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废除井田制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5 08:59:21
谁废除井田制
谁废除井田制
谁废除井田制
(一)井田制核心内容 及运作情况
关于井田,最早最具有权威性的追述者是孟子.根据他的追述,井田制的大致有如下内容:“夏后代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彻者,彻也;助者,籍也.……《诗》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惟助为有公田.由此观之,虽周亦助也.……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所以以别野人也.”(《孟子·滕文公上》)
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井田制的组织形式及领主与农奴 权利义务关系的基本框架.
1、“公田”和“私田” 的划分和结合是井田制的组织形式.与欧洲庄园制不同,中国的划分方法不是分割成狭长的条形,而是比较整齐的划成方形,公田居中,私田围绕在四周,形如井字,所以叫做井田 .无论公田私田,均有固定疆界,不许紊乱.在私田的分配上,实行计口授田 ,按劳动力平均分配使用.
2、无偿地耕种公田,而且“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这是农奴的首要义务.井田制实行的是劳役地租制,“同封建等级制的上层结构一样,佃农和地产拥有者的所有权,是一种土地占有权的有条件的转让,用来交换各种劳役、实物产品和货币给付,……其中,劳役是农奴和自由劳动者对领主义务的主要部分.” 换句话说,获份地的农奴,要以“同养公田”来服无偿劳役,这是享受私田权利的对价.
3、在产品的分配上,“公田收入归公,私田收入归私,此制度之最要义” .农夫耕种“我私”的收入,除了一部分以贡赋的形式献给领主外,其余归自己所有.农夫靠“我私”的收入来维持生活和自身的再生产.
4、公田与私田还反映出井田制度披着“农村公社”的色彩,村落外的森林、牧场、荒地属于村落公有.领主对土地的产权是不完全的所有权.领主是不能随意转让土地的,即所谓“田里不鬻”(《礼记·王制》).
另外,井田的耕种实行三田轮耕制 .
(二)井田制衰亡的历史过程
井田制从衰落至消失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西周中叶以后,井田制就逐步暴露了其内在的矛盾而被一步步的改革和抛弃.井田制衰落的核心是公田制度的衰落;但公田制度并不是土地私有发展便即刻消退的,而是一步一步被抛弃.而且,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井田制在各国的变化也不是同步的.大体上,其衰亡大致经历了这么几个过程 :
1、实物地租的开始实行.
公元前770年,周宣王宣布在其直接控制的邦国内“不籍千亩”.公田和私田,一律“彻田为粮”.开始由劳役地租向实物地租转变.
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和管仲实施“相地而衰征”.
2、实物地租成为普遍的地租制度,公田被分割,私田正式纳入征税范畴.
公元前645年,晋国“作爰田,作州兵”,划公田为私田,分赐有功之臣.
公元前594年,鲁宣公“初税亩” ,履亩而税.
公元前408年,秦简公“初租禾”,实行实物地租,废止劳役地租.
3、土地分配制度和耕种制度的改变.
“制辕田”,将“爰田而居”的定期分配制改为“自爰其处”的长期占有制.这种长期占有是私有化过程非常重要的一步.
4、井田制的彻底废除.
公元前359年和350年,商鞅在秦的两度改革 ,“终于在中国历史上比较完整的从法权方面废除了井田制度——农村公社或其次生形态田土形式的正式废除” .古老的“田里不鬻”的政策从此废除了.土地自由买卖合法化,私人的土地所有权正式从制度上建立.
(三)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
井田制度崩溃之后,土地私有产权继之而起,其主要标志就是“土地变成了商品,它和其它普通商品一样,买卖都是完全自由的” ,也即是说土地所有者对土地享有了完全的所有权,“田里不鬻”被废除.地主对土地的处分权(特别是转让权)再也没有任何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