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成功了,而德国的失败了.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9 02:22:24
为什么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成功了,而德国的失败了.急
为什么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成功了,而德国的失败了.急
为什么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成功了,而德国的失败了.急
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分析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了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人类社会从此开始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十月革命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向全世界宣告一种新的制度由理想成为现实.极大地鼓舞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促进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高涨.
其胜利原因主要包括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个方面:
(一)客观原因
①当时在俄国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既包括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也包括因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连连战败而激化了的各种社会矛盾.随着社会危机的不断加深,不仅下层群众要求改变现状,就连俄国的资产阶级也想通过推翻沙皇制度,发展资本主义.这使得发生一场政治变革的条件日益成熟.俄国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俄国旧有的生产关系已经完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沙皇制度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障碍.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十月革命前的一百余年,是俄国急剧变革的时代:腐朽没落的沙皇专制制度已经严重阻碍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而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其他复杂的社会矛盾使国内局势动荡不定,曾经盛极一时的俄罗斯帝国风雨飘摇.
俄国落后的生产关系与先进生产力之间的严重冲突,在社会生活领域具体表现为各种社会矛盾的异常尖锐复杂, 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矛盾的集合点.20 世纪初, 俄国既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又有农民同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 既有大俄罗斯民族与国内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还有俄国与西方列强之间的矛盾, 等等.各种社会矛盾的交织使俄国陷入了灾难, 使俄国的“‘下层’不愿照旧生活而上层’也不能照旧维持下去”.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一战对俄国的影响:沙俄参加“一战”,战争接连失利,国内经济濒于崩溃,激起全国各地不断爆发革命运动.革命潮流冲击着沙皇专制统治,革命时机成熟.
从国际范围来看,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使无产阶级有可能在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突破而取得革命的成功.
③利用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后的革命时机,俄国反动军队集中前线后方薄弱.沙皇政府之所以积极参战,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为了缓和日益加剧的国内矛盾,将人民对沙皇专制统治的斗争矛头转移到外部去.战争的爆发也的确暂时平息了社会上对沙皇专制统治的反对浪潮,人们把怨恨集中到了外部敌人的身上.但这脆弱的爱国团结不可能维持多久.战争的拖延以及俄国在战场上的接连惨败加剧了社会中原有的大部分矛盾.俄国社会危机深重,沙皇专制统治走投无路,二月革命的爆发成为必然.但是,接过沙皇衣钵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没有解决俄国当时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而是继续推行旧王朝的战争政策.正是临时政府的所作所为为十月革命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假如临时政府能果断地退出战争,争到和平,恢复经济,安抚饱受苦难的人民大众,资产阶级民主制得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革命至少在短时间难以找到机会.
(二)主观原因:
①事业的正义性,得到人民的支持,广大的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俄国工人阶级连同家属的总人数已达到2200万人,占俄国人口的18% ,其中产业工人的人数为300万.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一样,俄国无产阶级也遭受极其深重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具有与生俱来的革命性和反抗精神.所不同的是,俄国无产阶级的集中程度更高,组织性、战斗力更强.早在1902年的罢工和政治示威中,俄国无产阶级就已表现出它是一支在解放斗争中起先锋作用和领导作用的独立的政治力量.其次,俄国无产阶级尽管在全国居民中所占比例较小(如前所述,只占18% ) ,但由于建立了广泛而紧密的工农联盟而使其力量空前强大.俄国资本主义靠着掠夺农民而迅速发展起来,广大破产农民纷纷涌入工厂企业,工人阶级的队伍日益壮大.到19世纪末,俄国约有1000万雇佣工人,其中绝大多数是由贫苦农民转化而来.由于工人阶级队伍中贫苦农民所占比例大,因此队伍更加纯洁,革命要求更加坚决.
②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伟大的十月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是由于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人列宁的天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依据帝国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的规律,论证了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单独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在决定性的选择关头,列宁能够准确地指明武装起义取胜的条件.
俄国无产阶级由于有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组织和领导更具有战斗力.布尔什维克党因为其正确的革命理论和革命策略而与第二国际的其他政党相区别.在理论上,布尔什维克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俄国的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列宁主义阶段,列宁主义是俄国无产阶级成熟的革命理论.在策略上,布尔什维克竭力利用战争造成的革命形势推进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把人民反帝国主义战争、反饥饿的斗争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融合在一起.布尔什维克党所提出的纲领符合长期被农奴制和农奴制残余压迫剥削加上被战争破坏而疲惫不堪的广大下层人民群众的要求,因此,它能获得广泛的拥护和支持.
③及时通过政治、经济、外交措施来巩固政权;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采取了如下措施来巩固政权:第一,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奠定了俄国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第二,通过《土地法令》,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将土地分给农民.解决了农民长期以来期望解决的土地问题,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为苏维埃政权赢得了广泛的同盟.第三,通过《和平法令》,坚决要求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反映出人民对战争的极端厌恶.这三条措施无一不是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体现了人民要求废除剥削制度,建立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的强烈愿望,得到了人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
④革命军队的英勇作战.新的阶级大搏斗的时刻日益逼近,武装起义夺取政权成为列宁的既定方针.布尔什维克党在思想上、组织上、军事技术上紧锣密鼓地做着充分而又周密的准备工作.10月23日,布尔什维克召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别会议,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决议.决议指出:武装起义必不可免,起义时机业已成熟.10月25日,在彼得格勒成立了革命军事委员会作为起义公开的司令部; 10月29日, 布尔什维克党中央秘密召开扩大会议,正式通过了武装起义的决议,确定起义日期,并成立军事革命总部作为军事委员会的领导核心,领导全部起义的实际活动.与此同时,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在“加强城防免遭德军入侵”的口号下进行了军事动员和军事部署.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坚决反对武装起义.
德国十一月革命失败原因
一.政权问题是革命的根本问题
十一月革命过程中,政权落在资产阶级的奴仆——社会民主党人手中,他们根本不去触动资产阶级的旧国家机器,相反地还极力维护它.这又是因为社会民 主党对德国容克资产阶级创造的“民族历史”和“民族事业”怀有深厚的感情, 追求建立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度,害怕暴力革命和流血,对布尔什维克主义在俄国的胜利感到恐惧. 艾伯特先还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但当他看到革命已无法阻止,才要求德皇退位,建立新政府.但政府没有触动旧的国家机器,也没有消除容克贵族、军阀势力和垄断资本家的经济政治特权. 艾伯特政府通令原帝国各部的官员全部留任 原职,恢复所有部队军官的指挥权;明文保障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使垄断资本 家和容克地主的根基原封不动地被保留了下来. 结果资产阶级就利用原有的国家 机器来镇压革命,重新恢复他们的统治.
二.缺少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坚强领导
十一月革命爆发后,德国工人阶级还没有自己的革命政党.尽管斯巴达克派一直坚持革命的立场, 并在斗争重认识到必须建立一个独立的马克思主义的革命 政党,才改组成立斯巴达克同盟,他们在革命斗争中作了巨大的努力,进行了大 无畏的战斗,但是,它没有和机会主义者彻底决裂,在组织上也始终是作为独立 社会民主党的一个部分留在独立社会民主党内, 因此无法领导群众实现自己所提 出的革命纲领.终于,在十一月革命的过程中,建立了共产党,但是党还处在初 创时期,没有经验,没有关于民主革命策略的明确认识,力量也比较薄弱.党也 不可能在几个星期内建立一个真正具有群众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政党, 而且共产 党刚刚成立就遭到了迫害,被打入地下,党的领袖李卜克内西、卢森堡又惨遭杀 害. 无论是斯巴达克派、斯巴达克同盟还是德国共产党,在整个斗争没有坚定的 目的性和阶级性, 经常变化不定, 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 也没有明确的行动纲领. 年轻的德国共产党不可能使群众相信社会民主党就是敌人,为数不多的“工人阶 级支持”的社会主义者才是争取无产阶级自由的真正战士. 列宁在谈到德国革命问题时指出: “欧洲的最大的不幸和危险就是没有革命 的政党.有谢德曼之流、列诺得尔之流、韩德逊之流、韦伯之流的叛徒的政党, 有考茨基之流的奴才政党,可是没有革命的政党”.
三.社会民主党和独立社会民主党右派分子的背叛与出卖
社会民主党和独立社会民主党的右派分子,是一伙披着社会主义外衣而实际 上已成为资产阶级的忠实走狗.德国资产阶级不仅力量强大,而且经验丰富.他 们还得到了艾伯特、谢德曼、诺斯克之流的协作并结成联盟,维护他们摇摇欲坠 的统治.艾伯特、谢德曼、诺斯克一伙又采用了“纯粹社会主义”政府的“人民 全权代表苏维埃”、 “自由、 民主”等漂亮词句来欺骗工人群众, 用组织所谓“社 会化委员会”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手段来分裂工人队伍, 使工人阶级不能粉碎资 产阶级和容克的统治.正如列宁所指出:“事实证明:由工人运动内部的机会主 义派别活动家来维护资产阶级,比资产者亲自出马还好.工人要不是由他们来领 导,资产阶级的统治就无法维持了.” 艾伯特政府对德国共产党的主张和革命活动感到惊恐不安,决心加以镇压. 1919 年1月6日, 德国共产党领导柏林工人举行武装起义, 艾伯特准备孤注一掷,借机消灭共产党,他将镇压的任务交给了社会民主党人诺斯克,诺斯克调来 政府军所谓的“志愿团”,用大炮机枪大肆杀戮起义工人,直到 13 日,起义被镇压了,德共总部被捣毁,党报《红旗报》印刷所被占领.白色恐怖笼罩着柏林, 墙上到处帖着悬赏捉拿共产党领袖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的公告, 数百名密探在全程展开大搜捕.15 日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不幸在柏林曼海姆街上的一所住宅被 抓获并被秘密杀害.
四.工农联盟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夺取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
十一月革命的主要任务应是废除容克贵族的土地所有制, 满足农民的土地要 求.但是,在十一月革命过程中,革命领导者对农民的革命作用和建立工农联盟 问题认识不足,因此没有制定剥夺地主土地并把它无偿地分给农民的土地纲领. 在革命中, 没有建立牢固的工农联盟, 无产阶级孤军作战, 最后, 革命遭到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