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和性心理发展是否有根据?请详细说明.我想知道大家对恋母情结和性心理发展的看法,请大家说出观点和理由.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01:15:18
请问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和性心理发展是否有根据?请详细说明.我想知道大家对恋母情结和性心理发展的看法,请大家说出观点和理由.请问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和性心理发展是否有根据?请详细说明.我想知道大家对恋母情

请问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和性心理发展是否有根据?请详细说明.我想知道大家对恋母情结和性心理发展的看法,请大家说出观点和理由.
请问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和性心理发展是否有根据?请详细说明.
我想知道大家对恋母情结和性心理发展的看法,请大家说出观点和理由.

请问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和性心理发展是否有根据?请详细说明.我想知道大家对恋母情结和性心理发展的看法,请大家说出观点和理由.
俄底浦斯情结在精神分析中指以本能冲动力为核心的一种欲望,亦称“恋母情结”.此说来源于古希腊罗马神话与传说.传说底比斯国王拉伊俄斯受到神渝警告:如果他让新生儿长大,他的王位与生命就会发生危险.于是他让猎人把儿子带走并杀死.但猎人动了恻隐之心,只将婴儿丢弃.丢弃的婴儿被一个农民发现并送给其主人养大.多年以后,拉伊俄斯去朝圣,路遇一个青年并发生争执,他被青年杀死.这位青年就是俄底浦斯.俄底浦斯破解了斯芬克斯之谜.被比斯人民推举为王,并娶了王后伊俄卡斯特.后来底比斯发生瘟疫和饥荒,人们请教了神渝,才知道俄底浦斯杀父娶母的罪行.俄底浦斯挖了双眼,离开底比斯,四处漂流.根据这个故事,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把以本能冲动为核心的一种欲望称为“俄底浦斯情结”.
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主要由本能构成.人的基本本能有两种:自我本能和性本能.自我本能与个体保存有关,性本能与种族繁衍有关.为了个体的保存,每一个人都必须吃饭,因此从自我本能分化出食本能.孔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告子也说:“食色,性也.”光是吃饭还不够,当遭到人身攻击时,还要奋起反击,于是自我本能一变而成攻击本能.对于食肉动物而言,食本能和攻击本能是统一的,都与口腔有关,它们的牙齿既是嚼食物的工具又是战斗的武器.性本能和食本能有利于生,合为“生的本能”,攻击本能具有破坏性,可导致死亡,故称“死的本能”.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属于弗洛伊德的早期本能理论,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属于后期理论.
一、乱伦和弑亲
性与暴力虽然是人的本能,却受到文明的压抑.其中,被压抑得最彻底的是针对亲人的性和暴力,也就是乱伦和弑亲.不论文化的差异有多大,在现在的所有民族中,乱伦和弑亲都是被禁止的.但是,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发现,乱伦和弑亲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受到压制的.乱伦和弑亲的禁忌是后来产生的.
人类社会从原始群发展而来.原始群时代的人属于“形成中的人”,还不是真正的人.那时候还没有劳动分工,全群的人一起狩猎和采集.婚姻制度也尚未建立起来,群内的男女,不论老少亲疏,都可以随意交配.在劳动和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人际冲突,斗殴事件经常发生.由于劳动工具和武器都很原始,杀伤力很小,个体之间的斗殴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针对“自己人”的性和暴力是被允许的.在这个时期,乱伦和弑亲的概念还没有出现,性禁忌和暴力禁忌都是不存在的.
进入血缘家族时代以后,情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时候已经出现了以年龄为基础的劳动分工,青年男女主要负责狩猎,老弱病残主要负责采集.采集集团基本上没有性和暴力,但在狩猎集体的内部,兄弟姐妹们仍然会在狩猎活动的间歇期肆无忌惮地玩起性和暴力的游戏.由于青年男女与年迈的父母和未成年的子女分别属于不同的生产单元,从事不同的工作,相互比较疏远,因此不同辈份之间的性和暴力就很少发生了.
到了母系氏族时代,情况终于有了变化.人们发现,虽然族内男女总数基本相等,但狩猎集团的性别比例总是失调的.这是因为,许多青年女性要么怀孕了,要么正在哺乳,生理原因使她们无法参加狩猎活动,不如干脆把她们从狩猎队伍中清除出去.于是,狩猎集团渐渐变成了完全由男性组成的群体,性别的分工取代了年龄分工.这样一来,劳动和性也分了家.外出狩猎期间,身边没有异性,性冲动得不到满足.同时,为了保证狩猎活动的成功,必须加强集团内部的团结,因此暴力冲动也受到了压抑.等到狩猎归来,性和暴力的冲动才得到释放,这可能就是狂欢节的由来.
随着人口密度的增高和狩猎范围的扩大,狩猎队伍误入其它氏族营地的情况越来越多地发生.如果营地里有男人,就会发生战争;如果男人去狩猎去了,留守女士们就会被强奸.男人们发现,与异族的女人做爱更加尽兴,与异族的男人打仗更加放手.于是,他们越来越热衷于对别的氏族进行骚扰和袭击.与此同时,由于性和暴力冲动得到了释放,他们对本族的女性逐渐失去了兴趣,同胞之间的争斗也渐渐减少了.性和暴力终于从自己人转向族外人.
本来这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的,后来形成了制度,产生了两大禁忌:族内禁婚和禁止同胞相残.母系社会崇拜图腾,视图腾动物为自己的亲人,禁止同胞相残必然包括禁杀图腾.因此,两大禁忌也称“族内禁婚”和“禁杀图腾”.两大禁忌产生后,针对族人的性和暴力就被定性为“乱伦和弑亲”,受到所有的社会的严令禁止.
二、从恋母仿父到杀父娶母
乱伦和弑亲有三种表现形式,分别针对父母、兄弟姐妹、其他亲人.对象不同,“罪行”的严重程度就不同,被禁止的程度也不同.针对父母的乱伦和弑亲就是杀父娶母,罪行最重,压抑最深.
弗洛伊德发现,他的许多病人都有杀父娶母的冲动.看过了古希腊悲剧《俄底浦斯王》后,他相信,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冲动,在男性表现为“杀父娶母”,在女性表现为“杀母嫁父”.他把这种现象命名为“俄底浦斯情结”,翻译成中文就是“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
其实,杀父娶母知识恋母情结的极端表现.恋母情结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恋母情结的本质是相似和互补.以男孩为例,他与父亲同性,所以相似,而相似引起认同,使男孩以父亲为榜样,向父亲学习,模仿父亲,把父亲的心理特点和品质吸纳进来,成为自己的心理特征的一部分.男孩与母亲不同性,两性可以互补,取长补短,相依为命,这就是恋爱或对象爱.于是,男孩与自己的父母形成了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可以用“恋母仿父”来概括.恋母和访父常常相互促进.父亲爱母亲,而男孩模仿父亲,他就会越来越爱母亲;母亲爱父亲,男孩为了获得母亲的欢心,必须让自己越来越像父亲.
随着心理的发展,恋母情结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开始的时候,男孩只想向父亲学习,成为父亲那样的人.后来发现,如果父亲在场,他就不可能成为父亲,于是他希望父亲离开或死掉,他想杀死父亲.需要注意的是,3-6岁的孩子并不知道死亡和杀人的真正含义.在他们的心目中,死亡和杀人更像是一场游戏,游戏结束时,死者就会活过来,下次游戏时他还会再死一次.在他们看来,结婚也是一场游戏,热热闹闹,喜气洋洋,有新衣服穿,有好东西吃.所以,他们才会产生“ 杀父娶母”的想法.这种想法是天真无邪的.
随着儿童智力的发展,他们渐渐发现,人死了是不能复活的,杀人是要偿命的.与此同时,他们还发现,结婚可能是一件不那么好的事,男人和女人在一起做着不可告人的事.至于到底做些什么,他们并不太清楚,反正不是什么好事,否则用不着躲躲藏藏.个别孩子可能已经发现,结婚就是打架,这是他们对性行为的理解和诠释.他们把性和暴力混为一谈了.于是,他们感到非常震惊,对自己有“杀父娶母”的想法感到内疚和羞愧,甚至产生罪恶感.为了保持心理平衡,他们必须把这种思想压抑下去,把它变成无意识.
三、恋母情结的变形
恋母情结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也是最早发生的人际关系,长大以后的各种人际关系都不同程度地受恋母情结的影响.可以说,后来的各种人际关系都是恋母情结的变形.我们把恋母情结及其变化进行编码,3-6岁出现的恋母情结是第一恋母情结,进入青春期后出现了第二恋母情结.
第二恋母情结的对象不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而是父母的替代者,即家庭之外的两位长者,可以是父母的朋友,也可以是自己的老师、历史上的名人或当红的明星.相似作用表现为与一位替代父母认同,模仿他,学习他,崇拜他;互补作用表现为爱上一位年纪比自己大许多的异性,这种现象叫做“牛犊之恋”.
这个时期的孩子喜欢编造“身世幻想”,其特点是想象自己不是现在的父母所生,而是从小被领养的,“亲生”父母比现在的父母要高贵得多.身世幻想与英雄神话关系密切.于是告别养父母,踏上寻找亲生父母的征途,经过一番艰难险阻终于找到了亲生父母.不难看出,身世幻想和英雄神话实际上是第二恋母情结的反映,知识亲生父母被换成了养父母,而父母的替代者被换成了“亲生”父母.摆脱父母,为自己寻找父母的替代者是青春期的普遍心理.这种心理如果过分强烈,就会被导致“非血统妄想”,既毫无根据地认定自己不是现在的父母所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恋母情结的对象渐渐年轻化,终于被同龄人所取代.此时,相似作用表现为与同性的同龄人形成友谊,互补作用表现为与同龄异性相爱.真正意义上的友情和爱情产生了.这就是第三恋母情结.为什么恋母情结的对象会越来越年轻呢?这是因为,恋母情结的对象虽然来源于父母,但又不是现实的父母,而是父母的意象.心中的意象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老,因此,个体在长大,而父母意象不长大.相对于个人的年龄,父母意象越来越年轻,恋母情结的对象也越来越年轻.
第一恋母情结的相似作用表现为仿父和杀父两种相反的形式,第三恋母情结的相似作用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合作,一种是对抗.开始的时候,合作和对抗分别指向不同的人,即与某些人合作而与另一些人对抗,把他人分为朋友和敌人,爱憎分明,美其名曰“忠诚”.互补作用也是如此,分为精神恋爱和性两种形式.分别指向不同的异性,把女人分为女神和妓女,把男人分为君子和色狼.随着人格的不断成熟,许多人都能够把敌和友统一起来,人际关系中既有合作又有对抗和竞争,同时也能够把爱和性统一在同一个人身上.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一辈子也完成不了这种统一.
第三恋母情结有两种特殊形式,分别称为“安提戈涅情结”和“该隐情结”.安提戈涅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她深爱自己的哥哥波吕尼刻斯,哥哥死后,她不顾禁令埋葬了他的尸首,因此被活活地砌在陵墓中自杀而死.该隐是亚当和夏娃的儿子,因为嫉妒而杀死了自己的兄弟亚伯.兄妹乱伦的主题见于许多神话故事,如中国的伏羲和女娃、埃及的奥西里斯和伊西斯、希腊的宙斯和赫拉.据说,埃及和日本的王室为了维持血统的纯洁而实行兄弟姐妹通婚.这种血缘婚姻是王室的特权,在民间是被禁止的.同胞相残的主题也到处可见,除了希伯来的该隐和亚伯,还有中国的象和舜、埃及的塞特和奥西里斯.另外,宫廷政变也总是伴随着同胞相残.
等待自己结了婚有了孩子,父母意象就被孩子取代了,恋母仿父变成了“恋女仿子”,这就是第四恋母情结.恋女情结也称“李尔王情结”.父亲偏爱女儿,母亲偏爱儿子,是普遍现象.“仿子”颠倒一下,变成了“子仿”,表现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以自己的标准教育子女,让子女成为自己这样的人或自己理想中的人.不难看出,第四恋母情结与第一恋母情结是相呼应的.儿子恋母仿父,而母亲恋子,父亲为儿子做示范,希望儿子模仿自己.
跟第一恋母情结一样,第四恋母情结开始的时候,也是纯洁无瑕的,到了后期便搀杂进了性和暴力的成份.此时,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面对亭亭玉立的女儿,做父亲的将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而身强力壮的儿子不再对父亲唯唯诺诺,父子之间经常会发生一些小摩擦.对母亲来说,情况也是如此,女儿成了对手,儿子则成了诱惑.于是,第四恋母情结受到压抑,进入第五恋母情结.
随着第四恋母情结的退场,子女之外的年轻人取代了亲生儿女.子女之外的年轻人范围很广,除了亲生子女都行.有些老人钟爱学生,有些老人喜欢认干儿子,有些老人爱人家的孩子胜过自己的孩子.还有一些老人溺爱孙子,经常为了孙子而跟儿子闹矛盾,也是第五恋母情结的表现,因为孙子也是“子女之外的年轻人 ”.
春秋战国时期流传着一段传奇故事,叫做“赵氏孤儿”,说的是赵家被人所害,遭到灭门之灾,一对仆人为救赵家遗孤,把自己的儿子与赵家的孩子换了包.他们牺牲了自己的儿子,救下了赵氏孤儿.这种“舍子救人”的行为其实就是第五恋母情结的表现.在“沉香救母”的神话中也有类似的情节:沉香杀了人,他的后妈王氏为了救他而让自己的儿子去抵命.
许多人否认恋母情结的存在,因为他们没有发现自己有恋母情结.按弗洛伊德的说法,这是压抑的结果,没有发现不能作为不存在的依据.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虽然同意欧洲人有恋母情结,但不承认恋母情结的普遍性,原因是太平洋诸岛上的原始人没有恋母情结.这个结论是他在深入调查了原始人的生活以后得出的.他发现,在某些母系部落中,儿子从来不会与父亲发生矛盾,他们永远是好朋友,“杀父”的念头决不会发生.同时,他还发现,男孩对舅舅却是既敬又恨.显然,马林诺夫斯基误解了恋母情结.恋母情结中的父母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父母,而是心理上的父母.如果一个小孩一出生就被人领养了,他的恋母情结不可能指向亲生父母,只能指向养父母.在母系社会里,父亲是族外人,在家里没有任何地位,倒是舅舅在母亲的家里行使男主任的权力.家中的男主人就是心理上的父亲.男孩恋母仿舅、亲母疏舅或杀舅娶母,正是母系社会的恋母情结的表现.中国作为文明古国,进入父系社会的时间一定是非常早的.但是,母系社会的残余影响迄今为止仍然存在.例如,虽然舅舅是外姓人,但舅甥关系一般都比较密切,兄弟分家都要请舅舅来主持公道.中国人的恋母情结完全有可能表现为“恋母仿舅”.在“ 沉香救母”的神话中,沉香“抗舅救母”其实就是“杀舅娶母”的一种变形.由此可见,恋母情结是一种普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