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读梧桐 读后感2010年8月1日前不少于800字谢谢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8 14:07:07
闲读梧桐 读后感2010年8月1日前不少于800字谢谢了
闲读梧桐 读后感
2010年8月1日前
不少于800字
谢谢了
闲读梧桐 读后感2010年8月1日前不少于800字谢谢了
梧桐树,落叶大乔木,一般可高达15米;树干挺直,树皮绿色,平滑,为普通的行道树及庭园绿化观赏树.
但是,梧桐在文学已成为秋天的一种象征,它代表着一种情绪,一种绵绵密密的情怀,诗人见梧桐叶落而悲秋,佳人因雨打梧桐而感伤.伤感的梧桐叶,飘飘零零,在小巷深处摇曳着暮秋的情绪;在古诗词的绝唱中摇曳着,摇曳着一抹淡淡的清愁……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是南唐后主的亡国之恨.师大名师\x1av\x02_5B9h\x05s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易安居士的愁苦心情如雨打梧桐,点点滴滴.“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在这叶叶声声中因离情哀痛一夜不眠.
“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这是清初的《广群芳谱·木谱六·桐》所言.师
由此可见,梧桐在华夏文学长河中带着浓厚的衰飒秋意,它紧扣着秋思、落寞与哀伤
研读第七段:
A.风雨中的梧桐为什么会让作者“心有戚戚焉”?(注意联系上下文)(老师通过朗读文段中的个别文句提示学生.)
a. 从眼前模糊的梧桐形象中发现了它人一样的性格;
b. 面对风雨中的梧桐,引起对亲人音容及往事的浮想,“闲读”中触动了亲情;
c. 由起初的不明白“人们为什么总是将梧桐与‘落寞’这个灰色意象联系在一起”,到“读懂了梧桐的寂寞”(其实是一种宁静虚空和从容淡泊).
B.作者看到风中的梧桐想起了外祖父,并感到两者之间“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请结合全文谈谈梧桐与外祖父的相同与不同.师大名师0{ ~ R\x0e{6o#A
相同: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都经历了“暴风”的吹打.
不同:梧桐有顺从、糊涂的一面;外祖父却缺少从容淡泊的大度.
而“读懂了梧桐的寂寞”,那这是怎样的一种寂寞呢?我们看看下文的内容.
(4) 研读第九、第十段:
A.梧桐经过一夜狂风之后的景象是怎么样的?师大名师\x17o0M/Z\x12G.R\x0eE\x18S+G\x19X
凋零了满树的生命,留存一身傲骨.
B.在作者眼中,梧桐的寂寞是什么样的一种寂寞?也就是说它内在的精神特征是什么?(不是什么?而是什么?)
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花开花落的从容淡泊的大度!
C.这种“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的精神特征更接近于我们之前提到过的哪一位文人的性格呢?
巴金.在不可逆转的政治大势面前,巴金学会了低头和服从,却不改自己的本心,不丧失为人最基本的良心.
经过一夜的暴风,作者终于也感觉到了梧桐的落寞,想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以及那个时代的人们,作者又不免感到悲哀.那文章是不是就在这样一种沉重的笔调中结束了呢?不是的,大家再看看最后一段.
3. 研读最后一段
A.文章尾段中,写轻盈欢快的红衣女孩的用意是:“风暴”过后,新生命还会充满活力.
B.写落叶似乎是为女孩“伴奏”,要表达的意思是:表现前辈对后代的托举和祝福.
C.写“阳光”洒在旧书上,意在表明:应以正义必胜的信心去看待历史的生活.
4. 最后思考一个问题:本文中,作者如何做到借物喻人,通过梧桐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对历史的感悟?(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语句)
找出物与人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其相同点与不同点的对比进行分析、总结.在描写、叙述之中添加议论、抒情,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情感.(所以,我们做散文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描写中的抒情,叙述中的议论,它们是我们理解文章深层含义的关键所在.)
的关系
世间总有很多不尽人意的事,但我们不能气馁,生活给予了我多,让我们学会了很多,就像本文的梧桐一样,只有历经沧桑才知道人间疾苦。生命总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要学会珍惜,遇到困难时要学会用自己的意志克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