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肖像作文 要真实 男的 我的朋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17:09:26
写肖像作文 要真实 男的 我的朋友
写肖像作文 要真实 男的 我的朋友
写肖像作文 要真实 男的 我的朋友
我的朋友
一提起朋友,我就会想到他:高高的个子,白白的皮肤,圆圆的脸上嵌着两道浓浓的月牙儿似的眉毛,眉毛下面长着一对调皮的大眼睛.他有一对大的出奇的耳朵,简直可以和三国时期的蜀主刘备相比.他就是我的好朋友——张皓然.
张皓然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班级里只要有那位同学遇到困难,第一时间站出来的就是他.就拿不久前的那次英语测验来说吧!老师要求我们每位同学必须要用黑色水笔答题.当我打开铅笔盒的瞬间,顿时傻了眼.糟了,黑笔忘带了.我的心“咯噔”一下,着急地寻找起来.可是,我翻遍了整个书包也没有找到水笔的踪影,怎么办?此时的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豆大的汗珠顺着额角直往下淌,泪珠在我的眼眶里不停地打转.但生性胆小的我又不敢跟老师提起.就在这时,坐在我旁边的张皓然见到我这副模样,便小声地问道:“王天成,你怎么了?””我忘带黑笔了!”我沮丧地说道.“你就用我的吧,我正好带了两支笔.”张皓然悄声说道.只见,他边说边迅速打开铅笔盒,从两支水笔里挑选了一支成色更新的送到我的手里.我连忙向他投去了感激的目光.下课了,我连忙向他道谢.而他却我握着我的手真诚地说:“不用谢!我们是朋友,就应该互相帮助,而且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帮助别人的同时也等于帮助了自己,难道不是吗?“话音刚落,周围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同学们都向小张投去赞许的目光.
朋友像一支蜡烛在黑暗中为你照亮光明,朋友向远方的船支为你护航保驾.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朋友,而我非常庆幸能有一个像张皓然这样的好朋友.
具体的 你在自己改下
成功的肖像描写是理解人物性格的一把钥匙,是透视人物内心世界的一扇窗户。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成功的范例:阿Q头上的旧毡帽,孔乙己身上的破长衫,赵七爷光滑油亮的大辫子,祥林嫂间或一轮的眼睛,无不表现了他们的身份、性格和生活际遇。可是,中学生在写作当中却很难从中吸取到精髓,往往既不能“绘其形”,更不能“传其神”。
那么,如何略作勾勒,就能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于读者面前;细加描绘,就能使人物的...
全部展开
成功的肖像描写是理解人物性格的一把钥匙,是透视人物内心世界的一扇窗户。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成功的范例:阿Q头上的旧毡帽,孔乙己身上的破长衫,赵七爷光滑油亮的大辫子,祥林嫂间或一轮的眼睛,无不表现了他们的身份、性格和生活际遇。可是,中学生在写作当中却很难从中吸取到精髓,往往既不能“绘其形”,更不能“传其神”。
那么,如何略作勾勒,就能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于读者面前;细加描绘,就能使人物的神采风貌淋漓尽致地显露出来,做到形神兼备呢?本文拟从四个方面作粗浅的尝试。
一、仔细观察,把握其“形”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对人物的肖像描写也不能仅凭主观想象,闭门造车,以致千人一面,缺乏个性。而应对人物的外貌进行细致地观察,把握特征。
客观事物原本千差万别,绝不雷同。可是,许多同学在进行肖像描写时,往往不能细致观察,而是拾人牙慧,随意套用别人的词句。孩子是甜甜的酒窝,青年男子是俊眉大眼,青年女子是苗条身材,白发老人是龙钟老态。这好吗?不可否认,某类人物有其自然的共性:从年龄上看,婴儿、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有着各自的共性;从生理上看,男人、女人以及与年龄相关的其他生理特征,也有其共性;从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处境、种族上看,它们也会表现出某些相似甚至相同的外部特征。但是,就是同一职业、性别、年龄之间,也绝不会完全相同,总会有各自区别于他人的外部特征,就是孪生兄弟之间也不例外。
因此,在描写人物肖像时,必须抓住人物外部特征,才能突出共性中的个性。例如“……生物老师踏着铃声走进我们的教室。他约三十四五岁,微胖的体形,黑里透红的皮肤,国字脸,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金边眼镜。那透过圆圆镜片的目光亲切地打量着我们。声如洪钟地说:‘高三这一年的生物课是我教你们的……希望我们合作愉快。’……”这段文字紧扣住生物老师的体形 、肤色、脸型、鼻梁以及眼镜的特征来进行肖像描写,从而使人物的形象清晰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二、用心体悟,感知其“神”
“画龙画虎难画骨”,要画出“龙虎”的“骨”来,确实很难。上文对生物老师的描写,抓住了人物的外在特征。说真的,对人物的肖像描写必须做到这一点,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写什么像什么,有的人称之为“地道”。事实上仅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我们对这段描写进行深入地分析就会发现,习作者基本上是“照相机”式的静态描写,很难透过人物的外部形态看到内在的性格、品质、经历及丰富的内心世界。
画就应该画出龙虎的“骨”来。《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中,作者对王熙凤的外貌描写,不但细腻地刻画出人物的外貌特征,而且透露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对王熙凤的肖像描写包含着服饰和容貌两个方面。服饰方面作者从头饰和服装入手,极力铺陈王熙凤集珍珠宝玉于一身的装扮,暗示了她的贪婪和俗气,从侧面反映了她内心世界的空虚。容貌方面,着重写了她那一双“三角眼”,两弯“吊梢眉”,含威不露的“粉面”,未启先笑的“丹唇”,这充分地表现了在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的刁钻、狡黠、善于机变以及表里不一的性格特点。
当然,要想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并非朝夕之功,平时就要对人物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细致观察和精心分析,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及精神世界,并能“外化”为人物的服饰和表情。
三、运用“修辞”,生动再现
要想生动、传神地再现人物的外貌,必须贴切地运用修辞,特别是比喻修辞的运用。上文对王熙凤的肖像描写正是成功运用修辞的典范。比喻修辞的运用,在细致观察,抓住人物外在特征的基础上,必须合理想象,选择适当喻体;否则,人物形象就会扭曲甚至变形。
例如:“……他有一双鹰的眼睛,能够明察秋毫,寻觅猎物,令同学们望而生畏。他有一双狼的耳朵,任何江湖上的小道消息,都能了如指掌;然后进行加工锤炼,便成为他上课大吹大擂的资本。再加上他有熊一般健壮的躯干,走起路来更是威风凛凛,耀武扬威,可以随时找人进行‘单挑’。睡觉前还要出去练习歌喉,有时半夜里还能听到他那雷鸣般的声音。真可以把他载入“狂人日记”中去……”
这段文字想象奇特,但比喻修辞运用不贴切,把老师描写成流里流气,甚至有点精神失常的人物。如再加上歪戴帽、花衣服、短匕首,岂不成了典型的地痞流氓了吗?事实上这位老师,身强体壮,目光敏锐,兴趣广泛,知识丰富,为人活泼热情。习作者似乎也能捕捉到某些特征,但写出来的肖像严重失实,失去了生活基础和人物基础,同时感情色彩也出现了严重偏差。
要克服这种情况,就必须细致观察,把握内外特征,合理想象,精心选择喻体,同时还要注意感情色彩。如果对人物是同情的、赞美的,常选用一些美好的、珍贵的、色彩鲜明的事物作喻体;是贬斥的、厌恶的,常常选用一些夸张的、丑恶的、畸形的带贬义色彩的事物作喻体。比喻修辞的恰当运用,是一种既能“绘其形”又能“传其神”的极为有效的方法。
四、避免繁冗,“动态”刻画
肖像描写,是否做到形神兼备。不能以字数多寡论,不能以面面俱到论,关键看它是否符合文章主题表达的需要,是否与文章的其他内容相得益彰。确须像《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贾宝玉肖像描写那样的“繁”,则非“繁”不足以达妙处。
但是,中学生作肖像描写,往往有许多水分,追求面面俱到,存在着滥加篇幅的现象。其实,“动人春色不须多”,只要抓住人物外部的主要特征,将人物的肖像和行状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特别是随着情节的发展、环境的改变及人物内心的变化而显露出来的人物外部的动态特征来刻画人物,就能很好地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人物的精神风貌,从而增加文章的厚度,增强人物形象的艺术魅力。
鲁迅在《祝福》中,就根据情节的发展和祥林嫂境遇的变化,紧扣她的眼睛,进行了三次肖像描写。初到鲁镇做工时“顺着眼”,表现了她安分的性格特点;丧夫失子后再到鲁镇仍是“顺着眼”,但“眼角上带些泪痕,但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眼睛这个“窗口”的变化,反映了祥林嫂命运的恶化;到最后一次,已是“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表明祥林嫂身体濒临崩溃,精神完全麻木。而只有在探问灵魂的有无时,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深刻地表明了祥林嫂在走向穷途末路的时候,仍执着于一念。作者对祥林嫂的肖像,随着情节的发展,环境的变化进行了动态的刻画,鲜明地表现了祥林嫂内心的巨大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在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的吃人本质。祥林嫂也以她独特鲜明的人物形象载入中国乃至世界文学的画廊。
当然,描写人物肖像时,做到繁简适宜,并能动态地描写出人物的外貌特征,对中学生来说,确有难度,要求也较高。但并非“难于上青天”。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很好把握人物内心细微的变化过程,把肖像描写放在全篇这个宏观背景下来考虑、来安排,这样的肖像描写不但能绘其形,而且能在动态的描写中展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肖像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只要我们平时能端正态度,认真对待,仔细观察,深入分析,精雕细琢,不断吸取,不断积累,就能逐步克服不足之处,提高自己肖像描写的能力,使之形神兼备。
收起
我的朋友——曾伟,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活像一位音乐家呢!告诉你,他还是我们长笛课同学们公认的“小小长笛家”呢!
有一次,我跟张斌去找他玩,曾伟正在练习吹长笛。他说:“你们来当听众,听我演奏长笛,行吗?”我们答应了,坐在沙发上,听着,看着。只见他左手握笛身,右手按键,脚不停地在地上打着拍子,显得那么投入,又那么富有感情。他说:“我在艺术节比赛时,一定要夺到冠...
全部展开
我的朋友——曾伟,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活像一位音乐家呢!告诉你,他还是我们长笛课同学们公认的“小小长笛家”呢!
有一次,我跟张斌去找他玩,曾伟正在练习吹长笛。他说:“你们来当听众,听我演奏长笛,行吗?”我们答应了,坐在沙发上,听着,看着。只见他左手握笛身,右手按键,脚不停地在地上打着拍子,显得那么投入,又那么富有感情。他说:“我在艺术节比赛时,一定要夺到冠军。”曾伟吹了一遍又一遍,我们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艺术节文艺汇演那天,我跑到后台,去给曾伟送冰淇淋。他说:“你吃吧,我没有时间。”我只好自己吃。我边吃边对曾伟说:“曾伟,祝你成功!”他忙说:“谢谢。”轮到曾伟上场了,他走上舞台,向观众鞠了一个躬,然后,站到扩音器前,忘情地演吹起一首曲子——《光明行》。他的演奏优美动听。观众们仔细地听着,我也入了迷,仿佛回到了抗战的岁月,跟着抗日军民浴血奋战。正当我沉浸在乐曲中时,一个高音“mi”,结束了整个曲子。顿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老师和同学都为他的出色演奏表示祝贺。
几天之后,老师宣布,曾伟获得了艺术节器乐比赛第一名。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消息,曾伟激动得眼泪夺眶而出。他知道这是自己几年来坚持苦练的结果,多年的汗水没有白流,终于为学校争了光。为此,他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啊,曾伟,我佩服你,你是我们的骄傲!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