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与战国的分割事件是什么呢?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5 16:49:52
春秋与战国的分割事件是什么呢?
春秋与战国的分割事件是什么呢?
春秋与战国的分割事件是什么呢?
三家分晋
中国春秋末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晋国从献公时起,不许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公子、公孙只好离晋而仕他国,这就是所谓晋无公族.由于排斥公族,导致异姓或国姓中疏远的卿大夫得势,政权逐渐为他们所操纵.春秋中期以后,10余个卿大夫家族控制了晋国的政局.经过不断吞并,到了春秋晚期只剩下韩、魏、赵、范、智、中行6家最大的宗族,称为六卿.代表新兴势力的六卿同晋国旧贵族进行了激烈斗争,旧贵族日趋没落.六卿各自采取革新措施,以期发展实力.韩、赵、魏的改革尤为彻底.后来赵又灭范氏、中行氏,迫使他们逃出晋国.春秋末年,智氏最强,赵联合韩、魏消灭智氏.晋长期的卿大夫兼并战争告一段落,三家被周威烈王册封为诸侯.公元前376年,韩、赵、魏废除晋国的最后国君——晋静公,最终完成三家分晋的历程.三家分晋是以新旧势力斗争为表现形式的晋国社会变革的结果,是中国古代历史从春秋时代进入战国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历史上将孔子所编《春秋》作为划分春秋和战国的界限,所以我认为答案是 《春秋》
韩赵魏三家分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侯国。司马光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的记载就从这一事件开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三家分晋是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它是中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确定的标志。...
全部展开
韩赵魏三家分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侯国。司马光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的记载就从这一事件开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三家分晋是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它是中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确定的标志。
收起
韩、赵、魏三家分晋,齐国田氏取代姜氏,鲁国三桓(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分公室,此三件事情显示出何种意义?
孔子在《论语·季氏》中将两周的历史分为“礼乐征伐白天子出”、“自诸侯出”、“自大夫出”、“陪臣执国命”等几个阶段。西周时期,天子独尊,“礼乐征伐白天子出”。齐桓、晋文称霸是“自诸侯出”。田氏代齐、三家分晋和三桓专权是“自大夫出”。“陪臣执国命”则主要是指鲁国的家臣之乱和阳...
全部展开
韩、赵、魏三家分晋,齐国田氏取代姜氏,鲁国三桓(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分公室,此三件事情显示出何种意义?
孔子在《论语·季氏》中将两周的历史分为“礼乐征伐白天子出”、“自诸侯出”、“自大夫出”、“陪臣执国命”等几个阶段。西周时期,天子独尊,“礼乐征伐白天子出”。齐桓、晋文称霸是“自诸侯出”。田氏代齐、三家分晋和三桓专权是“自大夫出”。“陪臣执国命”则主要是指鲁国的家臣之乱和阳虎干政。
鲁国虽是周初分封的头号大国,后来却没有“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辉煌,“陪臣执国命”倒是使各国望尘莫及。从东门襄仲杀嫡立庶,拥立鲁宣公,鲁国开始大夫执政。先是东门氏,紧接着是三桓。不久,三桓的家臣又纷纷起来,效法主子“犯上作乱”了。
难道分封制就能保一境太平无事了吗?lz难道忘了“陪臣执国命”的历史?难道忘了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三桓制鲁吗?诸侯势大则蔑视天子,家臣势大就蔑视诸侯,家臣的家臣势大,陪臣就执掌国命,哪里来的太平盛世呢?
然而在众多让人扼腕叹息的故事下,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却让人大跌眼镜:卫国虽然内乱不断,君主昏庸,但却是春秋诸侯中最命长的一个侯国。在鲁国三桓、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等政权交替时有耳闻的背景之下依然屹立不倒,连NB如秦始皇也奈何不了他,就这样从春秋活到战国,再从战国活到大秦,一直活到秦二世才灭亡,“秦二世废卫君角为庶人”。
鲁国三桓、三家分晋、田姓代齐,说明中国新型封建阶层开始战胜落寞的贵族阶层,战国时期中国开始向封建社会过度,直到秦统一全国,中国完全进入封建社会。
春秋和战国是以什么为分割的?春秋战国是以三家分晋为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就是从这里开始记史。
收起
东周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前256年被秦所灭为止,共传25王,前后经历了515年。
东周实际上分为两个时期,以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到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为春秋时期;因孔子改编的鲁史《春秋》而得名,其特点是天下权力重心由天子下移到诸侯;周元王元年到东周灭亡(公元前256年)35年后的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21年)为战国时期。因西汉刘向所编《战国策》一书而得名,其...
全部展开
东周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前256年被秦所灭为止,共传25王,前后经历了515年。
东周实际上分为两个时期,以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到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为春秋时期;因孔子改编的鲁史《春秋》而得名,其特点是天下权力重心由天子下移到诸侯;周元王元年到东周灭亡(公元前256年)35年后的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21年)为战国时期。因西汉刘向所编《战国策》一书而得名,其特点是权力重心继续下移,由诸侯而卿大夫而士,布衣即平民阶层兴起。 春秋时期,是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而战国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
西周时期,周王保持着"天下宗主"的威权,可禁止诸侯国之间互相攻击或兼并。平王东迁以后,周王室的地位一落千丈,"天下共主"已徒具虚名,再没有控制诸侯的力量,由此历史也开始了一个列国纷争的大动荡、大分裂时期。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被称为蛮夷戎狄的民族在中原文化的影响或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很快赶了上来。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有的强大起来,有的衰落下去。于是,诸侯国互相兼并,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诸侯林立的情况,严重束缚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平王东迁以后,西土为秦国所有。它吞并了周围的一些戎族部落或国家,成了西方强国。在今山西的晋国,山东的齐、鲁,湖北的楚国,北京与河北北部的燕国,以及稍后于长江下游崛起的吴、越等国,都在吞并了周围一些小国之后,强大起来,成了大国。于是,在历史上展开了一幕幕大国争霸的激烈场面。
首先建立霸业的是齐桓公。他任用管仲,改革内政,使国力强盛。又用管仲的谋略,以"尊王攘夷"为号召,联合燕国打败了北戎;联合其它国家制止了狄人的侵扰,"存邢救卫";公元前656年,齐国与鲁、宋、郑、陈、卫、许、曹诸国联军侵蔡伐楚,观兵召陵,责问楚为何不向周王纳贡。楚的国力也很强盛,连年攻郑。但见齐桓公来势凶猛,为保存实力,许和而罢。以后,齐桓公又多次大会诸侯,周王也派人参加会盟,加以犒劳。齐桓公成了中原霸主。
齐国称霸中原时,楚国向东扩充势力。齐桓公死后,齐国内部发生争权斗争,国力稍衰。楚又向北发展。宋襄公想继承齐桓公霸业,与楚较量,结果把性命都丢了。齐国称霸时的盟国鲁、宋、郑、陈、蔡、许、曹、卫等国家,这时都转而成了楚的盟国。
正当楚国想称霸中原之时,晋国勃兴起来。晋文公回国后整顿内政,增强军队,也想争当霸主。这时周襄王被王子带勾结狄人赶跑,流落在外。晋文公以为是"取威定霸"的好机会,便约会诸侯,打垮王子带,把襄公送回王都,抓到了"尊王"的旗帜。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军在城濮大战,晋军打败了楚军。战后,晋文公在践土会盟诸侯,周王也来参加,册命晋文公为"侯伯"(霸主)。
晋楚争霸期间,齐秦两国雄踞东西。春秋中叶以后,楚联秦,晋联齐,仍是旗鼓相当。但争霸战争加剧了各国内部的矛盾,于是出现了结束争霸的"弭兵"。公元前579年,宋国约合晋楚订了盟约:彼此不相加兵,信使往来,互相救难,共同讨伐不听命的第三国。公元前575年晋楚于鄢陵大战,楚大败;公元前557年晋楚于湛阪大战,楚又败。这一期间,晋秦、晋齐之间也发生过大战,晋获胜。公元前546年,宋国再次约合晋楚"弭兵",参加的还有其它十多个国家。会上商定:中小国家此后要对晋楚同样纳贡。晋楚两国平分了霸权。
当晋、楚两国渐趋衰弱时,长江下游的吴、越却先后崛起争霸。吴王阖闾执政时,重用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和原来的楚臣伍子胥,兴兵伐楚,经五战五捷而于公元前506年直捣楚国都郢。后来其子夫差先后打败越、陈、鲁、宋、齐,成为诸侯间的盟主。越王勾践于公元前494年被夫差所败后一面卧薪尝胆,积蓄力量;一面献美女西施、郑旦于吴。经过十数年的准备,终于大破吴师,逼得夫差自杀,吴国就此灭亡。这时,春秋时代行将结束,霸政已经趋于尾声,但勾践仍率兵渡淮,与诸侯会于徐州,成为春秋末期最后一个霸主。
春秋时期,铁器已经在农业、手工业生产中使用。农业生产中使用铁锄、铁斧等。铁器坚硬、锋利,胜过木石和青铜工具。铁器的使用,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那时,也开始用牛耕地。耕作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起来。由于冶铁技术不断提高,春秋战国之交还出现了炼钢,并首先被用于铸剑等兵器制造业。吴、越、楚等国都是当时铸造名剑的地方,出现了湛卢、鱼肠、钜阙、干将、莫邪等名剑。
这一期间,一些贵族把公田化为私田,逐渐采取了新的剥削方式,让种田的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保留一部分产品。这样,奴隶主贵族转变成了封建地主,原来
概述二
概述二
春秋时期各国的兼并与斗争,促进各国、各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不同族属间的接触与融合。经过这一时期的大动荡、大改组,几百个小国逐渐归并为七个大国和它们周围的十几个小国。
到战国开始,主要的诸侯国只剩下齐、楚、燕、韩、赵、魏、秦 等七国,历史上称之为"战国七雄"。楚在南,赵在北,燕在东北,齐在东,秦在西,韩、魏在中间。在这七个大国中,沿黄河流域从西到东的三个大国——秦、魏、齐、在前期具有左右局势的力量。
从魏文侯开始至公元前四世纪中叶,是魏国独霸中原的时期。魏的强大,引起韩、赵、秦的疑虑,它们之间摩擦不断。公元前354年,赵国攻卫,魏视卫为自己的属国,于是出兵攻打赵都邯郸。赵向齐求援,齐派田忌救赵,用孙膑之计,袭击魏都大梁。时魏军虽已攻下邯郸,不得不撤军回救本国,在桂陵被齐军打败。次年,魏、韩联合,又打败齐军。公元前342年魏攻韩,韩向齐求救,齐仍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设计将魏军诱入马陵埋伏圈,齐军万箭齐发,魏国大将庞涓自杀,魏太子申被俘。这就是著名的马陵之战。由此造成了齐、魏在东方的均势。
战国时期,农民更多地使用铁农具,除了铁锄、铁斧,还有铁铲和铁犁。牛耕在这时期得到推广。铁器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推动了农田水利的兴修,比较著名的有"漳河渠"与"都江堰"。漳河渠修建于魏国,由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的县令西门豹所督修。都江堰是秦昭王时蜀郡太守李冰所建,位于四川岷江中游的灌县(今成都附近),是一个防洪、灌溉、航运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它令岷江水源源不绝地流入密布于川西平原上的千百条大小渠道,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都江堰经历代维修扩建,不断地发挥着重大效益。
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也兴盛起来。商业的繁荣还促进了货币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包括物品、黄金及铜币三种。物品货币有玉、帛之类;黄金货币如楚国郢都的爰金。但当时流行最广泛的是铜铸货币,其形式则因国而异,有贝币、布币、刀币和圜钱等等。由于圜钱应用起来较方便,货币渐渐采取钱形,"钱"就慢慢成为一般货币的通称了。
随着井田制的破坏,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逐渐为封建的土地私有制代替。贵族占有大量私田,战场上立功的将士、拥有雄厚资财的大商人,也占有大量的土地,他们成为新兴的地主。新兴的土地阶级,经济势力越来越大,他们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专政。在新兴土地阶级的推动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经历了100多年,新的封建制终于在各诸侯国确立起来。
秦国的商鞅变法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政治改革。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其主要内容有:1、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井田制,国家承认田地归私人所有,准许土地自由买卖。2、废除特权,奖励耕战。废除奴隶主贵族享受爵禄的特权。规定按军功的大小,授爵和赐给田宅。还规定,生产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限制工商业者的活动,禁止弃农经商。3、建立县制。在全国设置31个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由国家统一控制。自商鞅变法后,秦国一跃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于是向东扩展势力。先是打败了三晋,割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后又向西、南、北扩充疆土,到公元前四世纪末,其疆土之大与楚国接近。
楚国的改革不彻底,国力不强,但它幅员广大,人口众多。楚结齐抗秦,使秦国的发展大受影响。于是秦派张仪入楚,劝楚绝齐从秦,许以商于之地六百里为代价。楚怀王贪图便宜,遂与齐国破裂。当楚国派人去要地时,秦国拒不交付。楚怀王兴兵伐秦,大败而回。楚国势孤力弱,秦便东向进图中原。先是与韩、魏争斗,后与齐国争斗。公元286年,齐灭宋,使各国感到不安。秦国便约韩、赵、魏、燕国攻齐,大败齐军。燕国以乐毅为将,趁势攻下齐都临淄,攻占七十余城。齐王逃至国外,为楚所杀。齐国的强国地位从此一去不复返。由此,秦国开始了东向大发展。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即位。他任用尉缭、李斯等人,加紧统一的步伐,用金钱收买六国权臣,打乱六国的部署,连年发兵东征。经过多年的争战,从公元前230年秦国灭韩至公元前221年灭齐,东方六国先后为秦统一。从此,中国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为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收起
不要答复杂了,答到这两点就是满分:
1,田氏带齐
2,韩、赵、魏三家分晋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所以说应该是以《春秋》划分的。分割的事件就是1,田氏带齐
2,韩、赵、魏三家分晋...
全部展开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所以说应该是以《春秋》划分的。分割的事件就是1,田氏带齐
2,韩、赵、魏三家分晋
收起
你看《史记》就知道了,没时间给你解释,多看历史对你我都有号处~~
晋分裂
你去看看《大刺客》里的《豫让击衣》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