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对人类有什么贡献?他对教育有贡献吗?不知道的就不用乱说了和回答了/谢谢合作~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4 15:34:02
"苏格拉底"对人类有什么贡献?他对教育有贡献吗?不知道的就不用乱说了和回答了/谢谢合作~"苏格拉底"对人类有什么贡献?他对教育有贡献吗?不知道的就不用乱说了和回答了/谢谢合作~"苏格拉底"对人类有什么

"苏格拉底"对人类有什么贡献?他对教育有贡献吗?不知道的就不用乱说了和回答了/谢谢合作~
"苏格拉底"对人类有什么贡献?
他对教育有贡献吗?
不知道的就不用乱说了和回答了/谢谢合作~

"苏格拉底"对人类有什么贡献?他对教育有贡献吗?不知道的就不用乱说了和回答了/谢谢合作~
苏格拉底
(前469——前399午)是古希腊雅典人,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
苏格拉底原为雕刻匠,后来倾心于教育研究,并以培养青年的完善道德为己任.他主张有知识的人才具有美德,才能治理国家,强调“美德就是知识”,知识的对象是“善”,知识是可敬的,但并不是从外面灌输给人的,而人的心灵是先天就有的.把人的先天就有的、潜在的知识、美德诱发出来,这就是教育.他还首先发明和使用了以师生共同谈话、共商问题、获得知识为特征的问答式教学法.
苏格拉底一生中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但他没有著作,其言行都是由弟子柏拉图等人所汇编的对话.
好学善思
苏格拉底于公元前469年出生于雅典附近的阿洛佩凯村.父亲索弗罗尼斯科是一个雕刻匠,母亲法伊纳列特是接生婆.苏格拉底生来相貌丑陋,加之家境贫寒,父亲认定他不会有多大出息,就为他选定了一条跟自己学习雕刻,做一名石匠的生活道路.
苏格拉底虽然其貌不扬,但却天资聪明,勤奋好学,不久就成了一个很能干的雕刻匠.他创作的标题为“欢乐三女神”的一组群雕,曾被放到雅典的卫城上.
苏格拉底尚未成年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幸运的是,一个好心的雅典人资助了他,使他在雕刻之余能有学习的机会.从此,苏格拉底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人生的道路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走出了父亲为他设计的做石匠的圈子.在这段时间里,他向当时各种有学问的人求教,浏览可能见到的古代哲学家的著作,聆听当时的大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的讲学和智者派讲雄辩术.同时,他还学习音乐和诗歌.多方面的教育使苏格拉底的精神得到了极大的丰富.20岁的时候,他师事阿那克萨戈拉的弟子阿尔赫拉于斯,学习有关自然的知识.年轻的苏格拉底喜欢思考和探索,对许多自然问题都想弄个明白,如一个事物怎样创造出来,又怎样毁灭;人们所借以思想的元素是血,还是空气或水;地是平的还是圆的等等.对于这些问题,老师都有解答,但苏格拉底对答案并不满意,自己试图解释,又觉得无能为力,因此,他认为研究自然没有什么意义,把自然界排除在人的认识范围之外.在30岁的时候,他把注意力从天上转到人间,成为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
苏格拉底对问题的考虑往往比一般人要深刻,而且角度很独特,说理透彻,使你不得不承认他说得对.有一次,苏格拉底碰见一个人正为向别人敬礼却没有得到回礼的事生气,就对他说:“这简直太奇怪了.遇到一个身体丑陋的人你不会生气,但遇见了一个性情粗鲁的人倒难受起来了.”有一个人说自己吃东西都没有味道,苏格拉底称他知道一种能治这种病的好药方,当对方追问是什么药方时,他回答:“停止饮食,这样,你就会生活得愉快些、节约些、身体还会好些.”
一天,苏格拉底看见一个人非常严厉地责罚侍从,便问他为什么如此对待仆人.那人说因为仆人好吃懒做又非常愚蠢贪婪.听了这样的回答,苏格拉底问道:“那么你考虑过没有,谁应该多受责打,是你呢,还是你的仆人.”
这些小事看起来似乎很平常,但联系到当时许多人为了私欲,贪得无厌;许多贵族安于享乐,不知满足的现实,就可以看出苏格拉底思想的敏锐与深刻了.
青年之友
苏格拉底很喜欢和青年人交往,希望青年人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认为,一个人接受教育之后,不仅自身会幸福,能管好自己的家务,而且还能使别人和城邦幸福.他常根据不同情况,对青年人施以不同的教育.对于遗传条件优越而轻视学习的人,苏格拉底告诉他们,越是禀赋好的人越要受教育.这好比烈性而桀骜不驯的良种马,如果在小时候加以训练,就会成为最有力、最骁勇的千里马;否则,将始终是难以驾驭的驽马.一个人如果受的教育不好,他的意志越坚强,就越容易犯罪.对于那些以财富自夸、认为不需要受教育、财富会成就他们的心愿、给他们带来幸福的人,苏格拉底就教导他们,只有愚人才会这样想.他指出,幸福不在于财富,而在于知识,在于对人类做出贡献.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人们的尊敬.
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个接生婆.他从小跟着母亲到别人家去接生,帮助递递器械,打打下手.这一段生活经历在苏格拉底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他从助产中得到了启迪,创立了一种教育方法.他称其为“产婆术”.
在当时的雅典,人们普遍认为智慧是天生的.苏格拉底则认为,知识和美德是能通过受教育而得到的,唯一的困难是缺少既懂美德的概念又能将它教给别人的人.尽管他认为自己没有智慧,不足以施教于人,但却甘愿去尽一个社会道德教师应尽的义务.经常同青年交往接触,教育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苏格拉底形成了一种很独特的教育方法,其基本原则是;回答问题必须非常简洁,明快干脆.回答对方所提出的问题,不能是提出别的问题,不许反对对方的问法.两个人可以相轮换提问,但须双方都同意.这种方法包含有辩证的色彩,能帮助对方纠正错误观念并产生新的艺术.整个过程仿佛产婆帮助孕妇生产下婴儿一样.它分四个步骤.一是讥讽,即通过不断提问,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之中,承认对这个问题一无所知.二是助产,就是帮助对方抛弃谬见,使他们找5U正确、普遍的东西.换句话说,就是帮助真理产生.苏格拉底曾经对朋友说;我母亲是产婆,我向她学到了接生术.所不同的是,她是肉体的接生者,我是智慧的接生者.三是归纳,即从个别事物中找出共性,通过对个别善行的分析比较来寻找一般美德.四是定义,就是把单一的概念归纳到一般的东西中去.有一个故事,生动地反映了这种方法的应用过程.
人品高洁
苏格拉底不但教育思想深邃,而且人品高洁.他一生过着极其俭朴的生活,无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总是赤着脚,他不怕寒冷,纵然是冰天雪地,他也能赤脚在冰上行走.在行军作战中,他也比别人更能忍受饥饿.他平时不饮酒,但饮起酒来,比谁的酒量都大.他很贫穷,但不以贫穷为苦,他所追求的是过有德行的生活.
苏格拉底不仅宣传有德行的生活,而且身体力行.他热爱自己的祖国.他先后三次参加伯罗奔尼撒战争,尽到了雅典公民保卫祖国的职责.他在作战中,表现勇敢、沉着,几次冒死拯救同伴的生命,把受伤的同伴背下战场.在敌人面前他无所畏惧,即使在雅典军队失败的时候,他仍然镇静自若,在战场上走起路来好象在雅典的大街上一样,“昂首阔步,斜目四射”,遇见敌人,他还是那样若无其事地斜视着敌人,使敌人老远见到他,就知道他不是好惹的,若是挨到他,他定会坚决抵抗.
苏格拉底平时对同胞、对学生,态度诚恳、温和,不自以为是,不好为人师,不强人从己,他是一个卓越的教师.他的谈话生动活泼,无拘无束,表现出高度的修养,他是一位天才的演说家.他的学生、雅典将军亚尔西巴德曾说;每逢听苏格拉底说话,心就狂跳起来……眼泪就会夺眶而出,大群的听众也表现过同样的情绪.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学者、伟大的教育家、热诚的爱国者,却在公元前399年,被雅典极端民主政府判处死刑,其罪名是:第一,不信雅典的神,崇奉新神;第二,蛊惑青年.然而这两方面也正是苏格拉底对雅典的贡献.在他死后不久,雅典人就认识到他的活动意义,把控告他的一部分人处以死刑,实际上为他平了反.应该说,是“误解和私仇把他推上了法庭”.苏格拉底的死是“雅典的悲剧,希腊的悲剧.”
苏格拉底在服刑时,心情是矛盾的.他一方面不服法庭的判决,一方面又不愿逃走,表示服从法庭的判决.他的学生、朋友都劝他逃走.他却以公民应忠于国家为理由而加以拒绝,他说,如果法庭的判决不生效力,国家就不可能存在.公民是国家所生、所养,受国家的教育,理应事事听从国家.儿子只能以德报答父母,不能以怨报答父母,不管父亲如何对待自己,不能以拷打还拷打,以恶言还恶言.一个人被判死刑,不服刑,用逃跑的方法来毁坏、颠覆国家和法律,是不能允许的.苏格拉底既要坚持自己的信仰,又要服从国家的法律,于是只好在狱中饮鸩而亡.他为真理而引颈就刑,引起后人对他产生无限的崇拜.
苏格拉底揭露矛盾的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而在东方老子却先有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比苏格拉底要早.
朴素辩证法思想 老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变动不居的.他观察到天地间万物万事存在着互相矛盾的两个对立面,例如有无、刚柔、强弱、祸福、兴废等等,它们都是互相依存 、互相联结的 . 所以说:“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长短相形.”还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表明了对立面双方的同一性.老子还认识到对立面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在向相反的一面转化,他说:“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 ,敝则新 ,少则得 ,多则惑”.老子承认转化 ,但强调“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以其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在军事战略战术的运用方面也很突出.在战术上,他主张“以奇用兵”,还要注意“将欲弱之,以固强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在战略上 ,他提出“柔弱胜刚强”的指导思想,他说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但攻坚的力量莫过于它.这种战略思想有防止盲目骄傲的一面,但也具有极大的片面性.
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开始了夸大主体和理性、夸大抽象思维,以哲学唯心主义的神话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
伦理学说 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认为道德只能凭心灵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认识心灵和神,听从神灵的训示.这种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伦理思想,后来被安提斯泰尼继承和发展,形成以强调禁欲为特征的犬儒学派;而苏格拉底伦理思想中所包含的快乐论思想 ,则被亚里斯提卜继承和发展,形成主张享乐的居勒尼学派 .柏拉图全面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体系,并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认为伦理道德要由理智来决定,这种理性主义的思想,在以后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中,起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