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词作为演讲词的一种,具有演讲词的哪些特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8 15:00:50
悼词作为演讲词的一种,具有演讲词的哪些特点
悼词作为演讲词的一种,具有演讲词的哪些特点
悼词作为演讲词的一种,具有演讲词的哪些特点
悼词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或文章,属于日常应用文中演说词的一类.
与一般演说词不同,悼词出现在某一逝者的葬仪上,听众是参加葬礼的人们,包括死者的亲朋好友和其他相关的人.致悼词者在这个肃穆的场合向听众评说逝者的一生经历、个性特点、主要成就等,并阐述其历史地位和价值,以寄托哀思,并用逝者的事迹与精神激励参加葬仪的人们.
如本单元《巴尔扎克葬词》就是一篇悼词.1850年8月18日,一代文豪巴尔扎克在巴黎与世长辞,全国震惊.人们陷入了无限悲痛之中.8月22日,当巴尔扎克的遗体在拉雪兹神甫公墓下葬时,作为巴尔扎克的老朋友,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雨果冒雨对公众发表了悼念演讲.
在这篇演讲词中,他深情地悼念密友,高度评价巴扎克为法国文学做出重要贡献,充满哲理地告诫人们巴尔扎克的逝世带来的不是“黑夜”和“虚无”,而是“光明”和“永恒”.这篇演讲词交织着伤痛、悲哀、自豪和信心,是对逝者作出的历史评价.体现了葬词的特点:
一、高度的评价
悼词是对逝者盖棺定论的评价,往往多溢美之词;本文大量使用了赞美之词,从多个角度评价巴尔扎克的人格和作品,如将巴尔扎克称为“思想家”、“天才”、“精神统治者”、“哲学家”,将其作品称为“一部有生命的、深刻的、光亮的书”,“崇高而又扎实的作品,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等等.但是,当雨果将这些词句奉献给文化巨人巴尔扎克时,我们并不觉得是溢美,因为再多的赞美之词也难以表达法国人民对巴尔扎克的崇敬、爱戴之情,也难以倾诉对他逝世的痛惜、哀悼之情.所以,雨果的高度评价,更让我们对巴尔扎克的艺术成就由衷地叹服,对他的精神肃然起敬.
二、浓烈的感情
悼词表达的感情十分强烈,指向也非常明确,主要是哀悼逝者,赞美逝者,并借此激励生者.写巴尔扎克逝世,雨果用了悼词常用的“讳饰”手法,如“一切虚构都消失了”,“他安息了.他走出了冲突和仇恨”,写人们对巴尔扎克逝世的反应,雨果用了“哀悼”、“震惊”、“惊呆”、“伤心”、“悲痛”等词语.这些都是对逝者的哀悼.同时,雨果使用了大量的经典的语句,评说巴尔扎克逝世的影响,如:“为人们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在他进入坟墓的这一天,同时也步入了荣誉的宫殿.从今以后,他将和祖国的星星一起,熠熠闪耀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上.”“当一个崇高的英灵庄严地走进另一世界的时候,当一个人张开他的有目共睹的天才的翅膀,久久飞翔在群众的上空,忽而展开另外的看不见的翅膀,消逝在未知之乡的时候,我们的心中充满了严肃和诚挚.”“生前凡为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为灵魂!”这些诗一般的语句,充满了雨果对逝者的敬意和热爱,同时使参加葬仪的人在痛悼、敬爱逝者之余,精神受到激励和鞭策,灵魂得到净化与升华.
三、丰富的哲理
这是比较独特的一点,一般的悼词中没有这一项.雨果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深刻的思想,巴尔扎克的逝世使他在痛惜之余,又陷入了哲理的思考:人该怎样活着?生与死的价值意义何在?这些思考便在葬词中得以显现.如评价逝者时,他注重逝者的作品思想价值、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评价其人格时,注重其爱国与勤奋.而对生与死的辩证思考,更是发人深省.他认为,巴尔扎克是不朽的,“生前凡为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为灵魂!”他的生命虽已不在,但精神永存,这种死亡并非真正的消逝,而是“光明”和“永恒”.实际上是在昭示人们:活着要给世界留下价值,死后才能真正永垂不朽.
综上所述,悼词以评价为主,注重议论;同时要列举逝者的生平事迹,主要成就,叙述成分较重;由于是演说词,面对对逝者饱含感情的听众,因此更须以情动人.应该做到议论、记叙和抒情的完美结合.同时,阅读悼词可以加深我们对逝者的了解,懂得这个个体生命的价值意义,从而指引我们的人生道路.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