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及其意义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9 06:34:30
马克思主义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及其意义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及其意义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及其意义是什么?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哲学观是人们对于世界上一切事物、对于整个世界的最根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观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是人类哲学思想和科学知识发展的最高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哲学基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就是要自觉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并用这个世界观去观察事物,研究问题,指导行动,这就成为方法论,成为我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研究方法,以达到正确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就能正确分析客观事物的历史和现状,总结和找出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工作.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就成了我们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指导各项工作实践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实践离不开正确理论的指导,而正确的理论又来源和检验于不断的实践活动,可以说,一个重要理论的诞生无疑会开辟实践工作的新局面.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同其他工作一样,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指导下得以发展和壮大的,更加改善.有了正确的安全生产理论,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才有坚实的思想基础;有了正确的安全哲学观作指导,未来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安全才能获得高水平的保障.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是指导安全生产工作的现实需要
一是“随意观”.认为安全生产工作的“春天”已经到来,我们只要是为了“安全”,工作无论怎样抓都不要紧,无论怎样干都不过分,哪怕“左”一点也无所谓,哪怕“过”一点也莫关系.这样,就难免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出现不切实际、瞎搞盲从的现象.如文件层层照转,多如牛毛;会议层层照开,层出不穷;检查层层照搞,盛况空前.从纵向来讲,上有上级的督查,下有基层的“拉网式”排查,中间还有不同形式的抽查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从横向来看,有的地方安全生产检查种类很多,有综合检查、专项检查、行业检查、交叉检查、节前检查、节中检查等等,不一而足.它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违背了科学发展观,违背了自然规律,其结果是事倍功半,劳民伤财,好事办成了坏事.
二是“完美观”.认为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已经明确,安全生产工作应该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并且要做到尽善尽美,无懈可击.“完美观”还要求在安全隐患的排查上要一个不漏,在安全隐患的整治上要一个不少,至于你有没有钱、吃不吃得起饭我就不管了.特别是在对发生事故的调查处理上表现更为突出,主观认为你分管的工作应该管好,忽视了事物发展的客观性和阶段论,其结果仍然成了“美中不足”,事与愿违,伤了感情,害了同志.
上述问题虽然不是当前安全生产发展的主流,但它确实影响着一部分同志特别是部分领导同志的思想和工作,而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则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认识问题,使我们尽快走出认识上的误区,踏上更加健康的轨道,这也是我们指导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继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现实需要.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是指导安全生产工作的行动指南
哲学能够指导具体工作,哲学最讲对立统一、质量互变、主次矛盾.抓矛盾的普遍性,就是要抓面上的工作,就是要抓全局的工作,以面促点,以全局带一般;抓矛盾的特殊性,就是要看本地区、本单位同其他地区、其他单位在安全生产工作上的区别所在,就是要抓最容易发生问题、也是最需要解决问题的地方.
学习和树立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就是要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虽然每项工作都有本身一些具体的工作方法、研究方法,但都要接受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不是万能的药方,然而它是我们搞好安全生产工作不可缺少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是我们从事安全生产事业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实践的行动指南.
我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处在生产安全事故的“易发期”.现阶段我国的安全生产,突出表现为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与形势依然严峻的现状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一方面,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促使安全生产工作逐步得到加强;另一方面,社会生产规模的急剧扩大以及基础条件依然比较薄弱等因素,也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几率,加大了安全生产的压力.在对安全生产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我们必须坚持两分法、两点论,既要看到事物总体发展趋稳、趋好的一面,又要看到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局部性问题以及潜在的危机和严峻的挑战.
我们既要看到成绩和希望,认清在党和国家领导下安全生产工作会得到不断加强的必然趋势,坚定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安全发展的信念,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信心.安全生产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们,安全生产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把握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差距和问题,认清安全生产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确保工业化进程中的安全生产,既是一项紧迫、现实的工作,又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全民安全意识的进一步增强,企业和公共安全基础条件的彻底改善,重特大事故的有效遏制,重点行业、领域以及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都需要有一个持续努力、循序渐进的过程.尤其是在安全生产形势渐趋平稳的情况下,必须坚决防止和纠正盲目乐观、麻痹松懈等不健康情绪,警钟长鸣,言危思进,更加扎实地做好当前和今后的工作.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两大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因此,我们无论想任何问题,做任何事情,都要深入学习和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正确理解和牢牢把握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冷静分析和充分考虑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现实以及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决不能任意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比如我们分析安全生产事故,不外乎两大原因:一个是物的不安全因素,这个可以靠人消除;另一个是人的不安全行为,而这种不安全行为大多是不懂安全知识或安全意识淡薄造成的.安全知识也好,安全意识也罢,决不会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更不会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来自于平时不断的、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不然,他怎么知道危险,怎么知道防范于未然?从这个意义上讲,安全知识决定安全意识,安全意识决定安全行动,因而安全生产工作理应把对职工的教育培训作为重点来抓,用安全知识来提高安全意识,用安全意识来影响安全行动.“随意论”和“完美论”错就错在没有充分考虑客观实际而夸大了主观能动性,必须坚决摒弃.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必然联系,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具有客观性,集中表现为不可抗拒性.尊重和把握好安全生产的发展规律,从而指导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到按规律办事,既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工作的捷径.学习和树立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安全生产发展的规律,把握工作方向.如果不掌握安全生产的发展规律,乱忙、瞎忙,轻者劳而无获,重者直接“催生”事故.比如有的地区、单位天天讲安全,抓安全,查安全,事没少干,力没少出,成效就是不显著,反而屡蹈覆辙,甚至越干事故越多;而有的地区、单位一旦出了事故,都要认认真真地总结教训,举一反三,找出规律,结果安全生产形势一年比一年好.我们讲,时刻绷紧安全生产工作这根弦是对的,但弦绷得过紧,就容易绷断,容易“出事”,因为人毕竟是人(尤其是本来就处于高度紧张的驾驶员等操作人员),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所以,安全生产自身发展的规律必须尊重,冒进蛮干的行为必须制止.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精髓,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这个精髓,始终坚持这条思想路线,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向纵深发展.在工作中,我们既要大胆开拓,勇于创新,又要讲求实效,稳扎稳打,因为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和把握一个“度”,离开和超越这个“度”,就容易出问题、犯错误.要坚持政策,坚持原则,坚持依法行政,充分考虑基层的承受能力,努力减少“文山”、“会海”和各种各样的检查,把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好事办好,把关系千家万户生命财产安全的实事做实,努力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