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上为什么鸣放28响礼炮呢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8 22:15:17
开国大典上为什么鸣放28响礼炮呢
开国大典上为什么鸣放28响礼炮呢
开国大典上为什么鸣放28响礼炮呢
54门礼炮象征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54个民族,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的28年
我国实行庆典礼炮鸣放始于开国大典.1949年8月,毛泽东主席提议,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开幕和开国大典都要鸣放礼炮,而且要鸣28响,以示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走过了28年光辉历程.
8月中旬,华北军区特种兵司令员高存信向军区新组建的礼炮团传达了华北军区聂荣臻司令员的指示:“开国庆典定在10月1日午后举行,庆典的第一项是奏国歌、升国旗、鸣礼炮;礼炮要有54门,代表政协的54个方面的人士;鸣放礼炮28响,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斗争28年取得胜利.这是毛主席亲自定的,一定要很好地完成任务.礼炮团由华北特种兵部队组成.”赵大满任礼炮团总指挥,战车团参谋长韩怀志任现场指挥.接着从张家口等地调来108门山炮作为开国大典的礼炮.这些礼炮主要是缴获日军的75毫米九四式山炮,还有山西兵工厂仿日本山炮制造的75毫米一四式山炮.日军九四式山炮炮身长1560毫米,弹丸重6.34千克(榴弹),射程8300米,全炮重536千克.有了礼炮,然后从各炮兵部队选调军政素质好的排、连、营干部,其中还有战斗英雄.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开国大典仪式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在108门礼炮鸣放的28响威震寰宇的炮声中,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开国大典后,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礼炮团的108门山炮作为国家珍贵文物全部存入专门建造的炮库,予以妥善保管.
在开国大典之前,曾在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上,于中南海怀仁堂前鸣放过礼炮,当时用9门礼炮,鸣放54响.之后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周年和10周年时,都鸣放了庆典礼炮,使用的礼炮仍然是开国大典时用过的山炮.
后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45周年、5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庆典,以及1990年北京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上都鸣放了28响礼炮.很多国家在举行盛大庆典时都鸣放礼炮,但响数、鸣放时间也不同.如英国的君主诞辰鸣放62响,议会开幕和闭幕鸣放41响;美国国庆日全国各地军营鸣放50响,以示美国50个州;1945年5月9日,苏联在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这天鸣放礼炮时,用1000门火炮齐鸣30响.
按照国际惯例,鸣放礼炮分为庆典礼炮和迎宾礼炮两种.鸣放迎宾礼炮是隆重迎送国宾仪式上的一种最高规格的礼遇.凡国家元首,鸣放21响;欢迎外国政府首脑,则鸣放19响.我国鸣放迎宾礼炮始于1961年6月13日欢迎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的仪式.当时苏加诺总统第二次访华之前,提出要我国在总统专机抵达机场前,由空军派出8架战斗机护航;在机场的欢迎仪式上,按照国际上欢迎国家元首的规格鸣放21响礼炮.由于我国建国后从未鸣放过迎宾礼炮,所以周恩来总理把鸣放礼炮的任务交给北京卫戍区警卫师仪仗营执行.仪仗营营长王立堂带人从天安门管理处炮库保存的开国大典108门礼炮中,挑选了24门礼炮,临时组织战士们进行训练,并圆满完成了任务.在此之后的迎接国宾活动中,依然没有鸣放迎宾礼炮.为了建立我国的礼炮部队,使迎宾礼仪更符合国际惯例,1963年6月,周恩来总理指示,在中央警卫师增建礼炮连.师长曾绍东将组建礼炮连的任务交给仪仗营,上级机关将执行过开国大典鸣放礼炮任务的某军126团熟悉业务的牛茂林等调进仪仗营,牛茂林任连长,另有3名排长,24名炮手,也全部从这支部队碉出.又从师里和仪仗营其他连抽调了几十人,组成了礼炮连.那些在战争年代功绩卓著、早已退役的九四式山炮,因炮身短、便于搬运、声响宏亮,而从仓库中“请出”重新服役.6匹马将28门炮拉到了南苑仪仗营.为使礼炮发射时声音整齐,特请军械部门组织专人对火炮的发射装置进行了改进.开始是手工拉火,后改进为电操纵击发.1964年5月16日,苏丹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主席、部长会议主席阿布德是我国开始正式用礼炮迎接的第一位国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