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如何解决财政问题明朝由于大量的出口涌入大量白银,美国有意学者研究认为当时世界三分之二的白银流入中国,但这样繁荣的贸易非但没有解决明朝财政,而且大量涌入的白银致使白银贬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9 09:06:29
明朝如何解决财政问题明朝由于大量的出口涌入大量白银,美国有意学者研究认为当时世界三分之二的白银流入中国,但这样繁荣的贸易非但没有解决明朝财政,而且大量涌入的白银致使白银贬
明朝如何解决财政问题
明朝由于大量的出口涌入大量白银,美国有意学者研究认为当时世界三分之二的白银流入中国,但这样繁荣的贸易非但没有解决明朝财政,而且大量涌入的白银致使白银贬值,而且引起通货膨胀,这是为什么,另外如何解决?
明朝如何解决财政问题明朝由于大量的出口涌入大量白银,美国有意学者研究认为当时世界三分之二的白银流入中国,但这样繁荣的贸易非但没有解决明朝财政,而且大量涌入的白银致使白银贬
货币领域供过于求,自然货币贬值.通货膨胀~.
解决么,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提高生产效率,控制白银的流通量~.
你说的不是一个时期~
明朝的对外贸易繁盛时期是在明朝的前期。也就是自朱棣登基以后。
而且,直接的对外贸易不是政府进行的,是商人自己进行的。国富民强是对的,但民富国强就不一定。商人获取暴利后,往往买田置地,成为大地主,于是土地兼并现象开始剧烈演变。
到明朝中后期,皇帝多昏庸无能,奸臣当道,国力渐衰。再加上倭寇入侵,对外贸易减少。这时期的土地兼并现象已相当严重。再加上你所说的白...
全部展开
你说的不是一个时期~
明朝的对外贸易繁盛时期是在明朝的前期。也就是自朱棣登基以后。
而且,直接的对外贸易不是政府进行的,是商人自己进行的。国富民强是对的,但民富国强就不一定。商人获取暴利后,往往买田置地,成为大地主,于是土地兼并现象开始剧烈演变。
到明朝中后期,皇帝多昏庸无能,奸臣当道,国力渐衰。再加上倭寇入侵,对外贸易减少。这时期的土地兼并现象已相当严重。再加上你所说的白银贬值,导致百姓民不聊生。
其实明朝的经济问题一直就没有解决。有小面积的改革终究没有触动根本。随着土地兼并,物价贬值的严重,明朝最后灭亡了。也就是说明朝的银子很多,但都没用对地方。要不就是昏君贪官挥霍了,要不就是大商人兼并土地用了,还有就是不值钱了,没人要了。
收起
建议阅读一下黄仁宇先生的《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这是明史Q群一次聊天记录,我后来整理下来了,你可以看看,比较详细了。
问 ;明代是不是货币政策出了问题?
李相国 明的货币是其次,是税收出问题
而税收的问题出在文官优免上面
嘉靖时把优免法和免役田一再扩大
大量的土地不纳税不出役
而江南又习惯性拖欠赋税
回复 皇庄过多
答 皇庄的危害还是次要,主要是掌握了笔...
全部展开
这是明史Q群一次聊天记录,我后来整理下来了,你可以看看,比较详细了。
问 ;明代是不是货币政策出了问题?
李相国 明的货币是其次,是税收出问题
而税收的问题出在文官优免上面
嘉靖时把优免法和免役田一再扩大
大量的土地不纳税不出役
而江南又习惯性拖欠赋税
回复 皇庄过多
答 皇庄的危害还是次要,主要是掌握了笔杆子的文官们造成的假相
让人家以为问题出在藩庄皇庄上
明代江南占了天下一大半的赋税,但是总是习惯性拖欠
而皇帝也拿他们没办法
到了清朝还玩这么一手,一个奏销案,马刀加鞭子,全老实了
问 明代主要是收农业税吧
工商税太少
答 工商税想抽也没得抽
都是官商
而农业税则主要是无地农民在出
大地主都是士绅
国家控制力还OK的时候不会有大问题,国家控制力下降了就民变不断了
明朝中期以后就没啥强力干预的货币政策了啊
问 武二十六年核天下土田,总八百五十万七千
六百二十三顷,盖骎骎无弃土矣。
弘治十五年,天下土田止四百二十二万八千五十八顷
答 这个,并不是田土真的少了
主要是两个
第一,从洪武以后,就极少有严格的全国性丈量了,弘治那个数据是照着鱼鳞册编的,户口也是一样
第二,兼并很严重
问 张居正时期量了一下
答 张居正那个阻力大
而且当时折亩很普遍
明清两代,从明代中期以后,亩就不是简单的面积单位了
而是一个纳税单位而已
有大亩折小亩,有小亩报大亩,有好几亩合起来折一亩的
都是亩来计算的
朱四那时候根本没有像样子的普查过
但是丁税摊进地税,这个是明代中期开始就自发在搞的
明末大约有百分之三十几的县已经部分或者全面实行摊丁入亩了
明代中期才是太仓严重空虚,尤其嘉靖但是太仓本身只是一个调剂中转机构
并不是真正的国家金库
太仓的开支主要是京内外官其中营建费用和九边军费都不是太仓一库单独承担的,而是和地方官府以及藩王的府库共同担负的员的官俸,营建费用,以及九边军费中的相关部分
问 嘉靖二年,御史黎贯言:“国初夏秋二税,麦四百七十馀万石,今少九万;
米二千四百七十馀万石,今少二百五十馀万
答 这个是当然的,国初又不用田租折银的
纯实物税收,当然看起来多了
嘉靖那时候金花银一百万两不算,还有四百万两的正常田租折银
然后才是二千六七百万石的税粮
正德嘉靖那时候早就开始田租折银了
每年都有四百万左右的定额折银
嘉靖以后有啥特别值得一提的货币政策么
回复 铸钱
答 明代在万历之前铸钱数目一直非常少
回复 我记得雍正年间也发生过
答 相比其他朝代
后面铸再多也补不回来
就算加上万历,总铸钱数也不过等于宋代一个皇帝手里的铸钱数
问 成色啊
嘉靖之前几十年都没铸钱了
之后好歹还铸了些钱
从宣德以后就没真正开炉铸钱过,嘉靖才会提出补铸历朝钱的计划
嘉靖手里,本来有个计划,把之前几个皇帝的钱都补铸起来
回复 弘治十六年开始铸造过弘治钱
答 最后只铸了样钱
数目极少,聊胜于无
宣德以后几十年间国家铸的钱聊胜于无
回复 这个我没有专门研究过
我就看了下明史
而且解决财政
铸钱都是小
而嘉靖是大
成色增加了
搞的大家都要新钱
答 铁钱和铜钱一直都不是明代的主导货币
所以钱法在明代财政上发挥的作用远远小于宋代
回复 请你详细地讲一下好吗
因为现在的财政政策
货币调整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答 题目很大,但是就记住一点,明代铸钱数目很少
所以钱法在财政上发挥的作用相对宋代而言很小
回复 如果是这样
比清朝也小的多
答 明代中央财政支出,最迟到正统朝,就是用银结算的了
问 但是民间呢?
答 民间到嘉靖以后也是用银为主
钱是辅币
问 嘉靖之前呢 是不是嘉靖的新钱缘故
答 不是
是因为白银流入积累到一定数目了
问 民间在嘉靖之前是以什么为主要货币
答 钱、钞、银并用
当时银子还没有后世那么多,也就没有后来那么明显的主导地位
回复 嘉靖后
我知道是以银子
但是那是那个时候大家都只要新钱
后来出台了个兑换政策
而且嘉靖开始
国家的财政就透支
答 国家财政最迟到成化年间就是年年透支的
所以我个人才感觉货币政策是不是在中间发挥了什么作用
这个透支指的是太仓库透支
因为户部直接管理和经手的就是太仓
问 嗣后,京边岁用,多者过五百万,少者亦三百馀万,岁入不能充岁出之半
答 这个是在嘉靖时期
要说货币政策,还是那句话,请记得,明代铸钱数目极少
嘉靖三十年后
问 不讨论这个话题了
搞的我翻明史都搞不赢
不翻又记不住详细的数据
答 岁入不能充岁出之半?嘉靖年间太仓额入银数是二百一十二万余两
还有内承运库不算
而且一直到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户部老库还有存银一百一十六万两
老库的一百二十万两是太仓的基本储备
嘉靖三十年之后花钱多,一个是嘉靖给自己修墓,再一个则是边警不断
北边的蒙古,南边的倭寇,压力和开销都极大
收起
钱多了当然不值钱。如何解决嘛,想方设法在老百姓那里剥削呀!不然怎么会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