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道”何为“德”,“道德”的含义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2 09:21:23
何为“道”何为“德”,“道德”的含义是什么?
何为“道”何为“德”,“道德”的含义是什么?
何为“道”何为“德”,“道德”的含义是什么?
道德,指衡量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一个社会一般有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只涉及个人、个人之间、家庭等的私人关系的道德,称私德;涉及社会公共部分的道德,称为社会公德.
词源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
中国传统道德基本概念
四维:礼、仪、廉、耻
四维的说法,最早载于《管子》.《管子》牧民篇:“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五常:仁、义、礼、智、信
汉章帝建初四年以后,“仁义礼智信”被确定为整体德目“五常”.五常不仅是五种基础性的“母德”、“基德”,而且形成并高度概括了中华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精神[2].
仁和义是儒家文化中两大根本性的道德元素,可谓总体价值观中的核心价值观.离开了仁、义,忠、孝、礼、乐等等都失去了意义.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荀子:“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白虎通》:“君臣以义合,不可则去”,《周易》:“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仁、义相比其他价值观要素具有超然性.例如,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说:“言必信,行必果.”孟子则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仁、义的重要性,以孔孟之言为证,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孔子:仁者,义之本也;义者,仁之节也.“仁者,人也;道者,义也”. 孟子:“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子言:“仁有数,义有长短小大.”朱熹:“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韩诗外传》:“爱由情出,谓之仁,节爱理宜,谓之义.”韩愈《原道》:“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仁 —— 子曰:仁者,爱人.仁之广义,涵盖甚多,例如,“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恭、宽、信、敏、惠”.“刚、毅、木、讷,近仁.”“仁者,其言也讱.”“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然而,仁并非远不可及,“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也不是无理性、无原则或者软弱,“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仁者,必有勇.”
义 —— 子曰:“义者,宜也.”朱熹:“义者,天理之所宜.”义者,理义、道义、正义、公义.子曰:“君子之所谓义者,贵贱皆有事于天下.”“君子义以为上.”“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四字:忠、孝、节、义
忠、孝在中国社会是基础性的道德价值观.《孝经》中,子曰:“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本也”,“夫孝,德之本也”,“孝慈,则忠”.曾子:“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忠、孝兴于夏,“夏道尚忠,复尚孝”.
忠 —— 《说文解字》:“忠,敬也,尽心曰忠.”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 《礼记·表记》中载孔子言:“君天下,生无私,死不厚其子,子民如父母,有憯怛之爱,有忠利之教...耻费轻实,忠而不犯”,《左传·桓公六年》:“上思利民,忠也”,其中“忠”指“君主及官吏之忠于民”.孔子讲君臣关系的侧重点,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此处“忠”指臣忠于君,而在后世帝王时代,这种含义几乎演变为“忠”的唯一含义.孙中山曾说:“古时所讲的‘忠’,是忠于皇帝...我们在民国之内,照道理上说,还是要尽忠,不忠于君,要忠于国,忠于民,要为四万万人去效忠.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要高尚得多.”《左传·昭西元年》:“临患不忘国,忠也.” 忠,本指人与人忠,孔子言“近人而忠”、“忠利之教”,孟子言“教人以善谓之忠”,故忠“非专指臣民尽心事上,更非专指见危授命,第谓居职任事者,当尽心竭力求利于人而已”[3].
孝 —— 《说文解字》:“孝,善事父母者.” 孝是人可以从身边之最近处做起的人间关系德目,被称为“百德之首,百善之先”,《孝经》中,子曰 :“教民亲爱,莫大于孝”.“孝之为义,初不限于经营家族.”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之民主主义》一文中指出:“《孝经》所言的孝字,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至”.孝最基本的内涵是子女对父母的孝.《礼记》:“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孝最首要的含义是尊亲,孟子:“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现在说孝,往往指子女赡养父母、晚辈赡养长辈,其实,尊敬先于赡养.至于祭祀祖先,祭享之礼,“其事似近于迷信,然尊祖敬宗实为报本追远之正务”[4].祖先崇拜、祭祀等等,都是家庭宗族孝文化的延伸.
三达德:智、仁、勇
三达德出自《中庸》.《中庸》:“知(智)、仁、勇三者,是天下之达德,所以行之者一也.”
纵欲、禁欲和天理欲求
到了宋代,朱熹针对当时的人欲氾滥和奢华风气,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又说:“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认为追求山珍海味、三妻四妾是违背天理的人欲,而通常饮食、一夫一妻则是天理[5].在先儒中也有类似思想,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载告子言:“食、色,性也”,《礼记·曲礼》:“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饮食男女的欲求,天经地义,满足符合天理的欲求而又不纵欲.
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到了现代,孙中山提出中国固有的八种道德,他在《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中说:“讲到中国固有的道德,中国人至今不能忘记的,首是忠孝,次是仁爱,其次是信义,其次是和平.这些旧道德,中国人至今还是常讲的.但是,现在受外来民族的压迫,侵入了新文化,那些新文化的势力此刻横行中国.一般醉心新文化的人,便排斥旧道德,以为有了新文化,便可以不要旧道德.不知道我们固有的东西,如果是好的,当然是要保存,不好的才可以放弃.”
八德和四维,合称“四维八德”.
具体参阅
在中国古代文献里,道德的含义比较广泛。先秦文献中,“道”和“德”多是作为两个概念分开使用的。“道”的最初含义是指道路,后来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或规则以及人们应当遵循的行为原则和规范,它主要指一种外在要求,具有某种客观性。“德”的含义偏重于主观方面,一般指主体对“道”的获得和把握。东汉时的刘熙曾将德解释为:“德者,得也,得事宜也”,意思是说,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合适,使自己和他人都有所得就是...
全部展开
在中国古代文献里,道德的含义比较广泛。先秦文献中,“道”和“德”多是作为两个概念分开使用的。“道”的最初含义是指道路,后来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或规则以及人们应当遵循的行为原则和规范,它主要指一种外在要求,具有某种客观性。“德”的含义偏重于主观方面,一般指主体对“道”的获得和把握。东汉时的刘熙曾将德解释为:“德者,得也,得事宜也”,意思是说,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合适,使自己和他人都有所得就是“德”。许慎将德的含义规定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并进一步解释道:“以善念存诸心中,使身心互得其益,此内得于己之说也;以善德施之他人,使众人各得其益,此外得于人。”“道”、“德”二字联用,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管子》、《庄子》和《荀子》等书。管子曾说:“君之在国都也,若心之在身体也,道德定于上,则百姓化于下矣。”
(《管子·君臣下》)。荀子也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劝学》)。后来,“道德”一词被广泛使用,并逐渐具有了丰富的含义,不仅指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有时也指道德观念、道德行为、道德品质、道德修养、善恶评价和风俗习惯等。在西方,道德一词来源于拉丁语的“moralis”,具有“风尚”、“习俗”、
“性格”、“品质”等意思,和中国古代相仿,引申后也有规范、准则等意义。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