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 义 礼 智 是道还是术?儒家讲究:入世和治世,是否可以理解为儒家所讲的“道”?而他所提倡的“仁 义 礼 智 忠孝 中庸.“这些方法方式是否可以理解为所谓的”术“?各位请指教一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7 02:56:16
仁 义 礼 智 是道还是术?儒家讲究:入世和治世,是否可以理解为儒家所讲的“道”?而他所提倡的“仁 义 礼 智 忠孝 中庸.“这些方法方式是否可以理解为所谓的”术“?各位请指教一二,
仁 义 礼 智 是道还是术?
儒家讲究:入世和治世,是否可以理解为儒家所讲的“道”?而他所提倡的“仁 义 礼 智 忠孝 中庸.“这些方法方式是否可以理解为所谓的”术“?各位请指教一二,
仁 义 礼 智 是道还是术?儒家讲究:入世和治世,是否可以理解为儒家所讲的“道”?而他所提倡的“仁 义 礼 智 忠孝 中庸.“这些方法方式是否可以理解为所谓的”术“?各位请指教一二,
检举孟子提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仁,不仅是最基本的、最高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以仁为核心形成的古代人文情怀,经过现代改造,可以转化为现代人文精神.
义,与仁并用为道德的代表:“仁至义尽”.义成为一种人生观、人生价值观,如“义不容辞”,“义无反顾”,“见义勇为”,“大义凛然”,“大义灭亲”,“义正辞严”等;义是人生的责任和奉献,如义诊、义演、义卖、义务等,至今仍是中国人崇高道德的表现.
礼,与仁互为表里,仁是礼的内在精神,重礼是“礼仪之邦”的重要传统美德.“明礼”从广义说,就是讲文明;从狭义说,作为待人接物的表现,谓“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涵养,谓“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这些已经成为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一种表征和直观展现.北京为迎奥运正大力开展礼仪教育.“礼之用,和为贵”,其价值取向为“和谐”.继承发扬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智,从道德智慧可延伸到科学智慧,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和统一起来,这是我们今天仍要发扬的.
信,是做人的根本,是兴业之道、治世之道.守信用、讲信义是中华民族共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美德.
孔子之仁、义、礼、智、信
仁者:仁爱,仁慈,仁义之师之仁.
义:义务,大义,义举之义.
礼者:礼貌,礼让,礼义之邦之礼.
智者:智慧,智力,睿智之智.
信者:诚信,信誉,公信之信也.
孔夫子的社会理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举贤任能,修信讲睦…..”说的是大同世界.但是他的理想是没有被当时的社会接纳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个个讲的是王霸之术,要的是富国强兵,没有时间听他鼓噪什么“礼”、“仁”呀!这样一个失意者,死后理想也没有被他的弟子实现,以王霸之术得天下的君王,没有把他放在眼里,秦始王“焚书坑儒”、汉高祖刘邦可以“尿溺儒冠”;后来帝王们重视孔夫子了,把他尊为圣人,可只是重提“愚忠”、“愚孝”,在我们所以看到论语里并没有这么提.
相反,还可以看到“君子事天而不事人”、“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要是“愚忠”、“愚孝”的话,孔夫子就不应该离开鲁国,周游列国,不该再去求“苟我用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历代帝王,并不想实现他的理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举贤任能,修信讲睦…..”,只是想采用儒学保得王权不变,因为“夫子”的学说不主张造反,主张的是“仁义礼智信”.
夏、商、周"三代",商因道德腐败而亡国.周代上下800年,以"礼乐"治国、平天下,逐步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礼制"体系."礼"成为调整尊卑贵贱,上下左右人际关系的规范."我周公,作周礼",周代已成为一个礼的社会、礼的国家,为中国成为"礼仪之邦"开出先河.
春秋时期的齐国,不仅成为当时的霸主,而且道德文化也有了高度发展.管仲(?--前645年)不仅帮助齐国对政治、经济、军事进行改革,使国家得以振兴和强大,而且对道德在治国中的价值,提出了新的主张.他以为,人的道德行为与其经济生活状况有直接关系,故曰"仓廪实而之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又曰"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易治,民贫难治",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他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如果全国上下"绝礼"、"绝义"、"绝廉"、"绝耻",人民就会失去正直的本性.民众的思想就会反复无常.社会就没有了法度,社会风尚就会遭受危害,国家必然灭亡.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华道德发展的新标志.礼、义、廉、耻"四维"传至当今2600余年,历久弥新,仍然是当代"以德治国"的核心内容.
春秋末期的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在承继前人智慧的基础上,创造了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但是,当时社会上通行的主导道德规范,仍然是自周以来形成的"礼",而不是"仁".孔子本人的政治主张是"吾从周",其道德理想是用"克己复礼"改变"礼崩乐坏"的时局,从"仁"与"礼"的关系上,他主张"内仁外礼",从"礼"的政治价值上,他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礼之用,和为贵",能使人际关系和谐是"礼"的最高价值,他认为所有的人都要学礼,懂礼,行礼,否则就不能立足于社会,这就是"不学礼,无以立",他要求学生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算是一种道德修炼的真功夫.综观孔子以"仁"为中心的道德哲学,他集千年中华道德智慧之大成,是"周人道德之代表".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是战国中期的儒学大师.他的"仁政"思想,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社稷(国家)次之",为后世"民为邦本"等政治伦理奠定了思想基础.他在哲学上提出了"性善论",为道德及其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他首创了"五伦",提出了"四德":仁、义、礼、智.他将"仁"列为首位,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将"礼"降到第三位,表明周代以"礼"为首的退位.将"智"作为一德,也是对孔子智、仁、勇"三达德"的一种继承.他认为"四德"源于人的"心",于是提出了"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辱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他认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有无"四心"乃人与禽兽之别也.他还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与气节的标准,对于中国人形成独立的意志与人格,对形成中华道德精神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观春秋战国时期,管子早于孔子百余年,孔子早于孟子百余年,先后经过三百余年,完成了对周代以"礼"为核心社会道德的"推陈出新".从"四维"到"四德",为后世千年中华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到了汉代,中华伦理道德进一步系统化.汉代董仲舒提出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只是在孟子"四德"的基础上增加了"信",可见"信"已经成为一种公共生活准则,若世人皆不守信,社会生活就难以维持,以致造成社会混乱.从此,自春秋以来所逐步形成这五种道德规范,才真正成为被官方认定、推向社会并影响深远的道德规范
到宋代,有了"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其中再次恢复了管仲提出的"四维",去掉了"仁",增加了"孝"与"悌",将家族道德置于首位.随着中国农业社会的发展,以家庭为本位的农业经济日益稳定与发展,"家"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的祥和与稳定等功能日益突出,"家"乃国之基,"家和万事兴",因此"齐家",家庭与家族的凝聚也就日益重要.多子女大家庭中的人伦关系,已经不仅需要纵向伦理的"孝",更需要调整横向伦理的"悌",有了纵向的"父慈子孝",又有了横向的"兄友弟恭",建构一个纵横交错的家庭伦理十字架,就有可能实现"家和万事兴"."家"是"国"的细胞,只要这个细胞健康而充满生机,整个社会、国家就有可能祥和稳定、发展繁荣,"家固而国宁".故宋代从"家"与"国"的辩证关系上,突出"孝悌",并将其置于"忠信"的前面,是一种审时度势的创造.这"八德"是宋代对中华道德的新建构,是对中华道德的新发展,它一直影响到明清,以致影响到朝鲜、韩国等东亚各国.
从清末到民初,面对西方强势文化对于中国弱势文化的冲击,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都认为,道德是中国之长项,只要推陈出新,就能够建构中国的新道德.梁启超等维新派,试图以"孝、悌、忠、信"这"四德"为基础,吸收西方近代道德精华,建构中国新道德.孙中山、蔡元培等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新"八德",这是"中体西用"、中西道德精华相融合的杰作.这"八德",调整了"孝"与"忠","家"与"国"的位置,表明民族和国家观念,高于家族的观念,既是对古人"教孝即教忠"的继承,也适应了现代"国家至上"的价值观.中国在宋代以前,没有"亡国"意识,只要"家固"便可"国宁",故有"以家为本"的伦理道德观.到了近现代,西方列强是要吞掉一个个的"国",沦为殖民地国家的人民,在血和泪中领悟了"国破"必然"家亡"的真理.因而,各国人民的"国家观念"、"爱国意识"不断强化.孙中山立足中国、面对世界,顺乎历史潮流,将"忠",也就是将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放在首位,建构"以国为本"的中华伦理道德观,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华道德发展的历程表明,以孟子"五伦"为标志,形成了"以人为本"的伦理道德观,千年之后,宋代以"八德"为标志,形成了"以家为本"的伦理道德观,又过近千年,清末民初,孙中山以新"八德"为标志,形成了"以国为本"的伦理道德观."三个为本"分别成为不同时期道德教化的着重点,反映了不同时代对道德发展的必然要求.道德是历史的产物,又推动历史的不断进步.
而今,中国又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相继提出"三个主义"和"三德",即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进而又鲜明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人"、"家"、"国",这"三个为本"在当代的辩证统一,必将反映当今人际关系的新伦理、新道德,并做出新概括,从而建构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新道德,在新的千年推动中华道德有新⒄埂?
中国传统道德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道德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变化,这种变化既有基本道德规范数量的增减,也有每个道德规范在不同历史时期自身内涵的丰富与发展.一些恒久不变的道德规范,是由人类社会生活长久不变的内容决定的,即使这些似乎"千古不变"、相对稳定的道德规范,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自己的内涵.因此,每个历史时代的中国人,都有继承前人道德智慧的责任,又有"推陈出新"发展中华道德的义务.
承接中华美德与公民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20个字"公民道德规范的面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道德建设的新发展,也是对中华美德的新承接.
"爱国守法"中的"爱",是一种"情感",这种"爱"的情感来源于"亲情"的"孝"."孝"乃德之本,在亲情"爱"的基础上,才逐步形成:爱人、爱地、爱天,爱己、爱群,爱家、爱国、爱天下.从个体道德品质形成来看,讲"爱"必先讲"孝".
"明礼诚信"中涉及到中华美德的三个"德目","礼"、"诚"、"信". 突出诚信,是公民道德规范体系的时代特色.诚信建设,要从开发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资源当中,去寻求智慧.诚信,是儒家道德体系的基础,诚者,天之道;思诚,人之道.诚,是真实无妄,是道德的根本,是人间之常道.信,是重诺守信,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诚信之道,是求真务实之道,是人、集体与国家尊严的体现,是"立人之道","立政之本",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黄金律.要极大地提升公民对诚信品德的认同度,要建立维护与建设诚信的相关制度,以营造当代中国诚信之道.正是因为诚信如此重要,党和政府才明确提出,公民道德建设要以诚信为重点.
"团结友善"体现了中华美德的"宽"与"恕".这是"多元"社会与国际环境所需要.
"勤俭自强",体现了"勤"、"俭"、"廉"与"耻"四种美德.因为"勤以养廉","俭以养德","知耻近乎勇"."耻"是个人的"脸",是人的尊严,也是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无耻,何谈自尊、自强.
"敬业奉献",体现了"忠"与"义"."忠"的本质是"责任",尽职尽责,忠于职守."责任",是"敬业"灵魂."义"是追求、是气节、是利他,奉献是"重义轻利","见义勇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上述解释若能成立,那末"20个字"公民道德规范之中,就至少包涵了,忠、孝、诚、信、礼、义、廉、耻、勤、俭、宽、恕等,中华美德中的12个基本"德目".因此,2001年国家颁布的"20个字"公民道德规范,是中国人用了50余年的时间,付出了巨大历史代价,经历了反复探索的历程,终于形成的基本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公民道德规范"新体系.
中华美德现代转化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任何新道德的生成与发展,都不能脱离民族文化的血脉,都不能割断本民族道德文化的历史.历史已经证明,那种企图全盘否定历史,另起炉灶,建构"新的道德体系"的"大手笔",只能是用自己的手提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土地的愚想.历史也证明,作为民族价值观的道德建设,不能依靠"进口",否则,民族原有的道德文化被"丢掉",引进来的道德又长期不能在我中华文化沃土上扎根,也就不能为中国人所认同,于是,"旧的"扔掉了,新的建立不起来,造成道德文化的长期"断裂"与"空白".道德建设是一个历史过程,需要一两代人的不懈奋斗,决非实用主义、急功近利、立竿见影者所能成就.
十年来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和国家教育科学规划,连续开展重点研究课题"大中小学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锁定的八个核心德目是:忠、孝、诚、信、礼、义、廉、耻,意在承接中华传统美德,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体现民族生命力的全新价值.在十年的"中华美德"教育实验的实践中,通过确定德目体系、编写教材,逐渐发现"忠、孝、诚、信、礼、义、廉、耻"八种道德,是建构当今学校德目体系的重要依据,这"八德"不仅是5000年来中华民族世代相传,不断创造、更新和发展了的中华传统美德;而且是当今社会生活之中、在大中小学的"学生守则"当中、在市民公约当中、在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当中、在治家之道、兴业之道、治国之道当中,所浸透着的民族精神.为了建构学校传统美德的德目体系,也为了帮助参加教育实验的教师与教育工作者,了解"八德"的历史演变;把握和分辨"八德"精华与糟粕的两重性;认识"八德"的历史价值;探讨"八德"对现代社会道德问题的回应;掌握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的路径.课题组在1999年用了一年的时间,组织 8位文科博士编写、并由红旗出版社于2000年初,出版了《大众道德》丛书,每位博士撰写其中一部,这8部书是:
《忠——尽己报国的责任》
《孝——生生不息的爱心》
《诚——求真务实的品质》
《信——立身兴业的基点》
《礼——人际文明的规范》
《义——人间正道的向导》
《廉——清白正气的根基》
《耻——人之为人的底线》
依据每个德目的不同功能,这八德又大致可分为四个层面:
第一、"义"与"忠"
"义"——人间正道的向导,是道德灵魂,是道德精神境界和价值导向;
"忠"——尽己报国的责任,是道德核心,是道德自觉意识和价值目标;
第二、"诚"与"信"
"诚"——求真务实的品质,是道德品质,是道德人格要求和经济价值;
"信"——立身兴业的基点,是道德品质,是道德人格要求和经济价值;
第三、礼"与"廉"
"礼"——人际文明的规范,是道德品质,是道德外在表现和文明价值;
"廉"——清白正气的根基,是道德良心,是道德外在表现和政治价值;
第四、"孝"与"耻"
"孝"——生生不息的爱心,是道德情感,是道德情感基础和价值动源;
"耻"——人之为人的底线,是道德心理,是道德心理基础和价值选择.
这"八德",从社会、经济、政治等等领域,涵含盖了个人与家庭、社会的道德关系.一个中国人,如果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具备了这八种品德,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不仅不会落后于时代,而且会成为新世纪的强者.整个国家,建立这种道德规范体系,就可以逐步建成新世纪的"礼仪之邦".
希望能够帮助你 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