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最大做过什么官这么说,苏轼最大官还没有苏辙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4 20:32:18
苏轼最大做过什么官这么说,苏轼最大官还没有苏辙大.
苏轼最大做过什么官
这么说,苏轼最大官还没有苏辙大.
苏轼最大做过什么官这么说,苏轼最大官还没有苏辙大.
翰林学士知制诰,这才是实职.
吏部尚书在宋朝是虚职,仅表示官员的资历,和官职大小没关,苏轼当时是带吏部尚书衔而实际任职是地方太守,类似于今天的享受正部级待遇的地级市市委书记;而翰林学士知制诰则类似于今天的中央办公厅主任,显然从官职的大小上讲翰林学士知制诰才是苏轼一生中最大的官,别人都称他苏学士,没人叫他苏尚书就是这个道理.
礼部尚书.
大学士
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 这些官职虽然品级不很高,确实皇上跟前的人物,起草诏书啥的
苏轼
(1037~1101)
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生平
与思想嘉佑元年(1056),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辙中同榜进士,深受主考欧阳修赏识。嘉佑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其...
全部展开
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 这些官职虽然品级不很高,确实皇上跟前的人物,起草诏书啥的
苏轼
(1037~1101)
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生平
与思想嘉佑元年(1056),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辙中同榜进士,深受主考欧阳修赏识。嘉佑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其父苏洵于汴京病故,他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初还朝任职。因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他因所谓以诗文诽谤朝廷的罪行下狱。侥幸被释后,谪贬黄州。元佑元年(1086),旧党执政。苏轼被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但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元佑四年,出知杭州。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请求外任,先后被派知颍州、扬州、定州。这期间,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进行某些兴革。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贬斥元佑旧臣,苏轼被一贬再贬,由英州(今广东英德)、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直到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死于常州。苏轼在儒学体系的基础上濡染佛老,他把儒、佛、老三家哲学结合起来,各家思想对他几乎都有吸引力。他早年具有儒家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有志改革北宋的萎靡的积习。佛老思想一方面帮助他观察问题比较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主义又有严重的逃避现实的消极作用。这种人生思想和生活态度,在他的创作中都有明显的反映。苏轼在政治道路上是坎坷的。由于他主张改革但不赞成王安石变法,因而既与变法派发生矛盾,又同维持现状的保守派有所上苏轼为人表里澄澈,讲究风节操守,这就使他既不见容于元丰,又不得志于元佑,更受摧折于绍圣。然而这正好有利于他加深阅历,扩大视野,使他在文学上获得很大的成功。
收起
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嘉佑八年(1023-1064)
1036年 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苏轼降生
1054年 娶王弗
1057年 中进士,母丧,服孝(1057.4-1059.6)
1059年 举家前往京都
1061年 任凤翔判官
英宗治平元年——四年(1064-1068)
1064年 任职史馆
1065年 妻丧
1066 父丧;服孝...
全部展开
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嘉佑八年(1023-1064)
1036年 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苏轼降生
1054年 娶王弗
1057年 中进士,母丧,服孝(1057.4-1059.6)
1059年 举家前往京都
1061年 任凤翔判官
英宗治平元年——四年(1064-1068)
1064年 任职史馆
1065年 妻丧
1066 父丧;服孝(1066.4-1068.7)
神宗熙宁元年——元丰八年(1068-1086)
1068年 娶王闰之
1069年 返京;任职史馆
1071年 任告监管;任杭州通判
1074年 任密州太守
1076年 任徐州太守
1079年任湖州太守;入狱
1080年 谪居黄州
1084年 往常州
1085年 往登州;任登州太守;往京都;任中书舍人
哲宗(1086-1100)元佑年间太后执政(1085-1093)
1086年 以翰林学士知制诰
1089年 任杭州太守兼浙西总督
1091年 任吏部尚书;往京都;任颍州太守
1092年 任扬州太守;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1093年 妻丧;太后逝世;调定州太守;河北军区司令
1094年 往惠州贬所;谪居惠州
1097年 往海南;谪居海南儋州
徽宗(1101-1126)太后执政(1100)
1101 北返;往常州;逝世
1126 北宋亡
最大的就是吏部尚书了~~
收起
【苏轼生平年表】
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嘉佑八年(1023-1064)
1036年 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苏轼降生
1054年 娶王弗
1057年 中进士,母丧,服孝(1057.4-1059.6)
1059年 举家前往京都
1061年 任凤翔判官
英宗治平元年——四年(1064-1068)
1064年 任职史馆
1065年 妻丧
全部展开
【苏轼生平年表】
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嘉佑八年(1023-1064)
1036年 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苏轼降生
1054年 娶王弗
1057年 中进士,母丧,服孝(1057.4-1059.6)
1059年 举家前往京都
1061年 任凤翔判官
英宗治平元年——四年(1064-1068)
1064年 任职史馆
1065年 妻丧
1066 父丧;服孝(1066.4-1068.7)
神宗熙宁元年——元丰八年(1068-1086)
1068年 娶王闰之
1069年 返京;任职史馆
1071年 任告监管;任杭州通判
1074年 任密州太守
1076年 任徐州太守
1079年任湖州太守;入狱
1080年 谪居黄州
1084年 往常州
1085年 往登州;任登州太守;往京都;任中书舍人
哲宗(1086-1100)元佑年间太后执政(1085-1093)
1086年 以翰林学士知制诰
1089年 任杭州太守兼浙西军区司令
1091年 任吏部尚书;往京都;任颍州太守
1092年 任扬州太守;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1093年 妻丧;太后逝世;调定州太守;河北军区司令
1094年 往惠州贬所;谪居惠州
1097年 往海南;谪居海南儋州
徽宗(1101-1126)太后执政(1100)
1101 北返;往常州;逝世
1126 北宋亡
————————————————————————————————————————————
可知最大的官做到了“吏部尚书
谢谢”
苏辙仁宗嘉佑二年(1057)与苏轼一起中进士。不久因母丧,返里服孝。嘉佑六年,又与苏轼同中制举科。当时因“奏乞养亲”,未任官职,此后曾任大名府推官。熙宁三年(1070)上书神宗,力陈法不可变,又致书王安石,激烈指责新法。熙宁五年(1072),出任河南推官。元丰二年(1079),其兄苏轼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被捕入狱。他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不准,牵连被贬,监筠州盐酒税。元丰八年,旧党当政,他被召回,任秘书省校书郎、右司谏,进为起居郎,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哲宗元佑四年(1089)权吏部尚书,出使契丹。还朝后任御史中丞。元□六年拜尚书右丞,进门下侍郎,执掌朝政。元佑八年,哲宗亲政,新法派重新得势。绍圣元年(1094),他上书反对时政,被贬官,出知汝州、袁州,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后又贬循州等地。崇宁三年(1104),苏辙在颍川定居,过田园隐逸生活,筑室曰“遗老斋”,自号“颍滨遗老”,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为事。死后追复端明殿学士,谥文定。
————————————————————————————————————————————
从这里可知在1089年任吏部尚书。但是任职不长,
但他们做到了同等的级别………………谢谢!
收起
宰相的接班人, 官名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