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方面好的做法有哪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7 01:44:12
在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方面好的做法有哪些
在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方面好的做法有哪些
在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方面好的做法有哪些
现在的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是:学生面对生活现象、数学情境,不会注意、不去观察、不去思考,没有联想,更谈不上探究.“熟视无睹”,缺少一种问题意识,就是面对单一的、显性的问题也不爱思考,呈现套用题型的现象.不知每步计算的目的是什么,一遇到现实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却无从下手,不知如何有效解决,更谈不上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数学课程标准》在“解决问题”的课程目标中对“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我们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教研探讨,也找到了一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所谓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研究的心理状态.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创设有效情境,让学生“有问”.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有价值的生活情境,或问题情境让学生“有问”.如:创设悬念式的问题情境.小明今年十二岁了,可是只过了4个生日,为什么?;质疑式的问题情境.“这道题小明这样做对吗?”矛盾式的问题情境.1/3=1/3,大杯牛奶的1/3等于小杯的1/3吗?开放式的问题情境.这道题还有其他解法吗?等等,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生疑,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让学生感到问题无处不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习惯.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象,用数学的思维分析问题.
2、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乐问”.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中国当代教育家李烈也说:“教师要改变观念,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这是教师肩负的责任之一,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以往的教师总爱以“讲”为主,喜欢“一言堂”,学生经常出现有疑不敢问的情况,学习十分的被动,违背了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领者的课标精神.所以,我们应改变观念,转化角色,在教学中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同时要设法保护学生发问的积极性.一个班有几十个学生,由于学生个性之间的差异,所提的问题可能五花八门、良莠不齐,有的问题质量好、价值高,有些问题的质量一般,价值不大,但不管怎样,这些都是学生脑力劳动的成果,理应得到尊重.因此教师要善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善待提出问题的学生,有价值的问题要引导学生认真探究解法,没有价值的问题要区别对待,采取妥善的方法给予处理,从而保护、鼓励学生发问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对学习后进生,更要“高看一眼”,切不可对他们有丝毫鄙夷神态和挖苦语言,也不可对他们的问题置若罔闻、敷衍搪塞,以免挫伤发问者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实践也证明,只有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要对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负责,要想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就要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3、适时评价引领,让学生“善问”
由于学生存在知识、经验、语言等障碍,或限于思维发展的水平,经常提问不得要领,浮于表面,缺乏深度.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适时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激励、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巩固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上,加以点拨、引导学生学会怎样提出问题,就能提高学生的发问水平.
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有“问题”, 学生“有问题”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他们的思维就会为解决某一具体的实际局部问题而启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选择适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有问、敢问、乐问、善问,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二、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且还要引领组织学生经历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这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现实中每一个实际问题,都需要通过一系列步骤才能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怎样算,并安排他们怎样去算,也不能把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展示给学生看清楚,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组织有序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活动,主动的进行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1、明确问题,收集、整理、筛选数学信息
明确问题,就是要让学生理解问题.知道要让我们探求的对象是什么?然后根据这个目标有目的、有层次的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获取、去分析、去整理、去筛选有关的数学信息.比较有效的做法就是引导学生抓住情境中的关键字、词、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去描述、去理解,弄清问题的指向和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比如:2个小朋友买了8本笔记本,每本4元,一共需要多少元?先让学生弄清问题一共需要多少元的意思,然后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条件?带着这个问题去分析、筛选信息,就很容易找到方向,把“2个小朋友”这个无关的信息排除掉,不受其影响.
2、利用转化思想,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数学相对来说是一门比较抽象,比较讲求思维逻辑的学科,有很多问题,学生台一时难以理解,很难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常常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能利用转化的思想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能激起他们探寻解决问题方法的积极性,常见的策略有:
①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通常一个复杂的问题是有许多子问题组成,如果我们通过分析引领学生分解,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一个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式的子问题.然后让学生拾阶而上,就很容易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了.如三年级下册求“一辆洒水车,每分行60米,洒水车宽度是8米,9分钟能洒水多少平方米?”
如果分解成①洒水车洒水后的留下的图形是什么?②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多少?长怎样求?等子问题,学生就很容易理清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了.
②深奥的问题通俗化:有些相对深奥的数学问题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可以转化成通俗易懂的问题,让学生去解决.这样便于学生理解,便于学生接受.如小明每天沿着一个长100米,宽50米的长方形操场跑4圈,一共跑了多少米?可以转化让学生明白的跑一圈就是求一个周长,跑4圈就是求4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③困难的问题容易化,即遇到一些新的有困难的问题,能不能转化成用旧知识,旧的方法来进行解决呢?如刚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引导学生能不能转化成我们已学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来进行解决.
④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就是把抽象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摆一摆等具体活动让学生在动操作中进行探索.皮亚杰说“智慧的鲜花是开在手指上的”他要求学生高度活动手指,把活动实施于数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从中探索问题,寻求结论.如教学“一位数除,商是两位数时”可以通过学生先分捆再分根的等分小棒的学具操作,在活动中探索除法法则,导出竖式计算.
⑤枯燥的问题生动化.许多数学问题显得单调、枯燥无味,如果转化成故事或游戏等形式来解决.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更容易寻求到解决问题方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如:在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设计一个魔盒,让学生随便输入一个数,魔盒就会相应的输出一个数,然后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找到数与数之间的内在规律倍的关系,引出用字母表示其中的数量关系,这样把枯燥的问题变得神秘有趣,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他们的探究心理.
3、让学生在看一看、说一说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中教师用应该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在观察中辨析、思考、探索,从中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如:20÷4=5 200÷40=5 2000÷400=5观察探索中,得出商不变的性质,另外适度的组织学生开展群体讨论,可使每个学生既输出信息,又获得信息,互相触发思维的火花,通过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拓宽了探索问题的思路,使问题辨析呈现明朗化,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周长相等的2个长方形,面积一样吗?进行讨论.
总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个重要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经验水平,进行组织,进行引导.
三、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积累知识与经验.
所谓学习反思就是让学生从一个新的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揭示问题本质,探索一般规律,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也可以说,它是一个知识小结,方法提炼的过程;是一个吸取教训,逐步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收获希望的过程.反思是一种再学习、再创造.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惘”即迷惑而没有所得,数学知识的获得,只有通过学生的反思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反思性学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对于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培养学习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