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悟前,悟后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开悟之后的生活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3 05:33:52
[转载]悟前,悟后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开悟之后的生活又
[转载]悟前,悟后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开悟之后的生活又
[转载]悟前,悟后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开悟之后的生活又
悟前,悟后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开悟之后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风光?开悟后天地还是天地,日月依旧是日月,人我仍然是人我,只是生活的内涵、品味不一样了.未开悟前,“吃时不肯吃,百种思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开悟之后,“饥来吃饭困来眠”,一样的吃饭,一样的睡觉,洒脱自如,任性逍遥;开悟前时时难过,步步维艰,开悟后日日是好日,处处通大道.开悟之后的生活是精神重于物质的生活,是挣脱了物欲的牵系,住于尘劳五欲,但是却不被污染,追求无上理想世界的生活. 一般人在都只注重环境的清扫,身体的淋浴,却忽略了心灵的净化.窗明几净的环境,光鲜洁净的身体固然能让我们生活得更舒适,但是有一颗清净的心,更能使我们的人生别有不同的新气象.拥有清净的心,污浊的恶世也是安乐的国土;没有清净的心,纵然置身极乐净土也是污秽.洁身固然重要,我们更要学习懒融禅师节省有限的生命,去从事净化心灵的当急要务! 近代弘一大师,淡泊物质,随缘生活.一条毛巾用了十八年,破破烂烂的;一件衣服穿了几载,缝补再缝补,有人劝他说:“法师,该换新的了.”他却说:“还可以穿用,还可以穿用.”出外行脚,住在小旅馆里,又脏乱、又窄小,臭虫又多,有人建议说:“换一间吧!臭虫那么多.”他如如不动地说:“没关系,只有几只而已.”平常吃饭佐菜的只有一碟萝卜干,他还吃得很高兴,有人不忍心地说:“法师!太咸了吧!”弘一大师恬淡知足地说:“咸有咸的味道.” 一个有悟境的人,早已超然物外,不受物质的丰足或缺乏的系缚,贫穷不尝以为苦,富裕也不曾以为乐,觉得这样也好,那样也不错,如同慈航法师所说:“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不管物质好坏,境遇顺逆,精神一样愉快轻安.”开悟之后的生活是智慧着重于感情的生活,是净化私情私爱,充满睿智的生活.是扫荡迷情,直透诸佛般若空慧的生活. 有一天,丹霞天然禅师在一个佛寺里挂单,正好碰到寒冬,丹霞禅师拿起木雕的佛像,生起火烤暖冰冷的手,寺里的香灯师父看了,惊叫:“干什么?你怎么可以烧佛像?”禅师说:“我在烧舍利子啊!”香灯师父说:“胡说,佛像哪有舍利子?”“啊!既然佛像没有舍利子,那么多拿几尊来烧吧” 我们平常的人看到烧佛像认为大逆不道,可是悟道后的丹霞禅师,以大智大悲洞然佛的法身遍满宇宙虚空,充塞无量沙界,佛与众生如如平等,唯有证悟自性如来,才是真正见佛、敬佛的人.禅师不像一般俗世的人一样礼拜佛像,尊敬佛像,但是在又敬不礼的行止中,却有着智慧的真情. 悟后的生活是大众重于个人的生活;是菩萨“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大悲生活;是“有一众生未度,岂可自己逃了”的利他生活,为众生施舍无量的方便,引导众生趋入菩萨.悟,是从观念的改变到生活品味的转换,禅师们悟道生活是怎样的生活?我提出三点供各位参考:(一)自然的生活 悟道的生活是泯除了一切机用、随缘放旷的自在生活,是超绝较量计度,绝对纯真纯美的生活.“山高水长,柳绿花红;日照则温,风吹则凉.”山川草木,大地山河无不蕴藏着无限的禅机;煦日照耀,微风吹拂莫不透露着诸佛的法音,一切都是自然的流露,一切充满纯真的纯净、善的纯情.连最简单的饮食,在禅师们悟道的生活里,也有一份自然洒脱的境界.有人向赵州禅师请教说:“什么是祖师西来意?”禅师回答说:“吃茶去!”这人又问:“什么是父母未生我的本来面目?”禅师回答说:“洗钵去!” 吃茶、洗钵和参禅悟道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我们能从日常生活的吃饭、喝茶中,品尝出般若妙味,就能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与三世诸佛心心相印.佛法大意不向高远的地方违求而在率性天真、自然朴拙的这颗“平常心”中体证.(二)无住的生活 悟道的生活绝对是自由自在的无住生活,住于生死尘劳之中,却不被五欲所牵系;住于涅盘无漏的世界之中,却不耽着涅盘的安乐.仿佛出于淤泥而不染的净莲,植根于污浊的现实世界,而成就庄严清净的国土.悟道的生活是参透凡情、无牵无绊的生活,住于喧嚣的十里红尘,常怀遁世归隐的出离心;住于清幽的水边山下,恒发度众济世有大悲愿,宛如行云流水,随缘度化,舒卷自如.古人形容出家悟道的出家人方:“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睹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真是一种以无住为安住、因无得而真得,洒脱自逍遥优游的中道生活.(三)救世的生活 悟道的生活是绝对大慈大悲,但负众生困苦的救世生活.一般人以出家人勘破红尘,过着青灯古佛的生活,是消极避世的悲观作法,其实出家人是勘破尘嚣的虚假空幻,放下浮世的巧争利夺,而积极追求更超真实的生命.勘破、放下不是退缩逃避,而是勇往直积极投入真理之旅的壮举.唯有勘得破、看得彻,才能真正提得起、做得真;先有出世的了悟心怀,才能做入世的慈悲事业.赵州禅师问南泉禅师说:“你将来要到哪里去?”南泉回答说:“投生员外家做水牯牛.” 意思是说来生要为众生作牛做马,解决众生调养色身所需,并且为众生犁出智慧福田.所谓“欲成诸佛龙象,先作众牛马.”学习菩萨道必须抱持慈悲救世热忱的最佳说明.临济禅师有一次在山上栽植树木,师父黄檗禅师看到了就问他:“山上树木已经这么多了,何必又去种树呢?”临济禅师回答说:“那些大树是前人种植的,我也来种一些,留给后代子孙做榜样用吧!”禅师这种不求自利,与天下人作荫凉的胸怀,是崇高无上救世精神的显露. 有一个参禅的人,曾经告诉过我说:“每天我从窗子里看出去,送报的报童踩着脚踏车,挨家挨户的把当天的报纸送给每一户人家,不管风雨寒霜,日复一日.那份小小的报纸里,有多少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让一家人每天都能享受阅读新知识的快乐.我也想送一份小小的东西给每一个人的心…….”你们是否曾经想过:这一生要送一份什么样的东西给每一个人的心呢? 开悟的境界需要自己亲自去实证,悟道的生活需要自己实际去体验.想要学会游泳,纵然遍览游泳指南的书籍,具备一切游泳常识,如果不上水一试,终究是旱鸭子一只,不能成功的.我诚恳祝福各位,在真理的大海里,每一个人都是泳技高超的能者!(文:佚名)关于什么是慈善?从中国的传统里面我们可以反省两个问题:第一是以什么样的标准评价什么是慈善行为;第二个是慈善背后的力量是什么? 《论语》里面最核心的价值是仁爱的“仁”,这个字出现了191次,是中国儒家核心下的核心,基石下的基石.这个仁字写法很简单.什么是仁爱?仁爱就是一种人际关系,一个人想构成仁爱,必须要和别人有关. 什么是仁爱的行为?孔子的学生和他讲,说老师,如果我做到博世于民,而能济众而如?我如果有很多钱能够救济到很多的百姓.我们每个人都想在这个世界上安身立命,确立价值,用这样的心帮别人也立起来,我们立起来了以后,第二步想发达,用发达的心帮助别人也发达起来.这样就可以了,自己喜欢的事情推到别人的事情,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这就可以了,这就是关于仁爱的界定.这样的理念走到今天. 什么是慈善行为的标准?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已经拥有了太繁盛的物质文明,富贵阶层在崛起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富而不贵”.财富是一种数字它可以迅速增长,但是生命的品质是对社会的一种承诺,有很多人贵了但是没有这种尊严的分享.慈善也许不需要一个火热的态度,一个昂贵的钱财数字,一次豪奢的行为,它需要一种接近体温的温暖,需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比如壹基金提出的是一块钱,一个人的力量,壹基金义工每个月拿出一点点的时间去做.其实慈善就是这样的理念. 有一个大文豪,他在一个寒冬的夜里,独自行走在街上,这时候一个老乞丐拉住了他,跟他说:“我身上分文没有,能不能施舍给我一点?”这个大文豪就摸遍了全身,那天他恰恰没带一分钱,他实在是太不落忍了,他就握着那个老乞丐的手,他说:“兄弟,实在是对不起,我今天没带钱.”然后那个老乞丐脸上突然就有了光彩,他说:“老哥,你刚才是叫了我一声兄弟吗?他说有这一声就全够了.” 我想,这个人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他一定是看着对方的眼睛的,他一定是带着心中的歉意和诚意的,那也就是说你心里的一种态度,会流露成一种表情,笑容就是一种这样的表情,可以说随时随地对别人微笑也是一种慈善. 慈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善意的给予.你在给予的时候你也在获得,从来不是一种施舍,因为你不能认为被慈善的人因为贫困而没有尊严,所以我觉得慈善有一个真谛,就是平等与善意,谁都不要抱着高高在上的心.有些人说我们施与慈善了为什么有些人不感激啊、不回报啊?我觉得慈善就是你凭自己的心去给予,得到笑容就是最大的回报.(作者:于丹)黎明,佛陀入城.途中,看见一个男子,向着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上方礼拜着.佛陀问他为什么这样做? 那男子说:“我叫做善生,每天向六方礼拜,是家族传下来的习惯.据说这样做,会得到幸福.” “佛陀也有六种礼敬的方法.”佛陀慈祥地说:“一、孝顺父母:做儿女的要孝养、顺从,令爸妈欢喜、安慰.二、敬重师长:做学生的要敬重师长,接受教导.三、妻子:是一个好助手,夫妻要互相敬爱.四、朋友:对待朋友要诚实、互敬.五、僧众:对待僧人要布施、恭敬.六、仆人:对待仆人要宽大,不要令他过分疲倦.这六种人是我们生活中心的人物,和他们相处得合理,会有快乐的家庭,美满的人生.单是礼拜六方,有甚么用呢?”善生很高兴,皈依了佛陀.(文:佚名)\x0d大学毕业两年后,因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先后跳了几次槽,最终应聘到一家民营企业.应聘之前我就了解到,这家企业是一家大型集团公司,下辖十几个子公司,在当地是一家颇有实力的公司.几经跳槽后的我之所以选择这家公司,就是看中了这家公司的实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然而,令我想不到的是,进公司后,公司却将我们这批新员工充实到了集团下属的各个子公司里担任一般职位.而我,比起别人来,却更惨,我被分配到了集团配载公司下属的福建分公司主持工作,担任手下只管几个兵的配载分公司经理. 接到人事部的电话后,我的心中很不服气,不理解老总为什么要将我这个名牌大学高材生发配到基层.冲动之下我抱着博一博的心理,去找老总交涉.进老总办公室之前我已抱定了破釜沉舟的决心:如果我的冲动引起了老总的不满,那我大不了走人,如果交涉之后老总给我重新分配了工作,那我就留下来. 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在老总办公室,当我说明来意后,老总沉吟了一下,却与我探讨起了一个园林方面的问题.他说:“我原先是学园林专业的.在昆虫的王国里,有一种叫做‘天牛’的害虫.天牛幼虫在羽化之前,要在树木中呆一段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它会危害树木,所以,护林员必须想办法捉到它.要捉到它,并不难,只要根据它行走的方向,就可以捉到它.因为,天牛幼虫在树木中行走极有规律,它的行走方向是自上而下在树木的身体里穿行.也就是说,如果一根树枝有好几个虫眼,根据它的虫眼的走向,我们完全可以断定,它一定隐藏在最最下方的一个虫眼里.” 说到这里,老总问我:“你知道天牛幼虫为什么要向下走吗?”我茫然地摇了摇头,老总接着说:“天牛幼虫之所以要向下行走,是因为它要永远取食最新鲜的木质啊.这样羽化出来的天牛成虫,才是最有活力、最健康的.将天牛幼虫的智慧引申到职场,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越是高层的地方可能越容易破坏掉人才的创新能力,而在基层则不然,基层的实际操作可以使你成长为最有创新能力、最具发展潜力的员工.当然,我之所以将你们这些新员工安排在基层,就是希望你们能在基层得到历练,能够像天牛幼虫一样,学会尝试着向下走,并且坚持不懈地深入下去,直到将自己历练成一个能展翅高翔的‘成虫’,并为我所用……” 老总的话,让我受益匪浅.之后的日子,我愉快地接受了那份工作,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将配载公司的工作搞得有声有色.一年的任期期满后,我被老总调了回来,在没有任何背景、任何关系的条件下,完全靠自己的努力,担任了集团市场公司经理.而跟我一起进公司的那批新员工,也与我一样,在基层练就了腾飞的翅膀,先后从“天牛幼虫”转化成了一个驰骋于职场的“成虫”,一个个成了公司的骨干. 这件事使我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你处在事业的低谷,在最高层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时,不妨先耐住寂寞,向下走一走,这一走,说不定还会越走越开阔,最终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来.每个人都要经历从“天牛幼虫”到“成虫”的蜕变,就看你有没有勇于向下走的境界.(文:佚名)一个人总是在自己的感受里面生活,执着于自己“心”的感受,其实这些感受就是让我们尝受到痛苦的主要原因,因为当我们用“我自己的感受”来分别和判断一切事物时,就会产生“对”与“错”、“爱”与“恨”、“是”与“非”的分别,而产生种种烦恼. 心,就是制造一切法的根源.制造快乐就会有快乐的感觉;制造烦恼就会有烦恼的感觉;放下就会心安;不放下就会提心吊胆!所谓“放下”,不是要我们将家庭、事业、父母、小孩统统丢掉,也不去关心生活中所遭遇的一切人和事,如同木头一般. 放下,就是要我们放下“执着”.在挂碍中放下;在贪恋中放下;在“有执着”中放下执着.因为心有执着,就会困在里面,想到“钱”就困在“钱”里;想到“情”就困在“情”里,心的每一个起心动念往往都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绑”住了.如果始终固执在这些自我的感受和想法中,往往就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的痛苦和矛盾. 《心经》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怎样才能“心无挂碍”呢?就是以“缘起性空”观照自己的生活,了知诸法本无自性,并以“止观双运”时时训练我们这颗心,将“空性”引导入我们的生活当中,放下执着,不要用“自以为是”的感觉去分别.如果我们的心能够松弛、包容、不在意、不计较、不攀缘任何外在现象,心就会很坦然地属于自己,此时才能感受自己内在的那份明朗,“吃饭的时候就是吃饭;睡觉的时候就是睡觉”,随时随处体悟自己当下的真实,不去追忆过去,不去妄想未来,这种当下的真实感受,就是生活的真品味! 一个修行的人,首先就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对心性的修行是没有空间与时间的限制的,它是无时无刻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的,在行、住、坐、卧与举手投足之间,放下自己的固执、是非、计较的观念,每一个念头都要非常积极地面对自己,这就是修行.学佛,首先要学会过一种不执着的生活!(文:佚名)\x0d人怎样才能开悟呢?开悟好像开锁一样.锁能把门锁上,禁止你出入,你一定要有一把钥匙,才能把门锁打开.否则,将永远被禁在屋中.那么,这把钥匙放在那里?就在你自己的身边,很容易找到.怎样去找呢?你现在参禅打坐,念佛持咒,就是在找钥匙.什么时候能找到呢?就要看你自己的修行程度而定.如果精进,很快就找到.如果懈怠,就永远找不到,不但今生,即使来生也找不到.这种道理非常简单.在你心中也有一把锁,这把心锁就是无明,它能使你清净光明的心,变成染污黑暗的心.境界来了,没有智慧去判别是善是恶,便做出颠倒事.你修行得力,便能把无明破了.藉著钥匙,心锁自然打开,智慧光明现出之后,无论遇到什么事也都没有烦恼了. 什么是无明?简而言之,就是黑暗,什么都不明白.因为不明自真理,把心锁上了,所以不能开悟.在唐朝代宗皇帝时,有个太监,名叫鱼朝恩,他问国师:‘什么是无明?’国师说:‘你这副奴才相,那有资格问佛法?’他勃然大怒.国师笑说:‘这就是无明.’所谓‘无明火能烧毁功德林’. 现在能够开悟的人,都是在从前修种种善因,今生才有成就.如果以前没有修种种善因,今生不会开悟.想要开悟?一定要预先修行,才有开悟的希望. 释迦牟尼佛,他怎能在今生成佛呢?因为他‘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三大阿僧祇劫中修福又修慧,又在一百个大劫中修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功德,因此,他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如果他以前没有修行,今生便不会成佛.(文:宣化上人)一接受你自己 被接纳并不是指一个人必须要有突出的优点、成就或做出别人所希望的改变.自我接纳是人天生就拥有的权利.试想,如果一个人对自己都不接纳,不敢正视自己的问题,他又怎么能引导自己向上、又怎么可能成长呢?可见,自我接纳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前提. 然而,在生活中,着实有一些不接纳自己的人常会把很多能量用在自我否认和排斥上,带着许多对自己的不满、失望,甚至否认和拒绝,正如艾利斯所说:“一个人经常不由自主怀有一些自我否定的想法和感觉,产生一些自我否定的行动.这样做非常容易,根本没有困难.”善待自己、善待生命本来是生命的基本要求,但在人类身上反而变成了一种难得的品质,这是为什么? 大多数人认为,人的脆弱性在生活的各种磨难中得以反映,在人们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充满了挫折和不幸,以至于人们把挫败和失望当成了家常便饭.然而人的不安和自我否定并不主要来源于客观环境的挫败与身处不利的环境,而其根本在于人自身的态度和认知.其实质便是:人们将目标与需求都变成了强求与苛求.生活中,有些人对自己的态度是极其苛刻的,总是不断地对自己进行挑剔,对于自我的接纳也是有条件的. 有这样一位歌唱家,在走近音乐之前,由于他特别喜欢唱歌,爱好唱歌,所以他便执著地投入,不断地在唱歌中体验幸福的时光.由于他的出色努力,不久,他在歌唱领域取得了一些成绩,这时,他的心态完全变了,他不断地强求自己必须要成为一名伟大的音乐家,一名留芳千古的著名音乐家,要不然自己这一辈子就白活了,同时也会失去生命的意义,此时的他,陷入到了危险的情绪之中,他不断地为自己担忧,万一自己一事无成怎么办?万一自己唱的歌不被人喜欢怎么办?从此,他唱歌不再像从前那样怀着潇洒的心情歌唱.而是变得十分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对环境中的不利因素更是十分敏感,他十分苦恼. 歌唱家之所以会苦恼,是因为他试图用成败来决定自己的生命意义.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消极后果便是:即使他取得了成功,一切都遂了自己的心愿,他依然无法挣脱烦恼的绝境.因为他不能够保证自己会继续出色,继续成功.可见,学会自我接纳的前提是要停止对自己的苛求、停止与自己对立、停止对自己的不满和批判.不论自认为做了多少不合适的事,有多少不足,从现在起,停止对自己的挑剔和责备,要学习站在自己这一边,维护自己生命的尊严和价值.要正视自己的不足,也要允许自己犯错,因为无论做错了什么,我们都能选择从中吸取教训,并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不妨以建设性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自己的弱点和错误,首先,正视自己的弱点,它让我们懂得自己的局限性,使我们不至于张狂自大,同时也使我们更懂得尊重有长处的人;其次,正视自己的弱点,不把时间花在自责和沮丧上,集中精力去发掘自己的优势,这样就可以少走弯路. 我们可以这样积极地对自己心理暗示:对于那样多的数学难题我可能解不出来,对于那样多的外文单词我也不会全记住,可是我却发现自己在处理事务方面却有特殊的本领;我的理化也许差一些,但我在写作上是能手;也许我五音不分,但我却有一双极其灵巧的手;也许我连一张桌子也画不像,但却善于下棋,并且我也有过人的气力.鲁迅曾经说过:即使是一般资质的人,一个东西钻研十年,也可以成为专家.更何况你所选中的又是你自己的长处呢? 此外,在学会接纳自己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习接纳他人.因为个人和社会要想进入良性循环,就需要与他人合作,而一个不能接纳他人的人,更无法与他人友好合作.一个人能够真正接纳自己,同样,他也会接纳别人.相反,连自己都无法接纳也就很难再接纳他人. 同时,从一个人能否自我接纳,我们也可以来推断出他能否接纳别人,也可以从一个人能否接纳他人,推断出他是否接纳自己.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学会真诚地接纳自己,就会很自然地去接纳别人. 当然,从学习接纳别人入手也可以尝试着接纳自己.如果接纳别人,尊重别人,别人通常也会对我们做出积极的回应.久而久之,我们在别人对我们的接纳里,会不断感到自己的价值与生命的尊严,于是,自我接纳便会产生,其结果都是殊途同归.让他人感到被接纳有很多方式,其主要有:1 学会倾听.与人交往时能不加评论地、认真而又耐心地倾听别人的述说.2 对他人尊重.即无论对方怎样,都尊重对方生命的尊严.3 主动与人交往.如果你想与他交往,那么首先你要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友好与诚意. 4 能够发现并且表达对别人优点的欣赏.“对于喜欢自己的人每个人都是喜欢的”,真诚地表达欣赏从来都是能迅速地进入他人心灵的捷径.二 别被完美心态左右 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事物,也没有一个绝对完美的人,所谓的完美不过是一些虚幻的想像而已.因此,人们在面对自身的不足时要泰然处之,多一份满足,多一份自信,才不会被完美主义的心态所左右! 有些人总是不停地苛责自己,原因就是他们始终怀有完美主义的心态,在潜意识里一直不懈地追求着完美.如:对自己的言谈举止要求时刻保持高雅而优美,遇到发言时就拼命克制自己的紧张,他们要求自己要把工作做到最好,可事实经常是把自己累得疲惫不堪,工作却未必如想象的那般好…… 人们怀有完美主义的心态,追求尽善尽美这类的事情是无可厚非、理所当然的事,但是这种对完美的追求也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在现代社会的多方面压力下,它让完美主义者看到自己对现实的无能为力,从而变得急躁、自卑、甚至急功近利. 有句谚语说得好:“世上没有不生杂草的花园.”阿拉伯人说得风趣:“月亮的脸上也是有雀斑的.”说到底,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事物,也没有一个绝对完美的人,所谓的完美,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一些虚幻的想像而已.比如,就人的外表美来说,究竟高大是美还是纤巧为美?大眼睛美还是丹凤眼美?嘴大美还是嘴小美?丰满美还是苗条美?这很难说得清楚. 因此,人们一定要御下心头“完美”的负担,尤其是在面对自身的不足时要泰然处之,多一份满足,多一份自信,才不会被完美主义的心态所累!1 承认自己的不完美.2 不要过分苛求自己.3 对旁人期望不要过高. 上司期望下属积极上进,妻子盼望丈夫飞黄腾达,父母希望儿女成龙成凤,这似乎是人之常情.然而,当对方不能满足自己的期望时,便大失所望.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何必要求别人迎合自己.4 不要处处争第一. 但丁说:“尽心就是完美.”因此,你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努力与争第一的辨证关系,及时缓解争第一的心理压力,自己只要尽心努力就够了,不一定非要时时去争第一.5 不要让自己的完美主义倾向变成负担. 有很多人之所以有很多很多的烦恼,主要是因为他们不能正确认识人生,不能从一种公平的位置去看待问题,导致他们的视角发生了偏颇.因此,即使是正确的东西在他看来也是错误的了,把正确和公平看错,这是导致心理烦恼的诱因.三 放弃无谓的劳碌 古语说得好:尽吾志而不能至者,无悔也.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样理解,当我们在处理生活中各种大大小小的事情的时候,只要做到“尽人力”,就可以满足了,至于以后的成败得失,就不必耿耿于怀,这样才能过得洒脱,活出人生的大智慧来. 有一个名叫《放手》的故事:有一个上山砍柴的樵夫不慎而跌下山崖,情急中他抓住了半山腰一根横出的树干,命虽暂时保住了,可是他却被吊在半空中,身处在光秃秃的悬崖上,根本没有爬上去的机会,而下面就是崖谷,有粉身碎骨的危险.樵夫无奈地等待救援,这时,一位老僧恰巧从这路过,他告诉樵夫说:“放手!”“放,那我不就掉下去了吗?”既然上不来,那就证明唯一活命的机会没有了.与其一天这样吊着等死,不如往下跳了--虽然不一定活,但也不一定死,说不定还可以顺着山势来缓和一点掉下去的冲力.也许还可以抓到石头,也许没有,也许可能真的会死,但还有一个很大的可能,就是也许不会死. 现代社会的生活很多如可怜的樵夫遇到的情况相同,进退两难,争取和放弃都不行.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此时,不如放弃支撑的精力,痛痛快地放手,将全部精力付诸一搏.放眼生活中,每个人想追求的东西都很多.要是把眼光都放在那永无止境、毫无意义的东西上,那么这种纠缠就是永不停歇的.有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拼命去追求的东西恰恰是你应该放弃的,而那些你本应该放弃的东西,你却如视珍宝般地执著追求着,到最后一切都成了虚无,只留下一声叹息.如果说执着是一种精神,那么放弃则是一种勇气和境界.人生有限,不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漫无目的的事情之上,忙忙碌碌、终无所成的人生不属于你. 有一个原始的部落坐落在一个荒僻处,那里生活着很多黑人.尽管这个部落与现代文明隔绝,可是黑人的生活却自足而又快乐.在一个下着雨的傍晚,一个黑人从外边打猎归来,不经意间发现了一个从天而降的饮水器皿,于是他把这个奇怪的东西带回了部落.部落里的人从来没有见过这个“怪物”,那是一个质地坚硬,放在阳光下观看还发着奇异的光的东西.还能用它吹出美妙的声音,于是族人们坚信,器皿一定是上帝赐给他们的一件礼物.接下来,这个器皿被人们互相传递,爱不释手,每个人都希望器皿在自己的手里多停留一会儿.过了一段时间,部落的人们经常因为试图得到器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