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PRAISE OF FOLLY怎么样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0 04:53:47
IN PRAISE OF FOLLY怎么样
IN PRAISE OF FOLLY怎么样
IN PRAISE OF FOLLY怎么样
15、16世纪荷兰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1466—1536),有《愚人颂》名世.《愚人颂》托言于“愚夫人”,以第一人称对行将转入近世的中世纪晚期的世态世象,特别是对基督教的最高权威罗马教廷,板尽嬉笑怒骂之能事,同时对平平常常的普通人满怀同情、大唱赞歌.“愚人”一词的希腊语Marin与他的英国好友、乌托邦理想主义者托马斯·莫尔的名字谐音,遣以“愚人颂”相调侃,表明他们二人都是可爱的“愚人”. 读罢《愚人颂》,随手写下四段“读后痞”以序这本亦庄亦谐的名著的中译本. 伊拉斯谟的悲励 伊拉斯谟一定是一个性情中人.然而,他冷落而又孤寂的晚年与他那轻松欢快的本性,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我不是以啼哭来开始人生,而是迎着我母亲甜蜜地微笑.”但是现实与伊拉斯谟的性格很不合拍;这个世界有如一座冰冷坚硬的顽石城,而不是一个有着活气儿的、富有痞情的“人”的世界. 依照传统常规,伊拉斯谟自幼接受了系统的基督教神学教育.离开修道院后,伊拉斯谟从荷兰去了英格兰,在英国结识了托马斯·莫尔,他们在志趣上和理想上非常契合,各有自己的理想人生,因而成为莫逆之交.那时的英格兰社会气氛较之西欧大陆显得宽松得多,宗教的自 由度也比较大些,这对他很有影响. 他在巴黎,尤其在罗马,深深感受到教会及其各级神职人员与基督教义之间存在着难以弥合的断裂.前者的贪婪、腐败和暴虐与教义完全背道而驰.1509年他在离开意大利时写道:“由于基督教会是在血上建立起来,用血来巩固,在血中加强,所以他们继续靠刀剑来处理教会的事务,好像基督已告死亡,再也无法保护自己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