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灭高丽时是谁当皇帝啊?别复制一大堆,我不看~简要概括下就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6 23:25:50
唐朝灭高丽时是谁当皇帝啊?别复制一大堆,我不看~简要概括下就可
唐朝灭高丽时是谁当皇帝啊?别复制一大堆,我不看~简要概括下就可
唐朝灭高丽时是谁当皇帝啊?别复制一大堆,我不看~简要概括下就可
唐太宗(626——649在位)期间
公元644年唐太宗开始发大军东征高句丽,由于天寒,没有达到征占高丽的预期目的.但之后持续进行了多次骚扰性战争.
唐高宗(650——683在位)期间
公元660年,唐灭百济,高句丽失去盟国,陷入孤立境地.
公元666年,高句丽内乱,唐朝乘机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经过三年苦战,于公元668年俘虏高句丽国王,高句丽全部平定.
附:当时朝鲜半岛上有三个国家,除了百济和高句丽之外,还有新罗,这个国家保留下来并统一了朝鲜半岛的南部,后来发展为高丽
唐高宗时,继续对高丽用兵。 660年(显庆五年),唐先灭百济。666年(乾封元年),唐又派兵攻高丽,两年后攻下平壤,灭高丽。
唐高宗李治(628~683)
唐高宗李治(628~683) 唐代皇帝彻底灭高丽
是唐高宗当皇帝
公元666年,高句丽内乱,泉盖苏文死后,世子男生代为莫离支(相当于丞相),但为二弟男建所逼,降于唐。唐高宗借此机会,以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统帅诸军,分道合击高句丽。公元668年春夏,各路唐军推进至鸭绿栅,高句丽各城守军或逃或降。唐军进至平壤城下,九月十二日,高句丽僧信诚打开城门,唐军冲进城中,俘男建,高句丽亡国。...
全部展开
公元666年,高句丽内乱,泉盖苏文死后,世子男生代为莫离支(相当于丞相),但为二弟男建所逼,降于唐。唐高宗借此机会,以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统帅诸军,分道合击高句丽。公元668年春夏,各路唐军推进至鸭绿栅,高句丽各城守军或逃或降。唐军进至平壤城下,九月十二日,高句丽僧信诚打开城门,唐军冲进城中,俘男建,高句丽亡国。
收起
渊盖苏文吧,韩剧有这个,不过唐朝灭高丽的战争持续好久,期间,渊盖苏文的长子继任,向唐军求和。其后,唐军只要与渊盖苏文的剩下两个儿子所统治的势力进行战争。嗯。
高宗李治时,灭了百济和高句丽(不是高丽,当时没有这么叫)
当时朝鲜半岛上有三个国家,除了百济和高句丽之外,还有新罗,这个国家保留下来并统一了朝鲜半岛的南部,后来发展为高丽
唐高宗
660年,高句丽西南的盟友百济被唐和新罗所灭。唐与新罗的联军在随后的8年里持续攻打高句丽。666年,渊盖苏文去世后,渊盖苏文长子渊男生到前方视察军情备战。让两个弟弟渊男建和渊男产留守平壤。渊男建和渊男产趁大哥不在诬陷他叛逃到唐,并逼高句丽宝藏王通缉渊男生。渊男生走头无路,只好投靠唐朝并被唐重用。渊男生率领唐军攻打高句丽,以期望能夺回大权。668年渊男生率领唐军最终灭了高句丽。...
全部展开
唐高宗
660年,高句丽西南的盟友百济被唐和新罗所灭。唐与新罗的联军在随后的8年里持续攻打高句丽。666年,渊盖苏文去世后,渊盖苏文长子渊男生到前方视察军情备战。让两个弟弟渊男建和渊男产留守平壤。渊男建和渊男产趁大哥不在诬陷他叛逃到唐,并逼高句丽宝藏王通缉渊男生。渊男生走头无路,只好投靠唐朝并被唐重用。渊男生率领唐军攻打高句丽,以期望能夺回大权。668年渊男生率领唐军最终灭了高句丽。
收起
唐高宗 李治
历史书上写的,王建带兵攻打高丽国。
唐高宗于龙朔元年(661年)命几路大军分道进击。七月,平壤道行军总管苏定方在浊水(今朝鲜大同江)击败高丽军,乘胜进围平壤。九月,辽东道行军总管契苾何力在鸭绿水重创高丽军3万。在此之前,百济僧道琛和故将福信再次起兵反唐,立扶余丰为国王,围攻唐留守百济的刘仁愿军。而苏定方围平壤久攻不下,又逢大雪天寒,高宗遂于二年二月命唐军自高丽班师。龙朔元年至三年,唐检校带方州刺史刘仁轨率军多次击败百济军,再次征服百...
全部展开
唐高宗于龙朔元年(661年)命几路大军分道进击。七月,平壤道行军总管苏定方在浊水(今朝鲜大同江)击败高丽军,乘胜进围平壤。九月,辽东道行军总管契苾何力在鸭绿水重创高丽军3万。在此之前,百济僧道琛和故将福信再次起兵反唐,立扶余丰为国王,围攻唐留守百济的刘仁愿军。而苏定方围平壤久攻不下,又逢大雪天寒,高宗遂于二年二月命唐军自高丽班师。龙朔元年至三年,唐检校带方州刺史刘仁轨率军多次击败百济军,再次征服百济。乾封元年(666年),高丽内部发生动乱,唐抓住机会,以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统帅诸军,分道合击高丽。二年九月,李绩攻拔高丽军事重镇新城(今辽宁抚顺北高尔山城)。接着,唐军在金山(今辽宁昌图西)大败高丽军,斩首5万余级。总章元年(668年)九月,唐军攻占平壤,灭掉高丽。唐廷在平壤置安东都护府,以薛仁贵为检校安东都护,率兵2万驻守此重镇。
所以是唐高宗李治当皇帝时灭的高丽。
收起
唐高宗李治.
高句丽民族是我国古代东北地区土著秽貊人的一支,与扶余同源,在风俗习惯方面与商人有相似之处。高句丽政权是我国东北地区一个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她最早兴起于浑江流域。在汉魏玄菟郡辖境之内。五胡十六国时期,高句丽乘中原分裂之机,扩大了自己的势力,占据了辽河以东和朝鲜半岛北部地区。公元427年将其统治中心迁到了今朝鲜半岛的平壤,即汉魏乐浪郡的治所.
高句丽统治的地...
全部展开
唐高宗李治.
高句丽民族是我国古代东北地区土著秽貊人的一支,与扶余同源,在风俗习惯方面与商人有相似之处。高句丽政权是我国东北地区一个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她最早兴起于浑江流域。在汉魏玄菟郡辖境之内。五胡十六国时期,高句丽乘中原分裂之机,扩大了自己的势力,占据了辽河以东和朝鲜半岛北部地区。公元427年将其统治中心迁到了今朝鲜半岛的平壤,即汉魏乐浪郡的治所.
高句丽统治的地区是汉魏辽东、玄菟、乐浪三邵之地.辽东郡早在战国末年就是燕国的领土,鸭绿江以东的朝鲜半岛北部地区,自从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8年)灭卫氏朝鲜,到东晋义熙六年(410年)被高句丽占领之前,在中原政权直接统治之下达5个世纪之久。隋朝灭掉了割据江南的陈政权之后.为了在东北和朝鲜半岛恢复汉魏旧疆,隋场帝曾“三驾辽左”,以武力讨伐高句丽。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唐朝建立以后.高句丽为了改善与中原政权的关系,主动向唐朝送还流民及隋朝东征时陷没的士兵。又遣使朝贡,接受唐朝册封,但这与中原政权在该地区正式设置郡县毕竟有着重大的区别。强大的唐朝政权在全国空前统一、周边地区已陆续纳入自己的版图之后,是绝不会允许高句丽政权割据辽东及朝鲜半岛的状况继续下去的,恢复这一地区的郡县统治、解决高句丽政权只是个时间早晚的问题。
唐高祖执政时曾一度想取消高句丽称臣,允许其独立,这种错误的想法遭到大臣们的反对。在隋朝就曾积极支持隋炀帝以武力收复辽东的裴矩,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对唐高祖说:“辽东本箕子国,魏晋时故封内.不可不臣.中国与夷狄,犹太阳于列星,不可以降”.(高丽传)温彦博也说:“辽东本周箕子国,汉玄菟郡,不使北面,则四夷何所瞻仰。(沮彦博传)应当说明的是,汉魏隋唐时期,“辽东”的地理概念就包括了.朝鲜半岛北部地区。唐太宗明确表示:“辽东故中国地”。闻知高句丽东部大人泉盖苏文贼杀其王高建武,自封为莫离支,擅权专国,更坚定了唐太宗解决高句丽政权的决心,故于贞观十九年(645年)御驾亲征。一代英主唐太宗对发动辽东战役的目的进行了简洁的概括:“今天下大定,唯辽东未宾,后嗣因士马盛强.谋臣导以征讨,丧乱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遗后世忧也”。(高丽传)后与高句丽鏖兵多年,到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盖苏文死,其子男生、男产、男健为争莫离支土位,兄弟反目.高句丽内部产生了分裂,给唐朝提供了一个出兵的好机会。85岁的老将李绩再次挂帅东征,在勇将薛仁贵等各路唐军的配台下.于总章元年(668年)九月攻陷平壤,俘虏高句丽王高藏,收其5部176城,人户69万,灭掉高句丽政权。
同年,在平壤设安东都护府,以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首任安东都护,统兵二万以镇抚高句丽旧地。安东都护府是唐初在周边少数民族地区所设的四大都护府之一(即安西、安北、安南、安东郡护府).下辖9都督府、42州、l00县.至此.唐朝在整个半岛地区普遍设置了郡县。安东都护府属上都护府.其长官为安东都护,正三品,“掌统诸蕃,抚慰、征讨、叙功、罚过.总判府事”。(百官志四下)据史料记载,有唐一代,薛仁贵、唐休景、仁贵于薛讷、王玄志、高侃、薛察,许钦凑、裴云珪、玄宗第十三子颍王李璃等,都先后担任过安东都护之职。都督、刺史、县令皆选拔有功于朝廷的土著高句丽酋长担任,但同时又派遣中原的汉官在各级地方政府中协助治理民事,即所谓。华人参理百姓”。(高丽传)这说明安东都护府所辖的都督府、州和县虽然有民族自治的羁縻性质,但与松漠、饶乐、渤海等都督府又有所不同,其自治权楣对较小,因而有学者认为。是介于正式府州与羁縻府州这两种方式之间的一种(统治)方式”.无疑是正确的.安东都护府所辖的民户,几乎就等于大唐王朝的编户齐民.安东都护府设置之初,行政上归河北道管辖,玄宗开元七年(719年)改由平卢节度使辖领,后又辖于幽州节度使。
唐灭高句丽收复辽东,其意义至少有以下几点:结束了辽东地区持续二百多年的割据局面,又恢复了中原政权在辽河以东及朝鲜半岛北部地区的正式统辖权,恢复了汉魏以来在该地区实行的府、州、县制;加强了中原和东北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联系,高句丽遗民的大量内迁和中原人的迁居东北.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打开了唐朝与朝鲜半岛南部的陆上通道,唐朝通过朝鲜半岛,加强了与日本国之间的联系;为后来辽金时期在东北建立府、州、县奠定了基础.
安东都护府设置之后,虽然曾因高句丽遗民发生叛乱等原因,其治所由平壤迁到了鸭绿江以西,都护府也曾一度降为都督府.华人参理百姓的办法后来也被迫取消,但在“安史之乱”之前;始终有效的控制着辽东和朝鲜半岛北部地区.仪凤二年(677年),高宗曾封已废的高句丽王高藏为朝鲜郡王、辽东都督、让他回鸭绿江以东抚治高句丽遗民;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又以高藏之子德武为安东都督,回旧地安抚遗民。这并不等于唐朝放弃了辽东的统治权,因为高藏父于是以大唐地方官吏身份回到故地的,而不是高句丽政权被灭之前的割据者.高藏回江东后,与靺鞨勾结谋反,被朝廷流放四川邛州,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唐末,安东都护府被废弃,朝鲜半岛龙兴江以北的领土纳入渤海都督府的统辖之内,龙兴江以南的高句丽旧疆则被新罗占领,纳人鸡林州都督府的版图。
唐朝疆域辽阔.“九夷同文,四舆来暨”,(卷41)百济、新罗、高句丽都是隶属于唐王朝的地方民族政权.唐王朝消灭不服从中央政令的高句丽与百济,在原高句丽统治区设立安东都护府,并在原百济统治区设立熊津等五都督府,在新罗统治区设立鸡林州都督府。在整个半岛地区普遍设置了府、州、县,进行直接的、或间接的统治,促进了这一地区与中原的文化交流.
收起
李世民
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