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灶头画的历史(演变过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9 08:56:17
求灶头画的历史(演变过程)求灶头画的历史(演变过程)求灶头画的历史(演变过程)灶头画起源于何时,至今没有确切的考证.当地民间灶头画老艺人赵祥丰从艺40多年了,据说是赵家第9代砌灶艺师传人.按此推断,灶

求 灶头画的历史(演变过程)
求 灶头画的历史(演变过程)

求 灶头画的历史(演变过程)
灶头画起源于何时,至今没有确切的考证.当地民间灶头画老艺人赵祥丰从艺40多年了,据说是赵家第9代砌灶艺师传人.按此推断,灶头画至少出现在明清时期,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
  嘉兴农家灶头的形状有三类,一是花篮形(灶脚砌成六角形),当地称“花篮灶”;二是长方形,人称“小方灶”;三是书桌形,人称“桌灶”.灶的大小,一般根据每户家庭人口的数量和需要,砌成两眼灶、三眼灶、四眼灶,有的为充分利用能源,在锅的外侧中间放置汤罐.灶头看似简单,但构造极其复杂,灶的正面有灶脚、灶身、灶台、烟箱、灶山(灶君堂)、灶顶(烟尘板)和灶帽,灶帽即在烟尘板上砌上高约10—15厘米的翘角,灶的背面由下灶山、烧火口、出灰口等几个部位组成.
  农村灶头绘画的部位,主要是灶身、烟箱、灶山(灶君堂)、灶帽.民间灶头画艺人根据灶的构造情况,灶画所绘数量也有所不一,为10—20幅,大小和形状不等.绘画内容一般为6大类:一是花卉植物类,如荷花、石榴、仙桃、牡丹等;二是动物类,如鲤鱼、喜鹊、仙鹤、龙凤等;三是财神类,如八仙过海、聚宝盆等;四是历史故事类,如赵云救阿斗、古城会等;五是风光风景类,如宝塔、日出等;六是花边装饰类.配的文字大多为福、喜、年年有余、吉祥如意、人寿年丰等吉祥语.整个灶画的特点是:画面匀称,布局合理;构图饱满,造型夸张;主题突出,装饰性强;色彩鲜艳,对比强烈.中国传统观念中红、黄、蓝被称为三原色,老百姓朴素地称为“吉利色”,在灶画中得到了极好的应用,它极力显示了嘉兴灶头画特有的张力和个性.
  灶头画作为民间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构成了江南独特的民间文化,也是江南稻作文化的典型代表.灶头画看似稚拙,却体现了乡下人纯真的性格和农村纯朴的民风,灶头画催生和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民间艺术家.在嘉兴,至少有1000多位民间灶画艺术家常年活动在农村,嘉兴的农民画之所以那么出名与嘉兴的灶头画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上个月,来自欧洲的一位画家还慕名来到嘉兴农村研究当地的灶头画艺术,还拍了很多影像资料,可见土生土长的灶头画艺术已经引起了海外画家的关注.
  现在,嘉兴已经把灶头画列入了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之一.日前,从嘉兴市群艺馆获悉,江南民间灶画首个原生态保护区将于今年建成,到时候在嘉兴农村存在了数百年的民间灶头和灶头上各色生动优美的图画,都将以集中展示的方式再现.
  嘉兴民间泥匠在灶头墙面上绘画,均以黑色颜料为主,这与当时作画颜料稀有、短缺有关.能工巧匠往往就地取材,烧过饭菜的铁锅外面常常会产生一层薄薄的深黑色灰粉,农家称镬锈,把它用刀刮下来后,用适量清水调匀成黑色的液体颜料,作为绘画颜料.上世纪80年代后,大都采用的颜料大都为明珠、三花粉或水粉、水彩,现多采用水粉广告色.与众不同的是,嘉兴民间艺人在绘制灶头画时摸索出一种特殊的调制颜料方法,即为使颜色鲜艳且能渗入灶壁不流滴,在各色颜料中掺入白酒调制颜色,作画时各类颜色由于酒精的挥发,不仅能及时渗入石灰灶壁,而且能使颜料广泛吸入.在水粉或水彩中调入白酒的方法,被广泛使用于民间灶头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