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是怎样变化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9 16:40:13
长江是怎样变化的
长江是怎样变化的
长江是怎样变化的
一、长江流域面临着气候变化的巨大挑战
(一)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地区
由于自然条件优越,历史发展悠久,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流域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例超过50%,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我国自然地理空间格局及经济空间格局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二十世纪以来,长江流域旱涝转换频率加大,旱涝加重
对近两千年长江大旱大涝的初步研究表明,长江流域自公元100年到1991年共出现大旱113次,大涝176次,涝多于旱,大旱大涝的总频率在15 左右,即每6~7年出现一次大旱大涝.有关文献还分析了我国近千年旱涝型频率的长期变化,指出中世纪暖期(95O一1249年)多全国性旱,小冰期(1550-1849年)多全国性涝,2O世纪大旱、大涝、旱、涝出现次数均居各世纪之首,是一个旱涝频率较高、转换较快的世纪.
在这种气候背景下,2006年长江上游出现了历史上少见的大旱.长江中下游水位较历史同期多年平均水位低2.4米左右,为有水文记录142年以来非常罕见的低水位.其中,汉口站11月下旬平均水位为14年以来同期最低,也是有水文记录142年以来第四低水位.
分析表明,长江上中游的严重干旱与全球气候变暖也密切相关,全球气候变暖,气候系统的因子出现异常,青藏高原2006年春天的积雪非常少,环流形势发生变异,副热带地区得到的热带、副热带的水气减少等等,导致川东盆地的降水量减少.
(三)流域经济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上游流域的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明显,以2006年上游流域的干旱影响为例,干旱除了使上游流域本身遭受严重损失外,还使下游流域受到明显影响.
1.干旱造成长江中上游流域水资源减少.截止2006年8月底,四川水利工程蓄水比去年同期偏少29.1亿立方米.其中大中型水库现蓄21.5亿立方米,占应蓄水量60%;小型水库现蓄7.75亿立方米,占应蓄水量57%.缺水最严重的遂宁市现蓄水1亿立方米,只占计划的33%,比去年同期偏少2.1亿立方米.据统计,四川全省,1394.67万人饮水困难.重庆市遭遇了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高温及持续过程创历史最高水平,重庆市40个区县均不同程度受旱,750余万人出现饮水困难.由于受长江上游地区干旱少雨影响,长江主汛期出现反常枯水现象,长江重庆、宜昌、沙市、武汉水位均降至100多年来汛期的最低值.虽没有对武汉各水厂的取水构成实质性威胁,但已经大大增加了饮用水取水难度.在安徽,7月底8月初,全省平均降雨量仅为46毫米,淮河、长江水位大幅低于常年同期水平.
2007年入春以来,长江中上游再次陷入严重旱情.岷江、大渡河、雅砻江等主要江河上游来水偏少10%~30%,导致引水工程引水不足,引水灌区春灌用水形势严峻.成都市3月下旬蓄水总量仅有1.48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减少0.49亿立方米,减少25%,是近10年来同期最低值,全川有112万人出现临时饮水困难,重庆市主城江面陆续有多艘船舶搁浅.同时,春旱还导致全市近150万人、98万头大牲畜缺水.
2.影响长江及其支流航运.长江流域是中国最为重要的经济区,河湖港汊,都是当地的重要的航运通道.就航运而言,按国际通用换算方法,一条有正常水量的长江干流长江相当于12条铁路的运输能力.而2006年长江超低水位对航运影响极大,长江上游部分河段,3000吨级的货轮,最多只能装载2000吨,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长江中下游地区,如安徽芜湖长江外贸码头,月外运集装箱1万个,煤炭等货物年运输量达1亿吨,长江中下游水位走低,对航运能力造成较大影响.
3.影响长江流域工农业生产.2006年长江上游流域出现历史罕见的旱情,葛洲坝电站发电量同比减少9.96%,三峡电站发电量同比减少6.11%.四川东部、重庆大部7月至8月中旬.干旱强度和范围明显大于往年,波及了四川122个县市、重庆34个区县.作物遭受高温、干旱的双重危害,导致结实和灌浆不良,粮食减产500万吨以上.经济作物的产量、品质也有所下降.同时,农业基础设施也损毁严重,对农业的持续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长江上游来水偏少导致长江中下游水位偏低导致,渔民失业,水位罕见偏低,对渔业、养殖业造成很大影响.
4.影响中下游湖泊生态.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众多,生态多样.气候变化加剧着湖泊生态的变化,以2006年洞庭湖面积变化为例,就可以看到这个事实.
洞庭湖跨湘、鄂两省,位于荆江南岸,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承纳湘、资、沅、澧四水,吞吐荆江洪水,是长江中游重要的调蓄洪湖泊.20世纪30年代,洞庭湖最大水域面积曾有近5000平方公里;50年代减少到不足4000平方公里;70年代锐减至2960平方公里;80年代至今虽减少速度放缓,但如今的水域面积仅剩下不足一千平方公里.2006年上中游流域的干旱,使这一水域面积急剧减少.2006年10月15日卫星遥感资料显示,洞庭湖面积仅有878.30平方公里,与去年同期的1837.32平方公里相比,减少了959.02平方公里.分析原因,主要就是2006年长江中游的湖北、湖南降水持续偏少,洞庭湖流域5—9月降水总量比历史同期偏少两成,承纳湘、资、沅、澧四水水量减少,造成水域面积明显减少.洞庭湖的另一个功能是吞吐荆江洪水.2006年长江上游川渝等地出现特大干旱,5—9月降水比历史同期偏少3—5成,上游来水锐减,长江中游监利站10月水位仅为25—28米,比2005年明显偏低.此外,三峡水库关闸蓄水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长江对洞庭湖的补水.
而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2006年底鄱阳湖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同期最低水位.而鄱阳湖附近从不缺水的都昌等县城都受到了鄱阳湖干旱的影响,大部分水塘水库干涸,且干旱持续的时间却是历年来极为罕见的.
5.水位下降而引起的生物多样性减少与植被退化.水位过低致使白鳍豚、江豚等珍稀水生物的活动和觅食空间都随之减少,它们被船只螺旋桨打死打伤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持续近半年的罕见低水位,使得胭脂鱼等濒危物种失去了产卵的浅滩,本就濒危的命运更为雪上加霜.长时期的低水位使得长江珍稀动物面临生死存亡,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长江鲥鱼,也因多年来资源日渐衰竭,如今已临近灭绝.
6.水质恶化、水生物生存环境受到影响.每年冬季11月至次年4月是长江的枯水期,上游江水的流量、流速不足以稀释东海咸潮带来的大量海水,加上枯水期长江水位下降低于东海水位,极易发生咸潮倒灌“入侵”长江域末梢的情况.2006年入夏以来,长江上游遭受百年一遇的伏旱天气,七八月份洪水季节来水量屡创新低,大通流量从20800立方米/秒下降至18000立方米/秒,为历年所罕见.上游来水减少,加之潮汐和地球引力作用,2006年9月咸潮提前入侵长江口.
7.湿地减少,生态受到考验.长江中下游是亚洲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也是中国湿地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之一.但是肆意的开发使之不断干涸,建国后,长江流域的湿地消失了40%,现存的湿地还在不停地萎缩、退化.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原先100多个通江湖泊如今只剩下洞庭湖、鄱阳湖、石臼湖3个.其直接后果是湖泊面积逐渐变小,江湖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防洪蓄洪能力大大降低,水路交通受阻,内涝经常发生.
而长江中上游干旱,更加使得中下游湖泊难以蓄水,湿地环境的面临的多种威胁与破坏,湖草比往年提前枯萎,飞来过冬的鸟类因为没有食物,而不在湿地栖息,鸟类生存面临多种危机.
二、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共同构建长江流域影响评估协作格局,促进流域经济和谐发展
(一)依托流域气象中心,构建气候变化应对协作格局
从流域气候变化特点和影响,我们可以看到,气候变化包含着自然变化和人为影响两个因素,而气候变化的影响,除了对自身的社会、经济、生态等造成影响外,上游会影响下游,全球会影响区域,局地变化到一定程度可能改变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同时各个因素是互相影响的.因此作好气候变化应对,必须构建多方协作的机制,包括气象部门内部的协作以及气象与其他各部门合作.依托长江流域气象中心,设立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专门机构,负责流域气候变化检测,同时负责气候变化应对研究与协调,为政府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一是上下结合,流域省内气象部门合作,加强和提高气候与气候灾害、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功能,努力提高预报准确性和对极端事件的预见性;二是进一步弄清气候变化在经济、社会、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尤其是某些主导地位与作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做科学的评估;三是与能源、交通、农业、水利、水产、林业、环保等部门结合,进而弄清学科交叉的层面,抓住主要矛盾,把握主要“结合部”,为各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气象服务;四是与相关部门结合,探讨制定各类措施,如农业湿地修复、重建措施,采取寓工程措施(水利建设)、生态措施(退田还湖、还殖、还林、还草;或应用生态学原理,用系统工程方法,按照生态序、时空序、产业链序,对作物实行连、间、套、混作)、生物措施(如培育转基因抗虫、抗病、抗逆作物品种、生物防治等措施)、农艺措施(栽培、水肥管理等措施)于一体的综合措施,优化农业或农田生态系统;五是为当地党政领导提供对未来气候趋势变化的预估和可能对农业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估及对策建议.
(二)流域开发利用,应同时设立长期的立体气候监测网络
流域经济开发方兴未艾,三峡大坝投入使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上马,金沙江下游河段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4座电站的梯级滚动开发,长江上游已进入开发的高峰期,20年内长江干流及岷江、乌江、雅砻江、嘉陵江等支流将建上百座电站.
而重大工程不仅需要进行前期论证,还必须同期进行监测和模拟,科学评价其影响.近百年来,人们利用强大的技术手段,改造和利用大自然,但结果并非都尽如人愿.诸如用人工运河沟通五海、修建大型水库堤坝水力发电等,工程完工后,虽说当时效益显著,但也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所以重大工程的建设必须进行同期的监测模拟,及时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的负面影响.
(三)建立中游生态监测系统,构造生态保护新架构
国内外区域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表明,生态环境系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功能的弱化,必将导致区域发展的不可持续性;生态环境系统的优化,则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由于气候变化等各种原因对该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可利用空间逐步缩小.
梯级调度与开发,使得中游地区生态变化影响首当其冲.江汉平原是一个独特的农业湿地生态系统,具有生物的多样性、较高的生产力和巨大的资源(水土、动植物以及与之关联的气候等资源)开发潜力,该地是全国粮、棉、油、鱼、猪、禽、蛋等重要商品生产基地,其产量在湖北省占全省总产量的55-87%.长江三峡截流后,大坝拦截造成江水下泄量减小,使江汉平原上的分洪区失去分洪、蓄洪作用,除了江水提灌外,再不可能有大量的客水补给,又因南水北调工程,也将会使江汉平原缺少50亿立方米的补偿水,这两大工程不可避免地会给江汉平原的生态环境带来影响.未来气候变暖,水资源总量减少,昔日湿地农业生态区将如何演变?下垫面的“旱化”,对本地、区域乃至全国气候又会带来什么影响?中游地区的生态面临着新的问题.通过中游地区生态监测网络建设,设立以卫星遥感为主干,配合地面气象生态监测网络和卫星地面监测校正基地建设,共同构成立体生态监测网络,开展由定性到定量的监测、分析,弄清气候变化与流域梯级开发后,对中游地区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生态脆弱性的表征,为该地区生态系统改善、修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