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的中心论点究竟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5 18:04:42
《谏太宗十思疏》的中心论点究竟是什么《谏太宗十思疏》的中心论点究竟是什么《谏太宗十思疏》的中心论点究竟是什么文章开宗明义,起笔第一句即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正面设喻,借此

《谏太宗十思疏》的中心论点究竟是什么
《谏太宗十思疏》的中心论点究竟是什么

《谏太宗十思疏》的中心论点究竟是什么
文章开宗明义,起笔第一句即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正面设喻,借此引出全文的中心观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随即第二句又从反面设喻强调“德不厚”的“知其不可”,这也是为了突出“积德”对于人君的重要性;最后第三句则直言“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就如同“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言下之意也就不言而喻了.值得注意的是,原文在“戒奢以俭”之后本还有两个小分句“德不处其后,情不胜其欲”,同样也是从反面表述寡德危害的.因此笔者以为第三句话仅仅是对第二句话的更深层面的强调,而不是对第一、第二句的收束.\x0d当然笔者确定“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为全文的中心论点,更注意到这句话,还是贯穿全文始终的“纲”.\x0d文章的第二段紧承第一段展开论述,先以“凡”字囊括历史的教训:“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紧接着剖析其原因之所在,“取之易”是缘于“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竭诚以待下”无疑是一种“积其德义”,而“吴越为一体”则是积德之至的必然结果;“守之难”是因为“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纵情”也好,“傲物”也罢,都是寡德之举,其末路也只能是“骨肉为行路”.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原文在“承天景命”之后,本来还有的两句话:“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很显然,这两句话也左证了笔者上文的分析.\x0d当然,作者的行文更侧重于“守之难”角度的论述,“德衰”必然导致民心不服,久而久之,怨声载道,也就必然导致“覆舟”.这不但从反面论证了前文提出的中心观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更重要的还是警示太宗,以引起太宗对此的足够重视.作者的良苦用心也可见一斑.\x0d那么何以避免这一切呢?由此,引出文章的第三段.这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即作者劝谏太宗“十思”的建议.这也是作者以为,人君“积其德义”的具体内容.仔细揣摩“十思”,不难发现它是从方方面面来阐述为人君者如何“积德”.“知足”、“知止”,说的是生活上要力戒奢侈,以免劳民之命丧民之财;“谦冲而自牧”、“江海下百川”,道的是修养上要虚怀若谷,从善如流;“三驱以为度”、“慎始而敬终”,讲的是治国上要勤勉政事,力戒自我放纵;“虚心以纳下”、“正身以黜恶”,表的是用人上要广开言路,力避小人得志;“无因喜以谬误”、“无以怒而滥刑”,指的是执法上要不徇私清,严明赏罚.而“十思”的核心可谓“正己”、“安人”.“正己”是“积德”的高标,更是“安人”的前提;而“安人”,才能最终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只有如此,方可“宏兹九德”,也就是文章开篇所提到的德“厚”,“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这样理想的政治前景,才有可能成为一种现实.这样又回扣了前文所提出的中心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