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清之际中国的启蒙思想只存留在思想家的著作中,并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变革?17世纪—18世纪,东西方思想比较.在西方,以伏尔泰、孟德斯鸠、以及卢梭为代表:在中国,主要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4 09:32:58
为什么,明清之际中国的启蒙思想只存留在思想家的著作中,并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变革?17世纪—18世纪,东西方思想比较.在西方,以伏尔泰、孟德斯鸠、以及卢梭为代表:在中国,主要以
为什么,明清之际中国的启蒙思想只存留在思想家的著作中,并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变革?
17世纪—18世纪,东西方思想比较.
在西方,以伏尔泰、孟德斯鸠、以及卢梭为代表:在中国,主要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子为代表.但其历史结果迥然不同,欧洲的启蒙运动成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类历史向近代化迈进:而明清之际中国的启蒙思想只存留在思想家的著作中,并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变革?
为什么,明清之际中国的启蒙思想只存留在思想家的著作中,并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变革?17世纪—18世纪,东西方思想比较.在西方,以伏尔泰、孟德斯鸠、以及卢梭为代表:在中国,主要以
第一,东方的封建统治制度逐渐达到了发展的顶峰,封建专制在东方空前巩固;西方出现了启蒙运动,民主、自由的思想得到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在各国相继开始.
第二,在东方,中国和朝鲜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进一步巩固,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则迅速发展.
第三,东方国家在外交和对外贸易上日益保守,中国、朝鲜和日本相继实行闭关锁国的贸易和外交政策,而西方国家积极进行海上贸易,并在全世界掠夺殖民地.
17世纪以前的欧洲主要经历了中世纪神学思想的统治和文艺复兴时期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宣传,是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
中世纪史也叫中古史,指的是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这一时期的历史.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但是世界各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当西欧在5世纪刚刚进入封建社会的时候,中国已经走完了约1000年封建社会的历程.
在欧洲的封建社会里,国王、贵族和骑土等大大小小的封建主构成了金字塔般的等级制度,但是他们的权力和义务都是有限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种复杂的等级关系使得欧洲封建国家长期处在割据状态,和东方中国“普天之下,莫非王上;率土之滨,莫非王巨”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大不一样.各国统治者仍不断进行战争,相互抢掠吞并,许多国家一直没有出现统一的稳固政权.封建地主凭借土地所有权和政权对农民进行剥削.在欧洲,基督教会已成为封建统治工具,他们和世俗封建主共同维护封建制度.农民和农奴的劳动被封建主以劳役、实物地租、名目繁多的捐税和教会“什一税”等形式侵吞.农民的反抗持续不断,但是起义的规模一般比较小,没有像中国那样发生过多次推翻了一个王朝的大规模农民战争.
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封建经济主要是以一家一户农民为基本生产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民由于可以拥有一些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可以获得一定的劳动产品,因此,劳动积极性比奴隶高得多.中世纪时代铁制工具早已普及,再加上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使社会财富大大丰富起来,并且促进了商业的发展.14、15世纪在地中海沿海地区,商品经济发达的城市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中国在16、17世纪,在江南一带城市中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封建生产关系中滋生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说明封建社会已经走到它的尽头.从那时候起,欧洲一些国家的资本主义兴起已形成一个不可逆转的势头.
中世纪的欧洲
中世纪的欧洲,文化落后,思想愚昧,是历史上所谓的“黑暗时代”,而在中国,正是文化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期,东西方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宗教在世界广大地区占据了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许多国家成为“国教”.儒家学说则主宰了中国的思想领域.这种文化现象虽然对封建社会的巩固一度有推动作用,而当资本主义兴起后,它就成为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障碍.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欧洲出现的“文艺复兴”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它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和近代科学的大飞跃.在东方,由于封建思想的长期桎梏,社会发展趋于缓慢,从此开始落后于西方.
文艺复兴发生在意大利.意大利在地理和文化上是古代罗马的继承者,罗马人的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意大利的文化,拉丁语也是意大利的祖先语言.在欧洲的社会发展中,意大利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复兴古代的艺术也就是发扬古代的优秀传统,发掘祖先的艺术本身也是光荣的事.
“文艺复兴”名义上是为了恢复古典的文学艺术,实际上是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借此名义来发展科学技术,要求在思想上摆脱封建主义的束傅,要求关心人、尊重人、一切以人为中心,给人以个性自由和人身自由,强烈反对以神为中心的封建教义,反对人一出生就有罪的说法,认为人是伟大的,人应享用人生的快乐,人应该掌握自己的命运.但这种思想就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是当时的进步思想.著名意大利诗人和学者波特拉克(1304—1374年)第一次提出了和基督教教会抗争的这种进步思想,因此他被认为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人物,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和波特拉克同时代的著名人文主义者还有但丁和薄伽丘.但丁的《神曲》把历史上和当时社会上的主教和僧侣都打入地狱,甚至给活着的基督教的头头教皇在地狱里留了一个位置,这是对基督教大胆的反抗.薄伽丘在他的《十日谈》中,尖刻地讽刺和挖苦了当时的教士和贵族,对人的智慧和奋斗精神大加歌颂,这是对教会大胆的挑战.
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过程中,关于《君士坦丁献土》文件和真伪的争论一事更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发展.
基督教的罗马教皇,是宗教的领袖,被称为“爸爸”.他还拥有大片的领地,形成了“教皇国”,罗马教皇就是这个“国”的“皇”,权力高于欧洲各国的君主.
做为宗教的领袖,教皇是怎样拥有土地的呢?原来,在公元750年,法兰西国王“矮子”丕平曾把意大利中部的一大片国土献给教皇,才形成了这个“教皇国”.但教皇认为法兰西国王的声望太小,只有古罗马皇帝才能代表全欧洲,所以教皇伪造了一个文件,声称“教皇国”是四世纪初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堡大帝呈献的,而且整个罗马帝国都臣属于教皇.据此推理,那么整个欧洲都应听命于教皇.从此,代代教皇都把个伪造文件当做自己至高无上权力的凭证.
到了15世纪,有一个天才的意大利历史学家瓦拉,他精通古代语言文字,经过研究他发现《君士坦丁献土》的文件是用8世纪的拉丁文写的,而君士坦丁大帝是4世纪的人,他怎么能用8世纪也就是几百年以后的拉丁文字写文件呢?瓦拉拆穿了教皇骗人的把戏,把教皇“神圣”的假面具揭露出来.
《君士坦丁献土》是象征教皇权力的文件,这文件都是假的,那教皇的权力又怎么能是至高无上的呢?因此,中世纪基督教统治的大厦就摇摇欲坠了.那么基督教宣扬的绝对权威等观念也受到了冲击,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打了一个大胜战.
这样,人们的思想从教会的精神枷锁中终于解放出来了,人们终于可以充分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了!人们在学习古希腊文化的基础上,注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创造出许多辉煌的艺术精品.当时文艺复兴的最大中心是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佛罗伦萨的艺术家们在建筑、绘画和雕刻等方面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中国的十七世纪
中国的十七世纪,是明朝经济较为活跃时期,在江南产生了手工作坊,小的作坊被商人买下,组成较大的工场,商人就变成了场主,这些都是资本主义的经济萌芽.这在当时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但是封建制度的重农轻商,没给这些新兴社会中层名份.没有名分当然得争取,争取需要一种思想理论作为支持,所以就产生了资本主义启蒙思想.但是我们国家封建制度根深,不容易撼动,所以中国的启蒙思想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