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么给同学们讲21课五人墓碑记文言文,我是一名高二学生,我要给班上的同学讲文言文21课五人墓碑记,这是我第一次这样做.希望有人能帮助我.当时上课的时候班上语文老师是不会来教室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08 14:12:51
要怎么给同学们讲21课五人墓碑记文言文,我是一名高二学生,我要给班上的同学讲文言文21课五人墓碑记,这是我第一次这样做.希望有人能帮助我.当时上课的时候班上语文老师是不会来教室的.
要怎么给同学们讲21课五人墓碑记文言文,
我是一名高二学生,我要给班上的同学讲文言文21课五人墓碑记,这是我第一次这样做.希望有人能帮助我.当时上课的时候班上语文老师是不会来教室的.我想要让课堂有效.
要怎么给同学们讲21课五人墓碑记文言文,我是一名高二学生,我要给班上的同学讲文言文21课五人墓碑记,这是我第一次这样做.希望有人能帮助我.当时上课的时候班上语文老师是不会来教室的.
我给你一份教案,让你弄清楚重难点和教学顺序
五人墓碑记》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对比论述的方法.
2.通过评点了解本文跌宕生姿而又组织严密的特点.
3.认识五位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理解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鸿门宴”上,项羽因为害怕担当“不义”之名,终于让刘邦得以脱逃,纵虎归山,铸成大错.其实项羽真正注重的不过是一个“名”,他企图“名正言顺”的爬上帝王的宝座.其人虽不可一概抹杀,其“义”却不足为训.
在我国历史上,另有一大批志士仁人,他们舍生取义,前仆后继,或藐视权贵,或为国为民,不务虚名,不图私利,他们跟项羽有着很大不同!现在我们来学习张溥的《五人墓碑记》,文中记述了颜佩韦等五人的“蹈死不顾”,会帮助我们“明死生之大”,加深对“义”的认识与理解.
(二)检查引导
1.指名朗读课文,口头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2.简要提供课文有关人物的材料(也可在学生预习时提供).
(1)五义士
颜佩韦(商人,为人慷慨,喜打抱不平)、杨念如(阊门外鬻衣)、沉扬(牙侩)、马杰(练武玩棒)、周文元(周顺昌的轿夫).颜佩韦等人过去互不相识,而且除周文元外,其它四人同周顺昌也毫无交往,在周顺昌被捕时,他们完全是出于义愤才自发参加斗争的.五人被捕后,对自己的作为,理直气壮,毫不隐讳.天启六年七月中,苏州城里布满警卫,戒备森严,就在阊门外吊桥上,五义士大骂魏忠贤和毛一鹭,从容就义.临刑时,几万市民含泪同五人诀别.
(2)周顺昌
(1584~1626),字景文,号蓼(l))洲,苏州吴县人.万历进士,任福州推官,后升吏部文选员外郎.为人正直、清廉,疾恶如仇,对民间疾苦多所关注,后辞官还乡.原应天巡抚周起元被罢官时,周顺昌指斥魏阉并为之送行.天启五年,被迫害的“六君子”之一魏大中被捕路过苏州,周顺昌与他“周旋累日”,还把女儿许配魏大中的孙子.魏忠贤获悉此事后指使东厂特务罗织罪名,借机陷害.天启六年三月,周顺昌被逮到北京,在狱中受尽酷刑,同年六月十七日被拷死狱中,年四十三岁.到崇祯元年才得以昭雪,赠太常卿,谥忠介.(详见人教社《中语参》高中第二册)
(3)张溥与复社
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明末太仓(现江苏省太仓县人).崇祯四年进士,“复社”的创始人和领袖.复社成立于熹宗天启末年,是和阉党斗争的东林党的继续,他们自认为东林党的继起者.复社是文社,但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能与政治斗争相结合,在历史上是很少有的现象.
3.补充介绍作者
张溥自幼勤学,所读之书必手抄六七遍,故名其书斋曰“七录斋”(其专集之名即来源于此).18岁那年,魏忠贤阉党开始专政,政治更加黑暗,东林党人受到残酷镇压.本文作于魏忠贤“投缳道路”(1627年冬)之后,当是崇祯元年(1628年),其时他26岁.
4.学生口述苏州市民暴动经过.(略).
(三)诵读第1段
步骤:
齐读一遍后,学生提出难词难句,解答后再齐读一遍,然后进行评点.评点方式有三:①学生用铅笔在课本上评点,教师巡视中发现好的评点,向全班推荐;②教师提问,学生答问,再加以概括,使之成为评语;③教师作补充.评点后练习背诵并作检查.(以下各段同此)
评点: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为第3段叙事张本),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为第4~6段议论张本;“义”,全篇纲领).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首提“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点墓碑)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用感叹结住叙事,为下文蓄势.)
写法指要:
作墓碑记,故先叙墓之由来;况此墓来得不寻常,尤非先说不可.此段纯属叙事,用一个“盛”字作结,却将作者胸中议论托出,何等笔力!
(四)诵读第2段
评点: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极言为时之短.这是引导句,为的是引出下面的议论).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一比,与常人比)?独五人之曒曒,何也?(承上段“盛”字.)
写法指要:
此段不接着叙五人之死的经过,却就建墓事生发议论,以常人与五人对比,已暗含“死生之大”之意,为结尾张本.由此再进一步展开,真可谓“出奇制胜”.(略释作文中的“奇正”之法.)
注:以上内容大多可以化为启发提问,不是由教师说出.(下同)
(五)诵读第3段
评点: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犹记”统领本段叙事.“周公之被逮”承开篇首句),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周公义者,吴民亦义者,“义”是一段叙事主旨),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须对照下文“矫诏纷出”,义勇如见).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此处点出五人姓名,值得玩味),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承首段建墓事,妙.)
写法指要:
本段叙苏州市民反阉党斗争始末,而以“激于义”三字为统帅,至五人姓名戛然而止,即又回到建墓事上,此亦跌宕之法,盖为下文蓄势.
(六)诵读第4段
评点: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而死(非“激于义”,何能如此!“然”,带出一层新意).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二提“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再次照应建墓事,可以少慰人心).
写法指要:
将五人当刑时的表现作为一个独立层次来写,进一步突出了“激于义而死”一语.以上两段皆叙事,承首段而来.
(七)诵读第5段
评点:
嗟夫(由此引出大段议论)!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二比——与缙绅易志者比.用疑问句式表出:上句用“欤”,下句用“哉”,褒贬之意昭然若揭.二问中重在第二问,下文即回答)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之死关系到当时的大局),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正义已伸张),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解释:
“非常之谋”,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上(熹宗)不豫(病危)时,魏忠贤张(嚣张)甚,中外危惧.上召皇弟信王(后即位,即明怀宗)入,谕以当为尧舜之君,再以善事中宫(皇后,熹宗之后)为托,及委用忠贤语.信王出,上崩.忠贤自出,迎王入.王危甚,袖食物以入,不敢食大官庖也.是时群臣无得见王者,王秉烛独坐.或曰,忠贤欲自篡,而崔呈秀以时未可,止之.”
写法指要:
本段只论述五人之死在当时政治斗争中的意义,仍是在“义”字上做文章,这是为下段更深一层的议论作铺垫.
(八)诵读第6、7段
评点: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暗指魏党),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两种作法,一般丑态),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三比——以五人之慷慨赴死与.“高爵显位”之畏死比)?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虽死犹生,何等荣耀!)也.不然(反掉一段,文势振宕.四比——设想之比,以五人“尽其天年”与今之“百世之遇”比),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非经魏阉之乱,不能作此悲壮语)?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借交代作记缘由点明全篇主旨).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上文两次提到“贤士大夫”,此处再结一句,以示其“买脰”、“墓葬”之功不可灭).
解释:
①“为人记”,替它写了这篇墓碑记.“记”,不是记述,而是指这篇文章.②“明死生之大”,阐明死的重大意义.“死生”,偏义复词,偏“死”,“生”无义.③“匹夫之有重于社稷”,语出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有”,同“或”,或许.作者用的是委婉说法,使行文有波澜.
写法指要:
前段说五人之死在政治斗争中的重大意义,本段更进一层说五人激于义而死,死有重于泰山,这就站得更高了.作者在行文上也很讲究,连用四个长句,气势磅礴,波澜横生,如长江之水,一泻千里,势不可挡.用的是“卒章显志”旧法,却又有其创新之处,读后使人胸襟开阔.五人之死,有此篇碑文,千古不朽矣.
(九)齐背全文
五 人 墓 碑 记
作者:张溥
译 文
原 文
这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阉党逮捕时,为正义所激奋而死于这件事的.到了现在,吴郡贤士大夫向有关当局请示,就清理已废的魏阉生祠的旧址来安葬他们,并且在他们的墓门立碑,来表彰他们的事迹.啊,也够隆重呀!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前,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这五人的牺牲,距离现在修墓安葬他们,为时不过十一个月罢了.在这十一个月当中,那班富贵之士和志得意满.官运亨通的人,他们患病而死,死了而埋没不足称道的,也太多了,何况乡间的没有声名的人呢?唯独这五人名声皎如白日,是什么缘故呢?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我还记得周先生被逮捕,是在丁卯年三月十五日.我们复社里那些品德可为读书人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行,哭声震动天地.阉党抓牙红衣马队按着剑把上前喝问道:“谁在替他哀哭?”大家再也不能忍受,就把他们打倒在地.这时以大中丞官街作苏州巡抚的是魏阉的私党,周先生被捕是他主使的;苏州的老百姓正对他痛恨到极点,于是趁他严厉地高声呵叱的时候,就呼叫着追击他.这巡抚躲到厕所里才逃脱了.不久,他以苏州老百姓暴动的罪名向朝廷诬告请示,追究这件事,处死了五人,他们名叫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杨、周文元,就是现在聚集埋在坟墓里的五个人.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扑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日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杨、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而,(他们的堂堂正气是压不倒的)这五个人临刑的时候,神情昂然自若,喊着巡抚的名字骂他,谈笑着死去.被砍下的首级放在城上示众,脸色没有一点改变.有几位贤士大夫拿出五十两银子,买了五个人的首级用匣子盛好,终于同尸身合在一起.所以现在的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而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唉!在魏阉乱政的时候,官僚们能够不改变自己的志节的,在全国这样广大的地域,又有几个呢?而这五个人生于民间,平素没有听到过诗书的教诲,却能为大义所激奋,踏上死地毫无反顾,这又是什么缘故呀?况且,当时假传的圣旨纷纷发出,株连同党的搜捕遍天下,终于因为我们苏州人民的发愤一击,阉党就不敢再有牵连治罪的事了;魏阉也迟疑不决,害怕正义,篡位的阴谋难于立刻发动,等到当今皇帝即位,就在路上上吊了,这不能说不是这五个人的功劳呀!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此看来,那么,今天那班爵位显赫的官僚,一旦犯罪应受惩治,有的脱身逃跑,不能为远远近近的地方所收留,又有剪发为僧,闭门不出,或装疯出走,不知窜到什么地方去了的.他们这种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之别到底怎么样呢?因此,周蓼洲先生,他的忠义显扬于朝廷,赠赐的官爵谥号美好而高贵,死后非常荣耀;而这五个人也得以修建一座大坟(重新安葬),在大堤之上立碑列出他们的姓名,凡四方的有志之士经过他们的坟墓时没有不跪拜而且流泪的,这实在是百代难逢的际遇呀!不这样的说,假令这五个人保全他们的脑袋终老于家中,那么,虽然享尽他们的天然年寿,但人人都可以把他们当奴仆使唤,怎么能够使英雄豪杰们拜倒,在他们的墓道上紧握手腕表示掉惜,抒发他们那有志之士的悲愤呢!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座坟墓只有一块石碑,就替他写了这篇碑记,并借以说明死生的重大意义,普通百姓对国家也有重要作用啊.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视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牗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大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前面提到的)贤士大夫是:太仆卿吴因之先生,太史文文起先生,姚孟长先生.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再给你一份课堂实录,看别人上课的过程
我上《五人墓碑记》
今天,我上《五人墓碑记》.
从参加工作到现在,这是我第五次上《五人墓碑记》了,但是,今天上,不知为什么,却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走进教室,我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上这篇课文,但是在上课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现在社会上最讲“义”的是哪一种人?
“黑社会!”
学生以惊人的一致齐声回答,这种回答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不会吧?怎么会是黑社会呢?”
我故作不解,
“官员……”
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学生齐喊:
“贪污!”
“那么民众……”
我又问.
“只是为了钱!”
“麻木!”
“下岗!”
…………
答什么的都有,尽管我知道回答会是这样的,但是也没有料到有这么尖锐. 有一个孩子突然冒出一句:
“地位越低的人越讲义!”
“哦,是吗?”
我看了他一眼,
“两千多年前,有一个地位很低的老百姓,当他的国家遭到一个大国侵略的时候,他挺身而出,主动去找国君,要求为击退敌人出谋划策……当他的乡里人劝他:那是当官的事情,与你无关的时候,他说,当官的鄙陋!没有远谋……”
孩子们一下子反应过来了:
“曹刿!”
“对,是曹刿,”
我接着说,
“一个地位低下的百姓,这时候,坚持的却是国家之大义.”
“但是,”我问,“是不是只有老百姓才知道义呢?”
学生们说不是.
“距今一千八百多年前,有一个官员,坚持正义,反对强权,特别与当时专权的宦官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后来被罗织罪名下狱.他本来有机会逃跑,但是他拒绝了,他觉得,为了自己信奉的理想正义而献身,是他最大的愿望.后来,这个大臣在狱中被酷刑折磨致死,这个人的名字叫陈膺.”
孩子们的神情有些沉重了.
“差不多一个时期,另外一位大臣陈蕃,为了保护陈膺,竟然被皇帝赶走.而也就是这个陈膺,在谋诛杀宦官的行动失败之后,率领太学生和家奴冲入宫门,慷慨赴死.”
“也许,义,并不是下层人民的专利.从陈蕃到陈膺,到关羽张飞,到岳飞文天祥,到林则徐关天培,我们无数的官员贵族也不是不讲义的.”
“让我们再往后走:距今一百五十多年前,当当时入侵中国如入无人之境的英军,到了一个叫三元里的小村子时,那里的人民让他们感觉到了什么叫‘义’.那是什么样的人民?在他们的一生里,除了看见过鞭炮里面的火药之外,就没有任何热兵器的概念,但是他们却凭着手里最简陋的农具,打败了横行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的士兵!
“距今一百年前,当一次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被镇压的时候,一个领导者本来有机会逃跑,但是他说:‘中国变法还没有人为之而流血,现在,就从我开始吧!”
“谭嗣同!”
学生大声回答.
“对!是谭嗣同.在狱中,他写下了那首足以流传千古的《狱中题壁》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有学生跟着我念出后两句,大家的神情越来越沉重.
“二十多年后,一群忧国忧民的年轻学子,为了抗议卖国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愤然走上街头,‘五四运动’不仅是中国新文化的开端,更是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我们的‘义’!”
“但是,后来,‘义’好像成为了一个禁忌的词语,因为说到‘义’,大家容易将它与‘江湖义气’联系在一起,据说这些都是封建的糟粕,我们拥有的是更新更科学的道德观和世界观,我们的‘义’更高更全,比如爱国主义什么的……
“可是,大家知道,前天,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吗?”
大多数学生脸上显出茫然的神色,有两三个孩子轻轻地回答:
“南京大屠杀.”
“对,南京大屠杀,”我点了点头,“我向这几位同学致敬!因为若不是网上的帖子告诉我,我也不知道.难道,这就是我们的爱国主义?这就是我们的道德?”
“大概就在一年前吧,广东一个城市的街头,几名歹徒当街侮辱一位孕妇,围观的有上百人,无一上前阻止……
“今年年初,四川某地,夜晚,一位青年女子被歹徒追杀,她在街头呼救,她敲遍了街上几乎每一扇门,但是无人施以援手,那位女子被歹徒杀害在街头……
“也就在今年,一座大城市,几个歹徒在数百人的围观下,竟然将一个人的手生生砍下来,之后扬长而去……”
教室的空气越来越凝重.
“不要责怪这些人冷漠,我可以坦然承认:如果我在场,我也不敢上去管.别说多了,如果你在公交车上看见小偷行窃,你会阻止他吗?
学生没有回答.
“我想,现在的人,能在小偷走了之后提醒你一声,就已经算是好人了.不怕大家笑,有时候我坐公交车,给老人让了个坐,自己都很得意——我终于又作了一回好人了!”
学生大笑.
我等他们静下来,又慢慢地说:
“这是我第五次教《五人墓碑记》.在我以前教的时候,有的学生笑了:大概觉得这些人真是些SB!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还是官员,居然去杀人,还为他去死!
我停了一下,
“的确,现在的人智慧多了,聪明多了,他们知道什么对自己有利,什么对自己没好处,当有些曾经被传诵千古的观念已经成为陈迹的时候,我们会站在一个据说是很现代的高度上,对前人指手画脚,在我们看来,他们的确是太傻了.
“于是,曾经被中国无数的古人奉为人生最高目标的‘义’,现在,居然只能存在于黑社会中,这也许是这个社会最黑最黑的一个黑色幽默了.
“而其他的呢?礼义廉耻?礼——现在已经成为对上毕恭毕敬,对下颐指气使的一个代名词;廉?这个我已经不想多说!据说有学校曾经出现过这样的事情,班干部为班上买东西都要吃回扣!耻?我们还有耻吗?在这个笑贫不笑娼的社会?!
“因为在这个物质的社会,我们太物质了,据说这就是唯物主义!据说物质决定意识!但是,有五个人的名字,在他们的生命逝去,躯体腐朽之后,仍然被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念诵: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
“于是,有时候我宁愿相信意识决定物质,因为没有精神的人只是行尸走肉!没有精神的民族只能醉生梦死!
“今天,是我工作以来,第五次上《五人墓碑记》,我最高兴的一点是:这篇文章没有被删!因为我们的教材已经删除了太多的据说是过时了的文章;我更希望:我们的同学们不一定为他们而哭,但是一定不要笑!因为当一个民族到了我们现在这种地步的时候,已经没人能笑出来了!
我停了停,
“现在,我来为大家朗读一下《五人墓碑记》.”
朗读之后,叫学生阅读课文,讲述了一下课文的内容,就下课了.
也许,这是一堂没有达到“教学目的”的课,但是,我觉得,最难达到的目的,也许已经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