以上的都是非金属!但是随着周期的递增,原子半径的增大,核对最外层电子越来越有心无力,更何况随着电子数的增多,电子与电子之间也要排斥,到了后来,核对外层电子几乎失去控制!所以,到了7周期,基本上就没有非金属存在了!
⒌一般而言,主族元素的阳离子最外层电子就是原子的次外层电子,一般都是8个电子,当然H+是例外!H原子本来就只有一个电子,失去一个电子之后就是“光杆司令”了!而阴离子一般会从别的原子那里夺来电子把自己最外层填满,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H-离子也例外!负氢离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
⒍要看原子核的稳定,首先要看核内中子和质子的数目对比,说深了也不易接受,给你一个经验规则:20号元素中中子和质子数目是相等的,这些核素都是稳定不具有放射性的!超过20号之后,由于质子增加,库仑斥力的增加,核要维持稳定,则中子数也相应的增加.简单的说,超过20号元素后,稳定核素的中子都比质子要多,具体怎么个多法,有条β稳定线,近似的方程为:N=Z(Z≤20),N=0.0075Z²+0.85Z(20<Z<100),这是一个经验公式.
再具体点讲,原子核要稳定,要没有放射性,那么它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最好都要是偶数,或者一奇一偶,若都是奇数,则绝大部分都是放射性核素,目前发现的质子数Z和中子数N都是奇数的稳定核素才仅仅一个!
如果你想多了解原子核的话,可以参看卢希庭教授编撰的《原子核物理》.
原子核简称“核”。位于原子的核心部分,由质子和中子两种微粒构成。原子核极小,它的直径在10-16 m~10-14m之间,体积只占原于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在这极小的原子核里却集中了99.95%以上原子的质量。原子核的密度极大,核密度约为1014g/cm3,即1g/cm3的体积如装满原子核,其质量将达到103t。原子核的能量极大。构成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吸引力,能克服质子之间所带正电荷的...
全部展开
原子核简称“核”。位于原子的核心部分,由质子和中子两种微粒构成。原子核极小,它的直径在10-16 m~10-14m之间,体积只占原于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在这极小的原子核里却集中了99.95%以上原子的质量。原子核的密度极大,核密度约为1014g/cm3,即1g/cm3的体积如装满原子核,其质量将达到103t。原子核的能量极大。构成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吸引力,能克服质子之间所带正电荷的斥力而结合成原子核,使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发生分裂。当一些原子核发生裂变(原子核分裂为两个或更多的核)或聚变(轻原子核相遇时结合成为重核)时,会释放出巨大的原子核能,即原子能。例如核能发电。
原子核是物质结构的一个层次,它介于原子与粒子之间,是由质子与中子(统称核子)组成的非相对论量子多体体系。此量子多体体系的结构图象是由核内的质子与中子依靠一种短程的强相互作用力来维系的。这种核子间的强相互作用,称为核力或者强力。
目前,对原子核的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了解是“多侧面”的:它既具有“独立”核子在由其它核子构成的平均场中运动的性质,而又突出地具有核子间有强耦合的集体运动性质;它既是一个由核子构成的非相对论量子多体体系,而又反映介子、重子乃至夸克自由度的复杂介质;它既是一个有一定量子数的有序物质状态,而又表现出明显的统计性及在一定条件下具有量子混沌的行为,由于核力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各式各样的核结构型虽在一定程度上从某些侧面成功描写了原子核结构所表现出的丰富多彩的多样性,但也都有各自的问题、困难和局限性。〔1〕
因此,我们如何才能用简单、单一的描述来说明原子核这个体系的性质及其运动规律呢?如何使各种核模型统一起来呢?也就是说,各种核子究竟是按一种什么样的规律组合在一起的,原子核的真实直观结构是怎样的,这是从根本上解决核力问题的关键。以下论述是本文作者的一种大胆尝试!
一、核子间核力作用的饱和性
由于核子是有内部结构的粒子,我们把它们想象成象原子或离子那样,能够相互成键。我们把各种核子间形成的核力(近似地说是静态的,与核子速度无关,但存在与速度相关的力),统称为核键,即核子间通过传递、交换兀介子而相互成键(兀介子的静止能量比核内核子的动能大得多),从而出现了兀介子云的叠,就像电子云的重叠那样。这是一种短程吸引力,作用范围小于是10-15米,既使在这么小的范围内,键长也是变化的,一般中子与质子之间形成的核键的键长较短,中子与中子、质子与质子之间形成的键长较长。在原子核内,具有最短键长的核键的单个键能即为核子平均结合能。(8-8.5Mev)。一般成键后的不同核子不能互相转化。
核子间的成键与原子成键相似,很具有饱和性。就是说,一个核子同直接与之接触的不同类核子有核力作用后,同其它核子无核力作用。一个质子最多只能同两个直接与之接触的中子成键,而质子成键达完全饱和键态,即
H,空间平面直观结构可能为“⊙⊕⊙”(⊙-中子,⊕-质子)。而一个中子最多也只能同两个直接与之接触的质子成键达完全饱和键态,即He,空间平面直观结构为“⊕⊙⊕”。中子(质子)之间成键不具饱和性,一个中子同直接与之接触的中子都能成键,但结合得不紧密,是一种弱的束缚,易因中子的激发而被自动破坏。
二、原子核的直观结构
既然核子成键具有饱和性,那么它们是怎样组成稳定的原子核的呢?原来,原子核并不是那种单纯的“核”,而是由质子和中子较均匀地相间排列成键,然后首尾相连而构成的核子环,围绕其自身的轴线高速转动而形成的壳层结构的带电液滴球核。由于核子都集中在核子环上,因此核内是空心的,即原子核具有空虚的质心。核环转动形成的球形核就象乒乓球一样,形成的椭圆形核就象蛋壳一样。核环的成环张力是由核子环上所有质子相互推斥提供的。这样,原子核外观表现为质子间的较大库仑斥力,使核环伸张,内观则表现为核子间的核力,这种强力使核子一个拉着一个,使核收缩,从而产生核的表面张力,但核的表面张力远大于质子间的斥力,之所以能维持平衡,是因为核力具有饱和性的缘故。另外,因核的转动使核子产生离心力。原子核内的斥张力及离心力同核的表面张力的相互抗衡,维持着原子核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存在。
在核子环上,每个核子只与它两侧的核子有核力作用,形成两个核键达饱和,而与其它的核子一般不再有核力作用。这就是核力在原子核内的饱和性,正由于这种饱和性,使原子核这个多体体系的性质从复杂归于简单、单一,核子环成为环上任一核子运动的平均场。
三、原子核的运动形式
原子核的核环上质子均匀排列的空间有序性,与核外电子的规则排布相联系。核子环的自转是环上所有核子独立运动有矢量和,即单粒子运动必须服从或服务于统一的整体转动,这是综合模所描述的——核子在核内单粒子运动与集体运动相耦合。原子核作为一个微观量子体系,核子环的集体转动并非像流体那样作非旋转动,它的集体转动是指原子核势场空间取向的变化。〔2〕
由于核子环整体向一定方向自转(顺时针或逆时针),质子也都相应做环系运动,从而产生环系电流,这样就使原子核中显示出质子的正电移动性——质子流。因此,它们的统一运动产生了相同的磁场,这样核环就有了较固定的旋轴线——核轴线(沿磁极方向,就象地磁线一样)。中子也同样产生中子流,中子流与质子流,它们占据着各自的量子轨道(能级),虽然通过核子——核子相互作用,不断地交换着能量、动量和角动量,但它们大体上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即从总体上看,它们近似地保持着原来的运动状态, 这正是独立粒子模型,即壳模型所描述的。核子的高能级轨道是与轴线垂直的核的腰部,核子的低能级轨道是轴线附近的核的端部。这样,核内核子表现出两重性——粒子空穴性,核内核子的填充状态是一种轨道运动的几率分布,不再以费米面作为占据或空缺的自然分界线,这是引入准粒子时所描述的。而核子环转动所形成的相对薄的表面及核子环的变形使核物质有低的可压缩性,正是液滴模型的两个基本假设。〔3〕
核子环上的核子大体上可看成是在同一个平面上,圆面的转动形成了旋转球体的原子核。核环上的核子时时刻刻都在平衡形状附近做或强或弱的形状振动,这种振动从外观上看是原子核体积不怎么变化的表面振动。如果因个别核子的动能(破坏核环形状的)太大,迫使核环发生形变,离开原来的平衡形状,成为椭圆环,它们在转动时就成为椭球体,这样就形成了某些原子核电荷分布的非球对称,而是具有旋转椭圆球的对称性。正是由于核子绕轴线转动形成的对称性,使核子在轨道上运动具有如下特点:在同一能级的轨道上,可能运动着核子环上对应着的一对质子或一对中子。也就是说,在同一量子轨道上运动着一对核子。
四、原子核的稳定性
在原子核中,质子与中子的有机组合构成了原子核真实的直观结构。在核环上有多少个核子,就应有多少个核键,如12C核环上有12个核键,13C则有13个核键。这些核键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破坏一个原子核,必须给予其核子环上应有的若干个核键的总能量——总结合能E总。
一些稳定的原子核(包括基态核)的平面直观结构(可能的轴线)如下图所示:
He Li Li Be
同它们结构相似的又如12C、13C、14N、15N、16O、17O、20Ne、23Na、32S、40Ca等等。
一般情况下,原子核最稳定的结构是中子与质子均匀相间排列的核子环,且N=Z。它们是“具有高度的中子-质子对称性的球形自轭核”,它们的核环上任一核子都达到了完全饱和键态,中子与质子结合得很紧密,电荷分布为球对称,如奇奇核14N和偶偶核16O等。在这样的核环上加入(或去掉)一个或几个中子成键,在核环一处或几处出现了剩余相互作用,即相同核子间出现了不饱和核力,核圆环可能因此变形为椭圆环,从而形成了近球形核。以上正是平均场理论所描述的。〔4〕
对于中子数多于质子数较多的中等核及重核,它们的核环上可每相隔两个中子再排列一个质子,形成的核也是稳定的,即Z≤N≤2Z。但核环上最多一处可排列三个相连的中子,如果中间的那个中子不稳定,具有很大的动能(使核环发生形变的,而非转动的动能)。核环为阻止自身的形变,在核的表面张力作用下,会迫使其发生β-衰变,使其衰变成质子,然后与两侧的中子恰形成饱和核键而达到稳定。或者,此中子虽无大的形变动能,但受到核环上强大的表面张力的压迫、冲击,达到弱作用范围,也会发生β-衰变,这就是重核的β-衰变。
在饱和的核环一处去掉一个中子(可加入一个质子),会使两个质子直接作用,达到了弱作用范围,其中的一个质子会发生β+衰变,衰变成一个质量仅次于质子的中性新粒子——次中子,然后重新形成核键。但次中子是不稳定的,它能吸收光子(γ→e+e),而转变成中子,如发生β+衰变后的重核伴随着正负电子对的吸收现象,就反映了次中子的这一特性。如果质子不发生β+衰变,也可通过俘获K电子使其中的一个质子转变成中子而重新形成稳定的核键。可见,中子与质了在原子核内互相限制、彼此制约,并且中子在原子核内的作用就是起到连接质子的作用。当中子数少于质子数时,原子核就会不稳定,会发生β+衰变或K俘获。虽然核自由中子会发生β-衰变,但在原子核内与质子成键后的束缚中子不会发生ββ-衰变,这是饱和核力作用的结果。
当核环上的中子与中子直接相连时,两个中子成键均未饱和,出现剩余相互作用,可仍与外来的低能量的中子形成弱的核力,但不在弱作用范围内,不会发生β-衰变。这个中子没有能力加到核子环上去,而是在核环外围形成很长的核键,因量子运动而形成核的中子晕或核的中子皮,如11Li、11Be、14Be的中子晕及6He、8He的中子皮,这些具有中子晕的或中子皮的原子核是一种弱束缚态的密度不均匀的体系。[5]
对于重核,中子与中子直接连接处较多,剩余相互作用较大,在核内起主导作用,当核环变形为梭形时,在核的两端尖部会引起α衰变,使核环向圆环状恢复,这样就会发射α粒子。核子环能够变形,与转动频率有关。在较低角动量时,原子核形成一个中等形变的扁椭圆形状,随着角动量的增加,原子核具有长椭球形变或三轴形变。当角动量继续增加时,核环将在剩余相互作用下发生裂变,此时剩余相互作用能克服质子间的斥力及转动引起的离心力,使核子重新组合成两个或多个子核环。以上是由原子核的转动液滴模型所描述的。[6]
千变万化的核反应,就是使核环上局部的核子间原来的核键被破坏,并重新形成更强的新核键的过程,同时通过发射粒子(或γ射线)进行退激发,使新结合的核环向圆环状恢复(斥力作用),这样就产生了新的稳定的核。在低能时,核反应为熔合蒸发、转移和电荷交换反应;高能时,核反应为散裂、多重碎裂和裂变反应。
收起
质子和中子组成原子核,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金属元素直接由原子组成;其他一些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不同的原子组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