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出在几页,要少一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7 04:21:34
要说出在几页,要少一点要说出在几页,要少一点要说出在几页,要少一点是鲁教版还是人教版?hththh(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个球体,证据有:①海边看远方来船;②月食时,投在月球

要说出在几页,要少一点
要说出在几页,要少一点

要说出在几页,要少一点
是鲁教版还是人教版?

hththh

(一)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个球体,证据有:①海边看远方来船;②月食时,投在月球上地球的影子是圆的(七上P3-4“活动1”);③站得高,看得远;④麦哲伦的首次环球航行;⑤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个漫长的过程,(2)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地球的运动
(1)地球自转、...

全部展开

(一)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个球体,证据有:①海边看远方来船;②月食时,投在月球上地球的影子是圆的(七上P3-4“活动1”);③站得高,看得远;④麦哲伦的首次环球航行;⑤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个漫长的过程,(2)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地球的运动
(1)地球自转、公转的区别: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概念
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
地球绕着太阳不停的转动

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旋转周期
24小时(1天)
1年

旋转中心
地轴
太阳

旋转轨道
(无)
椭圆形

(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地方时的差异(偏东地的时刻比偏西地的时间早);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五带的形成和四季的变化
热带(23.5°N~23.5°S)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寒带(南北纬度66.5°~南北纬90°)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温带(南北纬23.5°~南北纬66.5°)既没有阳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的四季变化明显,
日期
阳光直射点位置
昼夜情况
季节

北半球
南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3月21日(春分)
赤道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春季
秋季

6月22日(夏至)
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昼短夜长
夏季
冬季

9月23日(秋分)
赤道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秋季
春季

12月22日(冬至)
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
昼长夜短
冬季
夏季

(3)不同季节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是不同的:冬季: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是一年中最短的;夏季: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是一年中最长的;春、秋季: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比冬季长,比夏季短相3、地球仪(七上P4图1.5,是个正球体)
(1)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及其划分:
经线与纬线

纬线
经线

概念
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方向
指示东西
指示南北

形状
一个圆(除南北极点外)
一个半圆

长度
不相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其余纬线的长度从中间赤道分别向北向南递减,到南北极缩小为点
全部相等

平行
平行,不相交
不平行,所有经线都交于北极、南极点

中心
赤道
本初子午线

经度与纬度

纬度
经度

起点
赤道(0°纬线)
本初子午线(0°经线)

变化
规律
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增的,且纬度沿赤道呈两边对称
由0°经线向西和向东逐渐增大到180°经线,且经度沿0°经线两边对称。

最大
度数
90°(南极90°S、北极90°N)
180°经线

表示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做南纬,用字母“S”表示
0°经线以东称为东经,用字母“E”来表示;0°经线以西称为西经,用字母“W”来表示

划分
半球
赤道划分南北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西经20°和东经160°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为界来划分东西半球:西经20°以西到东经160°是西半球,西经20°以东到东经160°是东半球

(2)认识赤道、两极与地轴:七上P5的图1.7
(3)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在经纬网的地图上读出某点的经纬度(一般数字从上往下变小,说明是北纬,数字从上往下变大,说明是南纬;数字从左到右变小,说明是西经,数字从左到右变大,说明是东经),再判断该点的半球位置(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和所属的高、中、低纬度
(二)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注记(七上P13图1.22)
(1)掌握地图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的基本运用方法:
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内容的关系:地图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的比例尺小;范围小,内容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大。比例尺(分数)大小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七上P20正文第一段和P23活动“3(1)”)
地图方向的运用:七上P14正文第二段
图例和注记:七上P14的正文最后一段和图1.24
(2)会运用地图判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判别地图上的方向:(1)根据指向标定方向;(2)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3)没有指向标,没有经纬线,则根据默认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量算距离:先用直尺量出图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然后根据地图比例尺,运用公式: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得出答案
海拔和相对高度:七上P16的正文第二段和图1.27
2、地形图的判读
(1)海拔和相对高度:七上P16的正文第二段和图1.27
(2)等高线地形图的原理:用来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陡;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缓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的起伏和山峰、山脊、山谷等: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凹入;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较低部分;陡崖:几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山顶:等高线呈封闭的圆圈,中间海拔高,四周海拔低。(七上P16图1.29)
(4)五种基本地形特征: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七上P17的“活动1”和图1.30,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广阔;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山地:海拔较高,起伏大,坡度陡;丘陵:起伏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盆地:周围高,中间低)
(5)电子地图、遥感图像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七上P20正文第二段和图1.34
相关习题在《能力自测》P14第4题、P16第29题、P18第7题、P21第38题、P25第8、13、16、19题、P26第21题、P64第3、9题、P65第15-16题、P66-67第26-28题、P67第39题、P68第43题
(三)陆地和海洋
1、大洲和大洋
(1)全球海洋陆地所占比例: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海陆分布特点: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无论怎么划分,地球上任何两个相等大小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括:详见七上P28图2.5和P29正文部分和图2.6
七大洲(按照面积大小排列顺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四大洋(按照面积大小排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亚洲和欧洲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和非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北美洲和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2、海陆变迁
(1)“沧海”和“桑田”会相互变化的,说明海陆会变迁:七上P33“活动”
(2)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七上P37图2.19);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南极洲板块跨的经度最广
(3)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以及与全球火山地震活动的关系:
板块拉张,地表出现裂谷,如东非大裂谷;板块继续拉张下去,大陆解体,出现新的海洋,如红海;随着板块的继续拉张,新的大洋形成,如大西洋(七上P35图2.15);海洋继续会扩大,但到了一定程度,海洋面积就可能缩小,板块之间就出现了挤压。
板块挤压,大陆和大陆就慢慢靠近,海洋面积缩小,如地中海;随着挤压的继续进行,大陆之间越来越靠近,地表开始隆起,出现山脉,如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海洋最后就消失了。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集中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上。
七年级 第二部分 天气与气候
1、天气与气候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概念
特点 

天气
某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变化
多变、不稳定

气候
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相对稳定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够看懂天气图、卫星云图:七上P46-47“活动1-2”;天气预报包括一日内的阴晴、风、气温和降水,详见:七上P45图3.4
(3)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详见:七上P48正文部分
2、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1)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气温由低纬度(赤道)地区向高纬度(两极)地区逐渐降低;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地形
(2)阅读与分析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影响降水量分布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七上P51“活动2”和P55“活动2”
气温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七上P50“活动”;气温变化情况:七上P51图3.12和图3.13
降水量柱状图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详见:七上P55正文部分和图3.19
3、主要气候类型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区:七上P58图3.23
气候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气候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附近地区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两侧
终年高温,一年降水分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
亚洲的东南部和南部
终年高温、一年降水分旱、雨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部和中部
终年高温干燥

亚热带季风、非季风性湿润气候
在南北纬30º——40º的大陆东岸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地中海气候
分布在南北纬30º——40º的大陆西岸,以欧洲地中海地区最为典型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在中纬度的大陆西岸
全年温和湿润

温带季风气候
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大陆东部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欧大陆、北美大陆的内部地区
夏季温和,冬季寒冷,全年降水较少

寒带气候
北极圈附近大陆及其岛屿,格陵兰岛、南极大陆
终年寒冷干燥

高原山地气候
世界上的高山、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美洲西部山区等地

收起

自己翻书,总结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