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十篇500字左右的散文读书笔记 不要名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4 09:42:29
求十篇500字左右的散文读书笔记不要名著!求十篇500字左右的散文读书笔记不要名著!求十篇500字左右的散文读书笔记不要名著!宽容  看了书架上摆着一本《周作人散文》,匆忙拿下来阅读.  记得两年前看

求十篇500字左右的散文读书笔记 不要名著!
求十篇500字左右的散文读书笔记 不要名著!

求十篇500字左右的散文读书笔记 不要名著!
宽容
  看了书架上摆着一本《周作人散文》,匆忙拿下来阅读.
  记得两年前看过一本《周氏三兄弟,印象颇为深刻,从头至尾细细读下来,兄弟三人传奇的一生和那些未能解释缘由的错综往事萦绕心头,久久不得释怀.现在想起那本书,很有回肠荡气的感觉,还是有很多话在心中,忙不迭的表达.
  三人同为兄弟,命运却不尽相同,尤其是老二作人,非议最多.我想这非议肯定不是他想得到的吧,青年时代的周作人又何偿愿意去做什么伪差,留下个汉奸的污名呢.历史的结论,容不得任何理由,他说在北京“苦住”是因为有“家累”,说他自己的十口之家不好轻易抛下不管,还要照顾母亲和鲁迅的遗孀.事情的真相笔者不得而知,这些话也只能和那段历史一般苍白罢.
  我想世人的评说还是太绝对了,历史上的人和事往往只有两种结果,要么英雄,或者,就是贼子了,对他们的评价往往也都是一句话,没有中间者,而我想,周作人就是这为数不多的中间者吧.在这里笔者并没有要为他正名的意思,只是笔者有着中国人几千年来喜好皆大欢喜结尾的完美主义思想,总想让知堂先生的名份真能如其文章一样供人欣赏,至少,不被人唾弃罢了.历史的问题不便深究,也究不明了,只能越辩越混,越辩越缠绕的紧,只是尝试着找到一些慰藉,哪怕是理由.
  这本书的前言写的不错,他是一个悲剧性人物.
  Essay
  书中摘了胡适的一段话:“这几年来,散文方面最可注意的发展乃是周作人等提倡的小品散文.这一类小品,用平淡的谈话,包藏深刻的意味,有时很象笨拙,其实却是滑稽.这一类作品的成功.就可彻底打破那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了.”
  笔者最喜欢的就是这一类的文章罢,简单明快,有生活琐事,支言片语,或夹杂着激情澎湃的战斗檄文.看到这些文章,总能让我有种恬静的感觉,像是午后的阳光照在桌前,只是注入墨水,眼盯着纸,即刻伏案了.我在想自己也能写出这般的文字,到了那一天,我可以来感受自己的阳光了.
  周作人等等的一批作家把这些给我们端了上来,如若把文学作品比作一盘菜的话,厨艺疏浅的我们真的矛盾着不敢碰那些生命中最美的佳肴了.
  作文
  作文终究是难的,周作人一生作品无数,小品短文三千多篇,没有发表成集的和翻译书信等等更是不计其数,在爱好作文的笔者看来,这些文字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功绩.只是它们的主人叫周作人,一个当过伪差的汉奸.后人是不能给他思想家的名号的,如今还能成全个文学家,也是不小的福份了.
  常写作的人都会常思考,因为无论写出的文字是好是坏,是精华还是糟粕,也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如老笑话说的:做文章到底是苦事,因为肚子里原是没有的,而且即使腹中有那四五百字,一时也有点凑不起来.
  周作人在《作文难》里说:
  “说话本来只是信号,我们举猫为例,它在饿时,怒时,痛时和叫春时才开口作声,平时决不多叫,人虽是比较进步的,根本还是一样,那里有这许多话来,不饿不叫,不怒不痛或是不叫春而叫,无话可寻,岂不都是假的么?即使有了想说的话,话怎么说,这也是一个大难问题,我的确还不知道是应该怎么说的.”
  把这一段抄下来,笔者感觉畅快多了,终于找到了应该推崇的对象.这不也正是对于写作还不是很熟练的我的真切感受嘛.难道写作都是无话寻话,都是不饿,不怒不痛抑或不叫春而叫?当然不是.周作人只是换了个看起来更吸引人的说法,我想这就是小品文吧(英文中的essay),随笔、絮语散文也无妨.要的只是表达,至于语言,还是那句话:写文章没有别的决窍,只有一字曰简单.
  我想我知道怎么做了.
  《垂钓》是作家余秋雨写的一篇充满了深刻人生哲理的美文,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相伴共存的. 文章篇幅虽然短小,但喻义深广.
  在海参崴游玩,作者见到了一胖一瘦两个垂钓老人:胖老人的钓绳上有六个小小的钓钩,每次举起钓钩,每一个钩上都有一条小鱼,他忙忙碌碌地,举起又放下,我们看时,水桶里早已有半桶小鱼.不一会儿,便满载而归;而瘦老人的钓钩硕大无比,他一心只想钓大鱼.他认为胖老人“根本是在糟蹋钓鱼者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胖老人在胜利凯旋之时,他仍然端坐在那里.“两个都在嘲讽对方,两个谁也不服谁.”作者认为,“一个是喜剧美,一个是悲剧美.他们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类”.作者借助对这两位垂钓者的描写,意在阐发: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两位垂钓者,实际上代表了两种人生追求:一个是物质的,知足常乐;另一个是精神的,永不满足.
  《垂钓》中描述的生活现象是简单的,但余秋雨的叙述却引发了许多的人生思考,其一:胖老人与瘦老人是物质与精神的对峙;其二:胖老人与瘦老人是喜剧人生和悲剧人生的互相批判;其三:胖老人与瘦老人是人类社会多样性的写照;其四:人生的对手与朋友是相互依存的; 胖老人活泼、随和、容易满足,追求物质,大小鱼都要.瘦老人执著、倔强、追求精神,只钓大鱼,不等待大海琐碎的施舍.胖老人生活滋润、快乐,可以代表生活中世俗的人生态度.瘦老人孤独、悲壮,然而却崇高,可以代表生活中崇高的人生态度.胖老人与瘦老人因钓鱼观念不同而互相对立,他们天天互相嘲讽,但他们的价值都得由对手来证明,丧失了一方则另一方不会存在.
  这篇散文叙事真实、说理真情到位 . 是一片优美散文.文章中,作者表现的多方位的思维方式,体现了余秋雨的博学和睿智,及深厚的文字功底. 因此,推荐大家读读余秋雨的作品.
  从容的文化风度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
  最近读了余秋雨的散文,感觉读书的过程其实是一场心路的旅行.
  “只有书籍,能把遥远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带来给你;只有书籍,能把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只有书籍,能把一切美好与智慧对比着丑陋与愚蠢呈现给你.”
  这是余秋雨的原话,读了它,唤起了人们对书籍的珍视.从未见过这样的文章,一点儿也没有做作;从未进入过这样的天地,一点儿也没有被吞食.在这样的天地中行走,巨人也变成侏儒;在这样的天地中行走,侏儒也变成巨人.
  《风雨天一阁》是我最喜爱的一篇散文.余秋雨对它的处理正可谓“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这里面最令我感动的,是钱绣芸那一段.——
  “现代社会学家也许会责问钱姑娘你是嫁给书还是嫁给人,但在我看来,她在婚姻很不自由的时代既不看重钱也不看重势,只想借婚配来多看一点书,总还是令人感动的.”
  《历史的暗角》给我们剖析了历史上诸多的小人!恶奴型小人、乞丐型小人、流氓型小人、文痞型小人,被余秋雨描述得淋漓尽致.小人的特征也被他刻画的形象至极——小人见不得美好;小人见不得权势;小人不怕麻烦;小人办事效率高;小人不会放过被伤害者;小人需要博取同情;小人最终控制不了局势!小人的最终大都以悲剧而告终!
  《遥远的绝响》让我认识了魏晋时代的文化,认识了行为怪异的阮籍,文采横溢却有自由洒脱的嵇康!而他们的悲惨结局,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化的遗憾!
  文化,可以成为一种点缀,但文化有最终指向.正是这种真善美的指向,维护了人类.
  这是余秋雨散文的精髓.
  安静下来,以一派宁静和从容的文化风度前进,这,就是余秋雨.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品通过对月下荷塘的描写,抒写作者在政治形势剧变之后,在严酷现实的重压下的苦闷、彷徨和寂寞的心境,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面情绪以及对未来美好自由生活的朦胧追求.
  《荷塘月色》起句简洁,为排遣心中的郁闷,于是踏着月光向清静的荷塘走去.“心不宁静”是全文的情感线索,它给荷塘、月色染上了不同一般的色彩,也给以后的抒情写景创造了特定的条件.在淡淡的月光下,独处于荷塘世界,感到是个“自由的人”.于是徜徉于荷塘,沉醉于月色,一幅美不胜收的荷塘月色画便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先鸟瞰月下曲曲折折的荷塘全景,给人以总的印象,然后有层次地从上到下写来,田田的荷叶,美如舞女的裙;荷花零星点缀,姿态万千,如星星熠熠,似明珠乳白;微风送清香,叶动花颤,流水脉脉含情.在这幅画里,作家不满足于对客观景象作静止的摹写,而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机的风姿.接着作家着力写月光之美.光是难以捉摸的,作家却借助于景物,创造出一种勾人心魂令人陶醉的意境.那流水一般的月光,倾泻在花和叶上,如“薄薄的青雾”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既有实写,也有虚写,虚中见实,贴切地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飘忽的姿态.为强化月光效果,作者着力摹写月的投影,如有“参差斑驳”丛生灌木的“黑影”,也有“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而这些“影”又像是“画在荷叶上”,这里光影交错,岸边的树、塘中的荷连结,着意写月色,但处处不忘荷塘,满塘光与影的和谐的旋律,细腻地展现了荷塘月色的令人惊异之美,使人神醉.最后写荷塘四面,着墨较浓的是柳树,写下月下的情景,面对树梢的远山,树缝里的灯光,以及蝉声蛙鼓则是随意点染,只为增加生气,静中有声,浓淡相间地反衬了荷塘的幽静.作者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是片刻的,回到现实立刻又感到重压,心里越发不平静了.文章最后写了作者遥想古代江南采莲胜景,虽不在现实之中,然而借助联想,使荷塘画面扩展,更显清新雅致,同时也表达作者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荷塘月色》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首先文章追求的是一种诗情画意之美.作者调动一切艺术手法,着意创造一个诗意盎然、情景交融的境界.作品中满贮诗意的是风采绮丽的荷塘月色.作者层次有序地时而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动静结合,运用鲜明的比喻,通感手法,由远及近,从里及外地描绘了月光下荷塘的无边风光.作者时而又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别出心裁地虚实为用,浓淡相宜地勾勒了整个荷塘的月夜风采.作者努力挖掘蕴含在大自然中的诗意,让声、光、色、味都透出神韵,共同点染荷塘月色绰约的风情.这样的以景衬情,情景交融的写法,不仅使作品富有诗情画意,也使作品具有情趣美.
  精于构思、巧于布局,是《荷塘月色》又一显著特色.作品开头写心情颇不宁静,这是作品抒情线索的缘起,文章以“我”去观赏荷塘为脉络,以人物的行止为线索,全文的写景抒情过程,都是随着作者的脚步和视线的移动逐步深化的.行文中以荷塘、月色为中心,又适当点染周围背景.布局上层次清晰分明,详略得当,疏密相间,自然舒展.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典雅清丽、新颖自然.《荷塘月色》保持了这一持色.朱自清很注重语言的锤炼,且以轻笔淡彩的口语来绘神状态,表情达意.《荷塘月色》中动词与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准确而传神地渲染和强化了诗情画意,而且节奏明朗,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匆匆》
  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匆匆》,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之情.
  这篇文章讲的是时间一去不复返,不要虚度光阴.从中我体会到时间就是金钱,联想到了自己已度过了四千六百多个日日夜夜,而这四千六百多个日日夜夜我却干了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四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我记得有这么一句话:“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一天都不是二十四小时.”你是否觉得这句话自相矛盾呢?不,不矛盾,我们都知道一天有二十四小时,这是时间的公平之处,那为什么时间又是偏私的呢?因为这些人随意浪费时间,任凭时间飞快地流逝,一天一事无成,他抛弃了时间,时间也抛弃了他.因此,他的二十四小时是短暂的.而有些人合理安排时间,珍惜时间,不虚度时光,利用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并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率,他们用二十四小时做了平常人需要二十五小时,二十六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的事情,他们的二十四小时是漫长的,充实的.
  朋友,每当你打电脑的时候,日子从键盘上过去,看电视的时候,日子从屏幕里闪去.朋友,人生虽短暂,但细细地算一算,一生中我们有多少时间是用在工作、学习上呢?无论往后生命历程中遇到怎样挫折、怎样的委屈,不要动摇,不必辩解,走你自己的路吧!因为任何动摇包括辩解,都会耗费时间,耗费生命,不要耽搁自己的行程.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而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话“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呀!”同学们,珍惜时间吧!时间就是金钱!就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