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要背什么我初中历史没怎么听课,感觉高中历史会追不上.历史地图要背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2 13:31:43
高中历史要背什么我初中历史没怎么听课,感觉高中历史会追不上.历史地图要背吗?
高中历史要背什么
我初中历史没怎么听课,感觉高中历史会追不上.历史地图要背吗?
高中历史要背什么我初中历史没怎么听课,感觉高中历史会追不上.历史地图要背吗?
第7课 希腊古典文化
一、史诗和戏剧:
《荷马史诗》:相传为古希腊公元前9世纪的盲诗人荷马所作.不仅有很高的艺术性,也有很大的史料价值,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荷马史诗》同时也反映出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之间古代希腊的社会状况.
二、建筑艺术:
古希腊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典型代表:
基本特点:主要以大理石为基本材料,以方顶柱廊式结构造型为基本特点.
典型代表: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是一座典型的多利亚柱式建筑.
三、史学:
史学:古代希腊的历史学诞生于古典时代,是以希罗多德的名字及其《历史》为标志的.希罗多德有“史学之父“的美誉.
《历史》一书以其独有的史料价值和生动流畅的写作风格而著称,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对欧洲史学传统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四、哲学:
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三大哲人
第8课 古代罗马政治制度
一、罗马共和国:
1、罗马共和国的开始:公元前509年,罗马废除了“王政“,改行共和制度,开始了近500年的罗马共和国时期.
2、平民反对贵族斗争:
目的:打破贵族垄断政治权利的局面,平民争取充分的政治权利
时间:长达200多年
结果:平民相继获得了担任各种公职的权利,扩大了共和国社会基础;贵族特权逐步被废止,贵族寡头政治走向衰落.
二、罗马帝国:
1、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公元前27年,屋大维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的称号,标志罗马历史进入了帝国时代.
2、罗马成为大帝国:
公元2世纪初,罗马的统治疆域达到了最大规模:东迄幼发拉底河、西抵不列颠、北达多瑙河、南至北非,形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
3、罗马帝国分裂: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两大部分: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的“东罗马帝国”和以罗马为都城的“西罗马帝国”.罗马帝国盛极而衰.
4、西罗马帝国灭亡:
公元476年,下层民众和奴隶的反抗运动此起彼伏,日耳曼人乘虚而入,西罗马帝国灭亡, 也标志着欧洲古代历史终结的.
第9课 罗马法体系
一、《十二铜表法》:
颁布:公元前451年至公元前450年,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结果.
内容: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各个方面,是习惯法的汇编.
实质: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的利益.
意义:体现出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罗马法体系的渊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保护了平民的利益,规范了社会生活.
二、“公民法”与“万民法”:
1、“公民法”
产生原因:维护罗马公民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维系罗马社会的稳定和团结.
适用范围:调整和处理罗马公民内部的权利关系.
主要内容:大法官颁布的有关告示和审判案例,公民大会和元老院通过的各项决议,执政官发布的各种行政命令等.
2、“万民法”
产生原因:随着罗马的不断扩张,被统治者的非罗马人日益增多.
目的:调整和处理罗马人和非罗马人,以及非罗马人之间的权利关系.
主要内容:国家相继通过和颁布的一系列决议或法令,帝国时代皇帝发布的敕令.
适用范围:逐渐形成为一种适用于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法律.
3、公元212年,卡拉卡拉皇帝赦令,公民法”与“万民法”逐渐统一.
4、古罗马法体系的历史价值和局限:
历史价值:体现了罗马人崇尚法治的精神和追求法律地位平等的决心;对后来欧洲各国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古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局限性:奴隶没有任何权利,被排斥在法律对象之外.
第10课 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
一、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的产生:
伊斯兰教产生的时间:七世纪
地点:西亚的阿拉伯半岛
创始人:穆罕默德
622年,穆罕默德从麦加出走,在雅特里布(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二、阿拉伯帝国:
661年倭马亚王朝建立,进入帝国时代.到8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成为一个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封建军事大帝国,版图西起大西洋、东抵印度河流域、北临锡尔河、南及尼罗河流域.伊斯兰教随之广为传播,逐渐发展为世界性的宗教.
1258年,蒙古骑兵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终告覆亡.
能够在地图上识别阿拉伯帝国的地理位置.
第11课 奥斯曼帝国
一、攻占君士坦丁堡:
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攻占君士坦丁堡,拜占廷帝国灭亡.
1457年,迁都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16世纪后,奥斯曼成为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封建帝国.
能够在地图上识别奥斯曼帝国的地理位置.
二、奥斯曼帝国统治:
对东西方商路的影响:控制亚欧商路,对过往商旅强征苛捐杂税,迫使欧洲商人另行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第12课 封建制度
一、封建制度的产生:
1、西欧封建制度的产生: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在其废墟上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法兰克王国.
6世纪下半叶,原罗马的封建制因素——隶农制和日耳曼人的氏族制因素互相影响,互相结合,催生出以农奴劳动和地租剥削为基本特征的西欧封建制度.
11世纪前后西欧封建制度基本确立.
2、采邑改革及影响:
8世纪上半叶,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革土地分配制度,变无条件赏赐为有条件分封.
影响:采邑改革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加速了农民的农奴化进程.在采邑制度下,国王仅仅是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法兰克王国后期,采邑渐渐演变为世袭领地,封建领主势力坐大,王国陷于分裂割据状态.
二、等级君主制:是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
产生背景:12世纪以后,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封建割据成了桎梏.
形成时间:13世纪下半叶.
特征: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贵族和市民共同参政,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
目的:国王和市民携手,力图打破封建割据局面.
形成标志:1265年英国议会的召开;1302年法国三级会议的召开.
影响:改变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具有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13课 王权和教权
一、加洛林王朝与教会:
西欧王权与教权互相利用、互为依存:
1、原因:教会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壮大,竭力与王室结成同盟,希望获得王室的大力支持.王权则期望教会能为自己的统治披上合法的神圣外衣,强化王权.于是双方互相利用,互为依存.
2、史实:751年教会支持丕平夺取墨洛温王朝政权,建立加洛林王朝;
丕平两次远征意大利,把夺得的罗马周围地区交给教皇统治;
查理加冕称帝,王权和教权关系进一步密切.
3、影响:丕平篡位开创了教皇干预世俗君主废立的先例;“丕平献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罗马教会掌握了世俗权力;查理加冕称帝,体现了“君权神授”的古老原则.教权和王权各有所得.
二、卡诺莎觐见:
1、 原因:从11世纪开始,教权权势膨胀,世俗权力软弱涣散.
2、 经过:11世纪末,教皇格列高利进行教会改革,德皇亨利四世与教皇之间的主教授职权之争使对抗趋于白热化,亨利四世迫于国内形势,赴意大利北部教皇驻地卡诺莎城堡请求格列高利七世的宽恕.格列高利七世最终同意恢复亨利四世的教籍和统治权,这就是所谓的“卡诺莎觐见”.
3、影响:卡诺莎觐见表明,教皇当时已完全摆脱了世俗君主的控制,并具备了与之抗衡的能力.其后教权不断增强,13世纪达到极盛,教皇基本上实现了对西欧教会的集权统治,罗马教廷也成为西欧封建统治的国际中心,处于万流归宗的至高无上地位.
三、阿维尼翁之囚:
1、经过:1309—1377年,罗马教廷长期迁于法国边境小城阿维尼翁,其间教皇一直受法王控制,成了法国国王的人质,史称“阿维尼翁之囚”.
2、影响:是教权由盛而衰的历史转折点.
第14课 庄园和城市
一、中世纪庄园:
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典型庄园的耕地大致包括三部分:领主自营地、农奴份地和自由农民份地.
14世纪后庄园开始衰败.
二、城市复兴与自治:
11世纪后,西欧城市再度兴起.
争取自治是城市反对封建领主斗争的主要政治目的之一,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是常用的两种手段.
第二分册
第1课 中华民族的起源
1、原始农耕:
(1)原始农耕诞生时间: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
标志: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
意义:农业的起源,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这些生产性经营活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2)姜寨遗址的特征(早期农耕聚落的典型):共同耕作、平均分配,处于原始社会阶段.
(3)中国早期农业的特征:
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粟类旱地作物起源于黄河流域,人工栽培的水稻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稻作农业与旱地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立的格局,是中国早期农业的一大特点.
(4)农耕聚落产生的原因:农业生产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使比较稳定的居住有了保障.
2、中华民族的起源:
(1)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的形式:神话传说.
上古的神话传说不是真实的历史,但作为集体记忆,经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得以保留传承的.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证据.
(2)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和核心地区: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满天星斗,八方雄起.
核心地区: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落迁徙、分合、冲突最为集中的地区,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
第2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1、 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1)夏王朝:公元前21世纪,禹传子,启建夏,“公天下”的禅让制被“家天下”的世袭制所取代.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2)国家的基本特征:夏朝已设官分职,夏王的左右设有各种专职的文武官员.夏朝有一定数量的军队,设置了监狱,并制定刑法以镇压反抗者.
2、二里头遗址与夏史探究:
(1)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和居民的经济生活:宫殿式建筑的出现,说明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已经很明显.二里头居民的经济生活大体以农业为主,农具有石制和骨制的铲、镰、斧等.饲养的家畜有猪、狗、鸡、羊等.
(2)从传世文献和考古看夏朝国家、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
从文献记载来看,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在二里头遗址中,发掘出两座类似宫殿的遗迹.宫殿式建筑的出现,说明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已经很明显.二里头文化已进入青铜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和玉器大多属于礼器和祭器,与《礼记•礼运》中记载的“礼仪以为纪”相吻合.
第3课 商朝与青铜文化
1、内外服制:
(1)由于甲骨文的发现和解读,以及河南安阳殷墟等一系列考古资料的发掘,商朝已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
(2)内外服制的内容:商王朝国家的体制,有“内服”和“外服”的区分.“内服”是由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大体位于今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外服”则是商王通过方国首领间接管辖的畿外之地.商与周边方国存在着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商王是方国联盟的共主,方国则臣服或归附于商.
2、青铜时代
(1)司母戊鼎:商代青铜器代表.
(2)商朝青铜器的特征:制作精良、造型独特、纹饰瑰丽;主要是礼器,用于礼典、祭祀,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青铜器被赋予了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
(3)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商人在甲骨上记载占卜情况的古文字,从结构和造字法来看,已经具备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书”规律.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4)二重证据法:考古和文献相互印证(王国维).
第4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1、封邦建国:
(1)西周的建立: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
(2)封邦建国体制的内容:一方面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帮方国的首领;另一方面,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功效.
2、周公“制礼作乐”:
(1)周公的政绩:周公辅政,拥立成王;平定三监之乱,征服殷商在东方的残余势力;制礼作乐.
(2)礼乐文化的内容:礼起源于先民习俗,后演变为人们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范;乐为舞乐、史诗.周公制礼作乐,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以显示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间的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用以维护社会秩序.并以音乐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
第5课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一、社会变革
1、东周的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社会大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急剧的变革,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
(1)主要内容
经济上:
A、内容:
a新生产力的提高: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的使用(参见P18插图:战国时期的四种农具);
b奖励农耕军功政策的实施
c私人手工业和商业的活跃
B、意义:
a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大片的生地被开垦,列国纷争多以争夺土地为目标.
b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产生;(这两种人,后来构成封建社会的统治与被统治阶级)
c整个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
政治上:各国实行变法,战国时达到高潮.
A、背景:经济领域的变革,列国纷争.
B、目标:富国强兵
C、内容:贬废无能旧贵族,起用贤士;实施耕战并重的政策;对官吏、行政、财政等领域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二、百家争鸣: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先秦诸子的思想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法、道三家.
1、背景:
(1)政治体制的改革,引起社会的转型;(2)列国经济实力的增长;(3)文化人士的活跃,“士”为治理社会,安定人心,对变革提出了不同的方案,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主要学派:
主要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儒家
孔子
以礼和仁为核心
孟子
仁政,性善论,民贵君轻
旬子
重新解释孔子的“礼”,熔礼、法于一炉
法家
韩非子
法治,提出建立中央集权的理论
道家
老子
无为而治,朴素辩证法思想
第6课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一、从列国纷争到秦统一
1、战国七雄
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更趋剧烈,强国不断拓展国土,弱国则摆脱不了被兼并的命运,最终形成了齐、楚、秦、燕、赵、韩、魏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七国对周围小国的兼并战争和边地的开拓,完成了区域性的统一,为秦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2、商鞅变法
(1)时间:秦孝公即位后
(2)背景——内乱不止、国势日弱、被动挨打
(3)目的——富国强兵、兼并天下
(4)内容——废井田、废世卿世禄、奖农耕、建县制、什伍连坐
(5)作用——秦国由弱变强、后来居上
3、大一统帝国的建立时间: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先后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二、皇帝与中央集权制
1、建立的目的: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的新局面
2、内容
(1)皇帝制
(2)中央官制: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下设廷尉、治粟内史,均受制于皇帝
(3)郡县制(地方)
结构:郡辖县,县辖乡、里,乡设三老——管教化、啬夫——管听讼、收赋税
特点: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郡县的属吏由郡守、县令自行选用;基层属吏职权颇重
3、巩固的措施
(1)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
(2)建造驰道与直道,以保证政令畅通
(3)建筑长城,以抵御匈奴的侵扰
(4)开边移民,以充实边地实力
(5)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
4、意义:秦创立的中央集权制,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体制的蓝本.
第7课 秦末农民起义
一、秦的暴政
秦短命而亡的原因:
1、秦的暴政超出社会承受能力
(1)统治者滥用民力
(2)秦律繁多严酷
(3)赋役沉重
2、秦沿用打天下治理天下的经验不适应统一后社会发展的需要
(1)重功利、恃酷法
(2)社会矛盾激化
3、统治者的内讧加速秦的灭亡
(1)宫廷争斗
(2)互相杀戮
二、第一次农民起义
1、第一次农民起义的时间、原因和结果
(1)时间——公元前209年
(2)原因: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直接原因:戍边误期
(3)结果——在陈胜、吴广起义的影响下,各地反秦起义闻风而动,六国贵族后裔也纷纷拥兵称王.公元前206年,秦王婴投降,秦朝灭亡.
2、楚汉战争和西汉的建立
楚汉战争:
时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主要人物:刘邦、项羽
结果:刘邦打败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第8课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一、汉承秦制
1、吴楚七国之乱
刘邦看到秦短命而亡,认为是由于秦未行分封而孤立无援.于是,在继承郡县制的同时,形成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局面.汉初同姓诸侯的封地很大,随着封国实力的增强,封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也日益明朗,最终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
(时间:汉景帝时期;根源:封国实力增强,封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日益明朗;结果:周亚夫派兵东征,最终平定)
2、汉承秦制的背景、内容、特点和影响
(1)背景:政局初定,百废待兴
(2)内容:在继承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基础上,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
A、中央:皇帝制、中央官制
B、地方:郡县制和分封制(郡国并行制)
(3)特点:宽简疏缓
(4)影响
A、政局稳定、国力恢复增强
B、分封制使封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激化:吴楚七国之乱
二、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
1、汉初实施黄老思想的原因
(1)黄老思想与汉初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社会安定的愿望一致;
(2)黄老思想与汉初统治者朴实谨厚的作风一致;
(3)秦朝的暴政以及此后几十年战乱使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需要“与民休息”,恢复发展.
2、文景之治的内容
(1)时间:西汉文帝、景帝时期实行“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
(2)内容:
A、经济上:轻徭薄赋,以农为本,减田租(十五税一到三十税一);
B、政治上:省刑约法,废除秦留存下来的族诛、连坐等严刑苛法;
(3)作用: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
第9课 汉武帝时代
(1)从“无为”到“有为”:汉武帝“有为”的表现:
①加强皇权,裁抑相权,启用亲信近臣组成的决策核心,称“内朝”或“中朝”.
②创设刺史制度,监察官员,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
③ 颁布“推恩令”,大大削弱诸侯王国的权力.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容和实质:
内容:采纳董仲舒等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将儒学定为官学,其他诸子学术“罢黜”在官学之外.
实质:加强思想控制,为巩固统治服务.
第10课 东汉的兴衰
(1)“光武中兴”:东汉的建立
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朝,史称东汉.
(2)东汉的衰败:东汉地方豪强势力不断膨胀和多股政治力量的角逐.
膨胀:①土地兼并行为越来越严重.
②大庄园里有大量的依附农民,还组建了“家兵”等私人武装.
③控制着从中央到地方的大权.
角逐:地方豪强势力、外戚、宦官、士大夫等多支政治力量错综复杂的激烈争斗.
第11课 割据与分立
(1)三国鼎立:三国鼎立格局的形成.
① 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官渡之战)
②曹操与孙刘联军的赤壁之战,曹军战败,三国鼎立格局基本形成.
③三国鼎立格局基本形成:
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建立蜀汉,定都成都.
229年孙权建立孙吴,定都建业.
(2)区域性经济的发展:
①北方人口的南移,为南方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②诸葛亮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的举措:
A、兴修水利、开展屯田、发展农业;
B、推动煮盐、织锦等手工业的发展;
C、致力于开发少数民族聚居地(南中八郡),改变落后状况,促进民族融合.
③孙吴政权开发江南的措施:发展农业、手工业;迫使山越族从山中迁出与平原地区的汉族农民同居共耕.推动山越人经济文化的进步,加速平原沃野的开发.
第12课 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
一、北朝和南朝
①五胡:北方的匈奴、羯、鲜卑、氐、羌等五个少数民族.
②南北政权的更替:
南朝:宋、齐、梁、陈
北朝:北魏.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北齐和北周.
③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
A、逐渐形成江浙、湘赣、巴蜀等先进的农业经济区,
B、水利的广泛兴修、犁耕的推广改进、粪肥精耕的实行和北方作物的引入等,皆表明农业技术的长足进步.
C、丝织、冶铸、造船、造纸、漆器、制瓷、制盐等手工行业都比较发达.
D、长江中下游出现不少商业繁荣的大城市,海外贸易也有所发展.
二、民族融合
孝文帝改革:
①背景:A: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混杂共处,加速了民族融合.
B:北方少数民族已经认同并接受先进的汉文化.
C:孝文帝深知要立国中原,必须变更鲜卑旧俗,仿照汉制,向汉学习.
②措施:A政治上:在地方基层实行“三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完善地方行政.制定俸禄制度,惩治贪赃的规定.
B经济上:推行“均田制”.
C全面推行汉化政策.(讲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通婚,仿效汉体制改官制和律令,尊孔,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
D、迁都洛阳
③意义:A、加快民族融合进程
B、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
C、在生活习俗等方面双方互为影响.
第13课 隋唐政治新格局
①隋朝的建立: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
②唐朝的建立: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
③三省六部制的内容与实质:
内容:中央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为最高政务机构;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作为行政机构的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三省六部制规定:中央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为最高政务机构;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作为行政机构的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实质: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④科举制度:
A、在唐朝考试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很多,常设的为明经、进士两科,其中进士科尤受重视,考试难度也最大.
B、秦汉至隋唐人才选拔方式的变革:
秦汉主要采用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
隋唐实行科举制度.
第14课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1)贞观之治
①唐蕃关系:唐太宗接受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和亲要求,把文成公主嫁往吐蕃,增进了汉蕃两族的友谊.
②武周政治延续唐朝的发展,武则天当政时继续沿袭贞观年间的政策,使唐朝的发展得以继续.
③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唐太宗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融合,对外交流频繁.(政治上:广招贤才,知人善任,勇于纳谏;体察民情,舒缓刑罚,宽政安民.经济上:轻徭薄赋,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民族关系:开明的民族政策,改善民族关系;和平交流,唐蕃友谊传为佳话;民族交融,兼容并蓄,文化繁荣.文化上:完善科举制度,为政之要在得人.)
(2)开元盛世
①开元盛世的主要内容:开元年间,唐王朝被推向全盛,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高度繁荣.(政治上:革除弊端,精简机构,重用贤臣.经济上:重视生产,清查户籍,减免徭役.)
②唐王朝由盛转衰:唐朝经过安史之乱,由强盛开始转向衰落.
第15课 中外文化交流
(1)丝绸之路在唐朝达到全盛
①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唐为保障丝绸之路交通的安全畅通和对西北地区的加强管理而设置机构.
②长安是国际大都会:唐都长安,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闻名的国际大都会.
(2)东亚文化圈.
时间:在19世纪西方列强影响进入以前;
地理: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的东亚诸国;
内容: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也称汉字文化圈、儒家文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