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社会繁荣给我们什么启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23:09:10
隋朝社会繁荣给我们什么启示?
隋朝社会繁荣给我们什么启示?
隋朝社会繁荣给我们什么启示?
从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灭亡的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有:
政治上: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统治政策得到调整,形成了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政治格局,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从府兵制到募兵制保证了这种政治格局的稳定,贞观之治是这种格局形成的关键时期,开元盛世达到鼎盛.
经济上: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市,城市的发展是商业繁荣的重要标志.安史之乱后,全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民族关系:唐朝统治者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或设机构,或采取册封政策,或实行和亲政策,政策灵活多样,各民族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对外关系:唐朝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唐朝与亚洲、欧洲、非洲等各国之间的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
文化上:唐朝文化博大精深,世界领先,全面繁荣,泽被东西,影响深远,兼收并蓄.“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形成.
考点1 短暂的隋朝
【考点指南】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运用联系观、发展观,通过对隋统一原因的分析,让学生明白魏晋南北朝虽然处于分裂状态,但已孕育着统一的条件和因素,隋的统一就是客观条件和统一因素作用的结果;从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角度理解隋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2、两都的兴建和大运河的开凿
运用历史思维中的本质法,引导学生认识隋唐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是建立在广大人民辛勤劳动之上的,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探求历史本质的能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大运河的开凿所起的作用.
3、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朝的灭亡
运用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引导学生分析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朝的灭亡.
【重点和难点精析】
1、隋朝统一的原因和进步性
应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隋朝统一的原因:
(1)客观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概括:第一是联系魏晋南北朝内容,说明分裂时期孕育着统一的条件和因素.①从人民愿望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民饱受战争之苦,迫切要求统一;②从社会矛盾看,北方民族大融合,使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步缓和并趋于消失;③从南北方经济的状况看,北周、隋以及北周之前各朝均采取了恢复经济的措施,江南也因为大批北方农民南迁等因素,经济得到开发,这些都为隋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二是当时陈朝君臣生活腐化,政治腐败,军队纪律松弛,不堪一击.
(2)主观原因是隋文帝即位后,“勤苦思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加强军队建设,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
进步性:①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使中国再度走向统一,并维持了320多年.②为隋朝的繁荣提供了前提条件:隋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与发展,有利于人民的生产生活,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可见,隋的繁荣正是以国家统一为前提条件的.③对后世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隋在统一和巩固统一中开创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为后世所沿用,并产生了积极而重大的影响.
2、如何认识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1)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条件和主观动机:
条件:①南朝以来,江南经济地位不断提高,而隋朝政治中心在北方.因此,开通运河势在必行;②隋朝完成统一,社会秩序逐步稳定;③社会经济得到初步恢复和发展,为大运河开凿创造了物质条件;④中央集权加强,能够组织大规模人力和物力进行开凿.
主观动机:①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②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掠夺;③对江南繁华地区的巡游、由于在隋朝之前,江南经济已赶上北方,那么,隋朝开凿运河与江南经济地位的提高是有关系的.
(2)客观效果:①运河的开通产生了久远而积极的影响.它为以后的历代所用,成为南北
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泽被至今;对巩固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
发挥了重要作用.②开凿运河必然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这也是隋朝
暴政的内容之一;同时,隋炀帝利用大运河,多次组织到江南巡游,极尽铺张、奢侈,也
进一步加剧了当时的阶级矛盾,成为隋亡的原因之一.
(补充:关于运河我们可以采用数字记忆法,即123456:
1是指“一条运河隋炀通”;
2是指全长二千多公里;
3是指三个连点三角形:以洛阳为中心,东北到涿郡,东南到余杭;
4是指四段连通南到北:全长贯通南北,由北向南依次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5是指五大水系运河水:由北到南流经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是指六省交通大动脉:经过今天的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3、对隋朝历史地位的认识
隋朝统治短暂,历经一治一乱(指开皇之治和隋炀帝暴政).二世而亡.但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朝代.
(1)政治上:①实现统一.隋朝在前一时期民族融合和南北经济发展基础上,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重新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分裂割据局面,奠定了唐统一与繁荣的基础.
②制度建设:隋朝在借鉴前代政治制度的基础上,改革和开创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对唐朝及以后的历代王朝产生了重要影响.③由于隋炀帝的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隋朝在农民起义的大风暴中覆亡,其教训为唐初统治者接受,促进唐朝前期的繁荣.
(2)经济上:①制度建设:隋朝继续实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并开始部分推行以庸代役的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②设施建设:兴建两都,开凿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中央对全国的控制,隋朝经济的繁荣和国力的强盛,为经济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民族关系上:三次派人去流求(台湾),加强同西域的联系,促进民族关系的发展,对唐朝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产生了积极影响.
【知识拓展】
秦朝和隋朝的异同
相似之处:
(1)都是在长期分裂之后统一中国的封建王朝
(2)都建立了一些开创性的政治制度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如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和以庸代役.
(3)都有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如秦朝万里长城,隋朝大运河.
(4)统治者都重视边疆地区、加强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如秦朝加强对南方越族地区的管辖和开发,隋朝派人去流求和西域.
(5)都因大兴土木,实行暴政,导致大规模农民大起义,都是二世而亡.
(6)都为继起的封建王朝提供了教训.西汉接受秦亡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唐朝接受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而出现繁荣局面.
不同之处:
(1)取得政权方式不同.嬴政是继承王位,后兼并六国,建立秦王朝;杨坚则以外戚身份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后灭陈统一南北.
(2)时代不同.秦统一时处于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隋统一时处于封建社会开始走向繁荣时期.
(3)开国皇帝治国重点不同,故影响不同.秦始皇较注重政治,集中精力建立和巩固中央集权国家;隋文帝除注重政治外,还较重视经济,实行均田制、租庸调制.所以,秦朝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隋朝则为唐朝制度提供规矩,为封建社会的繁盛打下基础.
(4)对知识分子政策不同.秦朝焚书坑儒,箝制思想;隋朝实行科举制,笼络读书人.
【师生探究】
例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运输,其为利也博哉”这句话指的是
A、隋朝大运河的作用 B、唐代南北交通发达
C、元朝的漕运和海运 D、隋唐开凿大运河的理由
【解析】本题答案是A.此题属于材料类选择题,要想获得正确答案,应充分使用和把握材料提供的信息.材料中的北通、南运自然指交通运输,而涿郡江都之地名,在中学教材中仅限于隋朝使用.其中的江都唐朝时已改称扬州.所以该题立意指隋朝大运河是不应怀疑的.但是A、D两项哪项正确,哪一个是迷惑项,还要通过材料和教材认真琢磨.这里,题干中的“其为利也博哉”的说法应是实际看到的后果,而不是对未来后果的想像,所以D项就该排除掉了.选A.
例2、隋炀帝的暴政统治对社会发展所造成的影响最根本的是
A、阶级矛盾尖锐 B、政局动荡不安
C、人民生活痛苦 D、生产严重破坏
【解析】本题答案是D.此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最根本”,一般来说,根本原因或根本影响都从经济的角度来分析.
例3、下列关于隋灭陈的历史意义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A、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 B、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C、实现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D、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解析】本题答案是C.此题旨在考察学生对隋朝统一的历史意义的掌握.A、B两项教材中都有明确表述,D项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也是正确的.C项表述错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南宋时完成的.此题可用直接分析的方法或排除法解答.
例4、读《隋朝运河图》和四位古代诗人写的有关隋朝大运河的诗:
胡曾:“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宗元鼎:“帝业兴之世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
李敬之:“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知,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请回答:
(1)填出图中A、B、C所表示的三段运河的名称:A_,B_,C_.
(2)图中涿郡指今天__市,当前制约该城市发展的最主要的自然资源是___,解决的主要方法是____.
(3)诗中“锦帆未落干戈起”和“禹功”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
(4)在四位咏史诗人中,你认为哪一位诗人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最恰当,为什么?
(5)大运河的开凿,加强了我国的南北交通,它说明了一个什么哲学道理?
【解析】本题是一个文科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提炼概括能力、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能力、结合材料和地理、政治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考答案】
(1)A是邗沟B是通济渠C是永济渠
(2)北京水(淡水)利用京杭大运河等进行南水北调(跨流域调水)
(3)①隋炀帝乘龙舟巡游江都还未结束,各地农民起义已经风起云涌.②大禹治水,造福人民,功在千秋.
(4)唐朝皮日休的评价最恰当,因为他在指出大运河的不利影响时,也强调大运河对促进南北交通和经济文化交流所起的重要作用,也看到了大运河对后世的积极影响,是比较客观全面的,一分为二的.
(5)说明人们掌握了水流变化的属性和规律,正确地认识和利用水流的客观规律为人类服务,便利了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