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语文冠魔新干线的答案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冠魔新干线的答案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6 06:09:43
求语文冠魔新干线的答案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冠魔新干线的答案啊
求语文冠魔新干线的答案七年级语文下册
语文冠魔新干线的答案啊
求语文冠魔新干线的答案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冠魔新干线的答案啊
语文课课练(冠魔新干线)七年级下22-25八则
1、yùn rǔ xǐng wǎng dài zhì
2、温习 教诲,教导 思考 看齐 疲倦 满足 选择 勤奋、努力
3、(1)“说”通“悦”,愉快 (2)“女”同“汝”,你
4、丘 仲尼 春秋 儒 思想 教育 孔子及弟子言行 儒家 大学 孟子 中庸
5、(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1)只读书而不去动脑筋去思考,就会感到迷惘而无所得;只是空想而不去读书,就会感到精神疲惫而无所收获.”
(2)看见有道德有才能的人便应该向他看齐,见到不好的人我就在内心反省自己(有没有同样的毛病).”
(3)应当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学习,对于他们不好的地方,就应该注意改正.
7、(1)三令五申 三番两次 举一反三
(2)三言两语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三三两两
8、(1)温故知新;学思结合;择善而从.
(2)不能不懂装懂;要时时反省;要谦虚好学;要不自满.
9、①谦谦“君子”——有道德,有修养.②胸怀坦荡,知识渊博.③循循善诱,待人宽厚.
10、不是确数.曾子每天在以下几方面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11、从“好古,敏以求之”可以看出是在爱好的基础上通过勤奋去求得知识,是发自内心的主动学习,所以这一则说的是学习态度.
12、“士”大多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曾子说句话是想鼓励门人一生要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13、比喻经得住艰苦环境考验的坚强不屈的品质.
14、自己所不愿意要的,也不要把它施加给别人,其中包含了互相体谅的意思.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传授的学业是否不曾复习?”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懂得知识,只不过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地去探求它罢了.”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孔子说:“到了天气寒冷的时候,才能看出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子贡问:“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呢?”孔子说:“大概就是‘恕’了,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
15、半部《论语》治天下(2)依次是:儒术;儒教;儒学.(3)示例:和谐社会需要人们共同创造,每一个人都应该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共创和谐社会;伸出友爱之手,共创美好明天.
23、寓言三则
1、国别 西汉 刘向
2、háng xī sài jù hào lù
3、(1)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2)拉开(3)一会儿 (4)你们(5)合力(6)国家(7)逃跑(8)靠近
4、(1)动词用作名词,车.(2)形容词用作动词,靠近.(3)形容词用作动词,养了很多.(4)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
5、(1)这些条件越好,那么(他)将离楚国越远啊.
(2)这又怎么知道不是福气呢?
(3)一枝箭容易被折断,许多箭合在一起,就很难折断了.你们今后只要能同心合力,国家就一定能稳固.
6、(1)——e (2)——b 、f (3)——a 、c 、d
7、自恃优越条件多:马良、用多、御者善.
8、示例:不能,因为他走的方向相反;能,地球是圆的,一直走下去,终会到达.言之成理即可.
9、示例:虽然您条件很优越,但是您的方向不对啊,这样走去,怎么走也走不到楚国的.我们不仅要低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啊,只有这样才能不走弯路.您快点回头吧!
10、(1)将要(2)“亡”同“无”,失掉.
11、C (例句中的“之”代酒,A中的“之”译为“的”,B中译为“到”,C中译为“代箭”,D中译为“的”,故选C)
12、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
13、本文讽刺了那些不顾客观实际,自我卖弄、弄巧成拙的人.
【译文】古代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要喝则不够,一个人喝则有余.让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要喝,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呢!”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那人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脚呢!”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那个给蛇添脚的人终于失掉了到嘴的那壶酒.
14、(1)①破釜沉舟 完璧归赵 老马识途 墨守成规 乐不思蜀
② 守株待兔 揠苗助长 自相矛盾南辕北辙
(2)学生更喜欢阅读富有想象的小说、童话、寓言等,而不喜欢读现代诗歌.
(3)示例: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如果你不嫌弃,我买回一本新的《伊索寓言》给你行吗?(合情合理,语言委婉即可)
24、渡者之言
1、yín jiāo yíng hé yùn sù
2、(1)用 跟从 (2)于是 还 (3)闭 (4)疾走(5)完成 (6)如同
3、④③②①(驰:快跑.走:跑.趋行:快步走.行:走.)
4、(1)当时太阳已经落山,傍晚的云雾环绕着山林.(2)我心里顿时豁然开朗,想起船夫说的话非常合乎事理.(3)天下因为急躁而导致失败,直到天黑也无处归宿的人,就和这一样啊!
5、B(古:用在数词后表约数.今:允许.)
6、示例:(1)半途而废 (2)速战速决 (3)山崩地裂 (4)穷途末路
7、仔细地看了看小奚后.
8、表面上看不合常理,实际上不违背事实.因为急忙忙做事的人,往往会忙中出错,结果是“欲速则不达”.
9、以躁急自败的道理.
10、为了强调躁急自败的道理.
11、(1)失火 (2)修复 (3)担心
12、再将烧毁的器材和多出来的建筑材料填进深沟里.
13、取土、运料、处理废弃瓦砾.计省费以亿万计.
14、做事要能够通盘考虑,合理安排,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译文】祥符年间,宫中失火,丁晋公奉命修缮被烧毁的宫室,但是取土很远是个困难,丁晋公就命令工匠在大街上挖土.没过几日,大街就成了深沟.丁晋公命令工匠将汴河河水引进沟中,再用很多竹排和船将修缮宫室要用的材料顺着沟中的水运进宫中.宫殿修完后,再将被烧毁的器材和多出来的建筑材料填进深沟里,重新将街道填出来.这一举做了三件事,节省下来的钱超过了亿万.
15、示例:不管是天才还是凡人,只有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才不会平庸.
25、扁鹊见蔡桓公
1、(1)jiān (2)còu (3)xuán (4)tàng (5)jì (6)huāng
2、(1)更加,越. (2)管(3)寻找(4)就,于是(5)一会儿(6)以之为,把……作为(7)因此 请求
3、(1)过了;居住(2)这;判断动词(3)特意,表结果(4)跑;行
4、B
5、(1)望,远处看,远远地看,说明并未走近;见,谒见,进见,句中都是与桓侯见面,但距离、态度均不同.(2)疾,小病,轻病;病,重病.两词均表身体有恙,但轻者为“疾”,重者为“病”.
6、示例:(1)精益求精 (2)奔走相告(3)好大喜功 (4)力所能及
7、(1)医生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拿来炫耀自己的功劳.
(2)您的病已到了肠胃,再不医治,会更加严重的.
(3)骨髓里的病,(那是)司命所管的事,(医药已经)没有办法了.
8、扁鹊第一次见蔡桓公时说的话是:“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公是这样回答的:“寡人无疾”.因为蔡桓公讳疾忌医.
9、疾在腠理……臣是以无请也.
10、根本原因是讳疾忌医,固执己见,不听扁鹊的劝告,不及时治疗,终于病死.启示:凡事要防微杜渐;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要积极改正自己的错误,不要拒绝善意的批评与帮助,不能固执己见.
11、(1)卜问,占卜(2)本来(3)益处,好处(4)枯竭,干涸.
12、齐景公想增加百姓的赋税,用来“祭祀灵山”和“祭祀河伯”,以此来求雨.(意思对即可)
13、不同意.他认为景公的做法没有道理.但他先承认有山神、河神,进而推论高山、大河本身也不想干旱,干旱对它们同样会产生严重的灾害,他们也都希望下雨.说明祭祀他们也没有用的,所以不需要祭祀.(意思对即可)
14、晏子是一个了解民情、关心百姓生活、能与百姓同甘共苦且善于进谏的人.由于他的劝谏,百姓免去了增加赋税之苦.
【译文】齐国天旱已经很长时间,齐景公召集群臣并询问:“已经很久没下雨了,庄稼干死老百姓都在饿肚子.我命令卜了卦,作祟的鬼怪藏在高山和水里.我准备用些钱,祭祀山神,你们看可以吗?”众臣没有人回答.晏子站出来说:“我认为不能这么做.祭祀山神没有益处.山神以石为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下雨,发将要焦黄,身体也会暑热难当,他就不想下雨吗?他自身尚且难保,祭他又有何用?”景公又说:“这样不行,我们就祭祀河神,可以吗?”晏子回答:“也不好.河神以水为国,以鱼鳖为臣民,天久不下雨,泉水将断流,河川也就干涸,这时他的国家将消亡,鱼鳖臣民也会干死,他就不想要雨水吗?祭他又有什么用呢?”
15、(1)病句:选择比例均大约在20%左右.修改:删除“大约”或“左右”.
(2)示例:《三国演义》
主要内容:描写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斗争.
理由: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对古代文化有了很多了解.
(3)要点:名著等课外书籍知识面广,内容丰富,富含人生哲理,阅读这些书籍能够使我们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懂得更从做人的道理,应该多读.(要联系自己的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