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读后感.求深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13:57:02
浮士德读后感.求深刻浮士德读后感.求深刻浮士德读后感.求深刻求采纳!歌德著的《浮士德》,我总算把它看完了,这是我今年读书计划的第三本书.看完这本书,我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这不仅是因为这本书厚得像砖头一样

浮士德读后感.求深刻
浮士德读后感.求深刻

浮士德读后感.求深刻
求采纳!



歌德著的《浮士德》,我总算把它看完了,这是我今年读书计划的第三本书.看完这本书,我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这不仅是因为这本书厚得像砖头一样,让人望而生畏,还在于书中有许多我不甚理解的地方.幸亏有郭沫若在翻译完此书时写的“‘浮士德’简论”,让我稍微有了一点头绪.现在我就把我的读后感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这部诞生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初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伟大作品.
《浮士德》的故事情节大致是这样的:老年歌德在中世纪的书斋中烦闷苦恼,和弟子瓦格讷出外郊游,遇到一条黑色的尨犬.原来这尨犬是天上降下来的恶魔靡非斯特匪勒斯所变成的,他和上帝打过赌,先做浮士德的仆人,解除浮士德的心中烦闷.如果浮士德感到满意了,那么浮士德便不能成为主人,反而为恶魔所有.于是靡非斯特便把黑色外套变成一朵浮云,载着浮士德和他一起云游世界,去完成他精心设计的任务.
他们首先来到了莱普齐市的一家酒店里,参与了一些无聊大学生的胡闹.接着被引进“魔女之厨”,嗑了一剂魔汤,于是浮士德便返老还童,变得年青了.接着就是和可怜的玛甘泪的恋爱,并且生了一个私生子.玛甘泪把私生子溺死,自己也最终被丢进牢里.浮士德在经过一段“林窟”的幽居生活,又领略了一次“瓦普几司之夜”后,终于杀进牢里,欲救玛甘泪.玛甘泪不从,受到审判——死刑.第一部分告一段落.
故事最难解的还是在于第二部分.在现实和虚幻之间,浮士德一觉醒来,来到了一个“风光明媚”的地方,并且感到精神百倍.他去谒见皇帝,皇帝荒淫无耻,一天到晚想着寻欢作乐.皇帝想见古代美人海伦,结果海伦真的来了.在“骑士厅”的表演场合,是海伦和巴黎斯的恋爱.浮士德吃醋,把魔术的钥匙触到巴黎斯身上.精灵们都爆炸了,化成了烟雾,浮士德晕倒,失去了自觉.
舞台回到了第一部开篇的中世纪的书斋中,一切的陈设原封不动.在这里,原先受过靡非斯特训示的“学生”如今变成了“学士”,如今反而把靡非斯特训斥了一顿.浮士德的弟子瓦格讷守着中世纪的炼金术,在那儿制造着“人造人”,公然造出了一个小仔仔何蒙古鲁士.但他只能蜷缩在一个玻璃瓶里,在玻璃瓶里蜕化不出来.在“古典的瓦普几司”之夜,何蒙古鲁士想蜕变,想发育,“希图放恣情欲”而把玻璃瓶撞破,闪烁,燃烧,然后变成了一团火焰,消失掉!
浮士德追求海伦,在靡非斯特的诱导下,终于成功,并且生了一个儿子叫欧福良.他是一个“天才儿”,放荡不羁,追逐“少女”,飞求战争,结果是“纵身于空中”,坠地毁灭.海伦也因悲苦而消逝,同时把浮士德带到了空中.
在空中浮士德和靡非斯特对谈,表示他想填海.浮士德因为帮助了那位骄奢淫逸的皇帝,皇帝给了他一带沿海的地面,让他去填海,结果填海成功.在填海成功的土地上有一对老夫妇,但浮士德因为不满他们坐在这老式的小礼拜堂里,于是便想用新的房子和土地和他们交换,但两位老人不从.浮士德便让靡非斯特去把他们赶走,因为态度骄横把两位骇死两位老人.浮士德不免为此“忧愁”,被“忧愁”对着他的眼睛一吹,使得浮士德双目成盲.在倒下去的那一刻,因为有了开拓疆土的行为,使得他感到了满足,并且喊出了“你真美呀,请停留一下!”按照契约的规定他不得不为靡非斯特所有,但天界的仙使们却把浮士德救出.在天上,遇到了那位玛甘泪,她要用心把他指导.天上的至尊者是一位光明圣母,歌德在最后喊出了:“永恒之女性,领导我们走.”全剧结束.
这就是《浮士德》大致的故事经过,看完全剧,我不得不为歌德那高超的写作技法而啧啧钦佩.他把现实和虚幻,古代和现代,如此巧妙地掺杂在一起,确实让人叹而观之.其次,歌德写作此剧前后用了整整六十年的时间,从1773年歌德25岁时的“原浮士德”开始写起,一直到1806年歌德“浮士德第一部”完成,那时正是青年歌德的“狂飙突进”时期.歌德写作第二部是在1797年歌德49岁开始写作的,一直到1831年,也就是歌德逝世前一年时才完成第二部的写作.从25岁一直到83岁,这部作品伴随着歌德从青年时代开始一直到壮年、老年时代,这期间的时代跨度,是我不得不叹而观之的第二个原因.因为有了这部伟大、宏大的作品,才确立了歌德在世界文艺界中的不朽地位.
同时我也对这部作品的翻译者郭沫若先生怀着深深的敬意.郭老是在1919年中国的“五四”爱国学生运动期间开始翻译此作品的,那时郭老28岁,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又恰好和歌德的“狂飙突进”运动非常相似,一直到1928年郭老译完《浮士德》的第一部.再过二十年,也就是在1947年郭老56岁时翻译完《浮士德》中的第二部.从28岁一直到56岁,时间跨度差不多三十年.翻译一部作品,前前后后竟然化了差不多三十年的光阴,这是我对郭沫若先生怀着深深敬意的第一个原因.其次,在翻译这部作品的过程中,为了和原文的意思更加接近,有时为了一、两行诗句的正确翻译,竟然要花费郭老大半天的时间,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怪不得郭老在翻译完此书时会生一场大病.搞翻译工作的人,其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不是我们一般人能够想象到的.这也是我对郭老怀着深深敬意的第二个原因.
看完《浮士德》如此恢弘的巨作,显然有些地方还有我不甚了解的地方.郭老建议会德文的朋友最好是原版的和中文的对照一起来读.可惜我对德文一窍不通,同时对西方的历史以及古希腊的神话故事等方面的知识,显然我掌握得还不是十分丰富.虽然有这么多的缺陷,但并不妨碍我对这部伟大作品的热爱,因为这确确实实是一个伟大的人写出来的一部伟大的作品,再经过郭沫若这样的文学大家的翻译,使得我备加珍惜我现在的阅读时机和动机.我也相信,即使再过几十年,到了我年老的时候,也会和歌德、郭沫若一样,随时翻出这本书,在现实和浪漫中,找到自己的精神支柱.
让我们怀着朝圣般的热情,用心体会这部伟大作品带给我们心灵上的震撼吧!不仅是现在,而且是在将来当我们都年老了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