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木尔帝国的帖木儿大帝和明朝永乐皇帝,文治武功都了得,他们若开战,结果会怎样?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9 06:55:51
铁木尔帝国的帖木儿大帝和明朝永乐皇帝,文治武功都了得,他们若开战,结果会怎样?
铁木尔帝国的帖木儿大帝和明朝永乐皇帝,文治武功都了得,他们若开战,结果会怎样?
铁木尔帝国的帖木儿大帝和明朝永乐皇帝,文治武功都了得,他们若开战,结果会怎样?
帖木儿帝国集中了90万军队准备攻灭明朝的,大明王朝当时的机动兵力一共才50万的,永乐皇帝朱棣刚刚打完靖难之役,夺取明朝中央政权皇帝没多久.根基不稳.此时帖木儿大帝进攻明朝,天时、地利、人和,优势胜于明朝.帖木儿能征善战,朱棣也能征善战,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帖木儿突然病逝.准备好了要对明朝发动疯狂进攻,帖木儿突然因病去世,没进攻,导致了--导致的结果是-帖木儿帝国和大明帝国的大战没有打成.之后,帖木儿的儿子继承皇位,接着明朝内部逐步为永乐帝换成自己心腹.并进行了郑和七下西洋,之后,帖木儿帝国逐渐分.这样,同属于蒙古帝国(1206~1635年,鼎盛时期在1280年,4500万平方千米土地,地跨亚洲、欧洲、非洲的人类世界历史上疆域面积最大的、空前绝后的超级大帝国,分裂出的钦察汗国,伊尔汗国,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元朝5个大帝国,之后互相兼并,察合台汗国最早亡国,被窝阔台汗国、元朝、伊尔汗国分占.后窝阔台汗国分成东、西窝阔台汗国两个独立的国家,钦察汗国发生政权更迭,重建体制,分裂出一些小国家,帖木儿在西察合台汗国内斗不息的基础上,灭亡西察合台汗国政权,逐步建立其堪与当年成吉思汗半壁蒙古帝国疆域的帖木儿大帝国--又往外延伸了领土.元朝被明朝取代,但是元朝疆域2200万平方千米,而明朝只有1100万平方千米,元朝除今明朝疆域外的1100万平方千米中,有500~700万大都属于北冰洋地广人稀的部分.因此,北元政权和明朝内部争夺皇位的燕王朱棣-北京,明都-南京-明成祖朱元璋长孙建文帝朱允文形成新的平衡而北元还略强些,因为此时还相对同一些. 之后,形成重建体制-上层日渐腐朽-走下坡路-但仍很强大-领土在中欧、东欧、北非、西亚、西伯利亚西部的钦察汗国-1400万平方千米左右-但是分裂出了一些小国或者是一些地区已经是各自为政-中央政权衰弱,靖难之役之后的大明王朝-不是地广人稀的1130万左右领土面积-但是此刻明成祖永乐帝朱棣中央政权不稳定,处于四面八方疯狂扩张-所向披靡的帖木儿帝国-1160万平方千米左右,东察合台汗国,伊尔汗国已经被帖木儿帝国所灭,但居于东南部的大约三分之一领土从伊尔汗国独立出去,开创了一个印度的大王朝.此时不多说. 主要就是钦察汗国,帖木儿帝国,大明王朝,北元政权,四个大帝国.而钦察汗国,已经远离蒙古帝国本土久远,和帖木儿帝国交锋,一战打败,退回千里之外的欧洲新首都.只剩下同样能征善战,只是主要战争在原元朝境内的永乐帝朱棣,和征讨四方,所向披靡,定要赶超成吉思汗丰功伟绩的跛脚的帖木儿大帝.
帖木儿大帝,永乐大帝,没有正面战争较量,历史遗憾,如果两人交锋,那么大明王朝还是不是中国历史的中央王朝就未必了.那么中国和世界的整个十五、十六世纪以及今天和未来的历史就都要重新改写了.)
帖木儿帝国和大明王朝,都在鼎盛时期,帖木儿帝国属于第一代,明朝属于第二代,但是帖木儿突然去世,战争没打成,随着帖木儿去世,其子无力对外扩张,帝国日渐走下坡.永乐帝,集中力量和北元政权进行战争,攻克北元蒙古高原的首都哈拉和林,这个蒙古帝国发祥地的首都.比元朝大都大三四十倍的当时世界第一大都市、城市,大火烧了整整21天才熄灭.元朝准备恢复实地,重新收复今天明朝疆域的大元王朝的计划落空了.但是明朝也并没真正赢.打了哈拉和林,只是冲掉了蒙古帝国的原来的地理上的政治中心、城市文明中心-虽然是当时世界上超级最大的城市,最繁荣的都市.但是却客观上又帮助元朝统治核心恢复了草原生活的蒙古帝国的原型.打而不死.反过来,过了几十年之后,来了个土木堡之变,分裂后的北元政权,被朝代更迭后,俘虏了明英宗,明朝也走下坡道.
北元、明朝,相互纠缠了200多年,谁也没能真正把谁灭掉,只是相对明朝占优势、上风多一点而已,但是这个多一点儿的优势,明朝如果这都没有的话,也就没有必要称其为大明王朝-中国的一个朝代的必要了.元朝为中国的一个朝代,明朝也是,但是都是蒙古帝国的一部分.只是这个蒙古帝国错综复杂的分崩离析,或者叫分裂衍化了.
帖木儿帝国在第二代之后,日渐分裂.元朝时期,隶属于元朝的越南,在明朝时期也独立了一段时间.钦察汗国也分裂成了N个独立的小国.只是离中国今天的本土很远很远了.都是现在的俄罗斯的政治文化行政中心和中欧、西欧其他国家,比如匈牙利、波兰、捷克、奥地利的领土了.
1北元并入后金,后金改称清朝,2明朝并入清朝.3钦察汗国并入俄罗斯.4帖木儿帝国分裂,一部分建立了全新的印度中央王朝,另一部分同钦察汗国、帖木儿帝国、元朝、明朝等的一部分一样,逐渐变成了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阿拉伯等中亚、西亚及南亚的小国.
帖木儿帝国的跛脚铁木尔大帝和大明王朝清君侧夺得皇位的永乐大帝,文治武功都了得,他们若开战,结果会全部改写人类历史,不止是中国历史.
如果铁木尔和朱棣开战,那么刚刚被打败的钦察汗国可能就会永远的萎缩在中东欧洲和亚洲最西北部一点儿的地方,逐渐边缘化.北元政权可能会重整政权,统一力量,卷土重来.铁木尔、朱棣,相战,必然两大超级帝国举国之力大战.
帖木儿帝国机动兵力最近90万,明成祖朱棣王朝机动兵力50万,持久战,双方也势均力敌.速战,帖木儿帝国略占优势.慢战,大明帝国略占优势.但是总体上势均力敌.况且当时北元政权尚未完全被打败.只是丢了元朝大都,元朝的首都,汉化的首都大都-今天的北京.并没有丢老祖宗的、蒙古帝国的真正大本营,虽然已经近百年不作为首都,但是却仍然可以以此为号令,以此为黄金家族至高无上荣誉和至尊的蒙古帝国首都哈拉和林,这就包括着钦察汗国、伊尔汗国、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元朝的所有“残余”力量,而这个所有的“残余”力量集结到虽然衰败,但是依然斗志旺盛的北元新首都、蒙古帝国原首都哈拉和林上,那么其总体力量,将超过帖木儿帝国和大明王朝的任何一方.
换句话说,如果帖木儿帝国和大明王朝此时大战,铁木尔和朱棣大战.那么最大的可能是两败俱伤,蒙古帝国卷土重来.或者是北元支持帖木儿,在北边打大明,帖在西边打,钦察汗国在西北面打,明朝东边背靠大海,将会被逐渐挤压,甚至亡国灭种,也有这种可能.那么大明帝国可能灭亡,帖木儿帝国也可能灭亡,北元-最大可能是全面的弱化蒙古帝国全世界影响力,虽然很有可能打赢,但是因此蒙古帝国在元朝已经汉化的“新”国土上可能还会水土不服.那么明朝灭亡.帖木儿帝国也可能因此而灭亡.北元也可能灭亡.钦察汗国也可能灭亡.那么谁会赢得胜利呢?我看是,立刻,帖木儿帝国本土变成几个新国家.大明帝国本土也变成几个新国家.北元本土也改变旗子,只不过这个最大的旗子可能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彻底崩溃.换成几个新的所谓“黄金家族”.但是已经基本完全丧失全蒙古帝国境内的影响力,只会在面积仍不小,但是绝对达不到四五千万平方千米的影响力的新的一个或几个非成吉思汗系的小蒙古帝国,主要在蒙古高原地区.
但是这些新成立的独立国家,会保持相当长久的独立,互相不进攻状态,可能是数百年.那么就不会出现之后的欧洲文艺复兴、大航海、资产阶级革命了.因为这些已经提前转移到了上述那些新成立却保持长久独立自主为国的国家之间了.整个人类世界历史,全面被改写了.亚洲成了仍然的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的中心了.
帖木儿和朱棣,势均力敌,胜负难料.
若帖木儿胜利,那么全世界将以蒙古帝国来构建,包括现在的人类历史.
若朱棣胜利,那么全世界将亚欧大陆将以明朝为核心,包括现在的亚非欧三洲的历史.
若两败俱伤,那么现在的世界将提前进入多极化时代.因为各个州上的国家都相互独立发展,也就不存在苏联、美国,其之前的欧洲主导的世界也不存在,因为德意志帝国、法兰西帝国、俄罗斯帝国、大英帝国,将会和比他们建立资本主义制定的国家还早的时候就提前在亚洲、非洲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国家名称叫什么我不得而知,但是肯定的是亚洲基本应该还是世界的中心,或者说,1500年世界~2000年世界历史是以欧洲为核心.但是如果此战两败俱伤,那么可能1500~2000~今天,就会是亚欧非三洲并列璀璨了.各自都独立发展.相对而言,非洲可能反而最强.欧、亚相对弱些.
小说家横空出世
个人认为 大明 胜
帖木儿和朱棣,势均力敌,胜负难料。
若帖木儿胜利,那么全世界将以蒙古帝国来构建,包括现在的人类历史。
若朱棣胜利,那么全世界将亚欧大陆将以明朝为核心,包括现在的亚非欧三洲的历史。
若两败俱伤,那么现在的世界将提前进入多极化时代。因为各个州上的国家都相互独立发展,也就不存在苏联、美国,其之前的欧洲主导的世界也不存在,因为德意志帝国、法兰西帝国、俄罗斯帝国、大英帝国,将会和比他...
全部展开
帖木儿和朱棣,势均力敌,胜负难料。
若帖木儿胜利,那么全世界将以蒙古帝国来构建,包括现在的人类历史。
若朱棣胜利,那么全世界将亚欧大陆将以明朝为核心,包括现在的亚非欧三洲的历史。
若两败俱伤,那么现在的世界将提前进入多极化时代。因为各个州上的国家都相互独立发展,也就不存在苏联、美国,其之前的欧洲主导的世界也不存在,因为德意志帝国、法兰西帝国、俄罗斯帝国、大英帝国,将会和比他们建立资本主义制定的国家还早的时候就提前在亚洲、非洲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国家名称叫什么我不得而知,但是肯定的是亚洲基本应该还是世界的中心,或者说,1500年世界~2000年世界历史是以欧洲为核心。但是如果此战两败俱伤,那么可能1500~2000~今天,就会是亚欧非三洲并列璀璨了。各自都独立发展。相对而言,非洲可能反而最强。欧、亚相对弱些。
收起
14世纪中叶,四大汗国除窝阔台汗国被自己的兄弟汗国吞并之外,都与后来异军突起的铁木尔帝国有过交往,并都吃尽了那个“跛子铁木尔”的苦头:西察合台汗国就是被铁木尔推翻的;东察合台汗国有五次被铁木尔帝国攻打,丧城失地,丢尽颜面;伊尔汗国被铁木尔帝国灭亡;钦察汗国的脱脱迷失汗与铁木尔原本是盟友,但后来因为争夺土地而翻脸,脱脱迷失汗攻进铁木尔帝国腹地,打败了铁木尔的次子乌马儿.沙黑,但结果被铁木尔亲率大军一...
全部展开
14世纪中叶,四大汗国除窝阔台汗国被自己的兄弟汗国吞并之外,都与后来异军突起的铁木尔帝国有过交往,并都吃尽了那个“跛子铁木尔”的苦头:西察合台汗国就是被铁木尔推翻的;东察合台汗国有五次被铁木尔帝国攻打,丧城失地,丢尽颜面;伊尔汗国被铁木尔帝国灭亡;钦察汗国的脱脱迷失汗与铁木尔原本是盟友,但后来因为争夺土地而翻脸,脱脱迷失汗攻进铁木尔帝国腹地,打败了铁木尔的次子乌马儿.沙黑,但结果被铁木尔亲率大军一连两次打得一败涂地,不但丢失了很多领地,连都城萨莱都被占领并焚掠一空。
几大汗国在当时都处于衰落期,而作为宗主国的元朝也被自己国内的农民起义弄得焦头烂额,自顾不暇,蒙古帝国被这个自称成吉思汗子孙的瘸子这么欺负,也没什么办法。可此时正在处于上升期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被铁木尔帝国弄得灰头土脸,1402年7月20曰,奥斯曼土耳其苏丹巴耶塞特一世率军与铁木尔在安卡拉以北的丘布克进行了一场决战。战斗从早上六点一直打到夜幕降临,双方投入近100万人参加战斗。巴耶塞特带来的军队是从他所征服的各族中征集的,其中艾登、门泰斯、萨鲁汉和克米安的突厥人对铁木尔十分钦佩,在军前纷纷倒戈。结果,巴耶塞特苏丹和他的一个儿子一起被俘。被关在四周有铁栏的轿中随军而行,这就是后来被夸张成“铁笼”的故事。巴耶塞特一世遭此挫折和屈辱,几个月后死于阿克谢希尔的牢中。因为此役,使得奥斯曼帝国向西的攻势退却,已经奄奄一息的拜占庭帝国得到了多生存几年的机会。
曾经打败蒙古帝国西征大军的埃及马布留克王朝因为拒绝铁木尔帝国结盟,遭到铁木尔的打击,苏丹法赖吉亲自率兵抵抗也无济于事,整个叙利亚的领土被占领,名城大马士革被焚毁。
至于已经四分五裂衰弱不堪的印度德里苏丹国就更不在话下,被铁木尔不费力的消灭。
在铁木尔帝国的建立过程中,当是所有强大的帝国无一能够迎其锋芒,三十多年的征服战争,建立了一个首都是撒马尔罕,领土从德里到大马士革,从咸海到波斯湾的大帝国。
铁木尔帝国的建立者“跛子铁木尔”被人们称作“毁灭王子”,。从兴都库什山到地中海,从北印度到叙利亚,从天山南北到南俄草原,兵锋所及,财物被洗劫,城市被破坏,工匠被带走,人民遭屠戮,甚至残忍地将尸体堆成山,人头砌成塔。灌溉工程的破坏,使一些农耕地区变成了荒原。甚至是成吉思汗当年的征服战争也没有如他这样破坏严重。然而,他所建立的铁木尔帝国的首都撒马尔罕却建设得异常华美,富丽堂皇,聚集着安哥拉毛织匠、大马士革车匠和弓矢匠、中国陶瓷匠等等当时世界上最为优秀的能工巧匠。并且工商业繁荣,中国的丝绸、陶瓷、珠宝,印度的香料,金帐汗国的毛皮,都在这里交易,使撒马尔罕成了重要的国际贸易中转地。在撒马尔罕和赫拉特的宫廷里,聚集着大批学者、诗人、画家和音乐家。《诗颂集》作者哈菲兹、哲理诗人札米、把中国画法和波斯绘画完美结合的画家毕赫札德,等等,都受到铁木尔和其子孙的礼遇。铁木尔帝国时期被誉为“帖木儿文艺复兴”、“波斯文学艺术的黄金时代”。
1336年4月8曰,充满神秘色彩的铁木尔帝国开国大帝铁木尔出生于西察合台汗国的撒马尔罕以南的渴石城附近的霍加伊尔加村。这里是蒙古巴尔拉斯部落贵族的辖区,这个部落在十四世纪韧来到卡什卡河流域居住。他们的氏族虽然还过着游牧生活,但是已经部分地开始向定居过渡,并且同河中地区其他许多氏族一样和突厥人混合,逐渐失去了自己本来的语言和风俗习惯,逐渐突厥化了。铁木尔就是巴尔拉斯之古尔康分支的酋长,察合台汗家族的四个千户之一的爱弥尔.塔剌海的儿子,铁木尔的母亲是成吉思汗的后代。铁木尔的妻子是西察合台汗国合赞汗的女儿,因此《明史》称铁木尔为元驸马,称其国为撒马尔罕国。不过,铁木尔自己是一直自称是成吉思汗的后裔。
《铁木尔帝国》中对于铁木尔的身世考证说:“铁木尔的碑铭列举他的世系,说秃蔑乃生子哈出来,哈出来生子亦儿占赤巴鲁剌,亦儿占赤巴鲁剌生子速忽赤臣,速忽赤臣生于哈剌察儿那颜,哈剌察儿那颜生于亦连吉儿,亦连吉儿生于不儿赫勒,不儿赫勒生子塔剌海,塔剌海生于铁木尔。铁木尔的直接继承人沙哈鲁。曾经广事考证,证明此世系之真。”
在从公元1360年远的十年期间,年轻的铁木尔做为中亚地区赫赫有名的雇佣军领袖,左右在众多中亚汗国之间摇摆。一开始,他曾在河间地区爱弥尔(将军)哈兹罕帐下服务,无论在战场上,还是在==中,都极有威望。
1361年,东察合台汗国家族的秃黑鲁.帖木儿汗占领了撒马尔罕和铁木尔的家乡渴石城。于是铁木尔又投奔了秃黑鲁.帖木儿,因此被任命为他家乡渴石的总督。
但是他臣服于东察合台汗的时间并不长,很快铁木尔就同反对东察合台汗的巴尔赫执政官、自己的妻兄爱弥尔.侯赛因(爱弥尔.哈兹罕之孙)的军队一起行动策划了反对东察合台汗的暴动,但是被打败,不得不离开撒马尔罕,逃入了阿富汗。
1363年,在阿富汗的铁木尔接到锡斯坦的凯雅尼王子扎兰丁.穆罕默德的请求,率领部队前往协助平息内乱。他凭借高超的指挥艺术势如破竹,迅速攻占了叛乱的7个城堡中的3个。但战事的顺利却使叛乱头目和凯难尼王子都感到铁木尔会借助平乱吞掉这个国家,于是双方议和,共同对付铁木尔。铁木尔仓促应战,集中兵力实行中央突破,成功逃离险境。但是在关键时刻,他的腿突然受了箭伤,成为终身残疾,因而得到了铁木尔.兰,也就是跛子铁木尔的绰号。
公元13**年,侯赛因和铁木尔成功地从东察合台汗手中夺回了河中地区。但是,秃黑鲁.帖木儿之子也里牙恩即位之后,为了重新夺取河中地区,又起而反对侯赛因和帖木儿。公元1365年,侯赛因和铁木尔集合军队,在阿雷锡河畔同敌军遭遇。因为战争在大雨滂沱之下进行,战马滑得站不住脚而纷纷跌倒,这次战役在历史上被称为“泥泞之战”。铁木尔和侯赛因战败,铁木尔带领部分军队过阿姆河的,成功地逃进巴尔赫。
而也里牙恩汗的军队在撒马尔罕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反击,市民们由于厌恶他的贪婪和掠夺,自发组织了“萨尔巴多尔运动”,组成了守城卫队,也里牙恩汗尽管想方设法地攻城,却也没能如愿以偿,最后只得撤退。
铁木尔很快便得到了东察合台军队从撒马尔罕撤退的消息,公元1366年初春,他与侯赛因率军回到撒马尔罕,但“萨尔巴多尔运动”的领导人们也拒绝他们入城,于是他们给萨尔巴多尔集团写信,其中宣称:“我们完全相信你们,将会比其他统治者更好地对待你们。”萨尔巴多尔的领袖们相信了这些诺言,前往铁木尔的大营,但当他们到达那里以后,统统被逮捕处死。这样,侯赛因和铁木尔极为容易的重新掌管了撒马尔罕。不过,侯赛因自任埃米尔,任命铁木尔为沙赫里夏勃兹和卡尔西的行政长官。一直以成吉思汗继承者自居的铁木尔当然不会屈居于侯赛因之下,1370年,在撒马尔罕的一次政变中,侯赛因被杀死,铁木尔成为整个河中地区的统治者。
有了自己根据地的铁木尔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了,在他的一生中,几乎与所有当时最为显赫的国家作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简直可以哀叹“苦于没有对手”了。于是,在他去世前,他把自己目光注视到了刚刚经过“靖难之役”明帝国的身上,1404年,已经69岁的铁木尔亲率八十万大军,远征明朝,但在中途便因病去世。这对于军事爱好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明朝皇帝中最为好战的明成祖也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手中也有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他与铁木尔交手,必定会相当精彩,而胜负也难以预料。不过,如果明成祖失败,狂热的伊斯兰教徒铁木尔面对中国根深蒂固的儒教传统会发生什么,也实在让人不寒而栗。
铁木尔在遗嘱中给他的子孙各留下一块封地,在他死后,他的后裔立即展开了争权夺位的血战,帝国因此四分五裂。与此同时,奥斯曼土耳其人、贾拉尔人、土库曼人在西部开始恢复失地,结果,西部地区落入了两个土库曼王朝手中:黑羊王朝(1378~1468年),据有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白羊王朝(1378~1502年),据有迪亚巴克儿、阿塞拜疆。铁木尔的后裔的控制区只限于河中、阿富汗斯坦和伊朗东部。15世纪中叶,术赤的后裔昔班率领乌兹别克游牧部落在中亚草原兴起,1500年攻占布哈拉和撒马尔罕,建立乌兹别克汗国,铁木尔帝国灭亡。
但是,铁木尔的影响并没有消失,他的五世孙巴布尔以费尔干纳为根据地力图复辟,失败后进入印度,在1526年建立了莫卧儿帝国——一个可以说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帝国,版图包括整个次大陆,具有完备行政统治,各宗教的关系以及中央与地方政权的关系较融洽,经济和文化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严格的说来,铁木尔虽然以成吉思汗后裔自居,但并不算是纯正得成吉思汗后裔,不过,如果成吉思汗地下有知,自己有这么一个继承人,也该含笑九泉了。十五世纪,术赤后裔阿不海汗建立强大的乌兹别克汗国。十五世纪末,汗国内另两个术赤后裔哈来和扎尼别两速丹带着其部落迁分裂出去,建立哈萨克汗国。统一的哈萨克民族形成。
后来又分成三个哈萨克汗国。哈萨克各部族,分布在从外蒙古杭爱山到黑海以北的哈萨克草原上。我国境内的哈萨克人主要是乃蛮部落,克烈部落。其中伊犁一带主要是乃蛮部落,乌鲁木齐一带是乃蛮和克烈混住,迁移到甘肃青海的则是克烈部落。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
明成祖朱棣生于公元1360年,死于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于1403年即皇帝位,在位二十二年。
朱棣是明成祖洪武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按照中国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朱元璋的继承人应该是长子朱标,但朱标在洪武皇帝在世时就已去世,皇位就传给了长孙朱允炆。朱允炆即位后,为了巩固自己皇帝的地位,他开始削减各位皇叔的权力,当他的举动威胁到当时镇守北平的燕王朱棣的时候,朱棣发兵南下攻打南京(当时的首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朱棣攻克南京后,朱允炆下落不明,于是朱棣在南京即位,改元永乐。
朱棣驻守北平多年,深知北平战略地位重要,于是决定迁都北平,将北平改名为北京。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了北京宫殿的建造。永乐十九年,永乐皇帝正式迁入北京。
永乐皇帝是一位颇有建树的皇帝,他奠定了大明王朝兴盛的基础。五次亲征漠北扩大了明朝的疆域,清除了元朝的残余势力。在文化方面,他命翰林院编撰有22877卷的《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资料宝库。他还派遣太监郑和六下西洋,访问了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促进了当时的经济文化交流。
虽然永乐皇帝在紫禁城内居住时间不长,但他是紫禁城的奠基人,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紫禁城可以说是他留下来的。明成祖朱棣是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一位帝王,他立有不世之功,创造了明初盛世,但他好大喜功,多疑好杀,手上沾满了鲜血。总体来说是功大于过。
朱棣十一岁就被父亲朱元璋封为燕王,并于二十一岁就番北京,当时蒙元的势力虽然已经被赶到了大草原上,但还具有相当强的军事实力,并不断骚扰明朝的北部边境。因此北京并不安宁,它是作为一个军事重镇而存在的。朱元璋将朱棣分封在北京,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代替功臣宿将掌握兵权,从而使明朝的政权更加稳固。可谁知就是这个四皇子,竟利用手中的兵权最终夺取了皇帝的位子,这是当初朱元璋无法预料到了。
朱棣在北京期间,在众多忠臣猛将的指导下,迅速成长为了一位合格的军事指挥家,并在对元朝的作战中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自己的军事实力得到了加强,在洪武末年已经成为北方最强的一镇诸侯。朱元璋去世后,皇太孙朱允文即位,年号建文。建文帝即位之初除了进行一系列的必要的改革之外,便在齐泰等人的提议下开始削番。在先后削夺了五位番王后,建文帝的矛头直指燕王朱棣。朱棣也立即采取行动,杀死了朝廷派到北京的驻守大臣,发动靖难。由于洪武时期的功臣已经被朱元璋杀戮待尽,因此朝廷只得派一些年轻将领挂帅。但由于朝廷的兵力强大,双方还是处在一个拉锯战的形势下。而此时建文帝的软弱就暴露了出来,由于它的一些列决策错误,加之朱棣直导南京策略的成功,建文四年,朱棣占领了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在群臣的“劝说”下,朱棣在南京即位,年号永乐。
永乐初年,为清除建文余党,朱棣采取了血腥的政策,“瓜蔓抄”,“杀十族”都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有个文人犯了罪,不光他的亲戚九族,而且他的朋友也要被株连处死,这就叫杀十族。当时的恐怖气氛可见一斑。太监的势力在永乐朝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许多太监都参与到了政治中来,并成为了举足轻重的人物。永乐时期的一个重大事件就是郑和下西洋。 朱棣的另一个壮举就是建造紫禁城,当时北方还不安定,随时都有战争的可能,南京距离较远,指挥不便,因此朱棣下旨建造紫禁城,准备迁都。1416年开始修建阿北京宫殿,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朱棣在文治上也颇有建树,《永乐大典》的编纂就足以证明。《永乐大典》是解缙等人组织编修的,被誉为古代类书之冠。与清代的《四库全书〉相比,《永乐大典》更具价值,因为他对古代的书集只是做了收集、整理、分类,并没有大的改动。而满清统治者编的《四库全书》对于反映民族战斗精神的作品尽量抽毁,对于不得不收录的名家名作则大肆篡改。因此《永乐大典》无愧于古代类书之冠的称号。
永乐十年以后,为打击北元蒙古残部,缓解其对明朝的威胁,朱棣开始了北征,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北征的频率越来越快。1424年7月,朱棣在第五次北征时,病逝于榆木川,在位22年,终年65岁,葬于北京昌平天寿山下的长陵。
铁木尔和朱棣如果开战,那么会深刻改写世界历史进程。
收起
个人认为明军会赢,首先元军强大是因为蒙古人民风剽悍,勇猛善战,所以蒙古军队战力十分强悍,但这也导致军队毫无纪律,内乱不断,还有政治体系很不完善,并且作为一个草原部落,经济不能保持稳定也是一个致命的弱点,元军之所以能问鼎中原是因为宋朝重文轻武,军力太弱,而明朝军队不仅战力很强,而且中原不乏大军事家,强大的战斗力再加上刁钻诡异的兵法布阵,还有中原丰裕富饶的后勤支持,所以蒙古铁骑尽管强大,想与军容严整的...
全部展开
个人认为明军会赢,首先元军强大是因为蒙古人民风剽悍,勇猛善战,所以蒙古军队战力十分强悍,但这也导致军队毫无纪律,内乱不断,还有政治体系很不完善,并且作为一个草原部落,经济不能保持稳定也是一个致命的弱点,元军之所以能问鼎中原是因为宋朝重文轻武,军力太弱,而明朝军队不仅战力很强,而且中原不乏大军事家,强大的战斗力再加上刁钻诡异的兵法布阵,还有中原丰裕富饶的后勤支持,所以蒙古铁骑尽管强大,想与军容严整的明军抗衡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收起
帖木尔1336年出生于西察合台汗国的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化蒙古贵族家庭,是成吉思汗七世女系子孙,父亲名叫塔剌海,是渴石的一名埃米尔。巴鲁剌思氏。也有学者认为成吉思汗世系之说不可信,帖木尔应是突厥人,而非蒙古人。
1362年,他在故乡附近地区进行绥靖时,被打伤成了瘸子,因此人称跛子帖木尔。其继承西察合台汗国所使用的血缘并非来自于其蒙古贵族血统,而是来自于婚姻关系,因为他将西察合台汗国后...
全部展开
帖木尔1336年出生于西察合台汗国的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化蒙古贵族家庭,是成吉思汗七世女系子孙,父亲名叫塔剌海,是渴石的一名埃米尔。巴鲁剌思氏。也有学者认为成吉思汗世系之说不可信,帖木尔应是突厥人,而非蒙古人。
1362年,他在故乡附近地区进行绥靖时,被打伤成了瘸子,因此人称跛子帖木尔。其继承西察合台汗国所使用的血缘并非来自于其蒙古贵族血统,而是来自于婚姻关系,因为他将西察合台汗国后王的公主纳为妻妾,所以又被称为驸马帖木尔。
后人所知的帖木尔的传奇历史,绝大部分来自于其家传的自传。从其出身背景与控制能力来看,至少在帖木儿父辈时,其家族势力已经支配整个渴石地区,并与西察合台王族通婚。1360年,河中地区大势底定,秃忽鲁帖木儿控制了大部分地区,并收帖木尔为参赞。但帖木尔实际上受到西察合台汗国王族两个方面的罗致,他选择投入较为弱小,但与其有姻亲关系的忽辛阵营。因其所处势力较小,这一段时期帖木尔与忽辛可说是边打边逃并储备反击的力量,其最为人所熟知的腿伤亦在此时期受创。在1364年帖木尔终于扶持忽辛成为可汗。
首先,恢复西察合台汗国的秩序与版图之后,将东察合台汗国纳入麾下。随后征服波斯、花剌子模。1393年征服伊儿汗国和阿富汗;而后北上进攻金帐汗国。但由于撒拉伯卡(今伊朗境内)发生异族叛乱,使其一改恢复蒙古帝国光荣之进军方向,将征服目标由蒙古各汗国转向周围各国。帖木尔原来希望恢复蒙古帝国的光荣,因此本来皆以各汗国为攻击目标。但在之后却发现到蒙古族不是敌人,异族较蒙古族更可能阻碍他的大业。从此以后,他师法先祖成吉思汗的屠城策略,将叛乱之撒拉伯卡屠城,他随之后入侵印度时,也维持同样的策略。最着名一战是与金帐汗国的脱脱迷失汗于昆都尔察(古比雪夫)河谷大战,彻底击败金帐汗国。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灭元朝建立明朝。明太祖要求西域各国依照元例进贡。从明洪武二十年(1388年)起,帖木尔曾多次遣使进贡。
1396年,帖木尔扣押各国使节,包括明国与土耳其使节,表示对外宣战,开始第二阶段的国土扩张。1398年南侵印度;1399年西征小亚细亚。
洪武三十年(1398年)再次扣押、虐待明朝使节。
1402年在安哥拉战役大败奥斯曼帝国,俘其苏丹拜牙(即“闪电”巴耶塞特一世),使其帝国成为了从帕米尔高原到小亚细亚、阿拉伯半岛的大帝国。他击败当时如日中天、扩张中的鄂图曼土耳其帝国,间接地保存了基督宗教文化与整个欧洲。而从小亚细亚带回的艺术家、工匠与学者,留给撒马尔罕无数无价的传世建筑,使该处在其孙兀鲁伯的经营下,成为了中亚伊斯兰文化的重心。1404年11月27日率领90万军队进攻大明,结果1405年2月18日在进军途中,在讹答剌病死,终结了其辉煌无敌的征战历史。帖木尔有四子,长子、次子早逝,三子在帖木尔逝世后不久也相继去世;帖木尔两侄子为争夺王位发生内讧,四子沙哈鲁平定内讧,继位为王。沙哈鲁一反帖木儿对明朝的的攻击政策转变为与明朝友好,在永乐十一年(1413年)恢复遣使朝贡;同年明成祖派遣中官李达、吏部验封司员外郎陈诚等9人使团出使帖木尔汗国,行报施之礼;使节团的成就之一,就是重新与帖木尔汗国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
帖木尔汗国也如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般,分裂。明朝在郑和下西洋,土木堡之便后,也开始走下坡道。
收起
谁让他们开战,谁决定结果。
关公战秦琼。
帖木儿帝国集中了90万军队准备攻灭明朝的,大明王朝当时的机动兵力一共才50万,永乐皇帝朱棣刚刚打完靖难之役,夺取明朝中央政权皇帝没多久。根基不稳。此时帖木儿大帝进攻明朝,天时、地利、人和,优势胜于明朝。...
全部展开
谁让他们开战,谁决定结果。
关公战秦琼。
帖木儿帝国集中了90万军队准备攻灭明朝的,大明王朝当时的机动兵力一共才50万,永乐皇帝朱棣刚刚打完靖难之役,夺取明朝中央政权皇帝没多久。根基不稳。此时帖木儿大帝进攻明朝,天时、地利、人和,优势胜于明朝。
收起
那还用想~明朝在那几百年后。随便就可以把它们打败。。。。。上面好几楼的 都完全不考虑装备、智慧、环境、制度、战术等等因素............明朝做刀、盾、盔甲等用什么材料?~~~元朝用什么材料?~~~~明朝用什么战术、阵型、军法制度?~~~~~元朝用什么战略技术?...
全部展开
那还用想~明朝在那几百年后。随便就可以把它们打败。。。。。上面好几楼的 都完全不考虑装备、智慧、环境、制度、战术等等因素............明朝做刀、盾、盔甲等用什么材料?~~~元朝用什么材料?~~~~明朝用什么战术、阵型、军法制度?~~~~~元朝用什么战略技术?
收起
打个平手
关公斗秦琼。
如果有相同的兵器还可以粗略比一下
有点意思 关公战秦琼
个人认为,大明得胜
如果开战,无论胜负,必将在史书中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对于当时的百姓,则无疑又是一次生灵涂炭。
单就胜负结果来说,没有发生过的,谁说都不算。现在我们可以做的,只有对双方的情况做一个分析,从而做些推测而已。如果按照孙子对胜负的考量维度,我们可以先从道、天、地、将、法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对比。
道:即民心所向。明朝刚刚从元末大乱中恢复,又经历了靖难之役,从老百姓角度来讲,是不愿意再打仗了...
全部展开
如果开战,无论胜负,必将在史书中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对于当时的百姓,则无疑又是一次生灵涂炭。
单就胜负结果来说,没有发生过的,谁说都不算。现在我们可以做的,只有对双方的情况做一个分析,从而做些推测而已。如果按照孙子对胜负的考量维度,我们可以先从道、天、地、将、法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对比。
道:即民心所向。明朝刚刚从元末大乱中恢复,又经历了靖难之役,从老百姓角度来讲,是不愿意再打仗了。明朝对于北元的战争,如果没有为汉民族雪耻的幌子,又有多少人会响应。帖木儿帝国则是灭亡西察合台汗国政权后逐步走向强大,其时民心也不稳,老百姓也不愿意再打仗。相信两者间,谁发动战争,谁将尽失民心。而其对手,则可“以义击暴”,从民心上得到拥护。
天:天时。包括季节、气候。在游牧民族马羊的繁殖期开战,对游牧民族打击最大;而在收割季节对农耕民族开战,对其创伤最大。至于气候嘛,对于战争双方互有利弊,就不多做分析了。
地:地理。对于两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来说,地形的复杂程度难分高下。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任何部队在异国他乡,地形不熟,水土不服都将是灭顶之灾。
将:双方两位最高统帅,都是沙场的好手,说谁差都有失公允。至于部将嘛,永乐帝手下那些将领大家都熟悉,就不一一评价了。帖木儿的手下介绍不多,但从帖木儿死后其帝国迅速分裂这一事实来看,手下肯定不乏良将(都是无能之辈,肯定搞不了分裂)。
法:军队的编制、管理。铁木真的骑兵曾经横行欧亚大陆,帖木儿沿袭了蒙古军队的法度,在当时应该属于领先。明王朝既然可以灭了元朝,相信其军队法度也是很合理和健全的。但是明灭的是被汉化了的元朝,元朝被汉化后,其军队的作战能力与建国初相比是否有退化就无法考证了。
综上所述,除去不可比对的因素外,基本结论是,谁侵略谁失败。
其他因素:
兵力:帖木儿帝国90万,明王朝50万。这些数据不是很重要,首先数字有很多是虚数。再者,兵不在多,能战善战的兵才是顶用的兵。
武器、科技:在永乐皇帝刚登基时,帖木儿的骑兵的战力是强于明朝的。但永乐皇帝登基十几后,特别是郑和下西洋后,明王朝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远非帖木儿帝国可以相比。
我个人认为,明朝和帖木儿帝国的未开战,可能是历史的必然。两个在当时世界最具智慧的统治者眼中,在一个和自己一样强大的对手面前,谁都不想因为轻举妄动而露出破绽,哪怕等到自己死。
翻阅历史,这两位统帅穷毕生精力都在围剿、歼灭身边的小势力,正符合孙子“善战者,胜于易胜者”和“善战者,先为不可胜,待敌之可胜”的思想。
最后,延伸着说一点。百战百胜的将军是一位好将军,但不是最好的将军。最好的将军是一战而定天下。将军如此,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也是如此。“国虽大,好战必亡。”帖木儿帝国就一代辉煌,到第二代就分裂了;永乐帝穷毕生精力打击北元,成功了又如何?即便灭了北元又如何?瓦刺、女真,之后的明王朝在这些外民族面前是如此的不堪一击,为何?
收起
蒙古骑兵是当时最高等的兵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