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人民的感人事迹5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14:02:33
两岸人民的感人事迹50字
两岸人民的感人事迹50字
两岸人民的感人事迹50字
一:
去年金秋时节,橙黄桔绿,台柚飘香.笔者慕名来到闻名遐迩的“台柚之乡”———井研县千佛镇采访,看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果农们精心遍植着一种身世不凡,色鲜味美,经济与社会效益俱佳的柚树———梅湾台柚. 去年是这里的台柚生产形成基地规模,走上产业化之路,取得辉煌成绩的好年景.据介绍,该县台柚已发展到400万株,并在千佛镇建立了优质台柚基地,在研城、宝五、三江、石牛、门坎、高滩等乡镇形成了台柚重点种植区;全县已有台柚挂果树130余万株,产果4000余万个,产值达到6000至8000万元,全县农民人均可从台柚生产中增收150至200元.而千佛镇已有柚树100万余株,其中挂果树已达60至70万株,产果300至400万个,销售收入可达1000万元左右.笔者透过车窗,看到专门销售台柚的“佛柚街”,沿街两侧,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挤满了成千上万参与台柚交易的果农和客商.果农们一个个笑逐颜开,乐不可支地把出售台柚获得的大把大把花花绿绿的票子装进鼓鼓囊囊的腰包.客商们则带着满意的神情,忙着把刚采购到的台柚运往成都、北京、重庆、广州等地销售. 在镇政府接待室里,热情好客的主人给我们送了几个台柚,让我们品尝.我们一边津津有味地品尝着那馨香扑鼻、鲜美异常、甘甜可口,令人爽心悦目、残涎欲滴的台柚果肉,一边摆起了有关梅湾台柚的龙门阵.据说,当地知名人士、清代乾隆年间户部给事中和翰林学士雷轮,奉乾隆皇帝御旨巡视台湾政事时,有一位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人称“神医梅”的梅姓同乡医生随行.一天,雷轮巡视到一个头人家,正好遇见头人小女身染重病,四处求医问药都不见好,于是雷轮便叫梅医生给小姐把脉看病.梅医生一看,见是寒热入肺症.于是对症下药,施以清热发寒,表里两解之剂,没几日,梅医生药到病除,那小姐就病好如初了.头人父女千恩万谢,要以重金相送,可都被雷轮和梅医生谢绝了.雷轮在台湾三年巡视期满,离任回朝.临行那天,台湾百姓依依不舍,夹道相送.雷轮挥泪告别,好半天才离开巡府,出得城来,踏上归途.这时,忽然从路旁的送行人群中走出一个人来,上前拦住雷轮车驾,毕恭毕敬地拱手作揖说:“雷大人荣归,小人来迟一步,望大人恕罪!”言毕用手一招,侍候在侧的家人连忙抬出3株台柚树苗,放于雷轮面前,雷轮一看,见此人正是当年让梅医生为其女儿治过病的那个头人,忙说:“头人何罪之有?倒是我行色匆匆,未到府前告辞,还请海涵.”那头人百感交集地说:“雷大人巡视台湾,台湾百姓感恩不尽.小女又呈大人打救,恩重如山,常言道: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可我知道大人清正廉洁,两袖清风,没啥送的,特将我房前这3株柚树苗相赠,万望笑纳.”雷轮见那头人诚恳之心,溢于言表,便应允说:“那好吧.我把这台柚树苗带回大陆,种到家乡,也可使子孙后代不忘台湾父老!” 这3株台柚树苗被雷轮和梅医生带回大陆,栽种到家乡梅家湾的土地上,茁壮成长,不久即繁花盛开,硕果满枝.这种柚果风味特异,其外形之美观,香味之浓郁,果肉味道之甘甜,易于储存之便利,既是食用之美味,又是馈赠之佳品,因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和交口称赞,被誉为“柚中之王”.当年的三株柚苗,不断生育繁衍,到今天连片成林,硕果累累的400余万株柚树,已成为雄据一方的支柱产业. 这些年来,伴随梅湾台柚的发展和崛起,海峡两岸人民共话台柚,友好交往,情系祖国,心系统一的感人事迹更是层出不穷.1987年,一井研籍台胞回家乡千佛梅湾探亲时,亲手栽下3株台柚树苗,作为纪念,寄托情思.如今,这3株柚树已经枝繁叶茂,开花结果.那台胞探亲期满,植柚返台后,给家乡亲人寄来一封书信诉说植柚衷情:“……草木也有相思意,人生岂无还乡情.我盼望着祖国早日统一,亲人早日团聚……那几棵梅柑树该是枝繁叶茂了吧,这是我留给儿孙的唯一礼物.总有一天我要尝到亲手种的梅柑!……人生如梦,唯盼梦归故土呵!” 写到这里,笔者的耳边蓦然响起了几句曾在这一带流传的梅湾台柚歌谣:“梅家湾的柑子香又甜,香甜的柑儿数梅湾.提起梅湾柑哟,想起日月潭;兄弟姐妹同祖先,骨肉要团圆……”.
二:
蕲春台商孙永延 热爱家乡的感人事迹
12月6日,《台商孙永延》一书首发式在蕲春县人大会议室举行,首发式由县政协副主席郑孟新主持,出席首发式的有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田文国,县人大常务副主任甘才志,县政府副县长石玉艳,以及原县政协主席徐国生及来宾50多人.他们高度赞扬蕲春旅台同胞孙永延先生长期致力于投资家乡经济建设,竭尽全力,呕心沥血,作出的显赫业绩和重大贡献.从1992年起,孙先生先后为家乡兴办了3家台资、台属企业.他的一片爱国爱乡赤子炽情令人敬佩,并一直为们所传颂. 孙永延先生生于1932年,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人,1948年进南京金陵兵工厂,次年随厂迁往台湾基隆,后任台湾颐明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为台湾最大的汽车制造厂裕隆汽车制造厂做汽车配件30多年.孙先生在台生意红火,积蓄渐丰,但故土乡情和骨肉同胞在他的心里留下抹不去的思念,他总忘不了故园乡亲.1987年底,海峡两岸初开交流之门,他极为振奋.1989年他从台湾回到阔别40多年的故乡蕲春探亲,与县台办的工作人员一起参观了一些国有、集体和个体私营企业.后来他又多次回乡探亲,当他耳闻目睹家乡的发展变化非常兴奋,但了解到乡亲们还不很富裕时,怎么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决心要回乡投资,为家乡做点有益的事情.
蕲州镇大畈头村于1989年办起了一座造纸厂,由于经营不善,连年亏损,债台高筑,到1991年底,总负债56万元,濒临倒闭,镇政府决定拍卖该厂.这时,正逢孙先生从台湾回乡探亲,经一番调查磋商,孙先生以56万元人民币全盘接收债权债务的形式买下了蕲州造纸厂.随后将厂名改为蕲州永昌万利造纸厂,重新制订复兴规划,然后交给外甥孙嗣全经营.这是蕲春县第一家利用台资兴办的台属私营企业.孙嗣全按舅舅的经营方案,励精图治,开发新产品,使企业起死回生.为了发展壮大,孙先生又先后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技术改造,更新设备,扩大规模.如今,该厂年产万吨高光彩色喷墨打印纸工程项目已建成投产,现拥有9条生产线,设备50多台套,年产相原纸、铸涂纸、白卡纸、底层纸、彩喷纸、高光相纸等各种规格产品3万吨,已成为一家集科研、造纸、涂布加工、分切包装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拥有固定资产5700万元,流动资金1300万元,2007年产值8000万元,上交税收220万元,成为蕲春私营龙头企业和纳税大户.并先后帮助启动4家亏损企业,安排400多名下岗职工就业.该企业被评为黄冈市10家台属红旗企业和湖北省优秀台属民营企业.
办好“永昌”这个台属企业,旗开得胜,更激发了孙先生在家乡投资的兴趣和热情.1992年,改革开放推动了两岸交流的进一步发展,孙先生又奔波于台湾与蕲春之间.他说,蕲春的石英石矿产资源丰富,可蕲春只卖石英石原料,何不找一个玻璃制品商来蕲春开发玻璃制品业呢?孙先生说到做到,竭力把愿望变为现实.他回台湾后,找到了与自己有业务往来的好朋友、曾留学德国的玻璃制品专家、台湾新竹永阜企业公司董事长彭作孚先生.二人曾两度到蕲春考察,决定在蕲春办一个强化玻璃盖厂,走平板玻璃再加工增值的路子.于是,台湾颐明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台湾新竹永阜有限公司与蕲春玻璃制品厂3家合资成立了蕲州阜明玻璃有限公司.台方两企业提供设备技术,蕲方提供厂房土地水电设施, 1993年动工兴建,当年建成投产,主要生产强化玻璃盖,为玻璃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可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该合资企业经营亏损,最终停产.尽管如此,孙先生决定暂不把阜明公司经营失败的事告诉还想到蕲春来投资的其他台商,孙先生后来又带领新的台商仍继续投资农畜牧业,孙先生这种矢志不逾、百折不挠的爱乡情结尤为令人敬佩.
1997年孙先生与蕲春籍台胞李竹荣、高济美先生带着台湾养猪协会刘纯佳等6位台湾籍台胞,在蕲州镇土台村承包荒山荒滩550亩,兴办台资独资企业蕲春永佳农畜牧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700万元人民币,养殖杜洛克、长白猪、大白猪等优质瘦肉型猪3000余头.
前几年,“永佳”公司因猪价市场低迷,当初的股东都抽身而去,但乡情不泯的孙先生决不放弃,“永佳”由他一人一直支撑到现在.1995年孙先生曾患心脏病,做了血管通畅手术;两年后,又做了气球扩张手术;1998年,被迫开刀,做了心脏“搭桥”.由于身体原因,孙先生像一只候鸟,每年回到家乡,入冬时节,天一冷他从蕲春飞到台湾;每当春暖花开的季节,天一转暖,他又从台湾飞回蕲春,整天呆在“永佳”猪场.
孙先生苦苦支撑了10年,2007年终于初见成效,“永佳”猪场第一次实现盈利.孙先生说,“不赚钱我干,赚钱就让股东们干,他们会回来的”.“把猪场办好,会有更多的台商来蕲春投资,让家乡脱贫致富”.
桑梓情愈浓,报效心愈切.如今,孙先生年近八旬,仍为家乡的发展而操劳着.
孙先生兴厂办场热爱家乡的感人事迹先后被黄冈市委机关刊物《黄冈通迅》和《湖北与台湾》网刊载,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周震亚等通过大量走访,深入座谈,广泛搜集素材,经艺术加工编著《台商孙永延》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公开出版,全书共10章,15万余字,文字活泼流畅,图文并茂,展现了台商孙永延先生的风雨人生,讴歌了孙先生一片爱国爱乡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