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历史知识说明 曹操墓 是真是假(我是初一上学期的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08 09:27:42
用历史知识说明 曹操墓 是真是假(我是初一上学期的的!)
用历史知识说明 曹操墓 是真是假(我是初一上学期的的!)
用历史知识说明 曹操墓 是真是假(我是初一上学期的的!)
以下仅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第一、曹操是个多疑的人,他有72疑冢
大意如下:曹操是个多疑的人,所以他死后修了72疑冢,所以这次发现的肯定假的.这条之所以流传广泛,和《三国演义》广受好评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在书里罗贯中大大提出了曹操是个多疑的男人.不过大家请记住,《三国演义》只是一部小说,包括曹操在内的人物都进行了文学加工的,在正史里肯本没有这样的记载,所以曹操是个多疑的人这条不成立.至于他所谓的72疑冢,《三国演义》中同样有记载,但是罗贯中是如何知道这件事的呢,应该是通过民间传说,问题在于罗贯中所在的时代已经离曹操上千年了,即使这个传说真的是从曹魏时代流传下来的,也不知道已经经过了多少次的附会、修改了吧,所以根本不足信!而所谓的72疑冢指的是河北省磁县的大型古墓群,准确的数目应该是134座,这些古墓群早已经经过考古已经被证明是北朝时期的墓葬,和曹操毫无关系.
第二、曹操墓到底在什么地方?
曹操墓到底在什么地方,这些年各个地方争论的不死不休,我们来看《三国志》的记载,至于那些质疑《三国志》可靠行的同学,如果拿不出确切的证据,请不要空口胡说.
“六月,令曰:“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周礼頉人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域,使足兼容.”
这条记载里给出了具体的地点“西门豹祠西原上”,西门豹大家因该熟悉吧,就是那个把巫婆往河里扔的哪位,他死后为了表彰他治理漳河给他修了祠堂,不过这个祠堂到底在哪里也是个争论的焦点.河北有,河南也有,晋文学家左思的《魏都赋》中“墨井盐池,玄滋素液”的注释,晋张载为“墨井”作注说:“邺西、高陵西、伯阳城西有墨井,深八丈.” 伯阳城是战国时魏国的边邑,《史记》中曾有记载.战国时期,赵国和魏国在豫北冀南是以漳河为界的,魏国在漳河之南,那么伯阳城也应该在漳河之南了.事实上,在漳河南岸也曾有清流村(原为安阳县属地,1953年划归河北磁县),在该村之西曾存在伯阳城遗址,今已被岳城水库淹没.如果伯阳城在漳河之南的话,按照推理,高陵也应该在漳河之南,也就是现在的安阳县境内了,决不会是在临漳县,也不会是在漳河之北的磁县.
所以曹操墓在安阳是无疑的.
第三、曹操墓里的东西怎么那么少,不符合习惯啊?
一般人的观念里,大凡高官贵族得墓里就应该是金玉满室的,不然对不起自己的身份,所以看到曹操墓里什么“珍贵的”东西就大呼这是假的.但是请注意,凡事都有个特例吧,《三国志》记载“庚子,王崩于洛阳,年六十六.遗令曰:“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也就是说,是曹操自己要求不要给他的墓里放金银珠宝的,而且还不许在外的官员回来奔丧,这种作为正式的命令,曹丕肯定是要遵守的.而且,这个墓已经被盗了很多次了,即使有点金银器物之类的东西也早被拿走了.有些同学认为,既然墓被盗了那么市面上怎么没有关于曹操的文物出现呢?那是因为,很多墓早在下葬后不久就被盗了,而且古代的盗墓者和现代的还是有区别的,古代的一般都是拿金银,对于其他的东西不动,金银拿出来后就融化了,当然无从知道是不是有曹操的器物出土.
同时,这个墓的规格形制和里面的东西绝对的是王侯级别的,就像那个石壁,虽然他的材质只是石头的,但是在礼制上却是很高规格的,完全符合曹操的身份,也符合他不许厚葬的命令.
第四,牌子上刻得是魏武王合理吗?
有众多同学认为牌子上刻得名字是“魏武王”就大呼这是假的,曹操的魏武帝是曹丕追封的,而曹丕是在曹操死了一段时间后才称帝的.这些同学其实没闹明白什么叫做谥号,以下引用百度百科内容“ 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曹操生前称“魏王”,因为他一生戎马,所以给的谥号是“武”,合起来就是“魏武王”(比如隋炀帝其实就是个谥号,不过炀是个恶谥).谥号这个东西是死了后就给的,所以刻在碑上随同下葬是很正常的.而后来的魏武帝只不过是曹丕称帝后把他老子给升了一级,从王生成了帝(古代很常见,一般都是自己做皇帝了为了表明自己的先辈也很牛就给自己的现先人封皇帝,比如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