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统治者,士大夫,老百姓为什么都认同息讼,无讼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2 15:00:21
材料一中,统治者,士大夫,老百姓为什么都认同息讼,无讼材料一中,统治者,士大夫,老百姓为什么都认同息讼,无讼材料一中,统治者,士大夫,老百姓为什么都认同息讼,无讼(1)对于统治者来说,“息讼”、“无讼

材料一中,统治者,士大夫,老百姓为什么都认同息讼,无讼
材料一中,统治者,士大夫,老百姓为什么都认同息讼,无讼

材料一中,统治者,士大夫,老百姓为什么都认同息讼,无讼
(1)对于统治者来说,“息讼”、 “无讼”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巩固政权;士大夫信奉儒家思想,重义轻利,以 “和为贵” ;农业社会和宗法关系使老百姓个体意识、私有财产观念淡薄,人治社会法律稳定性差,官员腐败,诉讼成本高.(6分) (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2)宋代以来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繁荣,明清时期,江南部分地区资本主义萌芽,民事诉讼日多;社会各阶层个体意识与私有 财产观念的觉醒.(6分)
(3)条件:(4 分,任答二点)
1、经济条件:商品经济,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
2、思想条件:崇尚法治的文化传统,自由、平等、人权、法治等价值观念的广泛传播
3、政治条件: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
4、“法学”和作为一个阶层的“法律家”群体形成
自身发展的需要:(6分)鸦片战争后,中国小农经济逐渐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中外交往的日益频繁,保护华商经济利益;预备立宪、辛亥革命等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西方法律观念的传播,中国人民人权意识的觉醒等(6分) (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外力逼迫的结果:(6分)鸦片战争后,外国列强为维护扩大其经济利益,逼迫清政府修改律法;“领事裁判权”侵犯了中国的司法主权,清政府要收回主权,就只好修改律法;中西法律观念严重对立.
(4)中国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