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有关“高尚的人格”的故事.急…~3Q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4 05:06:53
求一篇,有关“高尚的人格”的故事.急…~3Q求一篇,有关“高尚的人格”的故事.急…~3Q求一篇,有关“高尚的人格”的故事.急…~3Q人格——因高尚的道德行为而美文/杨明文按:本文为应县委组织部的邀请,

求一篇,有关“高尚的人格”的故事.急…~3Q
求一篇,有关“高尚的人格”的故事.急…~3Q

求一篇,有关“高尚的人格”的故事.急…~3Q
人格——因高尚的道德行为而美 文/杨明文 按:本文为应县委组织部的邀请,于2008年5月18日给全县干部作风监督员培训所作的讲课资料. 汶川大地震,牵动了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也震撼着世界各国的人们.面对灾难,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调集了4500名空降兵前往救援.面对人民的生命,面对复杂的灾情,他们该怎么想?出发前,他们每人写了一封遗书. 4500封遗书,每一封就是一颗沉甸甸的心啊!4500封遗书,它告诉了我们什么?它充分表达了“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救灾的决心和勇气,表达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情深!近几天,通过电视画面,我们还可以看到,在救灾现场,一个个军人不怕疲劳,不怕牺牲,连续抢险的身影,让我们深深感到,共和国今天的军人,仍然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他们的可爱,在于他们用行动铸就了不朽的军魂.这就是他们的人格之美,一曲用高尚的道德行为谱写的时代之歌! 关键词:人格 道德 一 、 什么是道德? (一)道德的概念 通常情况下,我们说,某某太没有“道德”,或缺乏“道德”,就是说某某没有“德”或缺乏“德”,并不是说他没有“道”或缺乏“道”.在这里,“道德”只有“德”的意思,“道”只是一个配盘,没有了意义,用现代汉语词法上的一个术语来说,叫做“偏义复词”. 那么,“德”是什么意思呢? 1 、儒家 认为,德指内心的情感或者信念;用于人伦,则指人的本性、品德. “德”包括忠、孝、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 2 、道家 则以为所谓天地万物之自然为“道”,而各种事物所得之自然为“德”.对人而言,便是品德.宋明理学家把“德”称作是实行某种原则,有所得于心. 德和道相对应,组成道教教义的核心.老子的《道德经》中有 “德” 字四十一处,提出了“上德”、“玄德”、 “积德”等等,但是对于“德”的含义却没有具体的解释.第五十一章有:“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将“道”和“德”两者规定为“生长万物”和“畜养万物”的关系.因此,一般认为,“德者,道之功也”(韩非语);“德者,道之用也”(陆德明语);“德者,道之见也”(苏辙语).《庄子》的《天地篇》就说到:“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并称,“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存形穷生,立德明道,非至德者邪?” 3 、当代 旅美华人学者 陈鼓应在分析“德” 的概念时,认为它有三个意义:一是“道所显现于物的功能”;二是“内在于万物的道,在一切事物中表现它的属性,亦即表现它的德”;三是“道落实到人生层面时,称之为德”,即通常说的人的“德行”. 4 、《现代汉语词典》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最高尚的道德”. 在现代汉语中,与“道德”相近的词有—— 德行:道德和品行. 品行:有关道德的行为,如【品行端正】. 还有品质、品德、品性、德性等. 5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 ,“道德”是具有多样规定性的社会范畴.对于“道德”范畴的规定性,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考察和分析. 从质的规定性来看,所谓 道德 , 就是人类现实生活中,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一类社会现象. 道德属于社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范畴的 主要特征: 第一,道德用善恶标准进行判断和评价现实生活或社会生活;第二,道德依靠舆论、信念和习惯来维持. 按这个界定,道德在量上的规定,也是相当广泛的.《论语》一书中,数十次谈到“德”,《荀子》一书中也多次谈到“道德”.在这些著作中,“德”或“道德”的涵义都是多方面的.有的地方指 道德观念 或 道德意识 ,有的地方指 道德品质 ,有的地方指 道德行为 ,有的地方指 道德教育 或 道德教化 ,有的地方指 道德修养 ,有的地方指 道德境界 ,有的地方则与“礼”相通,指 道德原则 或 道德规范 .如《论语》中的下列句子: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里正》4·25)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独的,一定会有志向相同的人和他相处.” 这里的“德”就是道德修养.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雍也》6·29) 孔子说:“中庸这种道德标准,该是好极了!人们缺乏它很久了.” 这里的“德”是道德标准或道德规范.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学而》1·9) 曾子说:“要谨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诚心诚意地祭祀祖先,(这样做了)老百姓就会受到感化,他们的道德就会趋于笃厚.” 这里的“德”,就是道德品质之义.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里正》4·11) 孔子说:“君子重视、向往道德,而小人呢?总是惦记着田宅;……” 这里的“德”有道德修养、道德境界之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述而》7·3) 孔子说:“德行没有修养,学问没有讲习,听到义却不能实行,有不好的地方却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 这里的“德”是道德行为.下面这句中的“德”亦然: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颜渊》12·19)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时说:“……君子的德行好比风,小人的德行好比草,草上风吹,草定会随风而倒.”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泰伯》8·1) 孔子说:“泰伯,那可以说道德高到极点了.多次把天下让给季历,老百姓简直找不到合适的话来称赞他.” 这里的“德”是道德境界. 下面这两句中的“德”则是指道德品质: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宪问》14·4)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能说出有道理的话,但是能说出有道理的话的人不一定有道德.……”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卫灵公》15·27) 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在小事情上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以下两句中的“德”指道德原则或道德规范: 子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为政》2·3) 孔子说:“……用道德来引导他们,用礼仪来规范他们,这样他们不但知道廉耻,而且甘心情愿归服.”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子张》19·2) 子张说:“遵守道德却不能发扬光大,信念不坚定,这样的人有也可,无也可.”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来概括道德的涵义: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它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或现实生活起约束作用.它用善恶标准去判断和评价人们的行为以及现实生活(表现形式),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成天习惯来维持(存在形式).道德由经济关系所决定(制约因素),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道德观念(道德具有时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