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麽把弹涂鱼归为鱼类;把蝾螈归为两栖类;把蜥蜴归为爬行类根据哪些特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04 03:30:38
为什麽把弹涂鱼归为鱼类;把蝾螈归为两栖类;把蜥蜴归为爬行类根据哪些特征
为什麽把弹涂鱼归为鱼类;把蝾螈归为两栖类;把蜥蜴归为爬行类
根据哪些特征
为什麽把弹涂鱼归为鱼类;把蝾螈归为两栖类;把蜥蜴归为爬行类根据哪些特征
鱼:有鳞,用腮呼吸.两栖:幼时生活在水中,长大在岸上,用肺呼吸,用皮肤辅助呼吸.爬行:皮肤干燥,体表有鳞,用肺呼吸,卵生.
呼吸方式,肺的结构......最主要的是呼吸方式
因弹涂鱼终生依靠腮呼吸而把它归为鱼类;因蝾螈幼年用腮呼吸、成年用肺呼吸而把它归为两栖类;因蜥蜴用肺呼吸而把它归为爬行类
弹涂鱼
弹涂鱼与大弹涂鱼一样,可以长期在陆上生存。如果不定期游出水面便会死亡。
弹涂鱼不像大弹涂鱼只能生活在泥沼中,弹涂鱼在海岸附近的石头、木块上也可发现它们,和大弹涂鱼一样,它们的头上也有两颗灵活的眼睛,只是比大弹涂鱼小。
在我国沿海高潮区或半...
全部展开
因弹涂鱼终生依靠腮呼吸而把它归为鱼类;因蝾螈幼年用腮呼吸、成年用肺呼吸而把它归为两栖类;因蜥蜴用肺呼吸而把它归为爬行类
弹涂鱼
弹涂鱼与大弹涂鱼一样,可以长期在陆上生存。如果不定期游出水面便会死亡。
弹涂鱼不像大弹涂鱼只能生活在泥沼中,弹涂鱼在海岸附近的石头、木块上也可发现它们,和大弹涂鱼一样,它们的头上也有两颗灵活的眼睛,只是比大弹涂鱼小。
在我国沿海高潮区或半咸水的河口滩涂地带,生活着一种体长仅数十毫米的小型鱼类,头大而方;眼突出并能转动;胸鳍基部有一肌柄,可以用作在陆上支撑、爬行的器官;左右腹鳍愈合成一个吸盘。
弹涂鱼有离水觅食的习性,每当退潮时。它常依靠胸鳍肌柄爬行跳动于泥涂上以觅食,或爬到岩石、红树丛上捕食昆虫,或爬到石头上晒太阳。当它出水后,发达的鳃室充满了空气,并把尾部浸在水中,作为辅助呼吸之用。离水生活已经成为它的重要习性。它能在陆地上象蜥蜴一样活泼运动,胸鳍肌柄能前后自如运动,起着爬行动物前肢的作用。为了加强在陆上爬行能力,臀鳍变得很低,尾鳍下叶的鳍条变粗。在泥涂上行动时有步调,每一步必配合胸鳍的向前活动,即先用胸鳍踏在地上,再把身体拖向前去,步调的重复很快。当胸鳍向前运动时,腹鳍起着支撑身体的作用。当它在作短距离蹦跳时,只依赖胸鳍的活动;而在作一米以上距离的跳跃时,就必须辅助于尾部叩击地面。当它在躁急或受惊吓时,才会作远距离跳跃。每当退潮时,你可以在滩涂地方看到弹涂鱼在跳来跳去地玩耍和互相追逐。弹涂鱼的视觉非常灵敏,稍受惊动就很快跳回水中或钻入洞穴、岩缝中。
弹涂鱼 Boleophthalmus petinirostris,又名跳鱼、泥猴,属鱼纲鲈形目弹涂鱼科。有两种,一种俗称花兰,体长12—45厘米,青蓝色,背部遍布小星点,质好、味美;另一种俗称扣兰,体长不到10厘米,骨硬,略有苦味。弹涂鱼在我国沿海均产之,而且常平可以生产,尤以夏、秋两季产量较多,而我市沿海涂滩肥沃,适宜弹涂鱼生长繁殖。以瓯海区沙村为例,村民下滩涂捕捉弹涂鱼,年捕获量约50吨。分鲜食、干晶两种,均为筵席上名菜。有滋肝补肾和愈合创口的功效,由于弹涂鱼肉质细嫩,富含油质,经济价值很高,很受消费者的普遍欢迎,目前我市有些地区正在开始进行人工试验养殖,如果成功将有更多的弹涂鱼上市供给。
[形态特征]体呈圆柱形,一般体长10~20m厘米、体重20~50克。眼较小,突出于头背缘之上,下眼睑发达、口端位,两颌各有牙1行,上颌牙呈锥状,前方每侧3个牙呈犬牙状;下颌牙斜向外方,呈乎卧状。体背黑褐色。腹部灰色。背侧有6个黑色条状块,周身遍布不规则的绿褐色斑点、背鳍二个,第1背鳍很小。仅有鳍棘5条,鳍棘末端成丝状延长,其中第3棘最长;第2背鳍与臀鳍均较长,其长度大体相等。尾鳍楔形、宽大,第2背鳍有3条通常的灰白色横线,胸鳍有黄绿色虫纹状图案,十分艳用。
食用方法:
家庭食用以氽汤、打卤味道最鲜美,也适于清蒸、红烧或做鱼九子。
弹涂鱼
弹涂是一种特殊的鱼类,在陆地上生活的时间要比在水中长,它们生活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以及非洲的大西洋海岸。弹涂鱼离开水之后会非常活跃。
蝾螈
蝾螈róng yuán(Salamander),又称火蜥蜴,娃娃鱼,全世界大约有400多种,分属有尾目下的10个科,包括北螈、蝾螈、大隐鳃鲵(一种大型的水栖蝾螈)。它们大部分栖息在淡水和沼泽地区,主要是北半球的温带区域。
它是蝾螈科的1属。体全长61~155毫米。头部扁平;皮肤较光滑有小疣,脊棱弱,舌小而厚,卵圆形,前后端与口腔底部粘膜相连,四肢细弱,指、趾无蹼;尾极侧扁。现有6种及亚种,均分布于亚洲东部。日本有剑尾蝾螈和红腹蝾螈两种。中国有4种及亚种,以东方蝾螈分布最广,常见于华东和华中地区;蓝尾蝾螈有两个亚种,指名亚种见于贵州水城;楚雄亚种见于云南中部;呈贡蝾螈仅见于云南呈贡。
蝾螈犁骨齿呈“∧”形,唇褶较显,前颌骨1枚,鼻突中间无骨缝;上颌骨和翼骨均短,二者相距远。基舌软骨有1对指状突,2对角鳃骨均骨化或仅有1对骨化,上鳃骨仅1对。幼体有平衡枝,外鳃3对,羽状;尾背鳍褶始自体前部,鳍褶低而平直。
蝾螈属动物生活在丘陵沼泽地水坑,池塘或稻田及其附近。10月到次年 3月多在水域附近的土隙或石下进入冬眠。3~9月多在山边水草丰盛的水坑或稻田内活动。底栖,爬行缓慢,很少游泳。多在水底觅食蚯蚓、软体动物、昆虫幼虫等。在寻求配偶时,雄螈经常围绕雌螈游动、时而触及雌螈肛部,时而在头前,弯曲头部注视雌螈、同时将尾部向前弯曲急速抖动,如此反复多次,有的可持续数小时。当雄螈排出乳白色精包(或精子团),沉入水底粘附在附着物上时,雌螈紧随雄螈前进,恰好使泄殖腔孔触及精包的尖端,徐徐将精包的精子纳入泄殖腔内。精包膜遗留在附着物上。纳精后的雌螈非常活跃,尾高举与体成40□~60□,约1小时后才逐渐恢复常态。雌螈纳精1次或数次,可多次产出受精卵,直至产卵季节终了为止。在产卵时雌螈游至水面,用后肢将水草或叶片褶合在泄殖孔部位,将卵产于其间。每次产卵多为1粒,产后游至水底,稍停片刻再游到水面继续产卵;一般每天产3~4粒,多者27粒,平均年产220余粒,最多可达668粒。一般经 15~25天孵出。即将孵出的胚胎有3对羽状外鳃和 1对细长的平衡枝。蝾螈是较好的实验动物和观赏动物,也能捕食水稻田中的水生昆虫。
蝾螈身体短小,有4条腿,皮肤潮湿,体长大约在10—15厘米,大都有明亮的色彩和显眼的模样。中国大蝾螈体型最大,体长可达1.5米。
蜥蜴俗称“四足蛇”,有人叫它“蛇舅母”,是一种常见的爬行动物。 蜥蜴与蛇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周身覆盖以表皮衍生的角质鳞片,泄殖肛孔都是一横裂,雄性都有一对交接器,都是卵生(或有部分卵胎生种类),方骨可以活动,等等。
收起
楼上几位都对,但是都不完整.
动物分类不能只因呼吸而判别.
真正的分类依据很复杂,包括体表结构,呼吸器官,循环系统(心脏的进化,以及大动脉/大静脉的走向等),排泄系统(原肾/前肾/中肾/后肾等),骨骼与肌肉结构等等.
人们通过解剖最终决定了分类,以下是几个分类依据(不全),想了解可以查任何一本大学动物学的书.
特征 弹涂鱼 蝾螈 蜥蜴
脊柱的...
全部展开
楼上几位都对,但是都不完整.
动物分类不能只因呼吸而判别.
真正的分类依据很复杂,包括体表结构,呼吸器官,循环系统(心脏的进化,以及大动脉/大静脉的走向等),排泄系统(原肾/前肾/中肾/后肾等),骨骼与肌肉结构等等.
人们通过解剖最终决定了分类,以下是几个分类依据(不全),想了解可以查任何一本大学动物学的书.
特征 弹涂鱼 蝾螈 蜥蜴
脊柱的椎体 双凹 后凹 前凹
头部枕髁 单枕髁 双枕髁 单枕髁
颞窝 无 无 有
肝与胰 合生 分离 分离
肾 前肾 中肾 后肾
排泄口 输尿管膨大 泄殖腔 泄殖腔
成体呼吸系统 鳃 肺+表皮 肺
心房/心室 1/1 2/1 2/1,+不完全隔膜
动脉弓 23456 346 346
所以说,动物分类其实是很复杂的~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