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真的大于努力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20:40:40
选择真的大于努力吗
选择真的大于努力吗
选择真的大于努力吗
你是不是也会在人生的道路口踌躇不前?你是不是也会在一个小小的选择面前犹豫不决?你是不是也为一个思虑已久的想法彷徨不定?你是不是总有些时候难以忍受抉择的痛楚?不要担心,靠近它,认识它,熟悉它,理解它.
一. 抉择痛楚的前提
抉择,挑选的意思.要进行抉择,必然要有挑选的原则.这个原则是你在抉择之前就已经固定下的处理事情一贯坚持的准则.很重要的一点,原则是你内心一直坚持的,你认为必须按照它来进行评判行动的,也就是说原则会对你抉择后的行动产生持续性的影响.总体来说抉择的个人前提是你要有独立的相对固定和完善的判断标准.
然而,这个原则一定是有缺陷的,一定不能准确、迅速地判断所有遇到的事情,甚至对一些事无能为力,而这些事我们在生活中又是经常会遇到的.内心对完美抉择并处理事件的渴望就成了抉择痛楚的前提,我们知道一旦人陷入等死模式,那么任何的抉择都是多余的(尽管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二. 痛楚的产生
——现实的无情与内心的准绳
不对称(现实问题超出内心原则的能力范畴),导致痛楚的产生.当你内心无比坚定的原则,你在以往的人生经历中一直坚守的原则遇到它无能为力的事情时,痛楚产生.这件事已经超出了你的原则判断的能力范围.你对它无法象从前那样做出明确的结论,然后去执行.这时,你会陷入迷茫,陷入不知所措.被抉择的对象是不变的,而你一直奉行的原则也是难以改变的,你内心的坚持与事实的无法改变之间产生了难以协调的不对称.当被抉择的对象对你越重要,你对内心原则越坚持,抉择的痛楚就会越强烈,持续的时间就会越长.而内心的完美主义也不曾消失,欲求完美却不去改变,更加重了你的迷茫、痛楚程度.
三. 理智与情感的争执
除了抉择时现实与内心原则的不对称产生的痛楚之外,由理智与情感的争执产生的痛苦也不容小视.一般来说,我们内心的原则都是在自身经历(包括教育、习俗、家庭)的基础上,通过理性的分析整合,从而形成的,所以,原则在总体上是服从于理性的.那么,当你所抉择的事情是你在情感上无法接受,难以忍耐,而内心的原则却告诉你,它应该这样去做,你必须这样做,由于你的原则所做出的决定会对你的行为有持续影响,所以当你的理智和情感走向极端,自我便会被扯在中间,这时痛苦便会产生.而这种抉择困境又是很常见的,就如一个人了杀光你所有的亲人,你自然是无比憎恨,但从法律上讲,你却不能去复仇,要把他交予法律来制裁.你内心原则之一便是要遵守法律,这时,抉择的痛楚,内心的挣扎,接踵而至.你会怎么做?或许这时,我们更要承认帕斯卡尔说过的:人既非天使又非禽兽,最难堪的是他想成为天使却走向禽兽.
四. 内心原则和理智的抗衡
你的民族,你的家庭,你当地的习俗和你所受的教育都会影响你内心判断原则的产生,这些影响甚至是根深蒂固的,是未经过理性的考量而潜入内心中的.一般来说这些根深蒂固的观念一定会融入你的原则建构,但当你的理性判断发现原则中一些方面并不完善,也不符合理性时,你便会面临困境.神奇的是,一般情况下你不会注意到内心原则中不符合理性的部分,只有在你做出一个选择时,特别是做出一个难以抉择的选择时,你的原则便会受到理性的怀疑.虽说内心原则是被一直坚持的,但当面临问题原则无能为力时,原则的可靠性自然受到怀疑.因此在抉择困境中,你也面临对固有原则的抉择.这种双重抉择,双重不确定性,便会造成双重的痛苦.而对原则的怀疑还会造成原则的缺失,因为你只有这么一套,当你怀疑它时,你便无法在下次抉择中愉快地使用它,甚至你还会审视以前做出的抉择,以此来判断原则需不需要修改.所以,你既无法解决现在的问题,也无法相信自己有无悔的过去,对未来就会更加无计可施,种种的不确定性便会让你陷入更难堪的痛苦中.
五. 抉择之后痛苦的持续与潜化
经历过一段迷茫,一阵踌躇和那难以言喻的痛苦,你总不能停在原地,你总不能在这个决定前一直等下去,你总要抉择,然后继续走你的路.但不论是抉择顺利解决,还是你犹犹豫豫地做出选择,抑或将信将疑地继续接受内心的原则,在按照抉择行动时,在行动中,你总会感到不安,总会不那么坚定地执行.例如当你内心真的讨厌一件事,却不得不做时你会止不住地抱怨.内心的情感会不时地涌出,来阻止你继续去做.不断的怀疑会影响你的效率,让你不能专心抉择后的行动.这些抉择后的痛楚都来源于抉择未被完美解决,抉择的内容未被内心完全接受.
当你一次次面临抉择的困境,一次次得不到恰当解决却又不得不前行时,那份习以为常的痛苦便会潜意识化.就像你习惯了午睡,一天即使你不困,到了那点也会潜意识的躺下.所以,你以后的每次抉择,无论是简单或复杂,是可以解决或仍会陷入困境,你的痛苦总是躲也躲不开,每次的 抉择都会伴有痛苦,虽然不是多么痛,但却一次次地产生,难以消除.由此可得,抉择产生的痛苦是一个过程,是伴随抉择的不完美,伴随人自身的尴尬处境与现实的不可调和而无法避免的.而我们要做的不是逃避,不是忍受,而要去享受它.靠近它,认识它,熟悉它,理解它,然后去享受它.享受尴尬,享受困境,享受人自身的缺陷,享受这抉择的痛苦.如果内心一直停留在那个点上,人生就无法前行,虽然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但痛苦的心里,依然只会是一片“废墟”.
人生的课题就是选择,人生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中前行的.选择之后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恰恰是欣喜或痛苦、纠结或释然、救赎或沉沦反复出现的开始.做出选择后,预示着诸多新的选择的开始.
理性派:机会成本哪个低一点就选哪个,每个选择项都会有一些你要放弃的事情,列出来,比较一下这些要放弃的对你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有多大影响, 然后就可以抉择了.选择无所谓对错,关键是要有勇气面对自己的选择.
感性派:假如我来世上一遭,只为与你相聚一次,只为了亿万光年里的那一刹那,一刹那里所有的甜蜜与悲凄,那么,就让一切该发生的,都在瞬间出现吧!我俯首感谢所有星球的相助,让我与你相遇,与你别离,完成了上帝所作的一首诗,然后,再缓缓地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