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能提供我“侃大山”一词的来由?据说好像是来源于柴夫上山打柴,最早是说“砍大山”,为什么要用“砍”呢?为什么不是耙大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6 04:00:36
有谁能提供我“侃大山”一词的来由?据说好像是来源于柴夫上山打柴,最早是说“砍大山”,为什么要用“砍”呢?为什么不是耙大田,有谁能提供我“侃大山”一词的来由?据说好像是来源于柴夫上山打柴,最早是说“砍大

有谁能提供我“侃大山”一词的来由?据说好像是来源于柴夫上山打柴,最早是说“砍大山”,为什么要用“砍”呢?为什么不是耙大田,
有谁能提供我“侃大山”一词的来由?
据说好像是来源于柴夫上山打柴,最早是说“砍大山”,
为什么要用“砍”呢?为什么不是耙大田,

有谁能提供我“侃大山”一词的来由?据说好像是来源于柴夫上山打柴,最早是说“砍大山”,为什么要用“砍”呢?为什么不是耙大田,
“侃大山”的“山”指山海经,所以有吹牛的意思
侃大山
kǎndàshān
[piffle] [口]∶长时间没完没了地说一些琐碎、不恰当或无效的话
“侃大山”也称“砍大山”
《咬文嚼字》2001年11期25页有一篇金文明先生的文章《说“侃”》,文中说到:“最近十多年来,‘侃’字除了形容词外,又出现了新的动词意义:闲谈,闲扯.”我在这里提供一点背景情况.“砍大山”是北京土话,也是上世纪70~80年代北京青少年中间的流行语.1988年我和我的一个研究生对北京青少年(14~25岁)流行语作过一次调查,调查结果发表在《语文建设》1990年第一期.我们问过不少调查对象:“为什么叫‘砍大山’?”他们不约而同地回答说:“就那么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瞎砍呗!” 所以他们都写成“砍大山”.198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陈刚先生编的《北京方言词典》144页就收了“砍大山”,注为:“高谈阔论(带有吹牛意味).”
大概在1990年前后,《北京晚报》也登载了有关北京土话“砍大山”的小文章,不久有人在该报的“百家言”栏目发表文章,说“砍大山”的“砍”,本字应该是“侃”,还举了元曲的例子作为书证,可是元曲上的“调侃”指的是“用言语戏弄、嘲弄”的意思,跟“瞎扯”不是一个意思.这位作者更没有提供任何其他证据来证明“侃”是“砍大山”的“砍”的本字.可是,因为这位作者是一位颇有影响的文化人,虽然他的文章在我看来并不能自圆其说,但还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甚至可以说是一锤定音,从此《北京晚报》把“砍大山”都改成“侃大山”,其他刊物又很快一体遵循.其实“考本字”是不太容易的,有些人并不太懂“考本字”是怎么回事,不过是想求“古雅”而已,“侃”字到了20 世纪90年代并没有突然出现了动词意义,有人以“侃”代“砍”,我看是想当然耳.不过,正如《说“侃”》的作者说的,“砍大山”写成“侃大山”也有好处,因为“砍”是一个常用字,容易有歧义,如“他又在那儿砍了”,究竟是“又在砍柴”了,还是“又在瞎扯”了?起用一个死了上千年谁也不用了的“侃”字就不会引起误会,也可以说是废物利用,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我也不反对.不过要说“本字”什么的,那就实在不敢苟同.

“侃大山”也称“砍大山”
《咬文嚼字》2001年11期25页有一篇金文明先生的文章《说“侃”》,文中说到:“最近十多年来,‘侃’字除了形容词外,又出现了新的动词意义:闲谈,闲扯。”我在这里提供一点背景情况。“砍大山”是北京土话,也是上世纪70~80年代北京青少年中间的流行语。1988年我和我的一个研究生对北京青少年(14~25岁)流行语作过一次调查,调查结果发表在《语文建设》1990年第...

全部展开

“侃大山”也称“砍大山”
《咬文嚼字》2001年11期25页有一篇金文明先生的文章《说“侃”》,文中说到:“最近十多年来,‘侃’字除了形容词外,又出现了新的动词意义:闲谈,闲扯。”我在这里提供一点背景情况。“砍大山”是北京土话,也是上世纪70~80年代北京青少年中间的流行语。1988年我和我的一个研究生对北京青少年(14~25岁)流行语作过一次调查,调查结果发表在《语文建设》1990年第一期。我们问过不少调查对象:“为什么叫‘砍大山’?什么意思?”他们不约而同地回答说:“就那么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瞎砍呗!” 所以他们都写成“砍大山”。198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陈刚先生编的《北京方言词典》144页就收了“砍大山”,注为:“高谈阔论(带有吹牛意味)。”
大概在1990年前后,《北京晚报》也登载了有关北京土话“砍大山”的小文章,不久有人在该报的“百家言”栏目发表文章,说“砍大山”的“砍”,本字应该是“侃”,还举了元曲的例子作为书证,可是元曲上的“调侃”指的是“用言语戏弄、嘲弄”的意思,跟“瞎扯”不是一个意思。这位作者更没有提供任何其他证据来证明“侃”是“砍大山”的“砍”的本字。可是,因为这位作者是一位颇有影响的文化人,虽然他的文章在我看来并不能自圆其说,但还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甚至可以说是一锤定音,从此《北京晚报》把“砍大山”都改成“侃大山”,其他刊物又很快一体遵循。其实“考本字”是不太容易的,有些人并不太懂“考本字”是怎么回事,不过是想求“古雅”而已,“侃”字到了20 世纪90年代并没有突然出现了动词意义,有人以“侃”代“砍”,我看是想当然耳。不过,正如《说“侃”》的作者说的,“砍大山”写成“侃大山”也有好处,因为“砍”是一个常用字,容易有歧义,如“他又在那儿砍了”,究竟是“又在砍柴”了,还是“又在瞎扯”了?起用一个死了上千年谁也不用了的“侃”字就不会引起误会,也可以说是废物利用,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我也不反对。不过要说“本字”什么的,那就实在不敢苟同。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