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圣施威降大圣二郎神是怎样的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2 15:13:03
小圣施威降大圣二郎神是怎样的人
小圣施威降大圣二郎神是怎样的人
小圣施威降大圣二郎神是怎样的人
杨戬
编辑
二郎神即杨戬(中国神话传说人物),更多含义,请参阅二郎神(多义词).
杨戬也被人们称为"二郎神",中国神话传说中一个重要人物.人神混血,力大无穷,法术无边,撒豆成兵,通晓八九玄功,民间传说有七十三般变化,阙庭有神眼(激光发射器与照妖镜等各种多功能),手持三尖两刃刀,此兵刃为女娲补天的五彩石炼成,座下有神兽哮天犬.
目录
1基本资料
2简介
3生平
身世
与瑶姬
事迹
4文学形象
战神
二郎神
5影视
电视剧
动漫
电影
1基本资料
姓名:杨戬
性别:男
七十三变资料(出自《西行平妖传》)
称号:昭惠显圣二郎真君、清源妙道真君、昭惠显圣仁佑王、英烈昭惠清源妙道显仁敷泽兴济二郎显圣真君
生父:杨天佑
生母:瑶姬仙子【《宝莲灯前传》中为玉皇大帝之妹,但此剧中不是正统瑶姬神话!根据《巫山县志》记载:“赤帝(炎帝)女瑶姬,未行而卒,葬于巫山之阳为神女.”又有瑶姬为西王母之女一说,助禹治水,化为巫山神女峰.[1]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中“瑶姬”词条与重庆市委邀专家编写的《巴渝神话传说》中关于瑶姬的部分,都和杨戬无关.】
哥哥:杨昭(也叫杨广、杨震、杨蛟)
妹妹:杨莲(也叫杨婵),即三圣母(也称华山圣母)
妻子:西海三公主(出现于《中国神话简史》)
外甥:刘沉香
身份:玉皇大帝的外甥
化身:李二郎、赵二郎等(参见二郎神词条)
结义:“梅山七圣(康安裕、张伯时、李焕章、姚公麟、郭申、直健等7人)”是杨戬的护法.元杂剧也有梅山七圣为二郎神护法神之说.《西游记》里称梅山六圣,喊杨戬大哥,喊孙悟空二哥)
师父:玉鼎真人
师叔伯:广成子、赤精子、太乙真人、黄龙真人、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灵宝大法师、惧留孙、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姜子牙
老版《西游记》中的杨戬
弟子:金毛童子
座骑:银合马(白马)
宠物:哮天犬(白犬或黑犬)、扑天雕(逆天鹰(银眼金翅鹰)
兵器:三尖两刃神锋
法宝:缚妖锁、照妖镜、金弓银弹、八爪龙纹黄袍、江山社稷图、三尖两刃神锋
功法:八九玄功、无穷妙道、纵地金光、定身术、指地成钢(封神时下学于惧留孙)等[2]
2简介
杨戬[jiǎn]:血统高贵,身世坎坷,是玉皇大帝的亲外甥,曾经力抗天神劈山救母,也曾出手阻挠其外甥沉
影视中的杨戬形象(15张)
香救母,杨戬也是中国神话中第一得力之战神,作为玉帝的外甥,他与玉帝的关系并不好,“听调不听宣”便是极度的个性的表现.
杨戬被描述的‘清奇秀气’,和那个封神演义中的‘扇云冠,水合服,腰束丝绦,脚登麻鞋’的杨戬并不迥异,只可能是麻鞋换了锦靴.杨戬也是个高傲之人,“我输与他,列公不必相助;我赢了他,列公也不必相助.”"只可惜太上老君不是个磊落之人",从这两句话就可看的出来.由于他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战神,民间对其恭敬之盛,可说是数一数二.有关他的出身传说之多,在民俗中可是少见的.
玉帝封他为"英烈昭惠显圣仁佑王",道号"清源妙道真君".但二郎始终对这个舅舅不理不睬,坚决不在天庭居住,而是在下界受香火,帐前有梅山七圣相伴,麾下一千二百草头神,对于玉帝是"听调不听宣",就是说只服从命令,没事别套近乎.这就是"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
3生平
身世
各版神话剧中的杨戬(11张)
仪容清俊貌堂堂,两耳垂肩目有光.头戴三山飞凤帽,身穿一领淡鹅黄.缕金靴衬盘龙袜,玉带团花八宝妆.腰挎弹弓新月样,手执三尖两刃枪.
斧劈桃山曾救母,弹打鋋罗双凤凰.力诛八怪声名远,义结梅山七圣行.
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赤城昭惠英灵圣,显化无边号二郎.
这首诗是《西游记》中对于二郎真君的一段描写,可谓形神兼备,二郎神杨戬的英挺形象历历在目,但是,这位号称为"天界第一战神"的二郎神究竟是什么了身世来历?他是何年何月从何处流传至今的呢?
首先,从吴承恩写在《西游记》里这首诗来看,至少在明朝中叶,民间对于二郎神的传说还是耳熟能详的,因此这诗只是概括式地一点而过,书中也没有加以解释和注释.但时至今日,二郎神的传说大量已经淹没不可考了,像诗中所说的"斧劈桃山"尚可知,但"弹打凤凰"就不知所云了.
其次,杨戬的出生便是一次出轨的产物,传说他的母亲是玉帝的妹妹,因为羡慕人间恩爱生活偷偷下凡来到人间,结识了一位姓杨的书生名杨君,并与之结为秦晋之好.还生了儿子,就是杨戬.
《二郎宝卷》主要演述二郎真君的出身历史:二郎神的父亲杨天佑是上天“金童临凡”,为确州城内书生.母亲云华仙女恋旧情下凡与杨天佑私配成婚,生下二郎真君,因违犯天条,为花果山孙行者所困,被压于太山之下.后来,二郎神得到天上斗牛宫西王母的指点,“担山赶太阳”,劈山救出母亲云华仙女,反而用太山压住孙行者.《二郎宝卷》是这样描绘二郎神劈山救母的:“开山斧,两刃刀,银弹金弓;升天帽,蹬云履,腾云驾雾;缚妖锁,斩魔剑,八宝俱全.照妖镜,照魔王,六贼归顺;三山帽,生杀气,顶上三光;八宝装,四条带,腰中紧系;黄袍上,八爪龙,紫雾腾腾.”(见《二郎宝卷,求签桂造品第十》)“二郎变化有神通,八装圣宝紧随跟,出门先收各牙洽,黄毛童子护吾身.后收七圣为护法,白马白犬有前因……梅山七位尊神圣,归依爷上拜兄弟.帅将跟随常拥护,天地同春成神圣.白马爷乘神坐骥,白犬神嗷紧跟巡.贯会降妖捉鬼怪,邪崇精灵影无踪.”(见《二郎宝卷.心猿不动品第十一》)《二郎宝卷》中描绘的二郎神形象与《西游记》中的二郎神形象极为相似,其中的“各牙治”即“郭压直”的别写,则与元明以来二郎神杂剧相同,而“白犬神嗷”又与《封神演义》中“细犬”的“本相”“形如白象”似同出一源.
二郎神有过劈山救母的事迹,但他劈开的山是桃山,用的武器是斧头.按照《西游记》里的说法:二郎神的妈妈是玉帝的妹子,思凡嫁给了凡间一个姓杨的男人,他们的儿子名叫杨戬,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二郎神”.玉帝因为妹妹嫁给凡人,龙颜震怒,就把自己的亲妹妹(也就是二郎神的母亲)压在桃山底下.后来二郎神(玉帝的外甥)“斧劈桃山”,这才救出母亲.劈山救母也出现了几个不同的版本.刚开始的"劈山救母"的事迹绝对是关于杨戬的,但后来添枝加叶,以讹传讹的,就变出了"宝莲灯"故事.一笑此说是有根据的,因为"二郎斧劈桃山救母"的故事带着明显的上古神话色彩,而沉香的故事显然要时尚的多,形成的时间也较晚.不过,大家比较一下便会发现这两个故事一脉相承,包括人物关系也是母子、甥舅.
与瑶姬
从上述我们可以知道二郎神杨戬的母亲是云华仙女(《二郎宝卷》中写的是“云华侍长”),因私配凡人而遭天条处罚.
至于瑶姬,有关她的神话传说的确很多,但瑶姬跟杨戬没有关系.
瑶姬主要有两种身份:西王母之女或天帝(赤帝)之女.这里的赤帝一般认为是炎帝.
当瑶姬被称为“云华夫人”时,是西王母(王母娘娘)之女,助禹治水,其传说与恋爱无关.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下:“今庙中石刻引《镛城记》 :瑶姬,西王母之女,称云华夫人,助禹驱鬼神,斩石疏波,有功见纪.今封妙用真人.”[1]
并且杨戬母亲的名字和身份有很多,而当杨母涉及“云华”二字时,其身份只是“侍长”.叫其他名字时,就更与瑶姬无关了.
当瑶姬是赤帝女儿时,属上古神系.与道教“玉帝”、“杨戬”等无关.[1]杨戬劈山救母不是上古神话,神仙思凡而遭天条惩处这是封建礼教下的产物.
我想说的是,翻开任何一本正规的神话故事书,瑶姬神话都不会出现“玉帝之妹、杨戬之母”这种说法.在《宝莲灯前传》出来之前,即使是不正规的神话故事书,也不会出现这种说法.
下面那“晒化”部分是把瑶姬当作杨母“云华侍长”而谈,但前面已经说过,侍长与夫人身份不同,且瑶姬被称“云华夫人”时与恋爱无关.}
十日晒化瑶姬的说法是现代人编造的,不是神话 .古神话中的瑶姬与杨戬无关,与晒化无关.
尽管版本各异,但最终都是以二郎劈山、救出瑶姬为结局,而且最后不是瑶姬母子夫妻全家团聚,就是两夫妻重回天庭、儿子女儿皆受封诰……总归这一家子之前虽然历尽艰辛,结果却是皆大欢喜,天帝也没有做出派十日将全身长满白毛的瑶姬活活晒化的恶行.那么这种说法又所从何来?还是回来翻翻我们最古老的神话《山海经》,这里或许有答案.
“女丑之尸,生而十日炙杀之.在丈夫北.以右手鄣其面.十日居上,女丑居山之上.”这段文字见于《山海经》的“海外西经”.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所谓的“尸”,是当时部落的执行祭典的巫女,那么“女丑之尸”,就是一个名叫“丑”的巫女,而非一个叫女丑的死人,否则之后这句“生而十日炙杀之”就怎样也解释不通.【开玩笑,这世上有杀“尸体”的说法么?】
关于这个叫“女丑”的巫女,《山海经》中有多处提及:“有人衣青,以袂蔽面,名曰女丑之尸”(《大荒西经》),“海内有两人,名曰女丑.女丑有大蟹”(《海外西经》),而且此大蟹在海中
动漫中的杨戬形象(14张)
一个叫姑射国的岛上,“西南山环之”(《海内北经》).由此可以看出,这个女丑要么是一位海神,要么就是一位专门负责祀雨祭典的巫女.《左传》和《论衡》都有提及女丑是能通鬼神的巫师,以舞接神,天旱求雨.
而所谓那个“全身长满白毛”的家伙,却不是女丑,而是旱魃——旱魃有三种,其中一种“乃僵尸所变,皆能为旱,止风雨”.清代志怪小说《子不语》就有“旱魃”这一条,其形为“一女僵尸,貌如生,遍体生白毛”.古时有种说法:旱魃是天将大旱的征兆,因此就有焚烧旱魃祀雨的求雨祭典.至今四川汶川绵池的羌族地区还有“赶旱魃”的仪式,即由一人装扮成旱魃躲在树中,以巫师为首带领寨民鸣锣执棍,遍山搜寻,直至寻获“旱魃”,将其驱赶下山,来达到祈雨的目的.
在我们一般认识中求雨,不外乎拜龙王或雨神、插龙牌甚至赛龙舟这类仪式,但在古时,许多求雨的仪式却相当“残忍”.今已有学者考证,古人天旱求雨,有“暴巫聚尪之法”,“乃以女巫饰为旱魃而暴之焚之以禳灾也,暴巫即暴魃也”(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而《山海经》中所载的女丑图像,都是“暴巫之像”,“以右手鄣其面”、“以袂蔽面”,表现出一付因被太阳暴晒而不胜其楚毒的模样.
由此我们可以明白,那个被传说中十日晒化的,乃是装扮成长满白毛的“旱魃”、执行祭雨仪式的巫师女丑,而非瑶姬.由于《山海经》中瑶姬名叫“女尸”,也许有人将其误解为“女丑之尸”的缩写【T_T,笔者在此已经彻底无语!】,加上民间又有“二郎担山赶太阳”的传说,正合了《山海经》中尧帝见十日晒死了女丑仍不肯回归正常、只好派神射手羿去射日的典故,由此生造出玉帝派十日晒化瑶姬的罪行来,所以说上古并没有十日晒死杨母之说,只是部分编剧为衔接《宝莲灯》的神话之说而编造.
瑶姬与杨戬无关,与晒化无关.
但凡有点语文水平的就知道瑶姬与上面“晒化”部分所说的那几个女的、事件没有关系.“瑶”是美玉名,“姬”是上古显姓,“姬”有多义,万变不离其宗的便是一个美.《山海经》中女尸(帝女)所化的瑶草,吃了它的果实,就可以被人喜爱.美好的事物不会和上面那些东西产生联系的.编剧这语文水平哪,不敢恭维.
事迹
杨戬最威风的时候大概就是被邓婵玉打了两石,虽是挨打,却是火星迸出,只当不知,仍是紧追不舍.他是有玄功护体,和孙悟空一样,也是个钢铁战士.
《西游记》中的二郎神,“相貌果是清奇,打扮得又秀气.真个是:仪容清俊貌堂堂,两耳垂肩目有光.头戴三山飞凤帽,身穿一领淡鹅黄.缕金靴衬盘龙袜,玉带团花八宝妆.腰挎弹弓新月样,手执三尖两刃枪”.(《西游记》第六回)“他昔日曾力诛六怪,又有梅山兄弟与帐前一千二百草头神,神通广大,有七十二变化,”那“梅山六兄弟——乃康、张、姚、李四太尉,郭申、直健二将军;这“郭申直健”,是隐含着“郭牙值”之名的.二郎神与孙悟空斗战时,“抖撒神威,摇身一变,变得身高万丈,两只手,举着三尖两刃神锋,好便似华山顶上之峰,青脸獠牙,朱红头发”,又放出“细犬”,照孙悟空腿肚子上咬了一口,又扯了一跌,乘机擒住了孙悟空.(《西游记》第六回)后来在取经路上,孙悟空等追赶偷窃祭赛国金光寺塔上舍利宝贝的九头虫怪,遇上打猎归来的二郎神及梅山六兄弟.二郎神不计前隙,帮助皈佛取经的孙悟空,“即取金弓,安上银弹,扯满弓,往上就打”,又放出细犬,“蹿上去,汪的一口,把(九头虫的)头血淋淋咬将下来.那怪物负痛逃生而去”(《西游记》第六十三回).这小说中的二郎神虽然姓杨,但形貌、弹弓、三尖两刃刀、鹰犬乃至结义弟兄(梅山七圣),都仿佛是二郎神赵昱的.这就明自地显示出小说《西游记》与元明戏曲中二郎神传说之间的密切关系.在《西游记》中,二郎神是玉帝“令甥”、“杨君之子”.究其来历,除“劈山救母”的传说外,还有另一条可供追寻的线索,那就是明代嘉靖年间的《清源妙道显圣真君一丁真人护国佑民忠孝二郎宝卷》(以下简称为二郎宝卷)和《消释真空宝卷》.前者,刘荫柏有《;与元明清宝卷》一文(见《文献》198了年第3期)论之甚详;后者,有胡适《跋消释真空卷》一文(见《胡适古典文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介述颇细.《二郎宝卷》分上、下两卷,每卷结尾处都署:“大明嘉靖岁次壬戌三十四年九月朔旦日敬造”.嘉靖三十四年即公元1555年,早于今存《西游记》最早刊行时间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若依吴承恩晚年家居时(公元1568年离长兴丞职位以后)作《西游记》的通常说法,《二郎宝卷》则写成于《西游记》成书之前.即使按照吴承恩青壮年时(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正在撰写《西游记》或者已经完成初稿”的说法(见苏兴《吴承恩年谱》),《二郎宝卷》的作者也不大可能在十来年后就能看到《西游记》的初稿并据以改写成《二郎宝卷》.因此,《二郎宝卷》或者其据以进行创作的二郎神民间传说对吴承恩《西游记》中二郎神的描绘产生过影响,是极有可能的.
其实关于二郎还有些有趣的东西淹没了,比如他的宠物--人人都知道他的哮天犬,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有一只鹰吧?实际上,二郎一出现,应该是"左牵黄右擎苍,千骑卷平岗"的架鹰纵犬的形象,这在《西游记》中就有提及.而同时,从诗中看,他还精通暗器--"腰挎弹弓新月样",这个弹弓在《封神演义》中好象也出现过.
在明代,二郎神的传说流传很广,当然就不可能只有一种说法,连细节都没有差异的.《西游记》的作者(最后写定者)吴承恩曾见到一幅《二郎搜山图》,写了《二郎搜山图歌并序》.其《序》说:“二郎搜山卷,吾乡史吴公家物.失去五十年,今其裔孙灌泉子,复于参知李公家得之.青毡再还,宝剑重合,真奇事也”,足见《二郎搜山图》的流传久远和珍贵.《二郎搜山图歌》描绘的二郎神形象是:“少年都美清源公,指挥部从物灵风,星飞电掣各奉命,搜罗要使山林空.名鹰搏拿犬腾啮,大剑长刀莹霜雪.猴老难延欲断魂,狐娘空酒娇啼血.江翻海搅走六丁,纷纷水怪无留踪,青锋一下断狂飚,金锁交缠擒毒龙.神兵猎妖犹猎兽,探穴持巢无逸寇.平生气焰安在哉,牙爪虽存敢驰骤”.(《射阳先生存稿》卷一)《二郎搜山图歌并序》大约作于嘉靖十八年(1539),作者时当盛年(三十六岁),对“少年都美”的二郎神“清源公”(即“清源妙道真君”)指挥神兵,抡大剑长刀,放鹰纵犬,擒妖驱兽的英雄形象十分倾羡,并在该诗结尾发出了“胸中磨损斩邪刀,欲起平之恨无力.救月有矢救日弓,世间岂谓无英雄”的无限概叹.这大概就是作者在《西游记》中以赞扬的笔调描二郎神的丰姿神勇的内在动因.
二郎神的传说,在元明戏曲中有着十分丰富的表现.今天所能见到的的涉及二郎神传说的元明杂剧,有《西游记杂剧》(杨东菜批评本)、《二郎神醉射锁魔镜》、《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灌口二郎斩健蛟》四种.《西游记杂剧》第一本第八出写观音菩萨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奏过玉帝,差十方保官”暗中护送,其中第四个保官就是“灌口二郎.”第四本第十六出写猪八戒在黑风山为妖,抢走了民女裴海棠.后来孙悟空救裴海棠回家,向她打听妖怪的底细,裴海棠说“那妖怪醉后则说,它怕二郎细犬.”以后猪八戒又去找裴海棠,并摄走了唐僧,孙悟空到南海去向观音菩萨求救.于是,灌口二郎奉观音菩萨法旨去救唐僧,与猪八戒大战一场,放出“细犬”,“见本相才擒住了猪八戒.这里擒住猪八戒的“细犬”的“本相”的具体形象,剧中没有交待,但在后来的《封神演义》中,却对二郎神的哮天犬名叫“细腰”的有这样的描述:“仙犬修成号细腰,形如白象势如枭”——这大概是那凶猛无此的哮天犬的“本相”了.《西游记杂剧》中有一支〔越调、斗鹌鹑〕描绘了二郎神的威严形貌:“看了些日月盈亏,山河变迁.灌口把威施,夭涯将姓显.郭压直把皂鹰擎,金头奴将细犬牵.背着弓弩,挟着弹丸.灌锦江头,连云栈边”.这就是元明戏曲中最初描绘的二郎神形象,但没言及他姓李或是姓赵.可是在稍后的《二郎神醉射锁魔镜》、《灌口二郎斩健蛟》、《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等剧中,二郎神径直成为嘉州太守赵昱了.《二郎神醉射锁魔镜》第一折二郎神上场云:“吾神姓赵名昱,字从道,幼年曾为嘉州太守.嘉州有泠源二河,河内有一健蛟,兴风作浪,损害人民.嘉州父老,报知吾神,我亲身仗剑入水,斩其健蛟,左手提健蛟首级,右手仗剑出水.见七人拜降在地,此乃是眉山七圣.吾神自斩了健蛟,收了眉山七圣,骑白马白日飞升,灌江人民与吾神立庙.奉天符碟玉帝赐,加吾神为灌江口二郎神之位、清源妙道真君.”《灌口二郎斩健蛟》一剧,则宾全是写二郎神出身的,所述与前面所引《二郎神醉射锁魔镜》的记述大致相同,只是赵煜(昱之误写)是先飞升成圣,再降梅山七圣,然后斩蛟,只是先后次序倒置而已.二郎神手下大将也有郭牙直(“牙”与“压”,一音之转),“牵着狗儿”,另外还增加了一位“抢刀鬼”.《二郎神锁齐天大圣》中的二郎神,奉“元始化身太极之体”的“北极驱邪院主”之令,带领梅山七圣及众多天兵,到花果山擒拿偷盗了仙丹仙酒的齐天大圣.同《西游记杂剧》中猪八戒“只怕二郎细犬”一样,《二郎神锁齐天大圣》中也说:“则除是清源妙道二郎真君,方可破齐天大圣”,足见二郎神是专门擒妖拿怪的好手.剧中虽没有明说齐天大圣就是孙悟空,但在第一折中齐天大圣自叙身世时曾说:“吾神三人,姊妹五个,姐姐是龟山水母,妹子铁色称猴,兄弟耍耍三郎”这同《西游记杂剧》第九出中孙行者(悟空)自叙的几乎相同:“小圣弟兄姊妹五人:大姊骊山老母,二姊巫枝柢圣毋,大兄齐天大圣,小圣通天大圣,三弟耍耍三郎”.不同的只是《西游记杂剧》中的孙行者号通齐天大圣,降伏它的是哪咤而不是二郎神而已.这也可以明显地看出《二郎神锁齐天大圣》一剧深受《西游记杂剧》的影响.《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着力描写了二郎神及梅山七圣的神武勇猛,他们没有费多大劲就擒获了花果山三圣,不像后来的小说《西游记》中那样,要赌斗变化,还要借力于太上老君的金刚琢才能奏效.花果山三圣中,齐夭大圣虽是偷金丹盗仙酒的魁首,神勇广大,变化多端,而一旦被擒,就下跪求饶.倒是大兄通天大圣的形象较为突出,使一条铁棒,神通变化也与后来小说中的孙悟空有不少相似之处.小说《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可以说是熔合了花果山三圣的形象,连“孙行者”之名大约也是从“耍耍三郎”身上套用来的.
总之,在《二郎神醉射锁魔镜》、《灌口二郎斩健蛟》、《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等剧中,二郎神的形象有了更具体的描绘:他“神通广大,变化多般”(《二郎神醉射锁魔镜》),“青脸红髯”、“马跨龙驹,箭插金壶,袍锦模糊,簇簇的如骤雨,支楞楞发金镞”(《灌口二郎斩健蛟》);他的“三尖两刃,刀过处利如风”(《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牵着“细犬冲围破阵,金弹打散妖兵”(《二郎神锁齐天大圣》).明代话本小说集《醒世恒言》中保存有一篇宋元话本《勘皮靴单证二郎神》,说“古宋沐京”有一座二郎神庙,供奉清源妙道二郎神,与北极佑圣真君一样灵应.那庙中的二郎神象,“头裹金花璞头,身穿储衣绣袍,腰系兰田玉带,足登飞风乌靴”,“手执一张弹弓”,与元明戏曲中的二郎神形象相似.
4文学形象
战神
杨戬的传说很多,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封神演义》,在这部包含道、截、佛、人界的巨著中,杨戬师出名门昆仑派十二上仙之一玉鼎真人门下,从魔家四将兵围西岐城一役中首次出场就牢牢占据了姜尚麾下第一战将的位置,无论是他之前的哪吒,还是他之后的黄天化,都不能和他相比.在《封神演义》里,杨戬初出场,扇云冠,水合服,腰束丝绦,脚登麻鞋,一副道士打扮,拜见一番便请姜子牙把免战牌摘了,“若不见战,焉能随机应变?”说得极度自信却不显半分骄狂,实是千年不遇的一个人物.待得他用智除了花貂,哪吒大吃一惊,他也未有半点吹嘘,“你我道门徒弟,各有玄妙不同!”给哪吒留足了面子.杨戬不单是个谦卑之人,还是个良善之人,杨戬战周信的时候,心内担忧的是城中百姓恐遭屠戮,便速战速决,用哮天犬解决了周信.在《封神演义》里,杨戬就是一个完人,或者说就是一个真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