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中生旦净末丑分别指什么?特别是“末”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5 00:34:14
京剧中生旦净末丑分别指什么?特别是“末”
京剧中生旦净末丑分别指什么?
特别是“末”
京剧中生旦净末丑分别指什么?特别是“末”
戏曲角色名称的由来,历来众说纷纭.一个比较普遍的说法是:“生、旦、净、丑”是用“反喻”取名的,这其实是个很老的传说,早在杂剧、传奇流行的时代就有了.不过,就在此说正盛时已指出其谬.如明代文学家祝枝山的《猬谈》中说:“生、净、旦、末等名,有谓反其事而称,又或托之唐庄宗,皆谬云也.生即男子,旦曰装旦色,净曰净儿,末曰末泥,孤乃官人,即其土音,何义理之有?”这就明明白白地否定了戏曲角色“反喻”的说法.
先说“生”.祝枝山说:“生即男子.”说得简单,却合情合理.先生、后生、儒生以及张生、李生等等,其中“生”的本来含义不都是对男性的称谓吗?有人可能觉得这太简单、普通了,硬要去考证其中的奥秘,结果就生发出一些牵强附会的说法.
再说“旦”.人们常想弄明白为什么舞台上的女性要称“旦”?戏剧史家周贻白认为,“旦”字系由“姐”字演变而来.顺序是先有“姐”,由“姐”讹为“妲”(宋杂剧中有《老孤遣妲》、《双卖妲》、《褴哮店休妲》,“妲”皆“姐”之讹),再由“妲”简笔为“旦”(金元院本中有《旦判孤》、《酸孤旦》,原来的《老孤遣妲》成了《老孤遣旦》)(见周贻白《中国戏曲论集》).“姐”历来是对女性的称谓,既然“旦”即“姐”之讹,那么“旦角”专演女性也就很好理解了.
再说“净”.元人柯丹丘认为“净”即“靓”之讹.他解释说:“傅粉墨献笑供诌者,粉白黛绿,古谓之靓装,今俗讹为净.”“净”用脸谱,确是粉白黛绿,符合“靓”的含义,柯丹丘的说法是可靠的.
说到“丑”,其实不用解释,无非是相对于“俊”来说的.人们不是常说“丑扮”、“俊扮”吗?“丑角”扮演的人物虽不全是坏人,但大都须在鼻梁上抹一块白粉,其形象毕竟是丑的.中国戏曲特有的表演体制是角色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个基本类型,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到宋元之际,开始创立,而到清初以后才算得是成熟.行当包含的内容比较复杂:有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地位、性格、气质等,一看就能分清形象的美丑.另外,有的行当重唱,有的重念,有的重做,有的重打,各个行当的声乐技巧、身段工架乃至化妆服饰等各种造型手段,都有一套不同程式和规则,具有鲜明的造型表现力和独特的形式.行当的划分是严格的,生旦净丑,一行有一行的程式规范.但从演员掌握和运用行当的角色说,又是灵活的,可以专上一行,也可以兼及其他.
生
生是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除净、丑以外的男性角色称为生行.按其扮演的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特征和表演特点,大致分为老生、小生、外、末、武生和娃娃生几类.
老生,扮演中年以上、性格正直刚毅的正面人物.因戴髯口,又称须生,俗称胡子生.一般重唱功,用真声,念韵白;动作造型庄重、端方.比如说京剧《空城计》中的诸葛亮、梆子《蝴蝶杯》中的田云山等.
小生,扮演青年男性.小生的表演在不同的剧种中各具特色,但也有共同之处.音色运用上有两类:一类用真声,高腔和地方小戏系统剧种多用之;一类是以假声为主、真假声结合,昆曲和皮簧系统剧种多用之.动作造型的基调是儒雅倜傥、秀逸飞动.按扮演人物的身份、性格和技术特点,又有巾生、冠生、穷生、雉尾生和武小生之分.
巾生,又称扇子生,因戴文生巾或持折扇而得名,多扮儒雅潇洒的青年书生,唱、念、做诸功并重.如昆曲《柳荫记》中的梁山伯.
冠生,是昆曲特有的行当,又分为大冠生、小冠生.大冠生实为戴髯口的小生,多扮风流的皇帝或狂放不羁的才子,如《长生殿》中的唐明皇、《彩毫记·醉写》中的李白等.小冠生又称纱帽小生,多扮春风得意的年轻新贵,如《荆钗记》中的王十朋、《白罗衫》中的徐继祖.
穷生,即扮演穷愁潦倒的落魄书生,如川剧《彩楼记》中的吕蒙正、昆曲《绣襦记》中的郑元和.
雉尾生,又叫翎子生,因常在帽盔上插两根雉尾而得名,唱、念、做、打诸功并重.如《群英会》中的周瑜、《连环记》中的吕布.
武小生,年轻的小将.如京剧《八大锤》中的陆文龙、《岳家庄》中的岳云,《九龙山》中的杨再兴.
武生,擅长武艺的人物,分长*武生和短打武生两类.长*武生扎大*、穿厚底靴,扮演大将.如京剧《挑滑车》中的高宠、《长坂坡》中的赵云等都属长*武生.短打武生常穿袍衣袍裤和薄底靴,以动作的轻捷矫健、跌打翻滚的勇猛炽烈见长.如京剧《三岔口》中的任棠惠、《十字坡》中的武松、《闹天宫》中的孙悟空都属短打武生.
旦
旦是戏曲表演中女角色的统称.按扮演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及其表演特点,大致可分为正旦、花旦、贴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七类.
正旦,主要扮演性格刚烈、举止端庄的中年或青年女性.因常穿青素褶子,故又称青衣或青衫.唱、念、做诸功兼备但重点在唱功上.如《秦香莲》中的秦香莲、《宇宙锋》中的赵艳容等.
花旦,扮演性格活泼明快或泼辣放荡的青年或中年女性,与正旦相对照.造型要求妩媚清丽、娇憨活泼,多念散白、重做功、重神采、不重唱功但要求唱腔秀丽灵巧.梆子系统剧种称小旦,如《坐楼杀惜》中的阎惜姣、《少华山》中的殷碧莲、《梵王宫》中的耶律含嫣等.
贴旦,南戏和北杂剧都有此名,是旦中的副角,意为旦之外再贴一旦,不表示性格特征.如《牡丹亭》中的春香、《占花魁》中的莘瑶琴、《翡翠园》的赵翠儿.昆山腔兼扮儿童和门子.汉剧、粤剧都有贴旦,是花旦的异称.
闺门旦,扮演少女.北杂剧有“闺怨杂剧”.清代昆山腔中,闺门旦从旦行中分化出来.如《牡丹亭》中的杜丽娘、《玉簪记》中的陈妙常、《琥珀匙》的桃佛奴等.梆子系统剧种《蝴蝶杯》中的胡凤莲、卢凤英,皮簧系统剧种《二度梅》中的陈杏元等,都属闺门旦,但分属小旦和贴旦,不另行.京剧的闺门旦早期以扮演小家碧玉为主,如《拾玉镯》中的孙玉姣、《棒打薄情郎》中的金玉奴;后吸收昆曲有大家闺秀的类型,如《凤还巢》中的程雪娥.
武旦,扮演擅长武艺的女性形象.分刀马旦和武旦两类.刀马旦重身段工架,如《扈家庄》中的扈三娘、《穆柯寨》中的穆桂英.武旦重跌扑翻打,如《十字坡》中的孙二娘.
老旦,扮演老年妇女.如京剧《杨门女将》中的佘太君、《岳母刺字》中的岳母,多重唱功;昆曲《荆钗记》中的王十朋母等,兼重做功.汉、粤、湘等剧种称老旦为夫或婆旦.
彩旦,扮演女性中的喜剧或闹剧人物,实为女丑,又作丑旦、丑婆子.常常浓妆艳抹,行为乖张,多扮滑稽风趣或*刁凶恶的人物,如《铁弓缘》中的茶婆、《朱痕记》中的婶娘.川剧称为摇旦,以幽默诙谐见长,有独特风格,如《迎贤店》中的店婆、《御河桥》中的宜母等.
净
净是戏曲表演行当类型之一,俗称花脸.脸上勾勒脸谱,音色宏亮,表现性格豪迈或粗犷的人物形象,如包拯、张飞都是花脸扮装.
净是表现正面人物的,但有时也表现反面人物.如《千金记》中的项羽、《宵光剑》中的铁勒奴是正面人物,而《鸣凤记》中的严嵩、《精忠记》中的秦桧、《红梅记》中的贾似道都是*诈、凶残的人物.按扮演的人物,花脸可分为大花脸和二花脸两类.
大花脸,以唱功为主,在京剧里称铜锤或黑头,因包拯勾黑脸而得名.扮演的人物多是朝廷重臣,如《草桥关》中的姚期、《御果园》中的尉迟恭、《将相如》中的廉颇等.
二花脸,以做功为主,重身段工架,京剧里又称架子花脸,汉、粤、湘剧称为杂.一般扮演的都是勇猛豪爽的正面人物,如《盗御马》中的窦尔墩、《取洛阳》的马武等.京剧中的曹操为架子花脸.川剧、湘剧有草鞋一类,如《芦花荡》中的张飞、《水淹七军》的庞德,因穿草鞋而得名.
武花脸,是二花脸的一支,以武功为主.京剧中称武二花.武花脸分重把子工架和重跌扑摔两大类.
油花脸,俗称毛净,也属二花脸.昆曲中《天下乐·嫁妹》的钟馗即是油花脸的代表性形象.多用垫脸、假臂等塑形打扮,形象奇特笨重、舞蹈身体粗犷而多姿.
丑
丑是戏曲表演行当类型之一,喜剧角色,俗称小花脸.用白粉在鼻梁眼窝勾画脸谱.
丑的表演一般不重唱功而以念白的口齿清楚、清脆流利为主,多用散白,如果是表现人物时则用韵白.丑的表演程式不像其他行当那样严谨,但有自己的风格和规范,如屈膝、蹲裆、踮脚、耸肩等都是丑的基本动作.昆、川、汉剧等历史悠久的剧种在表演程式上要求比较严格,民间小戏则比较灵活自由.这种表演一般可以表现幽默机智的正面人物,也可表现灵魂丑恶、败坏或品质上有严重缺陷的反面人物.分为文丑、武丑两大类.文丑中又有袍带丑、方巾丑、褶子丑、茶衣丑和老丑等.
袍带丑,是因穿蟒袍、腰围玉带而得名.扮演帝王将相、公卿大夫中的喜剧人物,如《湘江会》中的齐宣王、《九锡宫》中的程咬金.“官衣丑”多扮一般文官中的喜剧人物,如《赠绨袍》中的须贾等.
方巾丑,是因常戴方巾而得名.多扮儒丑、谋士或书吏中的喜剧人物,如《群英会》中的蒋干.
褶子丑,是川剧丑行的一支,常扮演花花公子、纨绔子弟,如《做文章》中的徐子元、《蕉帕记·闹钗》中的胡琏;高甲戏称公子丑,京剧有鞋皮丑,如《野猪林》中的高衙内、《铁弓缘》的石文.
茶衣丑,是京剧丑行的一支,因常穿茶衣腰包而得名.人物多是普通劳动人民,如《醉打山门》、《武松打虎》中的酒保、《问樵闹府》中的樵夫等.
老丑,多扮心地善良、性格诙谐的老人,如《苏三起解》的崇公道、《棒打薄情郎》的金松.
武丑,俗称开口跳.讲究念白的吐字清晰、语调流利、动作敏捷、着重翻跳跌扑的武功,扮演机警幽默、武艺高超的人物,如《三岔口》的刘利华、《挡马》的焦光普、《连环套·盗钩》中的朱光祖等.
戏曲表演有严格的分行,生、旦、净、丑各个行当在表演上都各具特色,某一剧目的某一人物应由哪个行当的演员扮演,皆有相应的规定.通常把扮演演员本人所属行当中的戏剧人物叫“本工”,如《空城计》中的诸葛亮是老生演员的本工,扮演《挑滑车》中的高宠是长*武生演员的本工.各行脚色都有自己的本工戏.不属于本工范围,但必须兼扮的,叫做“应工”,如儿童和门子由贴旦演员兼扮.同一剧目的同一人物可由两个不同行当扮演的,叫“两门炮”.比如,有些角色可由花旦扮亦可由丑角扮等.此外,扮演同演员所属行当的表演特点距离较远的戏剧人物时,称“反串”,如《铁弓缘》中陈秀英在女扮男装后,即为反串小生和武生.有些演员技艺全面,昆曲、乱弹、文戏和武戏中的许多人物皆能扮演,一般人称“文武昆乱不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