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刘邦,周幽王,胡亥,刘禅的成语故事指鹿为马,千金一笑,乐不思蜀,约法三章的对应人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6 16:30:04
关于刘邦,周幽王,胡亥,刘禅的成语故事指鹿为马,千金一笑,乐不思蜀,约法三章的对应人名
关于刘邦,周幽王,胡亥,刘禅的成语故事
指鹿为马,千金一笑,乐不思蜀,约法三章的对应人名
关于刘邦,周幽王,胡亥,刘禅的成语故事指鹿为马,千金一笑,乐不思蜀,约法三章的对应人名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是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慌地说:“请陛下看清楚了,这的的确确是一匹千里好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看时机到了,转过身,用手指着众大臣们,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地轮流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鹿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成语“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近义词:颠倒黑白 清代李渔《怜 香伴·拷婢》“你说的话虽不是指鹿为马,却也是以羊易牛.” 千金一笑 【典故】 源自春秋时期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时周幽王纳褒姒后时常与之寻欢作乐,但褒姒从来不笑.周幽王于是下令谁能博得美人一笑者,赏之以千金.有奸臣建议,说先王时期建立的防外侵用的烽火台,一处点燃四处均响应,诸侯各国都将搬兵来救.周幽王采纳后与褒姒高坐观看,见诸候各军忙忙碌碌赶到发现受骗,褒姒果然大笑.当然,此后果有外侵时,周王点烽火求救,结果没人来帮忙了.人们常把乐以忘返或乐而忘本,无故国故土之思,称作“乐不思蜀”.这个典故就产生于三国时的洛阳.当时魏军入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刘禅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于是设宴款待,并以歌舞助兴.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蜀旧臣们油然诵起国破家亡的伤怀之情,个个泪流满面.而刘禅却麻木不仁嬉笑自若.司马昭见状,便问刘禅;“你思念蜀吗?”刘禅答道:“这个地方很快乐,我不思念蜀.”他的旧臣郤正闻听此言,连忙找个机会悄悄对他说:“陛下,等会儿若司马昭再问您,您就哭着回答:‘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刘禅听后,牢记在心.酒至半酣,司马昭果然又发问,刘禅赶忙把郤正教他的话学了一遍,只是欲哭无泪.司马昭听了,说“咦,这话怎么像是郤正说的?”刘禅惊奇道:“你说的一点不错呀!”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全笑开了.司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从此就再也不怀疑他.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了余生,传下了这令人捧腹的“乐不思蜀”典故.约法三章【典故】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到达离秦都咸阳只有几十里路的霸上.子婴在仅当了46天的秦王后,向刘邦投降.刘邦进咸阳后,本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但他的心腹樊哙和张良告诫他别这样做,免得失掉人心.刘邦接受他们的意见,下令封闭 王宫,并留下少数士兵保护王宫和藏有大量财宝的库房,随即还军 霸上.为了取得民心,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 他们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应该全部废除.现在 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父老、豪杰们都表示拥护约 法三章.接着,刘邦又派出大批人员,到各县各乡去宣传约法三章.百姓们听了,都热烈拥护,纷纷取了牛羊酒食来慰劳刘邦的军队.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刘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出处《史记·高祖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