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07:57:03
我不才.我不才.我不才.意思是:过于宠爱,反而害了对方.古语慈母多败子就是这个原因,没有原则的护短,反而剥夺了子女改正错误的机会,结果无法进步.捧杀此典故出自《风俗通》:“长吏马肥,观者快之,乘者喜其

我不才.
我不才.

我不才.
意思是:过于宠爱,反而害了对方.
古语慈母多败子就是这个原因,没有原则的护短,反而剥夺了子女改正错误的机会,结果无法进步.

捧杀此典故出自《风俗通》:“长吏马肥,观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驰驱不已,至于死。”五四运动中蔡元培先生5月9日在辞职启示中引用了这个典故,原话:“吾倦矣,‘杀君马者道旁儿’”。 意思就是说杀你马的人就是在旁边那些人给你马鼓掌的人,爱之者就是害之者。也就是捧杀。
http://baike.baidu.com/view/52130.htm
鲁迅提出棒杀与捧杀之后,人们多严于警戒捧杀,...

全部展开

捧杀此典故出自《风俗通》:“长吏马肥,观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驰驱不已,至于死。”五四运动中蔡元培先生5月9日在辞职启示中引用了这个典故,原话:“吾倦矣,‘杀君马者道旁儿’”。 意思就是说杀你马的人就是在旁边那些人给你马鼓掌的人,爱之者就是害之者。也就是捧杀。
http://baike.baidu.com/view/52130.htm
鲁迅提出棒杀与捧杀之后,人们多严于警戒捧杀,疏于警戒棒杀。
有被“棒”者,不论是否该“棒”,都不大能听到“棒下留人”的舆
论,倒是有幸灾乐祸者,有落井下石者,这大概是“好事不出门,坏
事传千里”的妒忌风气作怪吧?
棒杀与捧杀,虽然都能达到“杀”的程度,但如果让我在二者间
选择个“死法”,我宁愿选择被捧而“安乐死”:皮肉不受苦,人格
不受辱,乐呵呵地闭上眼睛。
这是为什么?
棒杀嘛,使棒者是主动的,受棒者是被动的,受棒者没有不受棒
的自由,生杀予夺全由使棒者决定。当年山西土皇帝阎锡山施行“自
由转生”,杀人棍上贴着“慈悲棍”的条标,随意拉出个“伪装”就
进行棒杀,从脚往上打,直到“杀”。被棒者逃不掉,同情者不敢救,
这是暴力棒杀。伟大如鲁迅,得知军阀政府要对他棒杀时,也只能
“我就逃走”。可与天地比德、日月比明的马克思,发现棒影晃动,
也只能去当“世界公民”。
舆论棒杀就更凶险,在舆论一律的极左时期,舆论围剿没商量。
六十年代初围剿“中间人物论”,文艺界大连会议决定批判赵树理。
我是小人物不怕损失什么,就写出为“问题小说”鸣不平的文章,结
果石沉大海。舆论棒杀也如同暴力,口诛笔伐如枝枝毒箭要致人于死
地。待到十年浩劫,单位的造反派不知从哪里获知我曾为赵树理辩护,
组织对我的批斗会,要我承认赵树理是我的黑后台,其实我和赵树理
谁也不认识谁。不久,赵树理就在暴力和舆论的双重棒杀下含冤去世
了。
当代还有没有棒杀呢?有。肉体消灭不了,但能消灭事业。就说
“棒”马家军吧,棒倒,爬起来;再棒倒,再爬起来;再棒倒,还能
爬起来吗?人大代表签名提议保护马家军,受到指责。我也曾撰文批
评乱棒,文章谁也不敢发。前些时乘西风“棒”张艺谋,他说了句
“中国人的标准和西方人的标准”不同,也受到非难。我撰文批评那
种连文艺批评标准都不懂的指责,结果还是作了废纸。这是另一种舆
论一律,即什么风一旦刮起来,就容不得不同意见。这种舆论棒杀与
宣传方针无关,大概是一些文人趋时附势的心理使然吧。
捧杀呢?捧的一方须通过被捧的一方起作用,被捧者还有不受捧
或虽受捧而不飘飘然昏昏然的选择,死不死还有主观因素。如果把捧
当成动力,还可以再接再厉。如果一捧就“杀”,这种人即使没人捧
也会自吹自擂,自我膨胀。至于捧者,有的是逢人说项,有的是借捧
人以利己,为“杀”而捧者少有。
捧杀易躲,棒杀难防,特别是利用权力设计的追棒。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