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断天涯路这句词是什么意思?以及它的全文是什么?出自何人之手?另外,之恐双膝**舟,载不动,许多愁.**我写不出来了,谁能把它补充完整,以及它的全文是什么?出自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4 22:13:57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断天涯路这句词是什么意思?以及它的全文是什么?出自何人之手?另外,之恐双膝**舟,载不动,许多愁.**我写不出来了,谁能把它补充完整,以及它的全文是什么?出自何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断天涯路这句词是什么意思?以及它的全文是什么?出自何人之手?另外,之恐双膝**舟,载不动,许多愁.**我写不出来了,谁能把它补充完整,以及它的全文是什么?出自何人之手?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断天涯路这句词是什么意思?以及它的全文是什么?出自何人之手?另外,之恐双膝**舟,载不动,许多愁.**我写不出来了,谁能把它补充完整,以及它的全文是什么?出自何
蝶恋花①
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②
罗幕轻寒,③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④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⑤
山长水阔知何处.
译文:
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泪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燕子双飞而去.皎洁的月亮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都穿入红红的门户.
昨夜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了天涯路.想给我的心上人寄封信,可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疑难点注释:①晏殊(991-1055),字同叔, 临川(今属江西)人.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宋仁宗时官至同平章事兼枢密使,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卒谥元献.他一生富贵优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而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雅丽,为当时词坛耆宿.有《珠玉词》. ②槛:栏杆.③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④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⑤尺素:书信的代称.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赏析点拨:
这首词写离恨相思之苦,情景交融,细致入微,感人至深.上片重在写景,寓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诗人的眼中,菊花似为愁烟所笼罩,兰花上的露珠似乎是它哭泣时流下的泪珠,这一亦真亦幻幽极凄绝的特写镜头,正是抒情主人公悲凉、迷离而又孤寂的心态的写照.“罗暮轻寒”二句将笔触由苑中折回室内,似乎是写燕子由于罗幕轻寒而离去,实则写作者身之所感,也是作者心之所感.“燕子双飞去”,不仅是带有鲜明的季节特征的景物,而且,燕之“双飞”更衬出人之“孤栖”.不难想象,当作者目送时而绕梁呢喃、时而穿帘追逐的双燕相随而去之际,该怀着怎样一份孑然独立的怅惘!“明月不谙”二句引来明月作进一步的烘托与映衬.作者嗔怪“明月不谙离恨苦”,是从另一角度加以生发——月已圆而人未圆,作者对那皓洁的月光羡极生妒、略致微词,乃是情理中.
下片写登楼望远.“昨夜西风”句,使固有的惨澹、凄迷气氛又增添了几分萧瑟、几分凛冽.西风方烈,碧树尽凋;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望尽”,既表明其眺望之远,也见出其凝眸之久,从时空两方面拓展了词境.但“望尽天涯路”,不见天涯人.既然如此,那就只有寄书寄意了. “山长水阔知何处”,以无可奈何的怅问作结,给人情也悠悠、恨也悠悠之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欧阳修、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中之第一境界,足见本词之负盛名.
即第一境界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是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作者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当年她是五十三岁.那时,她已处于国破家亡之中,亲爱的丈夫死了,珍藏的文物大半散失了,自己也流离异乡,无依无靠,所以词情极其悲苦.
首句写当前所见,本是风狂花尽,一片凄清,但却避免了从正面描写风之狂暴、花之狼藉,而只用“风住尘香”四字来表明这一场小小灾难的后果,则狂风摧花,落红满地,均在其中,出笔极为蕴藉.而且在风没有停息之时,花片纷飞,落红如雨,虽极不堪,尚有残花可见;风住之后,花已沾泥,人践马踏,化为尘土,所余痕迹,但有尘香,则春光竟一扫而空,更无所有,就更为不堪了.所以,“风住尘香”四字,不但含蓄,而且由于含蓄,反而扩大了容量,使人从中体会到更为丰富的感情.次句写由于所见如彼,故所为如此.日色已高,头犹未梳,虽与《凤凰台上忆吹箫》中“起来慵自梳头”语意全同,但那是生离之愁,这是死别之恨,深浅自别.
三、四两句,由含蓄而转为纵笔直写,点明一切悲苦,由来都是“物是人非”.而这种“物是人非”,又决不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变化,而是一种极为广泛的、剧烈的、带有根本性的、重大的变化,无穷的事情、无尽的痛苦,都在其中,故以“事事休”概括.这,真是“一部十七史,从何说起”?所以正要想说,眼泪已经直流了.
前两句,含蓄;后两句,真率.含蓄,是由于此情无处可诉;真率,则由于虽明知无处可诉,而仍然不得不诉.故似若相反,而实则相成.
上片既极言眼前景色之不堪、心情之凄楚,所以下片便宕开,从远处谈起.这位女词人是最喜爱游山玩水的.据周辉《清波杂志》所载,她在南京的时候,“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蓑,循城远览以寻诗”.冬天都如此,春天就可想而知了.她既然有游览的爱好,又有需要借游览以排遣的凄楚心情,而双溪则是金华的风景区,因此自然而然有泛舟双溪的想法,这也就是《念奴娇》中所说的“多少游春意”.但事实上,她的痛苦是太大了,哀愁是太深了,岂是泛舟一游所能消释?所以在未游之前,就又已经预料到愁重舟轻,不能承载了.设想既极新颖,而又真切.下片共四句,前两句开,一转;后两句合,又一转;而以“闻说”、“也拟”、“只恐”六个虚字转折传神.双溪春好,只不过是“闻说”;泛舟出游,也只不过是“也拟”,下面又忽出“只恐”,抹杀了上面的“也拟”.听说了,也动念了,结果呢,还是一个人坐在家里发愁罢了.
王士稹《花草蒙拾》云:“‘载不动许多愁’与‘载取暮愁归去’、‘只载一船离恨向两州’,正可互观.‘双桨别离船,驾起一天烦恼’,不免径露矣.”这一评论告诉我们,文思新颖,也要有个限度.正确的东西,跨越一步,就变成错误的了;美的东西,跨越一步,就变成丑的了.象“双桨”两句,又是“别离船”,又是“一天烦恼”,惟恐说得不清楚,矫揉造作,很不自然,因此反而难于被人接受.所以《文心雕龙·定势篇》说:“密会者以意新得巧,苟异者以失体成怪.”“巧”之与“怪”,相差也不过是一步而已.
李后主《虞美人》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是以愁之多比水之多而已.秦观《江城子》云:“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愁已经物质化,变为可以放在江中,随水流尽的东西了.李清照等又进一步把它搬上了船,于是愁竟有了重量,不但可随水而流,并且可以用船来载.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的《仙吕·点绛唇缠令·尾》云:“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驮也驮不动.”则把愁从船上卸下,驮在马背上.王实甫《西厢记》杂剧《正宫·端正好·收尾》云:“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又把愁从马背上卸下,装在车子上.从这些小例子也可以看出文艺必须有所继承,同时必须有所发展的基本道理来.
这首词的整个布局也有值得注意之处.欧阳修《采桑子》云:“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栏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周邦彦《望江南》云:“游妓散,独自绕回堤.芳草怀烟迷水曲,密云衔雨暗城西,九陌未沾泥.桃李下,春晚未成蹊.墙外见花寻路转,柳阴行马过莺啼,无处不凄凄.”作法相同,可以类比.谭献《复堂词话》批欧词首句说:“扫处即生.”这就是这三首词在布局上的共有特点.扫即扫除之扫,生即发生之生.从这三首的第一句看,都是在说以前一阶段情景的结束,欧、李两词是说春光已尽,周词是说佳人已散.在未尽、未散之时,芳菲满眼,花艳掠目,当然有许多动人的情景可写,可是在已尽、已散之后,还有什么可写的呢?这样开头,岂不是把可以写的东西都扫除了吗?及至读下去,才知道下面又发生了另外一番情景.欧词则写暮春时节的闲淡愁怀,周词则写独步回堤直至归去的凄凉意绪,李词则写由风住尘香而触发的物是人非的深沉痛苦.而这些,才是作家所要表现的,也是最动人的部分,所以叫做“扫处即生”.这好比我们去看一个多幕剧,到得晚了一点,走进剧场时,一幕很热闹的戏刚刚看了一点,就拉幕了,却不知道下面一幕内容如何,等到再看下去,才发现原来自己还是赶上了全剧中最精采的高潮部分.任何作品所能反映的社会人生都只能是某些侧面.抒情诗因为受着篇幅的限制,尤其如此.这种写法,能够把省略了的部分当作背景,以反衬正文,从而出人意外地加强了正文的感染力量,所以是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