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思考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0 17:45:59
文言文思考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
文言文思考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在旧的语文教科书中,《指南录后序》被删去这一段,编者把作者有关"尽忠尽孝"意思当作封建糟粕,把作者的忠君爱国认作"历史的局限性".你认为对吗,这样删节是否有道理 研读这一段文字,简要写出自己的观点
文言文思考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
自然没有道理嘛 如果有道理还要你写什么……指南录是文天祥写的 我对文天祥一向很敬佩的,删除得这一段,刚好对应了文天祥在衣带中的最后遗言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这正好反映了中国千千万万的读书人所应该有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当时忽必烈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文天祥长揖不跪,但求速死.他所想的难道不是尽忠尽孝,难道不是忠君爱国么?正是这样的思想,他才会英勇就义,才会时穷节乃见,才会“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是一个历史人物,我们看待一个历史人物,如果脱离了历史环境,以所谓“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他,往往就只能得到编者那样的想法,以为文天祥是违反历史潮流,文天祥的忠孝节义是封建糟粕.疏不知,这样看待历史的眼光本来就是有毛病的,不是与时俱进的.我们读书也好,读史也好,重要的不是对历史的批判,因为历史已经俱往矣了,重要的应该是通过历史而达到对现实的批判,所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难道我们进入了新时代,尽忠尽孝就可以不要了?忠君爱国就可以不要了?不仅不能不要,还必须要.只是小鼻子小眼的那些编者,不知道忠与孝早就换了内涵,而君与国,也早就换了对象罢了.所谓忠也,乃是忠于理想,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民族.了解了这层含义,才能真正了解文天祥做为一个读书人的心绪,才能了解“恨东风不借,世间英雄”的感叹,才能知道,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来一直传承的民族脊梁.就在几十年前,我们的革命先烈,还抛头颅洒热血,勇往直前.反抗日本侵略者,反抗封建压迫.难道他们的热血,他们的头颅,与文天祥的热血与头颅有什么不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