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污染是什么意S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6 02:02:07
基因污染是什么意S思?基因污染是什么意S思?基因污染是什么意S思?“基因污染”是环境保护的新概念,即基因工程作物中的转基因能通过花粉(风媒或虫媒)所进行的有性生殖过程扩散到其他同类作物上,这是一种遗传

基因污染是什么意S思?
基因污染是什么意S思?

基因污染是什么意S思?
“基因污染”是环境保护的新概念,即基因工程作物中的转基因能通过花粉(风媒或虫媒)所进行的有性生殖过程扩散到其他同类作物上,这是一种遗传学上称为“基因漂散”(gene flow)的过程.而这种人工组合的基因通过转基因作物或家养动物扩散到其他栽培作物或自然野生物种并成为后者基因的一部分,在环境生物学上则称为“基因污染”.

这个概念的形成和提出之所以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在于这是人类对环境的一种预警意识.新的农业革命带来的“基因污染”,对地球生物多样性具有潜在危险,忽视这种危险,可能将重蹈工业革命对环境大规模破坏的覆辙,招致一场不可收拾的灾难. 基因污染可能在以下情况发生:附近生长的野生相关植物被转基因作物授粉;邻近农田的非转基因作物被转基因作物授粉;转基因作物在自然条件下存活并发育成为野生的、杂草化的转基因植物;土壤微生物或动物肠道微生物吸收转基因作物后获得外源基因.与其他形式的环境污染不同,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可能使基因污染成为一种蔓延性的灾难,而更为可怕的是,基因污染是不可逆转的.因为传统农业生物通过染色体重组所发生的基因交换基本上仍然是按生物自身许可的规律进行,而基因工程作物或动物则是“移植”了人工设计和装配的与某些特定性状有关的基因,使它们能在相对短得多的时间内获得预期的新性状.对基因工程生物来讲,给它们所“移植”的基因可以来自任何生物,完全打破了物种原有的屏障,“移植”是“强制性”的,这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是极少可能发生或者根本不可能发生的.这些移植的基因可以“通过与其野生亲缘种间的基因流而发生逃逸”,即“转基因逃逸(transgene escape)”.转基因逃逸通常是由花粉流或种子传播介导的基因漂移(gene flow)来实现的.通过基因漂移,转基因将渗入到作物的非转基因品种、野生亲缘种(包括杂草种类). 基因工程作物和动物的安全性问题,可从两方面进行评价:对人体的安全性和对环境的安全性.对这两方面至今仍有较大争议.本文仅涉及基因工程作物向自然界释放可能产生的生态危险性问题. 基因工程作物中的转基因可以扩散到传统作物上,其危害表现在影响已形成的农业生态系统.尽管目前还难以预测传统作物被基因污染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但这种污染无疑是有害的.传统作物包括数量庞大的品种,在它们的染色体上,都储存有人类所需的各式各样性状的基因,是人类通过几千年培育和选择保留下来的,是一个巨大的资源. 同样天然物种的基因也不容污染,这一点也是没有争议的,争议在于会不会发生这种污染.由于几乎所有的农作物在其分布区都存在有性繁殖相容性(可交配)的野生种和近缘种,因此从理论上讲,在它们之间发生基因漂散是可能的.
事实上,近年来国外已有研究报道,基因工程玉米的抗除草剂基因已漂散到附近地区野生的类蜀黍植物上;基因工程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也漂散到附近地区野生的芜箐植物上.野生植物污染了某些抗性基因,其后果已经造成所谓的“超级杂草”的出现. 基因漂散的结果可能使某些野生物种从转基因获得新的性状,如耐寒、抗病或速长等,因此可能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或者如另一种观点所认为的,其生命力更弱,因为它们没有经过自然选择这样的过程.不管是哪种结果,均将打破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在20世纪70年代基因工程技术兴起的时候,基因重组实验必须在“负压”实验室进行.在这里设立了各种等级的物理屏障以及生物屏障,以防止基因重组的生物(当时主要都还是些微生物)不致进入人体或逃逸到外界.虽然以后对非病原体基因工程实验的规定有所放宽,但有关生物安全的原则不变.对于基因重组实验,各国政府仍颁布有相应的操作规程,以防范重组生物进入人体或扩散到实验室外面.而在21世纪的今天,如此巨大数量的重组生物,堂而皇之地进入大自然之后,又进入了人体,且正在变异、重组、装配人类的基因.国外现有已推广的这几十种基因工程作物,虽然在审批时都认真考虑过它们对人体和对环境的安全性,但事实证明过去的考虑并不充分,认识也有局限性,更缺乏长期的数据.从20世纪80年代起,各种转基因作物开始进行田间试验.如今,全球共有约7.9亿亩转基因作物,相当于一个西班牙的面积.从美国的“星联玉米事件”,加拿大的“转基因油菜超级杂草”,到墨西哥的“玉米基因污染事件”,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基因污染”的威胁不容忽视.
与此同时,转基因的生物及生物制品也在悄然走进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富有丰富的基因资源,更是水稻,大豆等农作物的故乡,各种各样的野生,人工选育的品种,构成了天然的庞大基因库.这些天然的基因资源一旦受到转基因的污染其损失将无可限量.一些专家已把生物遗传多样性的丧失,上升到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 对于突如其来的基因污染问题我国已积极面对,并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方案.继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与2001年3月20日开始实施之后,卫生部《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也于2001年7月1日生效.应该说,目前已实现商业化的转基因作物,在审批时都认真考虑过它们对环境的安全性. 国外的一些科学家也提出了建立“避难所”的想法,即在转基因作物之间种植一些非转基因作物作为隔离带.但这个想法通常不受欢迎,因为许多农民觉得这样做太麻烦.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人认为,彻底禁止种植转基因作物是惟一的解决之道;但也有许多科学家相信,能够找到新的办法.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基因污染的危害.工业时代所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同时也使大气、土壤、河流和湖泊遭受污染,气候出现反常,成千上万种生物相继绝灭和濒临绝灭.所有这些都是在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之后人们才认识到的,而当以基因为主导的农业革命刚刚掀起的时候,人们就提出防范基因对环境的污染,这在人类发展史上是没有先例的.这不能不说我们人类更加成熟了,知道重蹈工业革命的覆辙,将要做出更加惨痛的代价,也懂得珍惜地球上这块最后的净土--生物基因库,对我们人类的未来是何等的重要.