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语文的呼唤 800字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08 13:59:24
我对语文的呼唤 800字作文,
我对语文的呼唤 800字作文,
我对语文的呼唤 800字作文,
语文是什么?语文有多种表述,我喜欢这样的表述: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执过羊鞭的《兵法》,是受过宫刑的《史记》;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
我对学生说:语文博大精深,这些话中任何一句你只要去穷尽他,就会是一个博士生导师.可是语文教育从1997年开始,由《北京文学》发端,引起了一场大批判.
“误尽苍生”“救救孩子”,等等,到现在为止批判的声音还没有停息.不仅仅是语文有问题,英语、体育等课程都有问题.语文教育的问题不是语文也不是教育的问题.语文确实存在问题,批判是为了建设,批判是基于热爱,批判是为了凤凰涅磐,把旧我摧毁,让新我诞生.语文教育存在问题有:1、教材体系陈旧落后,我98年开始自编教材,前年向教育部申报立项;2、“升学率”的绳索,“标准化”的棍棒;3、有的教师教学水平确实偏低,教学方法的确落后.有据于此,语文教育呼唤与生活领域相衔接、相融合的教学素材;语文教育呼唤焕发生命活力的、诗意的、创意的课堂教学形式;语文教育呼唤与信息化环境、学习型社会相适应的教学构建;语文教育呼唤能够突现过程评量、个性评量的多元评量体系.回到“诗意的呼唤与语文的回归”主题上来,我主要讲三点.
第一、我认为语文教育应重视诗歌教学.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汉语言教育论坛上,我曾提出,我对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到第五册才出现诗歌.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后来新教材编写注意到了,但是现在诗歌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实际并没有开展起来.高考一度允许学生作文写诗歌,现在很多地方又取消了.赫兹里特说:“诗是构成生活的一种东西.”“生活中一切值得记忆的东西,都是生活中的诗.”“诗是我们生活中的精细部分,它扩展、净化、提炼我们的心灵,它提高整个人生.”
第二,我认为语文教育应当追求课堂诗意.以深厚的生活和精妙的阅读为基础,创造出诗意,这应当是我们语文课堂不懈的美学追求.对语文课堂的最高赞美应当是:“就像一首诗!”这里的“诗”,并不是指那些在书上供人反复吟咏的作品,而是指那些在课堂上让师生感受到的生命的绽放、灵感的闪亮、思维的碰撞、情感的激荡.诗是语文课堂的生命,诗是语文课堂的本体.我从“归真”“求美”“移情”三个方面来谈谈语文课堂的诗意追求.
先说“归真”.从美学的角度审视语文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与课文之间存在着一个审美沟通的过程.审美沟通通常分沟通前、沟通、沟通后三个阶段,而课堂教学是以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直接接触为主的阶段,当属沟通阶段.对审美沟通的传统研究认为,鉴赏主体在沟通阶段,主要诉诸情感,而不动用理性.由此可见,在我们课堂教学中,尽管教师的讲解有时候是很理性的,但学生总会自觉不自觉地挣脱理性的捆扎,而把主观情感移入或灌输到课文中去,并同课文产生共鸣.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真”才显得尤为重要.它能迅速引起学生的情绪,减少其移情或共鸣所投入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它能变理性化的传统教学为感性化的艺术教学,使语文教学在智育不忘德育的今天,同时兼顾美育.我第一次教《屈原(节选)》(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的时候,在课堂上放那段被称之为“高潮中的高潮”抑或“课文灵魂”中的《雷电颂》的录音.这是剧中主人公屈原的一场内心独白.这段独白,想象丰富,气势雄伟,发出了对黑暗和邪恶的愤怒诅咒,表达了对光明和自由的热切追求;四十年代在重庆公演时,曾博得观众雷鸣般的掌声.然而,笔者发现,学生们在听这段录音的时候却很少激动,有的甚至发出窃笑,课后问一问,居然还有同学说:屈原有些神经质!
该怪学生觉悟不高还是课文离学生太远?静下来想一想,什么也不该怪,怪只怪我们教师对语文教学中的“真”研究不够,把握不够.语文教学中的“真”既不是生活本身的真实,也不是模仿和再现生活的真实,而是主观性和假定性统一的艺术真实.艺术真实就其在个体身上的实现过程而言,表现为创作主体真实→作品本体真实→鉴赏主体真实这样一个完整的动态序列,缺一环节,艺术真实就不能现实地存在.基于上述观点,我认为,语文教学中的“真”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体会作者(即创作主体)的真实动因;B、再现课文(即作品本体)的真实情景;C、抒发师生(即鉴赏主体)的真实感受.其中,B是A和C的中介和桥梁;C是A和B的目的和归宿.再以《屈原(节选)》为例,学生之所以对《雷电颂》录音冷淡,关键在于环节A的薄弱(以往背景材料用五分钟时间介绍,以导入课文).学生缺乏进入课文作审美沟通前的准备,就难以“归真”.重上这篇课文,我用第一课时介绍(史记·屈原列传)(人教版高中课文第六册),以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悲剧命运,以及他赤忱奔放、刚直不阿、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诗人和政治家气质,了解屈原个人悲剧深广的社会原因;同时,再重温巴金的散文《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以让学生们知道,《屈原》这个剧本是写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最黑暗的1942年1月,演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重庆的,知道当时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对外妥协退让,对内实行专制,钳制进步舆论的行径,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这样一种情况;最后,再讲一讲郭沫若关于“历史研究是‘实事求是’,史剧创作是‘失事求似’”的论断.学生有了审美沟通前的充分准备,第二课时再听录音,内心激动,溢于言表.当然,环节A的处理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因为它毕竟属审美沟通前阶段.课文离学生现实生活很近,并且切合学生审美心理定势,就应当减少些投入.而环节B的处理却是少之不得、粗之不得的,因为这才是真正的审美沟通阶段.此外,环节C的处理也不能忽略.要让学生多作自由讨论,多写读后感,以此来求得教师——学生,学生——学生,学生——课文,课文——教师之间的多边共鸣.对课文的理解,应当允许保留分歧.因为,“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总之,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归真,“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
在“归真”的过程中,有两个词值得我们语文教师重视.一是“读解”,二是“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