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目标和原则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6 11:22:43
3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目标和原则是什么?
3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目标和原则是什么?
3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目标和原则是什么?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政治体制改革的总要求是: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为了实现这个总要求,报告确定了政治体制改革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这就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这五方面的任务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切合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要求,也切合解决当前在前进道路上存在的新问题、新矛盾的要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报告也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提出了要求,这就是: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规律,不断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它在21世纪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核心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个目标.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也就是这个.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现代化.在我国人民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力量.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政治制度的基石,是我国人民民主的根本原则.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不仅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要求的,也是我们从事的伟大事业的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全体人民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完成.不极大地调动亿万人民的创造精神,不极大地调动和发挥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极大地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奋斗热情和主人翁精神,这样一个伟大而艰巨的任务要顺利完成是不可想象的.要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就必须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开拓进取,奋发前进.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也是我们党的宗旨的要求,和我们党坚持的密切联系群众的路线是一致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就是要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更好地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江泽民同志指出,从根本上说,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真正掌握和实践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也就能真正掌握和实践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彻底的唯物论,也就从根本上懂得了政治.这是非常深刻的道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就是要更好地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把党的群众路线体现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其他生活中来.
完成报告确定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实现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必须按照正确的原则进行.报告强调,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是一条总的原则.必须牢牢把握不放.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而是要改革那些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民要求的具体制度和体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能逾越的政治界线.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根本目的是要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发扬人民民主,离开了这些基本原则,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政治体制改革也不能成功.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邓小平同志指出:“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把几亿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一个由具有高度自觉性、纪律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党员组成的能够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没有这样一个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能设想的,那就只会四分五裂,一事无成.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深刻认识到的真理.”“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如果没有共产党来领导,许多事情就很难办,首先吃饭问题就解决不了.我们的改革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道路,不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这两点是相互联系的,是一个问题,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道路.”“我们不能照搬资本主义国家那一套,不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比如共产党的领导,这个丢不得,一丢就是动乱局面,或者是不稳定状态.一旦不稳定甚至动乱,什么建设也搞不成.”中国共产党在人民中形成的坚实而深厚的基础,严密而广泛的坚强组织,切合人民要求的正确理论和路线方针,对全社会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是保证国家统一、人民团结和社会稳定最重要的力量,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顺利发展的最重要的保障.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坚持我国社会主义的国体和政体,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国体,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国体,确定了我国国家政权的根本性质,确定了领导阶级和其他阶级的地位.我国的政体,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依据.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这种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种政体,是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须坚持和巩固.这对于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人民民主具有决定意义.
坚持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就是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特点,不能放弃.邓小平同志对如何坚持和发挥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有许多重要而深刻的论述.他指出:“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我们的优越性.”“民主集中制也是我们的优越性.这种制度更有利于团结人民,比西方的民主好得多.我们做某一决定,可以立即实施.比如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我们实行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这最符合中国实际,如果政策正确,方向正确,这种体制益处很大,很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避免很多牵扯.”坚持和发扬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和优势,就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不能搬用西方那一套民主,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鼎立、两院制.
按照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的报告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具体要求.这就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一共五条,这既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也是其要求和原则.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同健全法制结合起来.所以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的报告中把依法治国提到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的高度,指出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这一论断明确肯定了依法治国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也体现了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实践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的新概括.报告对依法治国的含义作了完整的表述: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实行依法治国,就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是党的意志、人民意志和国家意志的统一体现.党的方针政策是我们各项工作的指导,凡经过实践证明是成熟的、成功的,就应该上升为国家法律,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可以通过执法体制和司法体制来实施.依法治国,有利于党的主张贯彻于社会各个方面,能够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实行依法治国,对于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