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齐恒晋文之事章》谈孟子的仁政思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07 18:10:45
结合《齐恒晋文之事章》谈孟子的仁政思想,结合《齐恒晋文之事章》谈孟子的仁政思想,结合《齐恒晋文之事章》谈孟子的仁政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落,五霸迭兴,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时习语有“周文疲弊”、“天无天

结合《齐恒晋文之事章》谈孟子的仁政思想,
结合《齐恒晋文之事章》谈孟子的仁政思想,

结合《齐恒晋文之事章》谈孟子的仁政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落,五霸迭兴,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时习语有“周文疲弊”、“天无天子,下无方伯”等语,儒学便是对于社会政治上下失序所作的回应.牟宗三先生论先秦诸子的起源问题,认为孔子创立儒学与老子讲无为,都是针对“周文疲弊”而发,是非常允当的(见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台湾学生书局1983年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简体字版.).中央政权由统一趋于分裂,再由分裂归于统一,儒家学者对于社会政治新秩序的重构也随之出现一个由理想到现实的演变过程.儒法等学派都是“务为治”的政治学说,其中孔子的核心观念是“仁”,政治理想是“仁政”;孟子侧重的概念是“义”,政治理想是“王政”;荀子侧重的概念是“礼”,政治理想是“礼制”;韩非的核心概念是“法”,政治理想是“法治”.由孔子的“仁”和“仁政”,到孟子的“义”和“王政”,再到荀子的“礼”和“礼制”,体现出儒家社会政治理想由较为高远到较为现实可行的发展演变.但是从整体上说,儒家所构建的社会政治理想,无论是孔子的“仁政”、孟子的“王政”还是荀子的“礼制”,从来都没有实现过.这就产生出一个问题:对于无法实现的社会政治学说是否还要坚持?实际上孟荀二人继续探索的过程,就可以看作是对于孔子的修正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